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路易十四的克星--马尔巴勒公爵和欧根亲王(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30 13:12:10 2003) , 转信





-----顾剑


碧海,

蓝天,

银沙,

金阳,


登高处,望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请你一任思绪飞扬,和笔者一起,飞越大西洋彼岸,
穿过时空,回到三个世纪之交以前的旧大陆。彼时,彼地,也有一颗“太阳”,炙烤着欧
洲列强。那是荣耀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他的统治下,法国的势力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
初叶已达极至,曾不可一世的“罗马人的皇帝”在他面前发抖,海上霸主荷兰人在他脚下
颤栗,昔日雄霸欧洲的西班牙军团一次又一次屈膝在他的面前。这位骄傲的君主,他拥有
整个欧洲最强大的军队,最优秀的统帅,最坚强的防御工事,和最完善的财政体系,法国
周边数百年来形成的习惯边界,在他的眼里不值一文,邻国的土地,在他的手中予取予夺



尽管他狂妄地自比太阳,但路易十四毕竟不是阿波罗,他是凡人,而且也不是亚历山大、
凯撒那样的凡人。当年届半百,在位四十五载的路易十四在1688年前后站上他一生中权力
顶峰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无论今后他怎么走,顶峰前面的路,无一例外地只有一个方向
--向下。因为在这个时候,路易十四曾经倚为干城,所向无敌的法国一代将星,杜伦尼和
孔代,已经陨落,而在路易十四对立面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了欧洲军事学下一代的两颗
将星,英国的马尔巴勒和奥地利的欧根。他们的光辉,将使路易这颗薄暮时分的太阳相形
失色,黯淡无光。本文,就是关于这两个人的故事。


第一部 时代背景和早期生涯


1。 路易十四的大时代


路易。德。法兰西,或者叫路易。波旁,1638年生,1643年5岁冲龄即位,成为法国波旁王
朝的第三位国王,即路易十四。终路易十四一朝72年的漫长时间里,法国一共进行过5次重
要的对外战争。路易十四即位的时候,法国正处於德意志三十年战争的最后阶段,当时朝
中由王太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实权掌握在权相马萨林的手里,战场上杜伦尼和孔代两位
统帅已经崭露头角。靠了前代贤相黎塞留(死于1642年)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法国成为三
十年战争最后和最大的赢家。根据威斯特法里亚和约,法国占有阿尔萨斯、美因茨、特里
尔、凡尔登等地。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打破了哈布斯堡王室对法国的战略包围态势(哈布
斯堡家族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和西班牙王位),毁掉了德意志统一的任何希望,给法国今
后进一步向东扩张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事迹,详见本系列拙作第一
篇,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 。


因为三十年战争中法国的对手西班牙不承认战败,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又牵延下去,称为
法西战争,期间又穿插法国投石党运动和内战,孔代亲王甚至还投奔西班牙人与法国作战
。十年以后,靠了杜伦尼在战场上屡战屡胜,比利牛斯和约签订,法国终於从这场战争中
又赢得了一个有利的和平。此战之后,1661年马萨林死,路易十四亲政。另一个收获是,
路易十四为自己赢得了一位新娘,西班牙公主玛丽亚-特雷莎,这就为四十年以后又一场全
欧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埋下伏笔。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一贯把扩张战略的重点放在东方和东北方向。东北是独立不久的
荷兰,那是法国在三十年战争和法西战争中的盟友,还有西班牙统治下的西属尼德兰(大致
是今天的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东方隔莱茵河相望是德意志诸邦,再向南是阿尔萨斯和
洛林地区。当时法国在欧洲列强中的地位非常有利,英国和法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当年
英国完成国内革命,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以后,法国和克伦威尔的护国政府是盟友。克伦
威尔死后,法国转而支持司徒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在1660年复辟,所以英法关系一直友善
。在此期间,英国和荷兰为了争夺海上霸权,打了两次英荷战争。在1665年的第二次英荷
战争期间,因为法国和荷兰订有军事同盟条约,路易十四向英国宣战,但是英法之间没有
作战的意思,法国其实早已对荷兰这个虽小却极为富庶的邻国虎视眈眈了,因此法国对荷
兰没有实质性的援助,而是出兵攻占了与荷兰紧邻的西属尼德兰的一部分。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到1672年,路易十四终於向荷兰这个昔日的盟友动手了,而且一
出手就是十万大军泰山压顶之势,必欲灭荷兰而后快,这是路易十四的第三场重大的对外
战争,法荷战争。英国站在法国一边向荷兰宣战,是为第三次英荷战争。西班牙、以奥地
利皇帝为首的德意志诸邦站在荷兰一边向法国宣战。两年以后,英国跟荷兰单独缔约停战
,法荷战争则一直持续了6年。在战争临近结束时,法军名将杜伦尼元帅意外地中炮身亡,
孔代亲王在接替指挥权,并成功地指挥了一年的战局之后,也功成隐退。在内梅根和约中
,法国获得阿尔萨斯、洛林、弗赖堡(Freiburg,莱茵河流域)、布莱沙赫(Breisach,莱茵河
流域)、弗兰奇-科姆特(Franche-Comte,今法国东北部),这基本上是路易十四朝扩张的顶
点。以上这些,在本系列的前面两篇里,都已经有详细叙述。


1680年代,欧洲形势发生对法国极为不利的变化,各国都忌惮法国一强独大的局面,连横
抗法之势渐成。最大的打击来自英国政局的突变。1685年,英王查理二世驾崩,王弟约克
公爵即位,是为英王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二世是个天主教徒,他居然希望在英国这个新教
国家回复天主教的统治地位,结果1688年激起“光荣革命”,英国贵族和议会在不流血的
政变中推翻了詹姆斯二世,使他流亡法国,而继之登上英国王位的,是詹姆斯的女婿,荷
兰统治者,奥兰治亲王威廉。这样,一夜之间,英国和荷兰走到了一起,从法国的盟友变
成死敌。


另一个对法国不利的国际形势变化,出现在奥地利。自从三十年战争以后,神圣罗马帝国
皇位名存实亡。哈布斯堡皇朝,除了领有帝国皇帝这个虚衔以外,真正能够控制的,是奥
地利和波希米亚、匈牙利这些东欧领地,因此,笔者以后将用奥地利皇帝,而不是帝国皇
帝,来指称这个皇室,尽管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直到19世纪才正式消亡。奥地利一直以来
都与法国为敌,但是他的战略地位却极为脆弱,因为奥地利在东方还面临着土耳其奥斯曼
帝国的强大压力,不得不两线作战。法国的一贯政策,就是联合土耳其,夹攻奥地利。百
多年前的1529年,土耳其大军就曾经围攻维也纳。在三十年战争期间,皇帝非常幸运,因
为土耳其自身内乱,无瑕在帝国最脆弱的时候来趁火打劫。1670和1680年代,土耳其国内
恢复稳定,遂又挥师西向,入侵奥地利。1683年,土耳其大军由大宰相卡拉。穆斯塔法(K
ara Mustafa)指挥,又一次围攻维也纳。


但是此时的土耳其军队,已经不是当年勃兴时期苏莱曼大帝统治下的大军了,而欧洲军队
经过从古斯塔夫开始的军事体制革命,其战斗力早已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即使在欧洲相
对效率低下的奥地利军队,在杜伦尼的强劲对手,皇军总司令蒙特库库尼的领导下,也已
经完成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改革,军队的素质已经凌驾于土耳其之上。1683年维也纳之围,
实已是土耳其最后的天鹅之歌。当时波兰国王索比斯基(Sobieski)带波兰骑兵勤王,与皇
军总司令洛林公爵的奥地利野战军会合,在维也纳城下一战,大破土耳其军队,宰相逃回
波斯尼亚的贝尔格莱德(当时土耳其在欧洲的主要据点,今天的南斯拉夫首都),被苏丹赐
自尽。这次战争对法国有间接的不利影响,一是法国失去了土耳其这个可以掣肘奥地利的
盟友,二是经此一战,欧洲各国又一次激发起十字军情绪,奥地利在道义上俨然是欧洲征
服异教徒的先锋,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各国贵族和平民纷纷投奔奥地利军队服役,连法国
军官也不例外,路易十四虽然心里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1688年,路易十四发动第四次重要的对外战争,帕拉亭(Palatine,又译普法尔茨)王位继承
战。这次战争起因于路易十四要求由亲法国的人选来担任德意志选帝侯之一的科隆大主教
,并且为路易十四的妻妹,奥尔良女公爵,要求帕拉亭选帝侯的继承权。战争在整个法国
东部边境以外展开,拖延了9年,因此又称“九年战争”。这是一场相当枯燥乏味的战争,
没有决定性的战役,也没有决定性的战果,如果非要找出这场战争证明了什么的话,那么
只能说,它证明了17世纪欧洲流行的军事思想,那种避免会战的机动游戏和围城战有多么
可笑。路易十四是一位成功的君主,但是他本人并不是战场上的军事家。这时,法军名将
杜伦尼和孔代已经一死一隐,这次战争中法国军队的统帅,一是卢森堡公爵,一是卡提尼
特元帅(Catinat)。按照当时的标准,他们是优秀的军人。但是充其量,他们也就是和蒙特
库库尼同一个级别的机动高手而已,无法象杜伦尼那样超越于时代之上,这就是军事指挥
艺术上匠人和大师的本质区别。


在帕拉亭王位继承战中,占尽兵力优势的法军又犯了和上一场法荷战争中同样的错误,从
路易十四到法军战场指挥官,都谨守军事教条,摆出一副防御的态势,满足于分散兵力,
逐个地围攻荷兰边境各个要塞。他们在荷兰的对手,和上次战争一样,还是奥兰治亲王威
廉,不同的只是,现在他已经是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了。威廉本人也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人,
他带领的英荷军队,在偶尔几次与法军进行的会战中,屡次败在卢森堡公爵的手下,几乎
就没有打过胜仗。不过威廉是一个顽强的战士,当年就曾经不惜打开海闸淹没自己的国土
,也不让法军轻易地征服,现在更是愈挫愈奋,为每一寸国土而战斗。而法军空有数量质
量优势,却在每次会战胜利之后,从来不求发展胜利,满足于打跑敌方的野战军团,然后
把自己的兵力,浪费在一次接一次的要塞围攻战上面。九年之后,终於大家都厌倦了这种
没有结果的流血游戏,1697年,法国签订里斯维克(Ryswick)和约,承认威廉为英国国王,
把洛林归还给洛林公爵,把莱茵河边的重要桥头堡菲利普斯堡(Phillipsburg)还给德意志
,这里曾经是数十年前杜伦尼累次越过莱茵河入侵德意志的出发阵地。法国并没有在陆地
战场上遭受什么大的挫败,为什么路易十四甘于签订这个不利的条约呢?原来他意在收缩
战线,准备为一个更大的目标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而这次的赌注,是整个西班牙王
国在全球的遗产。


西班牙王位自从两百年前查理五世开始,就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和奥地利一样,在
历次战争中都是法国的死敌。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1665年4岁即位,
却是个弱智残废,体质羸弱而且无生育能力,从他一即位开始,整个欧洲都在盯着他死后
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因为谁继承了西班牙王位,他就不仅拥有西班牙本土,而且还包括
法国边境的尼德兰(今比利时),意大利的都灵,佛罗伦撒,撒丁岛,西西里,还有整个庞
大的西班牙海外殖民地体系。这块肥肉谁不动心?按照亲属关系来说,当时有资格的是三
个人,一是奥地利的二皇子查理(Charles,在德语里是卡尔Carl,在西班牙语里是卡洛斯C
arlos,都是同一个名字),一是巴伐利亚选帝侯的王子约瑟夫斐迪南,还有一个,就是路
易十四的孙子,法国的安茹公爵菲利普。法国的这份继承权,来自于路易十四的前妻,已
死的前西班牙公主玛丽亚-特雷莎。当年法西战争结束,西班牙公主嫁给法国国王,西班牙
人就料到会有麻烦,因此在和约中规定了,一旦公主的嫁妆付清,法国应永远放弃对西班
牙任何领土的继承要求。但是西班牙财政破产,这个嫁妆从来就没有付清,现在,事隔四
十多年,路易以此为根据,为孙子要求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当时欧洲大势,如果法国继
承西班牙王位,则成为欧洲的绝对霸主,即便合列强之力都无能遏制法国的势力;如果奥
地利继承西班牙王位,那么哈布斯堡包围法国的态势重现,法国从黎塞留开始几代人的努
力都付诸东流。无论哪一种情况,势必有一方无法容忍。因此1890年代各国达成妥协,将
来由第三位继承人,巴伐利亚王子继承王位。


可是这位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尽管病恹恹地朝不保夕,可就是缠绵病榻拒绝早死,在王座
上整整磨蹭了30年,最后反倒是那位各方都能接受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人熬不过阳寿,先
死了。这下,法国和奥地利的继承要求不可避免地正面冲突。原本法国和奥地利还准备秘
密妥协瓜分西班牙的遗产,但是西班牙人坚决反对分裂,1700年,卡洛斯终於死去。西班
牙人认为法国比奥地利更能有效地保护今后西班牙帝国的统一,於是卡洛斯在遗嘱中把西
班牙王位留给了法国王孙菲利普。1701年,英荷奥和德意志各诸侯(除巴伐利亚以外)结盟
反法,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正式爆发。这次战争将是路易十四朝最后最大的一次战争,表明
上看,战争是为了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实质上,是欧洲列强联手,试图遏制法国一强
独霸的战争,因为战争前期,盟国事实上根本没有对法国继承西班牙王位提出异议,本来
这是人家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两厢情愿的事情,但是列强要求法国不能独吞西班牙的遗产,
而路易十四针锋相对,同时出兵攻击荷兰边境要塞,而且重新支持英国废王詹姆斯二世的
儿子对英国王位的要求,如此一来,战争不可避免。


在这场战争中,以往法国的敌人,巴伐利亚选帝侯,反而成了法国的盟国,因为巴伐利亚
公爵马克斯。艾曼纽尔(Max Ammaneur)被法王委任为尼德兰地区的总督。这样,法国在东
北部荷兰和西属尼德兰地区与英国荷兰作战,在东部莱茵河和东南阿尔萨斯洛林两个战区
,和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诸侯作战,在西班牙本土和英国人作战,在意大利北部和奥地利
作战。最后,在莱茵河对岸的德意志腹地,巴伐利亚公爵和法国的联军还开辟了德国战场
,直接威胁奥地利首都。法国的军队数量超越盟国军队的总和,质量更是优越。路易十四
的对手中,英国在欧陆兵少,荷兰已经被法国在历次战争中打怕了,奥地利则有自己的问
题:财政困难和持续经年的匈牙利大叛乱。在那个时代,没有钱就没有军队,奥地利自保
都困难。乍看起来,路易十四获胜的机率非常大。但是太阳王已经在欧洲横行得太久,该
到日薄西山的时候了,他在战场上已经没有象杜伦尼和孔代那样的军事天才作统兵大将,
而敌对方面,却拥有下一代欧洲最伟大的两位名将,英国的马尔巴勒公爵和奥地利的欧根
亲王。1701年,马尔巴勒和欧根都已经在战场上崭露过头角,尽管还不十分耀眼。他们最
伟大的军事艺术杰作,是留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表现的。路易十四所依靠的法军战场指
挥官,主要是以下6位法国元帅:维拉尔斯(Villars),范多姆(Vendome),维勒洛依(Vell
eroy),博福勒斯(Boufflers),马尔森(Marsin),和塔拉尔德(Tallard)。在这6位元帅当
中,范多姆和维拉尔斯是最优秀的。记住这6个名字,因为这6位法国元帅将在以后的战争
进程中,作为对手被马尔巴勒和欧根逐个地击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24.1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