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YONEX ISO-97VF),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事人物:沙漠的传奇——卡扎非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9 17:01:32 2002) , 转信

    自从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
伯利比亚共和国,迄今已经跨越了30多个念头,尽管西方对他进行孤立、威胁、制裁,甚
至进行暗杀和轰炸,直到最近,还不给他摘“恐怖主义支持者”的帽子,可卡扎菲这棵“
常青树”却一直挺拔地生长在北非的大沙漠上…… 

沙漠之子 革命领袖 

    1942年,在利比亚南部费赞沙漠地区的一座羊毛制成的帐篷里,一个男孩呱呱落地了
,他就是27年后发动震撼非洲大陆的利比亚“九·一”革命的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
卡扎菲。卡扎菲的父亲阿布·迈尼亚尔属于柏柏尔人的卡发达小部落,平时以放牧为主,
也种植少量大麦供自己食用。童年时期的卡扎菲经常帮助父亲种地和放牧,从小就养成了
勤劳简朴和吃苦耐劳的性格。 卡扎菲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倍受父母的器重。为了让他能出
人头地,他们卖掉了骆驼和牛羊供卡扎菲读书。因为本村没有学校,他就跟随一个巡回教
师学习认字,并学会了读《古兰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卡扎菲读完了小学课程,并
拿到了毕业文凭,他父亲高兴地鼓励他说:“我就知道我儿子会有出息,他会闯出自己的
路来的。” 早在中学时期,卡扎菲就接受了埃及总统纳赛尔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组织同
学如饥似渴地收听“阿拉伯之声”电台。

    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夺回纳赛尔已经宣布收归国有的苏伊
士运河。这一行径深深震动了卡扎菲,他不顾当局的阻挠,带领同学举行罢课,声援埃及
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学毕业后,1961年,卡扎菲在班加西大学攻读历史。1963年,卡扎菲
实现了多年的梦想,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卡扎菲目
睹了外国人在他的国家作威作福,而本国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解到统治者残酷
剥削镇压人民的罪行,领略到贫富之间的巨大悬殊,更加坚定了要从事变革现实的决心。
1966年,他在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受训,回国后任讯号兵团上尉代理副官。 1969年,卡
扎菲秘密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并担任该组织中央委员会的主席。卡扎菲为军官们制
定了严明的军事纪律,要求他们以革命为重,行为检点,不饮烈酒。没有经费,他就拿出
自己的薪水。

    这年9月1日,革命的战斗终于打响了。参加政变的武装力量逮捕了正在出席宴会的国
王警察部队的高级将领,顺利占领了电台和其他要害部门。此时,正在国外度假的国王曾
向英国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出兵进行干预,但遭到英国的拒绝。9月5日,哈桑王储发表声
明:放弃对王位的一切权利,支持新政权。至此,“九·一”革命不发一枪,不流一滴血
而取得成功。 

生活简朴 不近酒色 

    卡扎菲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执政后在利比亚提出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洁性”的口
号。利比亚原是酒的出口国,但他颁布法令禁止酿酒和出售一切烈性饮料。说起卡扎菲禁
酒,还有一段故事哩。1969年的一天,他带领许多秘密传单乘车从的黎波里返回班加西,
途中翻车出了车祸,幸好没有人受伤。一个前来帮忙的工人感慨地说:“是万恶的酒造成
了这次事故。”革命成功后,卡扎菲不仅自己不饮酒,也禁止酿造酒。 卡扎菲出身游牧民
族,主张部族社会的自然公平,他反对奢侈豪华,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本人生活十分简单
,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也不饮其他高级饮料,仅喜欢喝矿泉水和驼奶。他喜欢住帐篷而
不喜欢住豪华宅邸,喜欢骑骆驼而不爱坐高级轿车。他的妻子和儿女一直住在黎波里的军
营里。他在帐篷里办公和会见外宾。1989年,他到南斯拉夫出席不结盟首脑会议,就住在
自己带去的帐篷里。革命成功后,他的父亲在首都贫民的窝棚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卡扎
菲说,等所有的人都有了适当的住房,他父亲才有像样的住所。 无论任何场合,卡扎菲总
是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有时是白衣、白裤、白鞋、白头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镶着金边
的白色斗篷;有时是黄色卡其布军服,戴同样颜色的头巾,在十几名保镖的护卫下出场。
 据他的保镖们说,卡扎菲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是面包和驼奶。午餐多为烤牛肉或烧牛排
,外加利比亚汤,有时也吃柏柏尔人爱吃的古斯古斯。 

    卡扎菲不喜欢自己的儿女在政界工作,或者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当他发现他们违反
禁令时,便马上惩罚他们和每个帮助他们进入政界的人。1995年,一家阿拉伯杂志发表了
与他儿子赛义夫·伊斯拉姆的会谈纪要,事关成立一个反毒品协会。卡扎菲知道后十分生
气,命令停止那家杂志在利比亚一年以上的发行。 正因为卡扎菲在沙漠中长大,他对绿色
有着特殊的感情。利比亚的国旗是绿的,首都的一个广场也染成了绿色,所有城市的窗户
一律要求漆成绿的,他的主张和治国纲领也被收入《绿皮书》。卡扎菲做梦都想把利比亚
的整个沙漠变成绿洲,为此耗资250亿美元兴修浩大的沙漠水利工程…… 

风格独特 脾气古怪 

    卡扎菲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行动常常令人难以琢磨。这是因为他从小在沙
漠里长大,过惯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加之上学时喜欢看乌托邦和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因
而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

    比如,1988年,他亲自开推土机推倒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卡扎菲疯
狂反美,但对释放在黎巴嫩和菲律宾扣押的西方人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他忧伤时
,他不是醉心于文学创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帐篷里静思,聆听真主的声音。 卡扎菲善于
演说,他讲话从不用讲稿,口若悬河,慷慨激昂,不时挥舞着双手,显示出勇气和力量。
他喜欢用戏剧性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政策,因而常常引起人们的非议和讽刺,甚至说
他是“言行无度、不合情理”的怪人。1988年,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阿盟首脑会议上,卡
扎菲右手戴了一只白手套,说这是为了与“美国走狗”握手时不至脏了自己的手。卡扎菲
如此敌视与美国友好的国家的领导人,是因为就在一个多月之前,里根派遣飞机突然袭击
了卡扎菲在巴卜阿齐齐耶中心军营的住宅,卡扎菲虽然幸免于难,可包括他的小儿子在内
的33名利比亚人却被炸伤。 在的黎波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80年,首都市郊
新盖了一批公寓楼房,准备分配给国家机关人员。可是,有一天从利比亚南部来了一些牧
民,他们携家带口,无房夜宿,就抢占了这些公房,且赖着不走,有关当局十分恼火,准
备将他们哄走。卡扎菲知道此事后,便接见了这些牧民,并对他们发表讲话说:“我们是
民众国,人民当家作主,你们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盖这些楼房就是让你们住的,你们放
心的住下去吧!”他的话音刚落,牧民高兴得热泪盈眶,高呼“卡扎菲万岁!” 2000年7
月,卡扎菲率领由200多辆汽车组成的庞大政府代表团,白天驱车赶路,夜宿临时搭的帐篷
,浩浩荡荡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前往多哥首都洛美,出席非统组织首脑会议。他的这一
行动又一次让世人瞠目。然而,卡扎菲率领如此庞大的队伍从北向南,穿越浩瀚的大沙漠
,是有自己良苦用心的。一是他要通过此举宣传他建立“非洲联盟”的倡议;二是他要用
事实向人们证明,他修建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高速公路的主张是可行的。 

微服私访 胆大过人 

    有关卡扎菲经常微服私访、亲自检查政府官员工作的故事颇多。1971年,他到一些政
府机关突访,发现许多机关职员在办公室里喝咖啡聊天,这引起他的极大不满。为了使他
们把主要精力都能集中到工作上,第二天就派军用卡车开进政府办公大楼,拉走了办公室
里的大部分家具。 对雇用的外国专家、医生,卡扎菲也经常私下察访。一个夏天,卡扎菲
身穿阿拉伯长袍,用头巾半掩着脸面,来到一家医院找医生。他说:“大夫,我父亲病重
了,请快到我家看看吧!”那位外国医生漫不经心地说:“去吧,你这个傻瓜,我忙不过
来,我不能去。”青年人又哀求道:“他都快死了,你去一趟吧!”医生又说:“给他吃
两片阿司匹林就好了,别再打扰我了,我该下班了。”这时,卡扎菲揭去头巾,露出真相
,把那位医生吓出一身冷汗。卡扎菲遂命令道:“你一定会为给一个快死的人开这种处方
而后悔,你必须在今天晚上离开利比亚。”这位渎职的医生立即被驱逐出境。 另外,他还
经常突然闯进夜总会,下令把那些放浪形骸的舞女抓起来。他的措施果然奏效,在不长的
一段时间里,原来那些满街晃动的女人大腿统统被包裹在严实的长袍里。那些前来寻欢作
乐的外国人也统统被赶走。 有一次,卡扎菲思考问题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决定立即去
埃及会见纳赛尔总统,并吩咐助手马上给他准备直升机。这一下可忙坏了那些助手,因为
事先根本就没有安排这样一次访问。但卡扎菲的命令如山,别人不敢怠慢,马上打电话叫
来了直升机。可是,负责卡扎菲安全的卫队正在沙漠里训练,助手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派卫
队来。可卡扎菲却摆了摆手说:“不用叫了,来不及了,我要立即动身。”于是,卡扎菲
孤身一人乘坐直升机去了开罗,而且连埃及方面也没有打招呼。直到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
,纳赛尔才知到卡扎菲来了。 

重用妇女 热爱文学 

    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
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领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里,他是“狂人”、“疯子
”、“恐怖主义支持者”,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1981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曾高达1
.1万美元,成为非洲的首富。现在,在利比亚,居民都住上了新盖的楼房和砖房,家家有
汽车、电视和冰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全国实行免费医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利比亚革命成功后,尤其妇女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据报道,卡扎菲非常信任妇女,
他的卫队由清一色的女兵组成,她们都是百里挑一选拔的。全队10多名队员个个都很年轻
,虽然不是国色天香,却也仪态端庄,既有女人迷人的魅力,又有军人的气质和威武。她
们都是军事学院的毕业生,有的还获得过硕士学位。卫队不断进行更换。每个成员都受过
严格的军事训练,射击技术精湛,行动机智灵敏,并富有献身精神。每当卡扎菲出行时,
这些女兵便分乘军车护驾,一旦卡扎菲落座,就会有4名女兵站立在他的两边,个个杏眼圆
睁,警惕地巡视每一个在场的人。在平时值勤时,这些姑娘们一律身穿绿色卡其布军装,
肩挎冲锋枪,保持高度警惕性,随时准备应付紧急情况。尽管这些姑娘也爱美,但因职业
的缘故,她们身上不带任何首饰,只在胸前别一枚卡扎菲的像章。 在卡扎菲的女保镖中,
据说有两个人最受重用。一位名叫法韦齐拉娅,外号“间谍”。此人精明能干,曾任利比
亚《民众国报》的总编辑;另一位名叫杜丽娅,外号“难对付”,她聪慧美丽,颇受卡扎
菲的赏识。杜丽娅说:她在思想上“永远热爱卡扎菲”。 

    别看卡扎菲平时风风火火,但他还是一个文人,著书立说颇多,既有政论性文章,也
有短篇小说和散文。有一次, 当有记者问卡扎菲西方人为什么对他充满敌视时,卡扎菲回
答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在他们的头脑里,我的形象被扭曲了。例如,他们不知道我
还是一个诗人,不知道我是一个小说家,不知道我是大学里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教授。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