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氢弹之父”去世 曾深刻影响过政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11日13:54:1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新快报讯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对美国的国防和能源政策发挥了重大影响并
且获得了“氢弹之父”这一尊称的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埃德华·特勒于当地时间9
月9日在旧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

  特勒退休前任职的胡佛研究所的发言人苏珊·霍顿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特勒
是在位于斯坦福大学校园的家中去世的,去世之前他曾遭遇中风。

  特勒在美国的国防和能源政策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全力以赴推动了美国原子
弹和氢弹的研制。他一生获得过无数的奖励和荣誉,其中的著名奖项包括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奖,恩里科·费米奖以及国家科学奖,而就在今年7月23日,他还被授
予了“总统自由勋章”。

  “氢弹之父”一生回顾

  -1908年出生于匈牙利

  爱德华·特勒于1908年1月15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
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钢琴家。和爱因斯坦一样,将近两岁才张口说话的特勒在
小学就显露出超人的数学才能。苦于父亲的压力,特勒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的是
物理,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数学的钻研。1930年,特勒获得了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博
士学位,并在德国的一所大学任教。

  -1935年移居美国

  1935年,由于纳粹势力的甚嚣尘上,特勒和妻子米奇被迫离开德国前往美国执
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直到1941年才离开该校,而他就是在那一年成为美国公民。


  -1939年开始投入原子弹研究

  1939年,特勒和其他两名资深核物理学家一起,竭力支持爱因斯坦向当时的美
国总统福兰克林·罗斯福写信,说明研制开发原子弹的必要性。在白宫的授意下,
由著名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牵头,在新墨西哥州的拉斯阿拉莫斯
成立秘密实验室,研制原子弹。1943年,特勒携妻带子离开芝加哥大学,加入了奥
本海默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并成为该计划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1945年
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

  -1952年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

  1949年,当苏联研制成功第一枚原子弹之后,特勒力促杜鲁门总统加快氢弹的
研究。他也因此重返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全力以赴投入到氢弹的研制工作中去。
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热核聚变装置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爆炸成功。
特勒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氢弹之父”。

  与此同时,特勒又说服政府在1952年成立了第二个核武器实验室———利弗莫
尔国家实验室,他首先出任顾问,于1954年出任副所长,1958年到1960年出任所长。
在此之后一直在那里担任顾问,直到1975年退休。

  -1952-1954年卷入“奥本海默风波”

  在利弗莫尔实验室任职期间,他首次公开批评主持曼哈顿计划的著名科学家奥
本海姆,认为他当时提出的氢弹研制计划进展太慢,以至于让苏联后来居上。之后
他又受聘于胡佛研究所担任顾问。他制造更具威力核弹的雄心壮志,遭到了主张集
中精力制造原子弹的奥本海默的反对。两人的交恶从此开始。

  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20世纪50年代,奥本海默被怀疑成“苏联间谍”而接
受联邦调查局的调查,而特勒则是该案的重要证人之一。在听证会上,虽然他没有
直接指认奥本海默为间谍,但他所作的“奥本海默诸多行为都令人费解”的暧昧证
词却直接导致1954年奥本海默面临间谍罪的严厉指控。他这种做法遭到了当时诸多
知名科学家的非议。

  -20世纪80年代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特勒对于国防的特殊情结,源于其早年在匈牙利革命和纳粹时期的亲身经历。
他的这种情结并没有随着氢弹的研发成功而消退。到了20世纪80年代,特勒又意识
到了世界各国弹道导弹的威胁。他因此向当时的里根政府提出了旨在防御突发导弹
袭击的“星球大战”计划,从而再次深远地影响了美国的国防政策,他也因此成为
在民主共和两党间左右逢源的“冷战卫士”。

  虽然在工作上十分严谨,但生活中的特勒却是一个兴趣广泛而不乏幽默感的人。
特勒不仅是一名乒乓好手,还经常演奏莫扎特等人的钢琴曲。即使在他晚年中风
后,医生问及他是否是那位“著名的特勒博士”,特勒幽默地回应说:“不,我是
那个臭名昭著的特勒博士。”(信莲韩非)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