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jack (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Green
标  题: 他们的民族英雄 (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4 13:58:35 2002) , 转信

纳粹魔王希特勒曾被推崇为德国的“民族救星” 
 
  
 
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公爵抵达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准备与沙俄财政
大臣密商国是。刚步出站台,一位身著西装、头戴鸭舌帽的青年男子,突然从欢迎人群中
冲进警戒线,趁众多沙俄卫士来不及反应,朝满面春风点头微笑的伊藤博文连开三枪。一
枪中胸,一枪中肋,一枪中腹。接着又击中日本总领事川上,秘书馆森,铁道总裁田中。
伊藤倒地,十时许死于伤势过重。


行刺者是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五个月以后,在旅顺被处决,年仅三十二岁。他在法庭上
大义凛然宣称:"我是为了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祖国和两千万同胞,一举处决蹂躏朝鲜主权、
扰乱东洋和平的奸贼。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尽
了自己应尽的义务。"还曾作诗:"丈夫处其世兮,其志大矣。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雄
视天下兮,何日成业。东风渐寒兮,壮士义烈。愤慨一去兮,必成目的。鼠窃伊藤兮,岂
肯比命。岂度至此兮,事势固然。同胞同胞兮,速成大业。万岁万岁兮,大韩独立。万岁
万岁兮,大韩同胞。" 

侵略元凶也是民族英雄

那是一个国际间风云变幻,各国国内政体动摇振荡,酝育着无数突渐分合、崩溃重建,英
雄辈出的时代。就在安重根行刑前夕,二十七岁的革命党人汪精卫在北京谋炸清摄政王载
沣,事泄被捕,判处终身监禁。他在狱中所作"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绝句,不胫而
走,同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女士的
"秋风秋雨愁煞人"一样,成为千古绝唱。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普
林西波等人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普林西波不会作诗,但同样誉为"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志士载入史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朝鲜曾拍摄一部历史故事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近年,韩国也
拍摄电视连续剧《安重根》,还邀中国影星出演女主角。在韩都汉城中心,有一个专门纪
念安重根的南山公园。朝、韩虽因意识形态对立,但对于安重根这样的烈士,却同声称赞
评价甚高,就因为他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超越党派之争的,有时还超越国度。民国初
年,中国曾流行文明戏《安重根》,周恩来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就帮助过直隶女师的学生
们排演这部新剧。中国与朝韩都是日本侵略的受害国,当年的反日斗士理所当然受到人们
尊敬。反过来,安重根所击毙的"鼠窃伊藤",则因其身为日本侵略中朝的元凶,被定义为
一个骄横跋扈、嚣张狂妄、甚至愚顽刚愎的人物形象。


然而,伊藤博文也是一位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份量、影响和功勋远远超过安重根的民族
英雄。只不过,他是日本的民族英雄,是"他们的"民族英雄。


伊藤博文出身贫寒。其父林十藏为贫困所迫作人养子,改姓伊藤,又因外出作工亦无法养
家糊口,七岁的伊藤博文只好随母寄居外祖父家。他的青年时代,西方列强以武力威胁强
行捅开了日本闭关的国门,"培里叩关"和"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同中国一样与西方国家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投身救国运动,成为尊王攘夷派的一名志士,积极倡导维新
。他熟习汉学,曾到英国学习海军,并以政府使节团副使的身份随团考察欧美十二国,学
贯东西。在"明治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相继去世之后,他跃升为维新派
的第一号重要人物。1885年,他成为日本第一位内阁首相,前后四次拜相,累计在位时间
几为日本历代首相之最(战后佐藤荣作打破其记录,多了三个月)。他还三次担任另一要
职:枢密院议长,主持制订日本第一部宪法。伊藤博文推行欧化,将西方工业文明引进日
本,极大地增强了国力,逐步以与列强签订的平等新约取代不平等旧约,废除治外法权,
并迅速跻身为列强之一。在使日本摆脱落后屈辱、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的明治维新运动中,
伊藤博文当居功臣之首,被尊为日本的现代化之父。另一方面,他在首相任上,发动甲午
战争,出兵朝鲜,吞并台湾,向中国索取大量赔款,对中朝两国而言,又是一大侵略者。
所以中国史书的评价是:明治维新的元勋,侵略中朝的元凶。


一个侵略他国的元凶,怎么会是民族英雄呢?从感情上,实在不好接受,却是事实。历史
上,民族英雄往往同时又是一个侵略者,大英雄往往就是大侵略者。当然,成功的英雄不
会说自己是侵略者,他会用一个好听得多的词来代替: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灭四十国
,是不是侵略?当然是。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文章,认为成吉思汗不应该算民族英雄,而
是一个残暴的侵略者。这篇文章是一位经济学家写的。在他的观念中,英雄是不能残暴的
,侵略者更不能同时冠以英雄的头衔。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但他的观念却无法解释所
见的史实。他的论著被迫删改,内心非常矛盾乃至痛苦,只好写成专文放到网上来讨论。
显然,这样的讨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与天地同辉的侵略者

长期以来,甚至可以说"自古以来",我们受到的教育便是如此。英雄必然是"好"的,侵略
者必然是"坏"的,所谓"清自清,浊自浊",非此即彼,泾渭分明。即使学会"一分为二"地
看问题,从人性的角度看问题,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也有好的一面;英雄也可能有某些
缺点,侵略者个人品德也可能不错,--能这样看问题已实属不易,但在评价一个人的主要
"业绩"上,仍走不出好坏分明思维模式,即不可能同时又"好"又"坏"。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麦哲伦纪念碑,建于1866年;一座是拉布拉布
纪念碑,建于1933年。麦哲伦被公认是人类第一位环球航行的航海家,他的名字应该与第
一位太空人加加林、第一位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并列于世界史册。加加林是苏联(俄罗
斯)的民族英雄,阿姆斯特朗是美国的民族英雄。麦哲伦呢?他是葡萄牙人,环球航行却
是在放弃了葡萄牙国籍之后,为西班牙国王效劳。但几乎全体葡萄牙人都认为他属于葡萄
牙,是葡萄牙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几位的名字早已超越国界,他们属于全人类,应该是
人类的英雄。严格地说,麦哲伦并未亲身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他在马克坦岛死于与当地
酋长拉布拉布的战斗之中。拉布拉布纪念碑的铜像,塑造了这位上身赤裸的土著英雄手持
蛮刀、长杵,奋起保卫其领地的英姿,颇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气概。麦哲伦是
不是拉布拉布亲手砍死,不得而知;意义则十分明显:反击侵略者。


两座意义截然相反的纪念碑,耸立在同一个小岛上。两个你死我活的对手的名字,成了当
地的主要地名:马克坦是"麦哲伦"的误读,岛上的主要市镇是拉布拉布市,还有一个供游
人凭吊的麦哲伦海滩,--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的殒身之地。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双面碑亭,
正反两面镌刻着以完全不同的"立场"撰写、记载同一事件的两篇碑文:


正面:公元1521年4月27日,拉布拉布率部众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毙其统帅斐迪南.

麦哲伦。菲律宾人抵抗欧洲人入侵,拉布拉布为首举义者,特此纪念。


背面:公元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与马克坦岛酋长拉布拉布所部激战,重伤身亡
于此。是年5月1日,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率领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航离宿雾
,翌年9月6日归抵巴拉米达的圣罗卡港,完成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


(以上两篇碑文,诗人流沙河在他的散文《双面碑》中,已作妙趣横生的翻译。我没有去
过菲律宾,亦未见原碑文。本文所引系根据其译作改写,以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兴
趣者可找流作欣赏。)


抵抗入侵之敌的是民族英雄,侵略者同样是民族英雄,甚至是一位伟大得多的民族英雄。
除了当地人,大概知道拉布拉布的人是不多的。而即使是与马克坦岛一桥相连的宿雾,麦
哲伦的名字都仿若神祗。国外游客至此,看到那幅拉布拉布手挥蛮刀砍向麦哲伦的"历史画
卷",恐怕都难免心情复杂。这位注定将以其不朽之名命名地球上一道海峡、南天上两团星
云,"与天地同辉"的探险家,竟如此窝囊地死于一个小部落头领的刀下么?另一方面,一
个酋长,不管他可能多么愚昧、不开化,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进程、对地球的是方是圆是
长是扁毫无兴趣,他奋起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受外来人侵犯总是对的,无可指责。不能因为
你有先进的航海技术,首先知道地球是圆的,你就有权要求我臣服。否则,英国人发动的
鸦片战争也就是"先进打落后",天经地义了。


不同阵营的民族英雄

凡是为本民族作出过贡献与牺牲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贡献突出、牺牲壮烈者,
为世人所景仰、纪念,则扬名于世,垂名于史。如果以直接对历史的影响而论,按照我们
一般所说的民族英雄的定义,大体上分为这样几类:


一,统一诸部或诸国,建立强大的王朝

如秦始皇、松赞干布(吐蕃)、耶律阿保机(契丹)、完颜阿骨打(女真)、成吉思汗(
蒙古)、努尔哈赤(满洲)、默罕穆德(阿拉伯)。


二,大肆扩张,征服其他弱小民族、国家

如成吉思汗、多尔衮、康熙、彼得大帝、拿破仑。


三,奋力抵抗外敌,收复失地,为国捐躯,节操气壮山河

如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


四,摆脱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如华盛顿、玻利瓦尔、孙中山、潘佩珠、胡志明、苏加诺、甘地、尼赫鲁。


五,改革创新,励精图治以振兴民族,大辐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如伊藤博文、彼得大帝、维多利亚女王。

世界现存约一千多个民族,历史上出现过的民族更不计其数,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为了
争取尽可能大的生存空间,相互间免不了摩擦、竞争、冲突乃至战争。这么多民族,往往
还杂居于一国,或分居于多国,矛盾则更加难免。争取本民族的最大利益这没错,但如果
要别的民族付出代价,道理就有些含混了。中国人往往说"各为其主",亦即各自站在各自
的立场上说话、行事,如此一说下去,世界便不可能有什么公理道义,于是强权即公理。
所以我主张,讨论历史问题,不妨有时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思考,以避免偏狭的结论
。我们看到,所谓民族英雄,往往成双成对(对应而非对等)地出现。有统一诸部的英雄
,就有谋求独立的英雄;有扩张领土的英雄,就有抵抗侵略的英雄。有秦始皇,就有荆轲
;有金兀术,就有岳飞;有忽必烈、伯颜,就有文天祥、陆秀夫;有努尔哈赤、多尔衮,
就有袁崇焕、史可法;有伊藤博文,就有邓世昌、安重根;有拿破仑,就有苏沃诺夫、威
灵顿;有麦哲伦,就有拉布拉布;有达扬,就有阿拉法特。


秦始皇横扫六合,灭周及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国王朝,融华夏诸族于一炉,形成最初的汉
民族。他当然是民族英雄,还是大英雄。没有秦始皇,也就没有今天意义上的中国,没有
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所谓"融华夏诸族于一炉",听起来不错,颇具"进步的历史意义" ,
实施起来却并不那么美妙,必然弄到焚书坑儒的地步才成。什么叫"统一"?就是夷灭民族
文化差异,度量、车轨、礼法、风俗崇尚、政治制度,……都要以秦国为标准。比方统一
文字,就是不许再使用楚国字、韩国字、燕国字、齐国字、越国字,只准通用秦国字:篆
书。汉民族的形成固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楚族、越族、齐族、晋族的消亡,也付出了极
大的代价,除了"千百万人头落地",还包括文化的代价。我就认为,楚文化与齐鲁文化都
远远优于秦文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