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信区: Green
标 题: 顾剑:德国总参谋部体制的奠基人--毛奇元帅(专业参谋军官毛奇)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Jun 20 15:16:38 2005)
中国人概括历史,总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规律看来并不适合
于欧洲。自从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从来都没有统一过。仅就德意志诸邦而言,他们在
痛苦的内乱和纷争中度过了一千年。因此当19世纪德意志终于圆了统一的千年之梦的时候
,成就这个千年伟业的英雄,当然也就在欧洲史上占据一个极为荣耀的地位。奇怪的是,
这个故事的主角,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象史诗中的传奇英雄。 德国的毛奇元帅,比本系
列所介绍前几位欧洲名将的传奇色彩要淡薄许多。他不属于那种在战场上间不容发的关键
时刻做出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毛奇的成就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他在
6年之内,无可争议地打赢了三场战争。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功,配合俾斯麦的政治谋略,
分裂了一千年之久的德意志统一了,并且成为欧洲最大的强权。仅仅在普法战争的十年之
前,这对于整个欧洲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毛奇取得这些成就的方法,不是依靠一个
亚历山大或凯撒式的伟大人物。他亲手打造了一个军事体系,就象一台精密而高效率的机
器,然后依靠这台机器去赢得战争。这台机器,就是普鲁士的总参谋部。我在这篇文章里
不打算全面介绍整个德意志统一的过程,而是集中叙述它的军事方面,追踪毛奇的三场战
争。
一。专业参谋军官毛奇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毛奇和他的父亲,原本是丹麦陆军的军官。赫尔穆特。冯。毛奇
(Helmuth Von Moltke, 1800—1891),按照中文标准译名的规则,可能应该译成莫尔特克
,但是毛奇这个非常中文化的译法已经深入人心了。他在军事史上常常被称作老毛奇,因
为熟悉军史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同名的侄子称为小毛奇,也很有名,在一次大战开始的
时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第四任陆军总参谋长(前三任是老毛奇、瓦德西、施利芬),因
为马恩河战役失利被解职。 跟许多普鲁士的名门一样,毛奇这个家族,也是军人世家,只
是在老毛奇之前,不象冯。克莱斯特那么著名罢了。毛奇的高祖父(爷爷的爷爷),曾经在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部下任上校团长,参加过著名的吕岑会战。毛奇的父亲,曾经
在腓特烈大帝军中当中尉,爱上一位汉堡银行家的女儿,因为未来的岳父不希望自己的女
婿是军队的低级军官,所以1796年从军中退役,在德意志北部海港城市吕卑克定居下来。
后来因为经商务农均失败,不得不再次从军,加入丹麦军队当少校。1800年,毛奇出生于
吕卑克,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期间,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奥尔施泰特双重会战中大败
普鲁士军队,把普军将领布吕歇尔(后来滑铁卢战役跟惠灵顿合作最终击败拿破仑的那个)
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在吕卑克投降。毛奇当时6岁,还住在吕卑克。后来全家移居丹麦首
都哥本哈根,因为母亲家族的关系,与丹麦上流社会交往密切。11岁毛奇入读哥本哈根军
校,毕业以后加入丹麦陆军。毛奇有语言天赋,他懂7国语言,其中德文和丹麦文算是母语
,法文和英文也都精通,后来还因为工作需要陆续学会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文。 182
1年,为了将来晋升的前途,毛奇从丹麦陆军辞职,转入规模更大也更精锐的普鲁士陆军。
毛奇曾经在普鲁士战争学院深造,当时的院长,就是克劳塞维茨少将。1828年,毛奇进入
普鲁士总参谋部作见习军官,在地图测绘部呆了4年之后,于1832年正式成为总参谋部军官
。当时的总参谋部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总参谋部来自军需部,但是军需部只是现代总参谋
部的雏形而已,职能和地位根本不同。当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瑞典陆军体制,在很多方
面都是欧洲近代化军队的鼻祖,在瑞典陆军中有专设的军需部,后来欧洲列强纷纷效仿。
法国名将杜伦尼,当年刚出道的时候,就作过瓦勒泰公爵元帅的军需总监。在勃兰登堡,
1640年即位的“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也设立了军需部的机构。直到一次和二次大战的时
候,德军总参谋部里实际主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都叫军需总监,鲁登道夫、曼施泰因、
还有保卢斯,都做过这个职位。 现代的总参谋部体制,最初的创意,是拿破仑战争之前和之中
的普鲁士上校马森巴赫(Massenbach),他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研究战争计划的机构,
并作了一些最初的工作。但参谋部最初的实践,是拿破仑的参谋长贝尔蒂埃元帅,那时,
参谋长主要负责战时军需供应和为司令官起草命令、计划行军道路等辅助工作。普鲁士的
现代意义参谋部,是拿破仑战争后期,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效仿法军参谋部的形式建
立起来的。 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和平岁月(只有几次不大的战
争),唯有善于思考的普鲁士人把总参谋部这个机制继承下来,并加以不断完善。在30岁的
毛奇加入的时代,普鲁士总参谋部还没有后来那么大的权力和地位,它的性质,也就是一
个研究机构,相当于我们现在大公司和事业单位的“调研室”,作为“调研室主任”的总
参谋长,仅相当于师长阶级。不算各军各师的参谋军官,柏林的参谋本部,在总参谋长米
夫林以下,仅有30人(Mufflin中将,1821年接任,后来成为元帅,1829年以后由克劳泽内
克Krausenek中将接任)。 那时普鲁士总参谋部干些什么呢?参谋部基本按照战区分组,但
是按照职能来说,最重要的是测绘组。所有的参谋军官都要在测绘组干几年。在那个时代
,三角测绘法刚刚应用于地图测绘,精确的地图还是很稀罕的东西。在毛奇的时代之前,地图上
两点的距离,只是凭人们旅行时间来大致估算,有时候与实际地形的差别大得离奇:在当
时的地图上,俄国南部高加索山脉的主峰,标高是80公里,就是有8万米高!当时普鲁士总
参谋部的重要职责,就是把德意志各地做出一套精确完整的地图。 第二个最重要的职能是
研究军史,参谋部专门负责研究当代和以往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战争的规律。德意志
是一个产生思想家的民族,当时总参谋部的研究风气很盛,青年军官都有很多论文和专著
出版,优秀的参谋军官,同时也是军事历史学者。毛奇在作低级军官的时候,就已经出版
了很多著述,包括后来很有名的土耳其战争史,并且翻阅了历史名著“罗马帝国的衰亡”
。因为研究的水平高,几乎所有的参谋本部军官,都在战争学院兼职教课。 但是普鲁士总
参谋部不是培养学究的地方。参谋军官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野外长途旅行,测绘地形和进行
假想的战斗,有时是访问古战场,探讨过去战例的各种不同可能性((尤其是腓特烈大帝的
战役)。另外,每年普鲁士秋操大演习,在国王面前,出动两个军,各自扮演一方进行演习
,演习的预想和裁判,都由参谋部来做。 另外,总参谋部虽然也负责军需安排,但不是它
最重要的职责。比军需更重要的,是收集各国情报,加以分析,然后想定各种情况,制定针对
各国的战争计划。现代各国军队广泛运用的兵棋推演(图上作业、沙盘演习),就是普鲁士
发明的。兵棋推演英文叫做“War Game”,最初它的的确确就是两名普鲁士参谋军官闲遐
之余发明的战争游戏。总参谋长米夫林看到以后非常赞赏,正式向全军大加推广。对战争
中各种可能性加以详细分析和预测,然后制定各种应对措施,这是普鲁士总参谋部对现代
军事最大的贡献。但是当时,战争计划功能还没有制图和军史研究那么高的地位,真正强
调计划功能,是毛奇当上总参谋长以后的事情。因为总参谋部是收集知识(地形测绘、军史
研究、情报搜集) 、运用知识(战争计划) 的中心,换句话说,是知识的垄断者,“知识就
是力量” ,这就为毛奇时代,总参谋部成为普鲁士军队的指挥核心打下了基础。但是当时
,总参谋部也就是一个调研机构,没有军令权,对普鲁士战争部长负责,也没有出席内阁
会议,晋见国王的权力。 从1832年到1857年,毛奇当了25年参谋军官,唯一的指挥职务,
是1835年夏季当过几个月的驻柏林“亚历山大皇帝近卫掷弹兵团”连长。连长,这是毛奇
指挥普鲁士全军之前,所担任的最高也是唯一的指挥职务。1835年到1839年,毛奇去土耳
其担任军事顾问,参与了土耳其跟埃及的统治者阿里的战争,见证土军Nazib战役大败。回国以
后,被普鲁士国王授予荣誉勋章Pour le Merite。1842年,42岁的毛奇与17岁的Marie结婚
,Marie其实是他姐姐的继女。在1840到1857年的17年时间里,毛奇担任过普鲁士陆军第4
军和第8军的参谋和参谋长,中间还为王室的几位亲王当过副官。1850年代的普王腓特烈-
威廉四世没有儿子,於是指定弟弟威廉作为王储,这就是后来统一德意志的德皇威廉一世
。威廉指定毛奇作他的儿子腓特烈亲王的副官和军事教师,大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太子少
保之类的角色。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病重,威廉亲王出任摄政王,正式处理国家事务
,同时普鲁士总参谋长Reyher将军病逝,威廉任命57岁的毛奇少将出任总参谋长一职。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