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uling (思成), 信区: Green
标 题: [转载] 科学天才与战争魔鬼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Sep 11 18:37:25 1998),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ing 讨论区 】
【 原文由 axjl 所发表 】
作 家: attic (听听) on board 'XMU'
题 目: 科学天才与战争魔鬼
来 源: 碧海青天站
日 期: Sun Oct 20 14:42:55 1996
出 处: bbs@bbs.net.tsinghua.edu.cn
发信人: attic (听听), 信区: LingYun
标 题: 科学天才与战争魔鬼
发信站: 鼓浪听涛 (Thu Sep 19 07:56:47 1996)
科学天才与战争魔鬼
≈≈≈≈≈≈≈≈≈
——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柏
≈≈≈≈≈≈≈≈≈≈≈≈≈≈≈≈≈≈
李力钢
翻开20世纪的史书,你会发现一个响亮的名字——弗里茨·哈柏。他作为化学
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化学肥料,使粮食大幅度增长,人类摆脱了饥饿的困扰;同时,
也首创了大规模化学战,成为现代化学战之父,使成千上万的人痛苦地死去或终身致
残。作为科学天才,他由于对人类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作为战争魔鬼,他由于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几乎受到盟国的审判。
弗里茨·哈柏,1868年12月9日出生在德国的边陲城市布雷斯劳一个犹太
富商家中。当时,德国的化学工业已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尤其是商用合成染料的大
力发展,已使德国拥有染料3500多种,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染料之乡。中学毕
业后,他曾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预科攻读有机化学。大学毕业后,由于所发表的论
文见解独到,德国化学界为之轰动,德国皇家工业科学院破格授予他化学博士学位,
当时他年仅23岁。1894年起,哈柏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任教。
在合成氨发明以前,农作物所需要的氮肥主要来自粪便、花生饼、豆饼等。随着
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各国越来越迫切需要建立规模巨大的生产氮化合物的工业。为此,
许多科学家曾进行过不懈的探索和研究,150年过去了,仍然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1906年,哈柏使用锇催化剂在200个大气压、600度高温下,获得了浓
度为8%的氨,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哈柏的科研成果极大地震动了欧
洲化学界,独具慧眼的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捷足先登,抢先付给哈柏2500美元
预订费,并答应购买以后的全部研究成果。1909年,哈柏的改进生产流程专利权
被巴登公司买到,并声明,不管生产工艺如何改进,合成氨的售价如何下降,巴登公
司每售出一吨氨,哈柏将分享10马克,其收入永不改变。巴登公司于1911年正
式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工厂,1913年9月开始投入生产,很快达到日产30
万吨的设计水平。由于这一卓越贡献,哈柏于1919年获得了1918年度的诺贝
尔化学奖。从此,他跻身于世界著名化学家的行列。氨的合成开创了人类科学史的重
要篇章,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使大气中的氮变成了生产化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廉价来源,而且使农业生产产生了根本的变革,同时也大大推动了与之有关的科学、
技术的发展。例如:高压和超高压技术。高温与超高温技术、催化剂理论、煤化工。
石油化工技术等等。从这点说,哈柏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
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新发明一样,合成氨首先被考虑如何用于军事。1911年,
正当哈柏因发明合成氨而名声大振、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崇拜的英雄的时候,德国皇
帝威廉二世看中了他的才华,考虑着如何利用他为自己的政权效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欧洲的科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战争,
哈柏也很快变成了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他利用他的合成氨技术,生产了化肥,从
而解决了德国的饥荒问题;他利用氨的氧化,生产了军需上不可缺少的硝酸和黄色炸
药,解决了德军的军火问题。正如战后有些军事家指出的那样:如果德国没有哈柏,
战争恐怕早就结束了,因为哈柏给德国提供了粮食,提供了军火。
1914年9月,德军在马恩河西岸200公里的战线上与英法联军展开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多达150万,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由于德军伤亡过大而全线退
却,集结在比利时的伊普雷地区就地构筑工事。由于双方的重型火炮和其他摧毁野战
工事的兵器明显短缺,双方只好因地据守、无力攻击,整个西线处于相持状态,并长
达数月之久。
军事上的相持,迫使德军寻找新的打破僵局的方法,哈柏的发明自然成为德军统
帅的最佳选择。哈柏的方法是使用钢瓶施放氯气。氯气是一种强烈的窒息性气体,它
易于以液态形式存放在钢瓶中,一旦遇到空气就气化成低悬的烟雾,凭借有利的风势
可以飘到敌方阵地中去。
1915年4月,德国将大量的液氯钢瓶调往西线,共有大钢瓶6000只,小
钢瓶2.4万只,受命执行施放任务的是临时改成“毒气施放团”的工兵第35联队,
虽然配备了专业化学人员、气象人员和器材技术人员,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要干
什么,哈柏亲自来到伊普雷前线进行指导。4月22日,伊普雷风和日丽,傍晚微风
骤起,这是德军等待已久的使用化学武器的最佳气象条件。17时整,3支红色火箭
划破天空,德军工兵同时打开所有钢瓶的阀门。刹时间,随着钢瓶的嘶嘶声,液氯化
成黄绿色的毒气云团,贴着地面缓缓飘向联军阵地,顿时,成千上万的联军士兵淹没
在苦辣的毒气中。
空气中有万分之零点三的氯气就足以使人咳嗽不止,千分之一浓度的氯气即可使
人丧命,这时的伊普雷战场,氯气的浓度非常高,以致近在咫尺的联军士兵都相互看
不清。他们有的绝望地把双手伸向空中乱抓,有的则抓住喉咙拼命喘息,哈柏坐在飞
机里俯视着整个战场,看着毒气滚过联军的一道道阵地,他兴奋地大声喊叫着。这次
化学战,使德军在西线打开了7公里多宽的突破口,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其中
5000人死亡,5000人被俘,丢失火炮60门。重机枪70挺。
战争期间,哈柏的妻子出于人道主义及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无比愤恨,曾多次恳求
他停止研制化学武器,但哈柏不予理睬。5月,他继续在华沙西侧约40英里处的博
利矛夫附近,对防护装备很差的俄军连续发动了三次毒气袭击,使2500名俄军士
兵伤亡。与此同时,他的爱妻克拉拉·哈柏愤而自杀。1915年12月9日,哈柏
指挥德军对比利时伊普雷地区的英军进行了首次光气化学战,造成英军1000余人
中毒。1917年7月12日,指导德军在伊普雷战役中第三次对英军进行了首次芥
子气攻击,10天内造成英军1.4万人中毒。整个战争期间,德军几乎每次主要的
化学战都与哈柏的指导、研制有关,所以,人们一直把他称为化学战之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将近有130万人受到化学伤害,其中9万人死亡;另外,
在化学战后的幸存者中,大约有60%的人员因伤残不得不离开军队。所以,哈柏及
其进行的化学战,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科学家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哈柏终于意
识到他所犯下的罪恶,内心十分痛苦。1917年,他毅然辞去了他在化学兵工厂的
所有职务,一年以后,战争也以德国失败而告结束。
1919年,瑞典科学院考虑到哈柏发明的合成氨已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显示出
巨大的作用,经过慎重研究,正式决定颁发给哈柏1918年度唯一的化学奖。但消
息传出,立即在全世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有的科学家指出这一决定玷污了科学界,
哈柏不仅没有资格获得这一最高奖赏,而且应该下地狱。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哈
柏虽然一度为帝国主义所利用,但科学总是受制于政治的,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都
即可用来造福人类也可用来毁灭文明,哈柏发明合成氨,是可以将功抵过的。
1933年,希特勒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纳粹分子开始在全国大肆迫害、屠
杀犹太人。哈柏也被称为“犹太人哈柏”遭到驱逐。哈柏十分气愤,同时也预感到一
场厄运即将来临。他先移居瑞士,后受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渡海前去讲学。193
4年初,他应邀出任设在巴勒斯坦由反希特勒的著名犹太科学家组成的西夫物理化学
研究所所长,赴任途中因心脏病突发,于1934年1月29日与世长辞。他在颠沛
流离与孤独之中结束了自己的晚年,终年66岁。
〖摘自《百科知识》1996年第6期〗
--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 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 来源:.鼓浪听涛 bbs.xmu.edu.cn.[FROM: 202.121.2.209]
--
※ 来源:·碧海青天站 bbs.dlut.edu.cn·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axjl.bbs@rose.dlut.e]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luling.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