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qiqi (祺祺^_^), 信区: Green
标  题: 时代朝鲜网:金日成的主题思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8月04日11:23:3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主体思想的含义***

    主体思想是阐明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也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即人就
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

    ***主体思想的本质***

    主体思想的本质在于它是阐明对以人为本的世界的正确见解、观点和立场,指明以人
民大众为主进行自主性斗争道路的思想。

    ***主体思想的精髓***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

    主体思想阐明了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以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为哲学的根
本问题,并阐明人决定一切,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人的哲学原理。
主体思想的社会历史原理

    1. 主体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人类历史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史)

    3. 社会历史运动的性质(社会历史运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运动)

    4. 社会历史运动的推动力(在革命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自主的思想意识)
 
   
   ***主体思想的创立***  
 

  进步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只有受到进步思想的指导才能成为有力的历史创造者。当然,并不是任何进
步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根据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的程度
和在指出斗争道路上的正确性程度,它们起着互不相同的作用。在工人阶级出现之前,也
曾有过反映社会先进阶级愿望的思想。但是,过去时代的思潮,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
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能不受到限制。只有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才能正确
地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唤起人民投入革命斗争,有力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
展。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是由卓越的领袖创立的。

    一百几十年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工人阶级的领袖创立并发展革命思
想的历史,是这一革命思想得到实现,变革世界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已登上斗争舞台的工人阶级指明了历史使命和解放的道路,推
动了反对资本的斗争,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变为帝国主
义的新的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提出了列宁主义,从而,鼓舞工人阶级和人
民群众投入了摧毁帝国主义堡垒、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开端。

    主席深入洞察到曾备受压迫和歧视的人民群众已作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出现的新时代
的要求,创立了伟大的主体思想,从而使人民群众争取自主性的斗争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
,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主体时代。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是反映了历史发展
和革命发展已成熟的要求而出现的。

    主席踏上了革命道路的时候,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正在发生新
的变化。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增强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
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的解放斗争也迅速高涨。帝国主义者为了阻挡人民群众
的革命斗争,从自己所处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而变本加厉地对人民大肆
进行掠夺和压迫。在许多国家,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激化了,长期以来自主权
利遭到践踏的人民群众投入了争取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斗争。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以
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了。

    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革命,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就必须怀着主人翁
的自觉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所有问题。在我国,由于它的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
革命的复杂性与艰苦性,这个问题就成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了。朝鲜的革命更加迫切地要求
人民群众去自主地、创造性地开拓革命前进的道路。主体思想,就是根据朝鲜革命实践的
这一要求创立的。

    革命,是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起来,实现人民群众自主的要求的斗争,是人民群众
自己解放自己的斗争。人民群众只有用革命思想武装起来,团结成为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利。革命家的任务,就是深入到革命的主人——人民群众中去,教育
群众,组织群众,唤起他们投入斗争。革命力量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培养起来,在革命斗争
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也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然而,本世纪二十年代,
在我国,说是在搞民族解放运动的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却不想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教育和组织群众,唤起他们开展革命斗争,而是脱离群众,专事争夺领导权,侈谈空论,
他们不是使群众团结起来,而是以派别斗争分裂了群众。

    主席在进行革命斗争的初期就看透了他们的错误,走上了与他们不同的道路——深入
到人民群众中去依靠群众进行斗争的真正的革命道路。他阐明了革命的主人是人民群众,
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教育群众,把他们组织和动员起来,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利这
一真理。这就是主体思想的一个出发点。

    每个国家,革命都必须由主人——各该国家的人民负责,自主地进行,必须根据本国
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是革命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的要求。
开辟了主体时代的朝鲜革命,一开始就必须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否则就无法前进一步
。朝鲜革命,是以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为斗争对象,并把反帝民族解放革命的任务和反封
建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执行的艰巨而复杂的革命,是要开拓前人未走过的道路而前进的艰
苦的革命。

    尤其是,当时在我国反日民族解放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事大主义表现得十分严
重,它阻挡着革命的前进道路。民族主义者和赶时髦的马克思主义者承袭了过去导致国家
灭亡了的事大主义和派别斗争的恶习,不想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却妄想依赖外来势力
来实现独立。当时,说是在搞共产主义运动的人,各自都搞个党派,为了得到共产国际的
承认而奔走;而且脱离了我国的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现实,想机械地照搬
现成的理论和人家的经验。由于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如此严重,革命的前进道路就
无法开拓出来。主席从这种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后果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阐明了革命
不能靠什么人的承认或指示,而必须根据自己的信念,由自己负责进行,必须自主地、创
造性地解决革命中的一切问题这一真理。这就是主体思想的另一个出发点。

    如上所述,主席根据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新的革命思想,即主体思想


    主席一贯是从革命实践出发进行思想理论活动,通过对革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回
答的过程,发展并丰富了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的。只有从革命实践出发,才能根据本国革
命的利益和实际情况运用现成理论,才能探索新的真理,创立新的思想和理论。

    主席早在早期革命活动时期,就精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然而,并没有只停留在把马
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朝鲜革命的实践这一点上,而是坚定地站在主体立场上,开辟了革命
理论的新的境界,独创地解决了革命实践所提出的问题。

    主席在反对顽固的民族主义者、赶时髦的马克思主义者、事大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
开拓革命新道路的斗争过程中,发现了主体思想的真理,于1930年6月在卡伦举行的共产主
义青年同盟和反帝青年同盟领导干部会议上阐明了主体思想的原理,提出了朝鲜革命的主
体的路线。这是宣布主体思想的创立和主体革命路线的诞生的历史性事件。主席在他还不
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在民族改良主义、左右倾机会主义等各种反动思想泛滥的混乱中洞察
到了时代的趋向、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主体思想的真理,开辟了我国革
命自主发展的道路。

    主体思想,通过朝鲜革命的实践得到完善,成为我们时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不能在某个时点上一下子就得到完善而被提出来的。革命的指导
思想,是以时代的、历史的条件为基础,经过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过程而形成,并在长期
的斗争中使其真理性得到验证,丰富其内容,从而得到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
系的。主席在领导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所有领域的工作取得
胜利的过程中,亲自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并分析总结了这些经验,从而不断地深
化和发展了主体思想。主席五十多年来站在前头开拓艰苦的朝鲜革命道路的历史,就是在
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创立主体思想,并把它加以完善,使它成为独创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历史


    主体思想就是这样根据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人出现的新时代的要求和丰富的革命斗争
经验创立的,因而成了我们时代革命的伟大的指导思想。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   
 

    主体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哲学思想。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主体思想是以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一哲学原理为基础
的。主体思想,以人为主来提出哲学的根本问题,阐明了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
一哲学原理。所谓人是一切的主人,意味着人是世界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所谓人决定一切
,意味着人在改造世界和开拓自己的命运中起决定作用。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是阐明了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以人为主的
哲学原理。

    主席阐明了:人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

    人虽然也是一种物质存在,但不是简单的物质存在。人是最发达的物质存在,是物质
世界发展的特出的产物。人从自然界摆脱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种特出的存在而出现
了。具有生命的其他一切物质都从属于客观世界,并顺应客观世界,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存
。但人是认识并变革世界,使之为自己服务,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之所以能作
为世界的主人,占有特别的地位,起到特别的作用,就是因为人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
意识性的社会存在。

    主席阐明了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本质特点,从而对人作了
新的哲学解释。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是在社会历史上形成并发展的人的社会属性。
世界上,只有人才结成了社会关系进行生活和活动。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维持自己的
存在,实现自己的目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是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所固有的。

    人是具有自主性的存在,是自主的社会存在。自主性,是作为社会人要成为世界和自
己命运的主人,而自主地生活和发展的属性。人由于具有自主性,所以才去克服大自然的
束缚,反对社会上的各种奴役,改造一切,使之为自己服务。对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来说,
自主性是生命。说自主性是人的生命,这个生命是指社会政治生命而说的。人在具有肉体
生命的同时,还具有社会政治生命。肉体生命是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的生命,而社会政治
生命则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生命。

    人是具有创造性的存在,是创造性的社会存在。

    创造性,是社会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开拓自己命运的属性。人,由于具有
创造性,因而才去破旧立新,改造自然和社会,使之对自己更有用,更有利。

    创造性同自主性一样,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本质特点。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作为世界
主人的人的地位,而创造性则主要表现为作为世界改造者的人的作用。

    人是具有意识性的存在,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

    意识性,是社会人决定自己的认识并改造世界和自己本身的一切活动的属性。人由于
具有意识性,因而才去认识世界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改造自然,
发展社会。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乎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是由意识性来保证的。

    总之,人由于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因而成为世界上最优越具有力的存在;
不是听凭命运摆布地而是革命地,不是被动地而是能动地对待世界,不是盲目地而是有目
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作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的人,是世界的唯
一的支配者和唯一的改造者。

    当然,人不能离开世界而生活,而是在世界上生活和进行活动。

    大自然,是人的劳动对象,是人的生活的物质来源;社会,是人生活和活动的集体。
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对人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自然环境的好坏不同,特别是由
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进步还是反动的不同,人们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活动,
可能处于有利条件下,也可能受到限制和束缚。

    但是,人并不是只去顺应环境和条件的。人通过自己的自主的、创造性的、有意识的
活动,把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事物加以改变,使之符合;把旧的反动的东西换成新的进步的
东西。这样来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这就是改造和变革世界,使它越来越能为人服务的
人的活动和斗争。

    主体思想崭新地阐明了人的本质特点、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从而确
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并靠物质的运动而变化和发展,这是早已阐明了的。主体思想
对于支配自然和社会的主人是谁,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力量在哪里的问题,给予了回答,从
而崭新地阐明了对世界的见解。人支配和改造世 界,这是从世界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来阐明
的对世界的新的见解。

    主体思想根据作为世界的主人的人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崭新地阐明了对待世界
的观点和立场。

    主体思想所阐明的对待世界的观点和立场,是以世界的主人——人为中心去对待世界
的观点和立场。

    所谓以人为中心去对待世界,就是说从世界的主人——人的利益出发去对待世界。

    人是世界的主人,因此应当从人的利益的角度去对待世界。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为
了使世界的一切都为人服务。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世界上没有比人的利益更贵重的东西
了。世界的一切事物,只有为人服务,才有价值。因此,从使世界更好地为人服务的角度
去对待世界,才是对待世界的最正确的观点和立场。

    所谓以人为中心去对待世界,就是说以世界的改造者——人的活动为主去对待世界的
变化发展。世界上最有力的存在是人,只有人才能改造世界。要求改造世界,并实现世界
的改造的,也正是人。人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使之符合自己的要求。世界
,只有靠人的积极活动,才能被改造成为为人服务的世界。因此,从人根据自己的要求,
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动活动的角度去对待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才是对待
世界的最正确的观点和立场。

    对待世界的主体的观点和立场,是使人们以自己是世界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样一种高
度的自觉性,自主地、创造性地、有意识地去改造世界,开拓自己命运的真正革命的观点
和立场。

    以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一哲学原理为基础的主体的世界观,是我们时代的
最正确的世界观。

    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世界的主人的人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由于人的自主的、
创造性的、有意识的斗争,世界上受人的意志支配的领域在日益扩大。到了我们的时代,
人民群众已经作为世界的真正主人而出现了,而且,由于他们的斗争,世界越来越变成为
人民群众服务的世界了。今天,作为世界主人的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空前加强这一现实
,更有力地证实了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一主体哲学原理的正确性和生命力。

 

    ***主体思想的社会历史原理*** 
 

    主体思想是阐明了历史发展和社会革命的规律的思想。主体思想崭新地阐明了劳动人
民群众创造并发展历史的社会运动和革命运动的根本原理。

    主体思想阐明的社会历史原理,是新的社会历史观,主体历史观。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关于历史的主体的问题,是在从主体的观点和立场上理解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方面的
基础性问题。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所谓历史发展,意味着作为历
史的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社会历史运动有着区别于自然运动的自己固有的规律。当然,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
,在这一点上是和自然运动有共同性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在社会运动中也起作用。
但是,自然运动没有主体,而社会运动则有主体。 自然运动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物质的相互
作用而自发地进行的,而社会运动是靠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发生、发展的。

    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社会运动本身就不可能存在,也谈不
上历史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是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决定因素。革命斗争和建设
事业,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为了开拓自己的命
运,就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革命和建设。要求革命和建设的是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
设的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社会的一切财富,靠自己的斗争改造世界
,发展历史。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就谈不上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从人类历史上
看,每一代人所创造和变革的世界的领域是相对有限的,但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智慧和能力则是无限的。

    通过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民群众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他们的力量得到了壮大;人民
群众的地位越得到加强,他们的力量越得到壮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就越大。

    历史的主体是劳动人民群众,而反动的剥削阶级是不能成为历史的主体的。劳动人民
群众开拓并发展历史,而剥削阶级却企图使历史停滞、倒退。归根结底,一切剥削阶级者
是对历史反动的势力,革命的对象。阶级社会的整个历程,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对历史反
动的势力,革命的主人和革命的对象,也就是劳动人民群众和反动的剥削阶级之间的尖锐
斗争的历史。社会是通过这个斗争而前进和发展的。

    人民群众虽然是历史的主体,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一
样的。过去,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群众长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社会阶级地位和力量,
没有团结成一支政治力量。因而,劳动人民群众被只占少数的统治阶级剥夺了权利,遭受
着剥削和压迫,没能占据作为社会主人应有的地位。劳动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里虽然也用
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因为他们没能占据作为社会主人的地
位,所以没能自主地开拓历史。劳动人民群众只有把国家政权和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的手
中,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剥削和压迫中获得解放,成为社会和自己命运的真正主
人,有意识地创造历史。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群众的处境和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的地位和作用
得到了加强,这是工人阶级革命领导和斗争的结果。

    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实现全社会工人阶级化的过程。在工
人阶级的领导下,全社会完全按照先进的工人阶级的面貌得到了改造的时候,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地位就将空前加强,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和革命发展中的作用也将大
大加强。

    要使人民群众占据作为历史的主体应有的地位,起到历史的主体应有的作用,就必须
使领导和群众结合起来。人民群众虽然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只有受到正确的领导,才能在
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占据作为主体应有的地位,起到作为主体应有的作用。

    领导和群众结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运动、
共产主义运动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共产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高度地有意识、有组织的
运动,又是在深刻的阶级斗争中进行的,因此,没有正确的领导就不可能胜利进行。

    在革命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问题就是党和领袖对人民群众的领导问题。

    工人阶级的党是革命的参谋部,工人阶级的领袖是革命的最高领导者。人民群众如何
实现革命的意识化和组织化,如何执行自己的革命任务,如何履行历史使命,都取决于是
否得到党和领袖的正确领导。

    工人阶级等人民群众只有受到党和领袖的正确领导,才能有力地开展改造自然、改造
社会的深刻而复杂的革命斗争,实现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胜利地建设并很好地管理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正如主席指出的,今天,人民群众已成为历史的主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正在改造
世界,使之越来越符合自己的要求。

    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劳动人民群众正坚定地站在我们时代历史发展的中心。长期以来在
阶级的、民族的压迫和剥削下受尽折磨的亿万人民,正沿着自主、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道路
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在开拓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未来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时代
的这一波澜壮阔的前进运动,使数世纪以来靠劳动人民群众的血汗养肥自己,任意摆布他
们命运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正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破产和没落,越来越深地陷入历史的
坟墓中去。

    做了自己命运的堂堂主人的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去改造世界、创造人类
的新历史,这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现代历史的基本趋势。

    (2)人类历史是人民群众为自主性而斗争的历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人民群众维护并实现自主性的斗争历史。

    主席教导说,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自主性的斗争。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中,人们为了从社会上的奴役和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
地进行着斗争,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人的一切斗争,都是为维护并实现人民群众的
自主性的斗争。

    改造社会的斗争,是人民群众为从阶级的和民族的奴役中摆脱出来,过上自主的生活
,而创造社会政治条件的斗争。人们要想自主地生活和进行活动,就要摧毁那践踏和压制
自主性的旧的社会制度。只有摧毁了旧的社会制度,建立起保障人的自主性的社会制度,
人民群众才能成为社会和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才能自主地生活。

    改造自然的斗争,是人民群众为从自然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过上自主的生活,而创造
物质条件的斗争。人们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作用于自然,创造出物质财富。人们只有
改造和征服自然,才能从自然的束缚中获得解放,才能创造能够过上自主生活的物质条件


    改造人的斗争,是人民群众为从旧思想和旧文化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过上自主的生活
,而创造思想文化条件的斗争。人们只有从旧思想和旧文化的束缚中完全摆脱出来,具有
了自主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文化,才能自己掌握和开拓自己的命运,才能作为自主的存在
过上真正的生活,进行活动。

    社会改造、自然改造和人的改造,是实现人民群众自主性的斗争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只有从社会上的奴役、自然的束缚和旧思想旧文化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才能完全实
现自主性。实现自主性的斗争,必须在社会改造、自然改造和人的改造的所有领域全面地
进行。

    在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的斗争中,首要的问题是从社会政治上实现自主性。

    人是社会存在,因此,自主性首先要在社会政治上得到保障。在社会政治上实现自主
性,这无论在人们摆脱自然的束缚方面,还是在实现思想文化的发展方面,都是关键。在
人民群众在社会政治上被奴役的条件下,即使发展生产力,他们也享受不到应有的好处,
也不能从反动思想、反动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社会分裂成敌对阶级以来,人类社会的
整个历史,首先就是实现人民群众在社会政治上的自主性的社会革命的历史。通过社会革
命,人民群众的命运得到了开拓,社会得到了发展。

    由于历史上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实现自主性的斗争中可以说是首次斗争的奴隶暴动和中
世纪农民的反封建斗争,使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遭到了崩溃。这在劳动人民群众实现自主
性的斗争中是前进了一步。但是,这些只不过是把束缚人民群众的奴隶制的锁链换成了封
建的锁链,又把封建的锁链换成了资本的枷锁而已,都未能消灭阶级的支配和压迫本身。
在人类社会历史中,资本主义是践踏人民群众对自主性的向往和要求的最后一个剥削制度
,是阶级支配和民族压迫相结合的残暴的压迫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消灭和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实现自主性的革命斗争发展中是
个历史性的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曾践踏和压制人民群众对自主性的向往和要求的
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就被消灭,人民群众就有把政权和生产资料掌握在自己手中、尽
情地过自主生活的条件了。

    在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的斗争中,同社会改造一样,自然改造和人的改造也是重要
的历史任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民群众为了摆脱自然的束缚,在思想、文化上得到
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斗争。

    在人类社会的黎明时期,人的创造力量薄弱,思想文化水平也很低。人民群众通过长
期的艰苦斗争,培养了自己征服自然的力量,积累了知识,发展了生产力,不断地提高了
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人类社会所建立的现代科学和技术、先进思想和文化,都是
人民群众开展的历史性斗争的结晶。

    改造自然和改造人的任务,换句话说,使人民群众从自然的束缚和旧思想文化的束缚
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变成支配自然的有力存在,变成革命的思想和文化的真正所有者这一
历史课题,只有在劳动人民群众做了社会主人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全面地提出并很好地
完成。在实现自主性的斗争中,在对社会制度进行革命改造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社会主
义社会里,把已从社会压迫中获取得解放的人民群众再从自然的束缚和旧思想文化的束缚
中解放出来这一自然改造和人的改造的工作,就成为重要的问题了。如果在不断地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地推进自然改造和人的改造,那么,人民群众的自主性
就会在所有领域更完全地得到实现。

    今天,维护人民群众自主性的斗争带有国际性,压制自主性的帝国主义势力在国际上
是联合起来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支配和压迫,维护自主性的斗争,也不能不成为国际
性的斗争。过去被帝国主义践踏了独立和主权,被迫陷入殖民地奴隶命运之中的被压迫民
族和人民,由于有历史处境和利害关系的共同性,就在反对帝国主义,维护自主性的一条
斗争战线上联合起来了。世界上所有维护自主性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只有紧密地团结在
反帝、自主的革命旗帜下共同斗争,才能摧毁帝国主义者制造的不平等而又充满矛盾的世
界秩序,才能建立以国家和民族的自主性和平等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关系。

    人民群众长期以来不断进行的实现自主性的斗争,是通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达
到其最终目的的。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斗争,是人民群众实现自主性的斗争的最高
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斗争,是在人类社会中永远结束人对人的剥削、阶级
对阶级的压迫和国家对国家的支配,根除历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残余,使人们最终地
摆脱其束缚的斗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就净作为社会和自然的主人、自己命运
的真正主人过上完全自主的生活了。

    维护自主性,这是社会人的绝对要求,是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以自主性为生命的人
,为反对自己的自主性受到侵害而斗争,是理所当然的。人民群众正是为了维护自主性才
投入反对压迫者的革命斗争,为了维护自主性才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中贡献出自己
的一切创造智慧和力量。要维护自主性,就必须在革命和建设中坚持自主的立场。

    正如主席教导的,自主的立场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坚持自主的立
场,是维护自主性的斗争——革命斗争本身的要求。

    自主的立场,是彻底的革命立场,工人阶级的立场。工人阶级是为了靠自己的力量解
放自己,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而斗争的最自主的阶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工人
阶级完全实现人民群众自主性的历史事业。任何违背自主立场的立场,都是同工人阶级的
立场,人民群众的立场毫无共同之处的,都是有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

    自主的立场表现在行使革命和建设的主人的权利上,这意味着,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独
立的判断和决心,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处理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只有主人——各该
国家的人民,才有处理革命和建设中一切问题的权利。每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
题,都应当按照各该国家的人民判断和决心进行处理。只有这样,各个国家的人民才能维
护自己的利益,贯彻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各个国家的人民都不应该允许有任何外来的压力
和干涉。被人压制或束缚,不能按照自己的决心去处理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被剥夺了作为
主人的权利;追随别人的意志,采取违背自己利益的行动,那就是放弃了作为主人的权利


    自主的立场表现在尽到主人的责任上,这意味着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态度,自己负责
,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的一切问题。革命和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
事业,因此,应当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在革命和建设中可以接受别人的援助,但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想把自己该做的事
推给别人,或者想靠别人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逃避主人的责任,违背主人的立场的。
只有坚持自主的立场,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以独立的见解和信念、自力更生的
革命精神去解决本国的革命问题和本民族的问题,才能胜利地进行革命和建设。

    各个国家的人民不仅要反对侵略和奴役,牢牢地维护自己的自主性,而且也应当为反
对践踏别国人民自主性的帝国主义、支配主义而斗争。只有不仅反对侵害自己的自主性,
而且也反对践踏和压制别人的自主性,才可以说是站到了真正维护自主性的立场上。

    人民群众反对践踏自主性的帝国主义、支配主义,争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胜利
的革命斗争,正在不断地加强和发展。要求自主,走自主道路的历史发展的洪流,是任何
力量也阻挡不住的。不仅是现在,而且未来的历史时代也是完全属于为自主性而斗争的人
民的。

(3)社会历史的运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运动

    社会历史的运动,就是人民群众改造、变革自然和社会的创造性运动。

    人民群众为了过自主的生活而进行的活动,是带有创造性质的。人通过创造性活动来
实现自己在生活上的要求。

    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和社会。人正是通过改造包围着自己的自然和自己生
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活动,来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新的制度和新的生活的。

    改造、变革自然和社会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要求铲除旧事物,创造新事
物,而且具有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创造能力。

    人类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有史以来,人民群众就以创造性的劳动征服自然,创造了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
富;又通过变革旧事物的创造性活动,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就是靠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性
活动,社会才得到了发展。

    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有斗争的。创造的过程就
是斗争的过程;离开了斗争,就谈不上新事物的创造。特别是把旧的社会制度变革为新的
社会制度,实现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过程,那更是激烈的阶级斗争过程了。革命是以斗
争开始,以斗争结束的。企图保存旧制度、旧生活的势力,是不会自动让出自己的位置的
。只有通过消灭旧势力的斗争,才能创造新的制度和新的生活。总而言之,人类在整个历
史中取得的一切进步和变革,都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斗争的成果。

    人民群众创造性斗争的过程,也是把自己培养成为更有力的存在的过程。

    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历史,是人们征服自然的创造力增强的历史;社会革命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变革社会的革
命能力得到加强的历史。随着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的增强,社会历史运动就更加发展了。

    工人阶级组织和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在人类历史上最高形式的创造性运动。共产
主义运动,是建设一个同历史上存在过的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根本不同的、人类最高理想
的社会,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得到实现的社会的运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也
在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中才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社会存在着敌对阶级的整个历史时期,
被统治阶级压制了创造性活动的劳动人民群众,只有在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共产主义运
动中,才成了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要求改造世界、自主地开拓自己命运的、历史的真正创造
者。

    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革命运动,要求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始终坚持创造
性的立场。

    坚持创造性立场,是把革命运动引向胜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坚定地站在创造性
的立场上,人民群众才能很好地保持住革命和建设的主人的地位,充分地起到主人的作用


    创造性立场,是人民群众作为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者,作为自己命运的开拓者,应当坚
持的立场。不坚持创造性立场,就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就不
能由自己掌握和开拓自己的命运。坚持创造性立场,是根据革命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一切问题的可靠保证。正如主席所教导的,创造性立场是在革命和
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

    革命运动要求坚定地依靠并高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创造力量。人民群众是
革命的主人和基本动力,是无穷无尽的创造智慧和创造力,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根
据实际情况解决一切问题,胜利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性立场是这样一种方法:积极发
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来主动地推进革命和建设,开展群众性的斗争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
难,不断革新,不断前进。

    革命运动,任何时候都是在多种多样而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中进行的。革命运动反对
一切公式和教条,反对机械地模仿别人的东西的旧观点。如果存在着公式主义的观点和教
条主义的思考方式,那么,创造性就会受到抑制,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不断变化的多种多样
的现实,就找不到革命和建设的科学途径。只有坚持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对待一切问题的
立场,才能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正确途径,并熟练地加以运动用。创造性立场是这样一
种方法:丢掉教条主义的态度,以独立的思考,具体地认识活生生的现实,并根据现实情
况来解决一切问题。

    创造性立场,是使我们能够最成功地实现人民群众成了历史的主人,革命运动又深入
发展的我们时代的要求的革命的方法。我们的时代要求在革命和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
民群众的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一切问题。创造性立场,是根据今天的时代发展和革命发展
的新的要求,科学地规定革命的战略和斗争方针,不断地使人民群众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
挥,从而可靠地保证革命的胜利的。

(4)在革命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的自主的思想意识

    革命是依靠人民群众有意识的斗争得到推动并取得胜利的。

    主席崭新地阐明了在革命斗争中人民群众的自主的思想意识起着决定作用这一原理。

    思想意识决定、调整和控制着人的一切行动。

    本来,意识性是使人成为世界上最优越最有力的存在的最高级的属性。意识是人的肉
体器官中最发达的器官——脑髓的高级机能。脑髓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中枢的作用,脑
髓的机能——意识,指挥人的一切行动。思想意识反映了人们的要求和利害关系,因而在
他们的活动中起着最积极的作用。离开了思想意识的决定和调整作用,就谈不上人的自主
的创造性的活动。

    人要成为自主的创造性的存在,就要具有自主的思想意识。自主的思想意识,是作为
自己命运的主人的自觉性,是自己开拓自己命运的意志。人只有具有了自主的思想意识,
才能进行征服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进行反对那些侵害和践踏自主性的压迫者的积极
斗争。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并积极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正是他们的意识性的表现;人在变
革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思想意识的作用。

    自主的思想意识,在实现人民群众自主性的革命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切革命运动都是有意识的运动。革命运动是从用先进思想启发人开始,是依靠用先
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取得胜利的。

    思想意识是决定人们在革命和建设中所起作用的决定因素。

    思想意识决定了参加革命运动的人们的行动的阶级性质。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有超阶
级的思想,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主要的是阶级意识。人们对阶级斗争的态度和立场,是阶级
意识所决定的。当然,人们的活动是以社会阶级地位为基础,并受它的制约的。但是,社
会阶级地位总是通过思想意识,对人的行动产生影响的。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具有哪个阶
级的思想,决定了他为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而斗争。只有有了先进阶级的思想,有了自主
的思想意识,才能具有正确的阶级立场,才能为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人们在革命运动中发挥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也是思想意识所决定的。人们能发挥出
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多么大的力量,是个思想问题。只有用自主的思想意识牢牢地武装起来
的人,才能在革命斗争中采取坚定的立场和态度,才能以坚强的意志积极地参加革命,克
服一切困难,经得住一切考验,将斗争进行到底。

    群众的革命能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如果还没有从思想上觉醒,就不能充分地发挥
出这种能力。没有从思想上觉醒的群众,即使遭受到剥削和压迫,也不能起来投入革命斗
争,也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有效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只有觉悟到了阶级利害关系的群众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革命能力,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
思想意识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加强。

    革命运动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运动,从它的本质出发,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意识
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民群众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创造的社会。工人阶级掌握
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思想意识的作用
就要大大加强。资本主义是依靠饥饿和棍棒纪律来维持的,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则是依
靠人们高度的自觉性的。当然,在过渡性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监督的。但是
,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被清除得越干净
,人的自觉性的意义就越来越大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保障了能够全面地加强人们思想
意识作用的一切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统治全社会。资本主义甚至
把人的思考和行动也变成了黄金的附属品,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则使人民群众成了社会
的真正主人,从而能够高度地发挥出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创造的积极性。

    思想意识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进行的革命斗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同工人阶
级革命思想本身的特点有关系的。

    思想意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决定于其阶级性质和内容。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
阻挠着社会发展,而进步阶级的先进思想则推动着社会发展。最自主的阶级——工人阶级
的革命思想,起着历史上任何一种先进思想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的革命作用。工人阶级的革
命思想科学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在社会发展中变成了巨大的
物质力量。工人阶级的思想是认识和变革现实,创造未来的武器。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阻
挠着历史发展,维护着腐朽的旧制度,而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则履行着推动和引导历史发
展的使命。革命运动是自觉的运动,因此,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始终要把人的思想作
为根本抓起来,这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所谓在革命和建设中把人的思想作为根本抓起来,这意味着赋予思想因素以定性的意
义,加强思想意识的作用,来解决一切问题。

    赋予思想因素以决定性的意义,这是革命运动发展的合乎规律的要求。在革命运动中
,物质因素也起巨大的作用。但是,并不因为具备了物质条件,革命就自然而然地发生。
如何利用物质条件,取决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取得物质条件快慢的本身就取决于人们如
何进行活动。革命,只有通过革命家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斗争,才能前进。革命斗争,并不
是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之后才发生的,也不是只在有利的形势下进行的。

    坐等一切条件的成熟,这就无异于放弃革命。因此,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必须赋
予思想因素以首要的意义,并依靠思想因素的作用积极地促进一切条件的成熟。

    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由共产主义者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方法。
为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斗争的共产主义者,必然要使人们从思想上觉醒并意识化,以使他
们自觉地投入斗争,从而在革命中取得胜利,完成自己的崇高使命。共产主义者具有能够
使全体人民觉醒并行动起来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也枉费心机地企图散布自己的
思想,但是,因为资本主义思想是完全同人民群众的利益相违背的,所以不能成为群众的
思想。唯有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工人阶级的思想,才能为全体人民所接受,才能统治全社
会。

    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来解决一切问题,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依靠
人民群众高度的革命自觉性,就能有力地推进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战胜不利条件,早日
取得革命的胜利。

 

主体思想的指导原则   
 

    主体思想的指导原则,是在党和国家活动中,在革命和建设的所有领域里树立主体的
指针。它阐明了坚持自主立场和创造性立场、加强思想意识的作用,来有效地进行革命和
建设的根本原则。要在革命和建设中体现主体思想,就必须严格遵守主体思想的指导原则


    (一)要坚持自主立场

    要按照主体思想的要求进行革命和建设,就必须在党和国家的活动中坚持并体现自主
性。主席提出了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的原则,把它作
为体现自主性的原则。主体、自主、自立、自卫的原则,是在思想、政治、经济、国防领
域体现自主性的指导原则。

    (1)思想上树立主体

    思想上树立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实现自主性的革命斗争中的首要的要求。革命和建设
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树立了主体,才能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个
领域里树立主体。所谓思想上树立主体,就是要有自己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这样一种自觉
性,要有一切都以本国革命为中心去思考和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一切问题的
观点和态度。

    每个国家的党和人民是各该国家革命的主人,搞好本国革命是各该国家的党和人民的
基本任务。世界革命,也只有所有国家都搞好了革命,并在此基础上互相支持和合作,才
能搞好。因此,每个国家的党和人民都要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主体,站在主人的立场上,
认真负责地进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

    为了在思想上树立主体,就必须用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用本国党的路线和政策武装
起来。工人阶级是自主的阶级,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是自主的思想。只有用工人阶级的革
命思想武装起来,才能在任何艰苦复杂的环境中,都以革命的主人的自觉性去胜利地进行
革命和建设。

    每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指针,就是体现了工人阶级革命思想的各该国家革命政党的
路线和政策。只有用本国党的路线和政策武装起来,并把这个路线、政策作为思考和实践
的准绳,才能根据本国人民的要求和本国的实际进行革命和建设,才能尽到作为革命的主
人的责任。

    我们在思想上树立主体,就是用主体思想和体现了主体思想的党的路线、政策武装起
来,建立党的唯一思想体系。只有这唯一思想体系充满了全党和全社会,才可以说思想上
牢固地树立了主体。

    为了在思想上树立主体,就必须熟悉自己的东西。

    只有熟悉了本国的东西,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
问题,才能按照本国人民的意志和要求进行革命和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热爱祖国和人
民,高度地发挥爱国的忘我精神和革命热情。朝鲜人要熟悉朝鲜的历史、地理、经济、文
化和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特别要通晓我们党的政策、我们党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只
有这样,才能成为树立了主体的真正的朝鲜的爱国者和朝鲜的共产主义者。为了在思想上
树立主体,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革命的自豪感。

    如果没有认为自己民族并不亚于别人的这种民族自尊心,没有作为搞革命的人民的骄
傲感和自豪感,就不能抱有自己的主见自主地生活,就不能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也不
能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民族自尊心和革命的自豪感很强的民族是战无不胜的,
而没有这种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民族则是无能为力的。越是长期受人压迫的小国人民,就越
有必要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革命的自豪感。由于过去帝国主义施以殖民地同化阴谋,
推行了对民族文化的扼杀政策,而使民族虚无主义和事大主义根深蒂固的小国,就必须特
别加强提高民族自尊心和革命自豪感的斗争。

    我们要使全体人民都具有作为智慧、勇敢的朝鲜民族的自尊心,特别要具有作为在伟
大领袖的领导下进行革命的人民的骄傲感和自豪感。

    为了在思想上树立主体,就必须发展民族文化,提高群众的文化技术水平。

    只有建设起具有民族形式和革命的、社会主义的内容的文化,建设起符合本国人民的
感情、贯穿着工人阶级红线的主体的文化,才能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健康起来,才能在思想
上更好地树立主体。为了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在坚决防止帝国主义文化渗透
的同时,还要反对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复古主义倾向和虚无主义倾向,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民
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从外国的文化中,批判地吸收合乎本国人民感情的进步的东西。
同时,只有积极地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群众的文化技术水平,才能使劳动者成为自然和社
会的真正主人,才能在科学技术领域根除仰承别人,依赖别人的思想,牢固地树立起主体


    为了在思想上树立主体,就必须反对事大主义等一切旧思想。

    思想上树立主体,这本身就是使人们摆脱旧思想束缚的思想上的解放,是确立新的主
体世界观的思想革命。要想在思想上树立主体,就必须反对一切与之相违背的旧思想,特
别是要彻底根除事大主义。

    事大主义是侍奉和崇拜大国和发达国家的奴隶性的屈从思想,是渺视和蔑视本国和本
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沾染了事大主义,就推崇和追随别人,因而人家搞修正主义,
自己也去搞修正主义,人家搞教条主义,自己也去搞教条主义。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若是人搞事大主义,就要变成傻瓜;民族搞事大主义,就要亡国
;党搞事大主义,就要葬送革命和建设。

    特别是,在今天最有危害、最危险的就是对美帝国主义的事大主义。表现为恐美崇美
思想的对美帝国主义的事大主义,对人民的革命斗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美帝国主义的
事大主义思想的危害性,今天在南朝鲜集中地表现出来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扶
植的对美帝国主义的事大主义思想,在南朝鲜成了麻痹人们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糟踏
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美风良俗的最有害的思想毒素。不在南朝鲜人民中加强反对恐
美崇美思想,提高民族自主意识的斗争,就不能取得南朝鲜革命的胜利,也不能实现祖国
的自主统一。

    反对事大主义、树立主体的斗争,是决定革命命运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加
强反对事大主义,并在思 想上树立主体的斗争,从而可靠地保证朝鲜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2)政治上自主

    政治,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域。离开了政治上的自主,就谈不上什么自
主性。思想上的主体, 也道先表现为政治上的自主;经济上的自立、国防上的自卫也是由
政治上的自主来保障的。

    在政治上坚持自主性,意味着实施捍卫本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主权、维护本国人民的
利益、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的政治。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政治上的自主性是一个自主独立国家的首要标志和第一生命。无
论哪个民族,只有坚持了政治上的自主性,才能保障独立和自由,获得幸福和繁荣。革命
斗争首先是实现政治上自主性的斗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都直接依存于政治。因
此,可以说,革命事业的命运,归根结底就取决于政治上的自主性。为了在政治上保障自
主性,就必须建立人民的政权。

    人的自主权利集中地表现在国家政权上。因此,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要完全实现自主
性,首先就要成为政权的主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只有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为国
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才能实现政治上的自主性,过上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

    为了在政治上保障自主性,就必须建设主体的政治力量。

    在革命力量中主要是政治力量。只有牢固地建设起主体的政治力量,并依靠这一力量
,才能夺取并捍卫主权,才能使自主的政治得到保障。要牢固地建设起主体的政治力量,
就要加强革命的领导力量——党,实现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人民的
统一和团结。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把全体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和领袖的周围。当党和人民
紧密地统一和团结成为一支政治力量的时候,就能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就能取得革命
和建设的胜利。

    为了在政治上保障自主性,就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指导思想,按照自己的决心独立地制
定并贯彻路线和政策。政治,主要的是制定和执行政策。只有自主地制定并执行一切路线
和政策,才可以说是自主的政治。如果在政治上屈服于别人的压力和干涉,或者跟着别人
的指挥棒打转,就不能坚持原则性和一贯性,最后就会葬送革命和建设。我们党在伟大领
袖的英明领导下,把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我国人民的利益和我国的实际,
自主地制定并执行了一切路线和政策,因而总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为了在政治上保障自主性,就必须在对外关系上行使完全的自主权和平等权。

    党和国家的自主性,终归要表现在对外关系上。对外行使完全的自主权和平等权,这
是保障政治上的自主性的根本问题。自主权是所有的党、所有的国家和民族的神圣权利。
世界上有大党和小党,有大国和小国,也有经济上发达的民族和后进的民族,但是,所有
的党、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是平等的、自主的。任何人都不应该侵犯别人的自主权,自己
的自主权也不要受到侵犯。

    自主性不仅不同国际主义相矛盾,而且是加强国际主义的基础。正如离开了本国革命
就不能设想世界革命一样,也不可能有脱离自主性的国际主义。国际主义团结,本来就应
该是自愿的、平等的。国际主义团结,只有以自主性为基础,才能成为自愿的,平等的团
结,才能成为真正的巩固的团结。

    我们党一直坚持这样的方针:在反对帝国主义,支持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工人
运动,坚持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遵守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
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各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同时,我国还坚持根据尊重领
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不结盟国家、新兴力量国
家搞好团结,同所有友好地对待我们的国家进行合作的方针。

    我们在对外关系中今后也将捍卫自主权和平等权,坚持自主性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
则。

    (3)经济上自立

    经济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经济上自立,才能巩固国家的独立,自主地生活
,才能可靠地保障思想上的主体、政治上的自主、国防上的自卫,给人民创造丰富的物质
文化生活。

    要贯彻经济上自立的原则,就要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

    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意味着建立不附属于别人,而用自己的腿走路的经济,建立为
本国人民服务,靠本国的资源和本国人民的力量来发展的经济。只有建立起这样的经济,
才能合理地综合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来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才能牢固地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同时,在
国际关系中,才能在政治、经济上行使完全的自主权和平等权,才能为加强世界反帝、自
主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作出贡献。特别是那些过去由于受到帝国主义支配和掠夺而在经济
技术上落后的国家,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就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了。这些国家只有建
立起自立的民族经济,才能粉碎帝国主义者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完全摆脱他们的支配和剥
削,才能消除民族的不平等,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为了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就要在经济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自力更生,是共产主义者要用自己的力量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精神和斗争原则。就
象在革命和建设的其他一切工作中一样,在经济建设中也必须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力量。对
相信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的人民来说,不管多么艰巨的事都能做到,而不相信自己的力
量,只仰赖别人的人民,就什么事都搞不好。只有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动员起本国人民
的力量,利用本国的资源,依靠自己的资金和技术,才能主动地、高速度地发展经济,才
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为了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就要多方面地综合地发展经济。

    社会主义自立经济同以赚钱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同,是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为目的的。因此,自立经济应当多方面地综合地发展,以便自行生产、供应为国家富强、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需要的重工业产品、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只有建立起这样的经济,
才能在巩固的基础上,稳步地迅速发展经济。正如我国的实践经验所证明的那样,要建立
多方面的综合发展的自立经济,就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路
线。

    以机械制造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是自立民族经济的支柱。只有拥有这样的重工业,
才能在经济技术上自立,才能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包括轻工业和农业在内的整
个国民经济。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才能有计划地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重工业本身的发展也才能得到促进。特别是要种好庄稼,自行解决吃的问题,
这对保证人民过安定的生活、自主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为了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就要用现代技术装备经济,大量培养民族技术人材。

    技术自立是经济自立的必然要求。只有拥有自己的发达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
用国家的自然资源,才能多方面地发展国民经济。只有发展了技术,才能从繁重的劳动中
解放劳动群众,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才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经济建设和国防
建设中的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消除国民经济的技术落后状态,用现代技术装备国民经济,
这是一场革命。只有所有部门都把一切可能性利用起来,不断地推进技术革命,才能迅速
发展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经济技术上的自立。

    解决民族技术人材问题,是实现经济技术自立的重要条件。只有解决了民族技术人材
的问题,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和技术。曾因受帝国主义的奴役而在现代科学技术文
明上远远落后的国家,在建设新社会中,解决民族技术干部问题就成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了
。因此,要搞技术革命,实现经济技术上的自立,就必须大力进行文化革命,提高劳动群
众的文化技术水平,建立起民族技术人材的大军。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主席提出的实现全社
会知识分子化的方针,必须进一步提高劳动群众的文化技术水平和技术干部的水平,更多
更好地培养新的技术人材。为了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就要牢固地建立自己的原料和烯料
基地。

    原料和燃料依赖于别人,就等于把经济命脉托付给了别人。要实现经济自立,有远见
地、稳步地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原料和燃料基地,必须基本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来
保障对原料和燃料的需要。为此,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国家的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一开始就要把工业发展成为依靠本国原料和燃料进行生产的主体的工业。

    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并不意味着关上大门去建设。自立经济,
反对外国的经济支配和奴役,并不是否定国际性的经济合作。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新
兴力量国家在经济技术上互相密切合作,对保障这些国家的经济自立,加强经济力量起着
重要作用。

    今天,新兴力量国家的人民正在为反对以美帝国主义为斗子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
掠夺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自然资源,摧毁少数资本主义烈强任意剥削和掠夺世界大多
数国家和人民的旧经济秩序,建立公正的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进行着斗争。新兴力量国家
有着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还拥有不少可以相互交流的
好经验和好技术。如果新兴力量国家和人民加强了经济技术合作,以团结的力量有力地开
展了斗争,就能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掠夺政策,维护民族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使自
己不依赖强大国家,也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上的自立和繁荣。

    在社会主义自立民族经济的建设中,今天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的主
体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正如主席所阐明的,国民经济的主体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经济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路线。我们要继续坚持自立民族经济的建设路线,大力促
进国民经济的主体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从而进一步加强民族经济的自立性和主体性,使
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不断现代化,使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彻底科学化。

    (4)国防上自卫

    实现国防上的自卫,是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根本原则。在帝国主义还存在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能够击退内外敌人,保卫国家的自卫武装力量,实际上,就不能说它是
完全的自主独立的国家。帝国主义是战争的经常性根源,今天,主要的侵略和战争的势力
就是美帝国主义。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我们不希望战争,但也不怕战争,更不向帝国主义者乞求和平。
保卫民族独立与和平,争取革命事业胜利的最正确的道路,是以解放战争对付帝国主义者
的侵略战争,以革命暴力对付反动派的反革命暴力,经常有准备地应付帝国主义者的侵略
和战争活动。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

    国防上自卫,是国家的政治独立和经济自立的军事保证。只有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
,才能击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捍卫国家的政治独立和经济自立,保卫革命的胜利果
实和人民的安全。

    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意味着用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当然,在国防上也可
以得到兄弟国家和朋友的支援。但是,不能托付别人来保卫自己的祖国。无论如何,主要
的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只有准备好了自己的力量,外部的援助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
国防上,首先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和自己的防卫力量,国防事业也是为人民的事业,是
人民自己的事业。如果全体人民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投入民族解放斗争和
保卫祖国的斗争,就能击退任何帝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住国家的独立和革命的胜利果实。

    为了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就必须拥有自卫的武装力量。

    自卫的武装力量必须由劳动人民的子女组成。只有不论兵士还是指挥员都是工人、农
民等劳动人民儿女的这样的军队,才能实现军民一致、上下一致,才能成为保卫国家的独
立和革命胜利果实,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人民自卫武装力量。

    为了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就要建立全民全国的防卫体制。

    要建立全民全国的防卫体制,就要实现全军的干部化和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全军的干
部化,才能增强军队的力量,也才能一旦有事时保证有必要的指挥力量,把军队增加好几
倍。只有实现全军的现代化,使政治思想上的优越性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把革命军
队建设成为真正无敌的军队。要建立全民全国的防卫体制,还要把全民武装起来,使全国
要塞化。只有把人民武装起来,使全国要塞化,才能把全体人民的力量发动起来,不管敌
人从哪里进犯都能及时地彻底地加以歼灭,才能可靠地保卫国家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了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就要高度地发挥人民武装力量在政治思想上的优越性。

    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武器和技术,而在于认识到自己事业正义性的军队和人
民群众的高度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的献身精神。为人民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的革命精
神,无限忠于党和领袖的精神,甘愿为祖国与革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无与伦比的自我牺牲
精神,集体英雄主义,官兵之间革命的同志友爱和军民之间的血肉联系,自觉的军事纪律
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只有人民的军队、革命的军队才能具有政治思想上的优越性。正如革
命战争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从政治思想上牢牢地武装起来的革命军队,即使武器装备差
,也能战胜用最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敌人。政治思想上的优越性,是革命武装力量根本的
优越性,是它战无不胜的力量的源泉。

    因此,就要搞好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要以革命的人
民武装力量在政治思想上的优越性来战胜帝国主义侵略军队。为了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
,就要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

    民族国防工业,是自卫武装力量的物质保证。特别是今天,在美帝国主义等帝国主义
者恶毒地策划以武器为诱饵奴役别国,通过贩卖军火来掠夺他国人民、牟取暴利的这种情
况下,新独立国家建立自己的民族国防工业,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小国要自行
生产所需要的所有武器是有困难的,但也不能因此就把所需要的武器全部靠别人解决。能
够自行解决的,还是要由自己生产、供应。为此就要建立并发展民族国防工业。

    为了贯彻国防上自卫的原则,就要加强后方。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现代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持久地充足地保障
战争所需要的人力及物力资源。要应付战争,就要牢固地建设好在军事战略上具有重要地
位的那些地带,储备好所需要的物资,平时就要毫无疏漏地作好准备,以保证在发生战事
时也能持续进行生产。我们党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并举的方针,充分作好了应付战争
的军事准备和物质准备,把前线和后方都牢牢地建设起来了。

    我们将继续切实贯彻国防上自卫的路线,进一步加强我们的自卫武装力量,使之成为
战无不胜的武装力量,以粉碎敌人的任何侵略活动,可靠地保卫祖国和革命的胜利果实。

    (二)要运用创造性方法

    要想按照主体思想的要求去进行革命和建设,那么,不论是在制定革命路线和战略策
略方面,还是在贯彻这些路线和战略策略方面,都要运用创造性的方法。运用创造性的方
法,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根据实际情况去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这是在革命
运动中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

    (1)依靠人民群众的方法

    革命和建设能不能取得成就,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把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调动起来。
人民群众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决定力量,因此,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成功地解决任何
困难的问题,有力地促进革命和建设。

    要依靠人民群众胜利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就要根据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正确地制定路线
和政策,并把这一路线和政策变成群众自己的东西。

    人民群众比谁都熟悉实际情况,而且具有丰富的经验。只有把广大群众的意志和要求
加以集中,加以总结,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才能掌握
群众的心,鼓舞他们开展斗争。如果不能正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就会在领导革命和
建设中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这样,就不能发挥群众的创造力。不仅要制定反映人民群众的
意志和愿望的路线和方针,而且还要向群众深入宣传这一路线和方针,使之成为群众自己
的东西。

    党的一切路线和方针,终归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去贯彻和实现的。人民群众认清了党的
政策的正确性和执行党的政策的途径,就会把党的政策作为与自己命运生死攸关的东西接
受下来,并为贯彻它而发挥出高度的热忱和创造性去进行斗争。没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的
路线和方针,是不能在生活中发挥出很大力量的。

    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去进行革命和建设,就要把群众团结成一支政治力量。

    群众的力量在于团结。群众,当紧密团结起来的时候,就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
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要想使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就要把阶级路线和群众路线正确地结合起来。

    只有在坚持阶级原则的同时,又正确地贯彻群众路线,才能彻底孤立敌对势力,巩固
阶级阵地,才能教育和改造各阶层的广大群众,使他们团结起来,在革命和建设中高度地
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不把阶级斗争与加强人民群众的统一和团
结的工作正确地结合起来,而产生了左、右倾偏向,那么,就会削弱群众的团结,挫伤群
众的革命热情和创造力,给革命和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就要同阻碍进行革新的一切陈旧的东西
展开斗争。特别重要的,是要同消极情绪和保守思想进行积极的斗争。只有加强了反对消
极情绪和保守思想的斗争,才能充分地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地
进行革新,掀起高潮。

    在革命和建设中要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群众性运动,是加强劳动群众的团结和合作
,充分发挥他们无穷无尽的力量的创造性方法;是以群众性的斗争和集体的革新来促进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革命的方法。如果反对掉了一切阻碍群众性运动的因素,高度地
发挥了群众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有组织地开展了群众性斗争,并不断加以发展,那么,任
何困难的问题便都能很好地加以解决了。

    在依靠广大群众的创造力来进行革命和建设方面,重要的问题是建立革命的工作方法
。即使有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如果没有革命的工作方法,也是不能很好地组织和运动员
群众去贯彻执行这个路线和方针,不能胜利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的。

    主席早在抗日革命斗争时期就创立了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的工作方法,主体的工作方法
。主体的工作方法,是使人民群众坚持革命和建设的主人的立场,充分发挥主人的作用的
工作方法。这个工作方法是革命的、共产主义的工作方法:经常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实际
情况,以制定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上级扎扎实实地帮助下级;在一切工作中使政治工作
先行,以使群众自觉地行动起来执行革命任务;不规定任何格式和框框,根据具体的特点
和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一切问题。主体的工作方法是这样的方法;始终和群众同生死共患难
,站在群众的前头号,以身作则,具备谦逊、朴实、胸怀宽大的品质,引导群众充分发挥
出创造精神。

    这种主体的工作方法,同用金钱和皮鞭役使人的方法或行政式、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是
根本对立的。

    工人阶级的党,无论在掌握政权之前还是掌握了政权之后,无论是在革命斗争中还是
在建设事业中,始终要坚持革命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在掌握了政权以后,要同发展了的现
实相适应,不断地改进并完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创造
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在执政党内
可能出现的官僚化和行政化的倾向。工人阶级的党坚持依靠群众、调动群众创造力的革命
的工作方法,这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原则意义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切实运用主席创立的
革命的工作方法——金日成式的工作方法,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而进一步促
进革命和建设。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的方法

    革命运动要求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和国家的具体条件解决一切问题。建设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的革命斗争,是在各不相同的时代条件和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下进行的。在
革命和建设中,不可能有对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适用的处方。因此,任何时候都要从现
实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解决一切问题。

    为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革命斗争,就要正确地分析本国革命的主客观条
件,在此基础上制定路线和政策、战略和策略。如果没有正确地分析本国革命的主客观条
件,就会在制定路线和政策方面犯主观主义错误,给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革命斗争中,对主体的因素和政治思想因素的意义应该给予更大的重视。如果主体
的力量已经准备好,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高,那么,即使其他条件不利,也能主动地推进
革命。在规定革命的路线和途径方面,必须把主体因素和政治思想因素看作是基本因素,
并要加强这些因素来积极发展革命。

    为了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就要正确地对待现成的理论。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在对待现成理论的命题和公式的时候,必须研究这些命题和公式
是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的要求,是在什么前提下提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
特点加以运用。不符合具体革命实践的理论是没有用的。领导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其出
发点不是现成理论的命题或公式,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并不在于是否符合现成理论,
而在于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是否符合各该历史时期的主客观条件。只要是符
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符合主客观条件,就没有必要受现成的命题或公式的约束。

    要正确地进行革命斗争,就要根据时代的历史条件和自己的具体情况,积极地探求革
命和建设的新的原理和途径。

    根据现实要求探求革命的新的原理和途径,这在我们的时代具有更加迫切的意义。我
们的时代,革命和建设空前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这就要求制
定出符合今天现实情况的革命的指导理论和战略策略,创造性地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的革
命理论。

    根据我们时代的革命实践的要求,独创性地阐明了革命的原理和途径的我们党的理论
活动,是捍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把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
的光辉典范。

    在革命和建设中,批判地、创造性地对待别人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别人的经验,归根结底,是反映了那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的。那里面有
自己国家所需要的、有益的东西,也有不是这样的;有符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的,也不
符合的。在别国的经验中,对自己有利的,就要吸收过来,不是这样的,就不要吸收。就
是吸收别人的好经验,也要坚持这样的立场:不要囫囵吞枣,而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加以改造和变动,然后再吸收。

    别人的经验,固然要参考,但要尽可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经验。盲目效仿别人的东西
或不肯虚心学习别人的好经验,都是不对的。问题在于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对待别人的经
验。 我们所反对的,是丧失创造性,盲目崇拜别人的经验,连不符合自己情况的东西也囫
囵吞枣地吸收进来的教条主义态度。用这种态度,就不能制定出符合本国革命发展要求和
人民愿望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结果就会搞不好革命和建设。

    发挥创造性,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来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才是反对事大主义和教条主
义,胜利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的、革命的方法。

    (三)要把思想作为根本抓起来

    在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自主的思想意识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革命和建设中必
须把思想作为根本抓起来,使发挥人民群众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思想改造工作,政治工作走
在一切工作的前面。

    (1)思想改造先行

    思想改造,是把人改造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工作。

    主席提出了使社会的所有成员革命化、工人阶级化、知识分子化,把他们改造成为主
体型的共产主义新人的任务,并指出这是实现全社会主体思想化的重要革命任务之一。

    要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不仅要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而且还要把人改
造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不管生产力发展到多么高的水平,物质财富多么丰富,
如果社会的主人——人,没有改造成为共产主义新人,就不能说是建成了共产主义社会。

    要把人们造就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自主的创造性的人,就要用共产主义思
想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把他们武装起来,并使他们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

    其中特别是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人们的工作,要放在首要地位予以关心。人的改造,
本质上是思想改造。决定人的价值和品质的,是思想。因此,在改造人的工作中,比什么
都重要的是改造思想。

    思想改造,同改变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工作和提高他们文化技术水平的工作比起来,
是更为艰巨的工作。人的思想意识是受社会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限制的,但,并不是
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变了,人的思想意识也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改变的。旧
思想的残余,是非常保守,非常顽固的。思想改造,是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只有进行积
极的斗争,才能取得成就。

    人们的思想改造,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中最终地消灭旧社
会的残余,用先进的工人阶级思想,共产主义思想武装所有劳动者的斗争,是在剥削阶级
已被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为了用共产主义思想改造人,就
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也要为反对帝国主义者的反动思想文化的渗透而斗争,同时
还要继续彻底进行消除人们头脑里的旧思想残余,用新的共产主义思想武装他们的思想革
命。思想改造,主要的是树立革命的世界观、革命观的问题。

    要把人们造就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奋斗的热诚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就要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革命观。怎样对待革命,如何积极地参加革命,归根结底,都取决于革
命观树立得怎么样。我们的党员和劳动者的革命观,应该是主体的革命观。主体的革命观
,是把人民群众放在中心地位,来对待革命的观点和立场,是为人民群众而坚决斗争的革
命精神。

    主体革命观的核心,是忠于党和领袖的精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由领袖开
创,并在党和领袖的领导下进行的。革命运动,只有遵从党和领袖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因此,为了树立正确的革命观,任何时候都要把增强忠于党和领袖的精神作为根本抓起
来。

    要树立正确的革命观,就要用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牢固地武装起来。只有领会了革命
思想和革命理论,才能正确地认识到革命发展的规律,满怀信心地展望革命的未来,才能
在任何逆境中都毫不动摇、毫不犹豫地斗争到底。要树立正确的革命观,就要具有共产主
义的革命精神。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是为党和领袖,为工人阶级和人民而献出一切的无
与伦比的献身精神,是对革命的敌人的强烈愤慨和仇恨,是在任何逆境中都毫不动摇地坚
守革命节操,坚决斗争到底的刚毅的革命精神。这也就是勇敢地排除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
困难和障碍,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一切问题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是最珍视革命组织,自
觉地遵守组织纪律的那种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精神。只有具有了这种共产主义的
革命精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把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变成信念,并具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才可以说树立
了正确的革命观。是否树立了正确的革命观,这是要通过革命实践来验证的。革命实践是
思想改造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检验人的思想的尺度。离开了实践和行动,就不能检验和
评价人的思想。共产主义者的革命实践,就是贯彻领袖的革命思想和党的路线政策的斗争
。拥护领袖的革命思想,为贯彻党的路线和政策献出一切进行斗争的,就是树立了正确的
革命观的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革命观,在受到严峻考验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清楚。人处于逆境的时
候,就会显出真正的面目。具有誓死为党和领袖尽忠到底的决心,在断头台上也能坚守革
命节操的人,就是牢固地树立了主体的革命观的真正的革命者。

    要成为树立了正确革命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就要加强革命的学习。

    学习,是用革命的思想、理论和战略策略武装自己的基本途径。不进行学习,就不能
领会革命斗争的真理,就不能具有深远的阶级眼光和革命见识。干革命的人任何时候都要
把学习作为首要的任务,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学到理论和知识,还必须把通
过学习学到的革命理论和知识变成信念。

    要成为树立了正确的革命观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就要过好革命的组织生活。

    组织生活,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所要求的革命的生活方式,是进行革命锻炼的学校
。人脱离了组织生活,就不能成长为革命者,就不能保持政治生命。人的肉体生命受之于
父母,而政治生命则是通过组织生活才能获得并发扬光大的。

    革命的组织生活,任何时候都必须在严肃的思想斗争中进行。只有有力地进行思想教
育和思想斗争,人们才能在政治上觉醒并得到锻炼,逐渐具备革命者的精神品质。工人阶
级的党任何时候都必须狠抓革命的组织生活,使人们在思想斗争的熔炉里锻炼成为热诚的
共产主义者。

    要成为树立了正确的革命观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就要在革命实践中锻炼自己。

    革命者是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得到思想意志的锻炼,才具备了革命者的素质和品格的
。阶级斗争是最尖锐的革命斗争。人是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提高阶级觉悟,学会分清敌我
,培养同阶级敌人作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进行的斗争,也是重要
的革命斗争。只有积极参加生产和建设的实际斗争,才能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正
义性和胜利确信不移,才能具备真正的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

    我们要使党员和劳动者通过革命的学习、革命的组织生活和革命的实践,都造就成为
牢牢地树立了主体革命观的、主体型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为把主席开创的主体革命事业进
行到底而献身奋斗的真正的革命战士。

    (2)政治工作先行

    为了胜利完成革命任务,就要使教育和发动人的政治工作走在一切工作的前面。

    革命和建设是人搞的,因此,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能不能取得成就,
归根结底,取决于如何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
作。使做人的工作——政治工作先行,就是在做其他一切工作之前,先用党的路线和政策
武装人民群众,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使群众发挥出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去有效地进
行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革命,本来就是自觉的斗争。革命,不是受人指使或为得到什么
报酬而进行的,而是从自己的政治信念和觉悟出发进行的。因此,在革命斗争中,任何时
候都必须把政治工作先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作为坚定不移的原则。

    政治工作先行,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要求。与压迫和剥削人民群众的资本主义社会
不同,在人民群众做了一切的主人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依靠人民群众的高度的政治觉悟和
革命热情,是合乎规律的。只有使政治工作先行,提高了作为革命主人——劳动者的自觉
的积极性,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政治工作先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行政业务工作和技术经济工作。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在使政治工作先行的同时,还要把政治工作同行政业务工作、技
术经济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是在全社会的规模上有计划进行
的高度组织化的工作,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工作。周密细致的行政组
织工作和科学的技术经济工作。周密细致的行政组织工作和科学的技术经济工作,是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行政组织工作和技术经济工作本身也只有在政治
工作先行的条件下,才能搞好。如果放弃了政治工作,只埋头于技术经济上的事务性工作
,那么,任何革命任务都不会胜利完成的。

    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要以精神上的鼓励为主,同时
把它同物质鼓励正确地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点,是它的共产主义性质。精神鼓励,就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
共产主义性质所产生的,并且是为了加强这种性质的。当然,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
会,因此,必须实行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付给报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而不应该轻视物
质鼓励为主,那就违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了。那是一种在劳动者中助长利己主义,
使他们只知道金钱和物质,最后将腐蚀社会主义制度和毁坏革命成果的非常危险而有害的
偏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以精神鼓励为主。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的优越性在于:做
了一切的主人的人民群众能够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国家和人民,为社会和集体,而自觉地
进行工作。只有以精神鼓励为主,才能使人民群众抱着作为国家和革命的主人的正确立场
和态度,发挥出自觉的积极性去进行工作。

    政治工作,必须用说服和教育的方法进行。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启发人们思
想觉悟的工作。用发号施令的官僚主义的方法,是决不能激发起人们的自觉的积极性的。
只有用告诫和启发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才能用革命思想把人们武装起来,充分发挥出他们
的革命热情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也才能进一步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政治工作,必须用
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政治工作是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进行,并以具有
不同水平和特点的人为对象的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不能按一个处方、一种框框去做。政
治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扎扎实实地、积极主动地进行。

    政治工作,必须作为群众自己的工作来进行。教育和发动广大群众的政治工作,只靠
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干革命的人,本来就都应该成为政治工作者,都应该成为群
众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的。

    正如主席所教导的,一个人教育和发动十个人,十个人教育和发动一百个人,一百个
人教育和发动一千个人,就是吸收许多人来参加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变成群众自己的工
作的很好的方法。

    政治工作必须同革命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政治工作的重要目的在于胜利地完成革命
任务,政治工作的成就必须表现在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成果上,并应根据实际成果对它进行
评价。脱离了革命任务的政治工作,无助于革命和建设的政治工作,是没有用的。

    使政治工作先行的原则的正确性和生命力已经为革命实践所证实。我们要继续狠抓这
个原则,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主体思想的历史意义   
 

    主体思想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和世界的革命变革发生着巨大的影响。主体思想在世界人
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有力地推动着人们向往自主的我们时代的历史运动。

    主体思想已成为公认的时代思潮,随着历史的前进,它的吸引力和革命意义越来越大
了。

    主体思想阐明了我们时代——主体时代的真正的革命世界观。这是主体思想对人类的
思想发展和解放事业作出的重要的历史贡献。

    人们对世界的见解、观点和立场,在长期的历史中得到了发展。

    过去,世界观发展的历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哲学潮流,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出现,确定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这一斗争中
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求而出现的。由于工人
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历史上新的时代就开始酝酿了,反对资本的革命的序幕就揭开
了。这一新的历史条件,迫切地要求有一个能够给奋起开展斗争的工人阶级指明资本主义
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的革命思想。在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打破一直为把
反动的资本的支配加以神圣化,宣传资本支配的永恒性效劳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阐明
工人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正是反映这一时代要求而出现的。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世界观的发展。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同时开始的革命及其不断
扩大和发展,带来了历史上一直是奴役对象的劳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而登上了历史
舞台的新时代的诞生。工人阶级等劳动人民群众作为支配世界的伟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
新的时代,要求产生一种能够使他们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自主地、创造性地开拓自己的
命运,胜利完成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历史事业的新的世界观。这一历史课题
,由于主体思想的创立,光辉地得到了解决。

    阐明了新时代的世界观的主体思想,其基石——哲学原理,乃是崭新的、独创的。过
去一直把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关于物质第一性和存在第一性的原理,对这一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

    主体思想,在以唯物主义原理阐明了世界的本原问题的前提下,又崭新地把人在世界
上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提了出来,对世界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作出了回
答。

    阐明了人作为世界主人的地位和作用的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是以对人的新的解释为
基础的。

    关于人的问题,过去的哲学也谈了很多,但是大都脱离了社会关系,停留在对纯粹的
人的抽象的见解上。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是由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上提出并作了解答
的。

    主体思想,把人置于社会关系之中去观察,并崭新地阐明了人的本质特点。由于主体
思想阐明了人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因而产生了关于人的完整的哲
学解释。主体思想,根据对作为社会人的科学解释,阐明了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
这一哲学原理,这是给世界观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变革的哲学上的发现。

    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换句话说,人是世界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是世界的改
造者和自己命运的开拓者这一思想,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是以
认为世界和人的命运受超自然“力量”支配的神秘主义为归宿的;形而上学则是以认为世
界上的一切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人应该顺从注定的命运的宿命论为归宿的。认为人是世界
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能够改造世界、开拓自己命运的思想,是以否定了神秘主义和宿命
论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立场为前提的。

    主体思想独创性地阐述了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级的产物——人支配世界、改造和发展
世界的原理,从而崭新地阐明了世界观的基础。以主体的哲学原理为基础的世界观,是以
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历史上有过各种类型的世界观,但未曾有过以人为中心来阐明对待世界的观点和立场
的。把世界看作是观念或精神的世界的唯心主义者自不必说,过去,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物
质世界的唯物主义者也没能以人为中心来阐明对待世界的观点和立场。

    主体思想不是单纯地把人看作是世界的一部分,而是把人看作是支配世界的主人,从
而确立了以世界的主人——人为中心来对待世界及其变化发展的、不同于以往的新的世界
观。以人为中心来对待世界的主体的观点和立场,是人们改造世界,开拓自己命运的自主
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切实保障。

    阐明了对待世界的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和立场的主体思想,革新了对社会历史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在社会历史问题上,就是那些提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人,也是站
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的。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也同自然一样属于物质世界,按照物质世
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变化着和发展着,从而打破了对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见解。

    主体思想在承认对社会历史也起作用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同时,还阐明了社
会历史固有的规律。这是主体思想在完善工人阶级的社会历史观方面建树的重要功绩。历
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历史运动是人民群众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运动,在革命斗争中
人民群众自主的思想意识起决定作用这一社会历史原理,是主体历史观的基本内容。这是
对主体的运动——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性质和推动力的新的阐明。

    主体思想确立了以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为中心来观察历史发展和社会革命的新的观点和
立场。

    阐明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主体思想,给世界观的发展带来了伟大的
转变。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世界观,而主体思想则把工人阶级的革命
世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并加以完善了。代表新的历史时代——主体时代的革命世
界观的主体思想,正在彻底地粉碎一切反动的、反革命的思潮,正确地引导人类走向自主
、独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运动。主体思想在工人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中,开创
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这也是主体思想对工人阶级革命事业和人类解放事业作出的历史
贡献。

    自出现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以来,已经流逝了漫长的岁月。革命运动大大前进了。新
时代的革命实践,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发展革命理论。主体思想提出了革命和建设的
主人是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也在于人民群众这样一个革命的根本原理,从而
便能够根据这一根本原理,来崭新地阐述我们时代所要求的革命理论了。主体思想,是进
一步阐述主体时代革命理论的正确基础。根据主体思想进一步阐述革命理论,意味着以革
命和建设的主人——劳动人民群众为中心,来阐明革命运动的原理和规律。

    以劳动人民群众为中心来进一步阐述革命理论,是主体时代革命运动的要求。在劳动
人民群众世界的主人登上历史舞台,革命斗争依靠他们自主的思想意识和创造力广泛深入
地开展的我们的时代,只有以劳动人民群众为中心来进一步阐述革命理论,才能正确地阐
明革命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主体思想,以劳动人民群众为中心进一步阐述了革命理论,这
样,就能够全面地阐明旨在实现劳动人民群众自主性的革命理论了,就使工人阶级的革命
理论成了包括关于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完整的理论,成了集关于改造社会、
改造自然和改造人的理论之大成的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

    以劳动人民群众为中心来进一步阐述革命理论,这是根据革命运动本身的性质进一步
阐明革命理论和战略策略的切实保证。

    一切革命运动,都是为了劳动人民群众的事业,也是由他们自己进行的事业。因此,
革命理论和战略策略就应当是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他们的作用的。可以说,理
论的价值,取决于它如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战略策略的威力,取决于它如何加强人民
群众的作用。主体思想正是从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出发的,所以能够提出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他们高度的革命热情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的理论和战
略策略。这样,就使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成为彻底维护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
加强他们的作用最有威力的革命理论了。

    主体思想,是正确对待过去革命理论的指针。过去的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是以不同
于今天的时代条件和任务为前提产生的,但在阶级的理想和使命上,则是和以主体思想为
基础的革命理论具有共同性的。由于主体思想提出了创造性地对待现成理论和经验的原则
,从而就能够根据我们时代革命实践的要求去运用和发展过去的革命理论了。特别是,它
坚持彻底维护并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的立场,从而就能够正确地识别和
克服中途抛弃革命或否认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等一切机会主义,坚定地捍卫工人阶级革命
理论的阶级原则和不断革命的精神。

    主体的革命理论,是主体时代工人阶级的真正的革命理论,是同劳动人民群众实现自
主性的斗争一起,永远胜利的不朽的共产主义革命理论。

    伟大的思想产生了伟大的实践。主体思想崭新地阐明了哲学的原理、社会历史运动和
革命运动的规律,科学地阐明了革命和建设的指导原则。这一伟大的主体思想,给革命实
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主体思想,首先在朝鲜革命中得到了光辉的体现,带来了伟大的胜利。

    朝鲜革命,是以主体思想为指导的革命。离开了主体思想,就不能设想朝鲜革命的一
切胜利。由于是在主体思想的旗帜下前进,所以朝鲜革命才能摆脱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给
造成的摇篮期的困难,冲破了重重难关,经得住种种考验,胜利地走过了艰苦的斗争道路


    主体思想最正确地引导革命和建设走过了无人走过的新的道路。朝鲜革命,是开辟了
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最正确道路的革命,是开辟了走向社会主义捷径的革命。朝鲜革命,是
创造了世人称之为“社会主义榜样”的最优越的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革命,是胜利地开拓着
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新道路的革命。由于主体思想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所以我们
才能沿捷径前进,在短时间内,在争取自主、独立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使全世界为之
惊叹的伟大胜利。

    主体思想,在我国已成了无可争辩的现实。我国人民所取得的历史变革和伟大的创造
业绩,都是主体思想的珍贵果实。今天,我国人民对在主体思想的旗帜下取得辉煌胜利和
业绩怀着高度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正在开展着按照主体思想的要求改造全社会的历史性斗
争。主体思想,由于反映了世界人民向往自主的共同愿望,因而对创造自主的新世界的我
们时代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主体思想开辟了新的革命的道路——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革命的广阔道路。

    在革命运动以民族国家为单位、以多种方式进行的我们的时代,要求各国人民怀着革
命的主人的高度自觉,当好主人。在存在着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的情况下
,这是一个尤为迫切的问题。主体思想指明了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革命的道路,从而使
各国人民能够摆脱阻挠自主发展的一切旧思想的束缚,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革命主人的
责任,按照自己的主见和信念,制定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路线和政策,调动自己的创造力
来进行革命了。由于开辟了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革命的道路,就使处于不同历史条件和
发展阶段的人民都能抱着胜利信心,为实现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为建设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而开展积极的斗争了。

    主体思想开辟了按照自主的原则前进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的道路和国际关系发展
的新时代。

    共产主义运动是各国党和人民要消灭一切奴役和不平等,做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的自
主的运动。因此,这里不应该存在任何形式的上下关系或主从关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
说,自主性是生命,它们之间不能允许存在支配和附属、命令和服从的关系。主体思想把
自主性规定为党和党之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从而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
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今天,自主原则作为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确定共
产党、工人党相互之间关系的坚定不移的原则,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生命力。这个原则在
新独立的国家之间和世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也成了发展国家关系的公认的原则,
成了人民反对把奴役和不平等强加于人的帝国主义者的有力武器。

    的确,主体思想是人民群众创造新世界、开拓自己命运的不朽的斗争旗帜和胜利的旗
帜。* * *

    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在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高举主体思想的旗帜,走过了半
个多世纪的光荣的斗争和胜利的道路,今后仍要继续高举主体思想的旗帜,进行有力的斗
争。

    我们的革命还没有完成,我们的面前依然摆着艰巨而复杂的革命任务。只有继续高举
主体思想的旗帜进行斗争,才能克服一切困难,经得住一切考验,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最后胜利。我们要用主体思想把自己更牢固地武装起
来,切实贯彻体现了主体思想的党的路线和政策,以胜利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全社会主体思
想化的纲领。

    要实现全社会的主体思想化,就要使全体党员和劳动者都用主体思想牢牢地武装起来
,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沿着主体思想指引的道路坚决斗争下去。

    在用主体思想武装党员和劳动者、体现主体思想方面,科学理论工作肩负着重要的任
务。

    只有使主体思想的研究工作和宣传工作走在前面,才能用主体的革命世界观牢牢地武
装党员和劳动者,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彻底体现主体思想。

    所有科学理论工作者都要认清自己的重大责任,使研究和宣传主体思想的工作,出现
新的局面。

    社会科学部门要广泛地进行对主体思想和它所阐述的思想理论的研究。

    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全面地研究主体思想的原理、指导原则和主体思想所阐述的一切思
想理论,并深入地研究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体现主体思想所建树的业绩和取得的经验。

    我们的社会科学对革命实践中出现的迫切问题,要从科学理论上给予正确的回答。社
会科学工作者要以解决实践问题为主,深入开展主体思想的研究工作,以便对革命和建设
中的一切问题,都能从科学理论上给予正确的回答。

    主体思想为在新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科学所有领域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我们要把主体思想作为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不断地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工作,从
而以新的研究成果丰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要加强主体思想教育。

    我们的教育机构,是进行主体思想教育的学府,我国的学校教育,要贯串主体思想。
所有教育机构都要大力提高主体思想教育的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在
头脑中形成了主体的革命世界观的骨架,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确立了主体的革命世界观的
人材。

    特别是在大学,要加强主体的思想理论的教育。大学要把树立世界观的教育和掌握专
业知识的教育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大学的社会科学各系,在使学生正确地树立主体的革命
世界观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教育,以便很好地培养出掌握了主体的思想理论的专家。要
在干部、党员和劳动者中加强主体思想的学习。

    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是使干部、党员和劳动者深入掌握主体的思想理论的工作。主体
思想,是真正的主体型革命者永葆其政治生命的宝贵的精神食粮。要想成为真正的主体型
革命者,无论是谁, 都要深入学习主体思想。

    所有干部、党员和劳动者始终都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主体的思想和理论,并把它变成自
己的血肉。

    科学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要大量写出深入解释主体的思想理论的有分量的书
和文章,以便在用主体思想牢固地武装干部、党员和劳动者的工作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要在科学理论领域加强反对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和一切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坚决捍
卫主体思想的纯洁性。科学理论工作者要尖锐地揭露与主体思想背道而驰的一切敌对思想
的反动本质和危害性,彻底防止哪怕是微小的非阶级的、非革命的思想因素渗透到我们内
部来。我们所有的科学理论工作者,要对资产阶级思想、封建儒教思想、修正主义、事大
主义和教条主义等反动的、反革命的思想潮流进行不调和的斗争,粉碎一切反动派和机会
主义者的阴谋活动,坚决维护主体思想。

    我们的科学理论工作者要把伟大的主体思想作为坚定的信念,使一切科学理论活动都
始终成为研究、宣传、维护和贯彻主体的思想理论的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解释主体思
想的伟大和正确性。

    先进思想的所有者和传播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是很大的。

    我相信,我们党的科学理论工作者一定会牢记自己作为主体思想的积极拥护者和宣传
者的使命和本分,为最终也完成主体革命事业,作出出色的贡献。

 

--
http://lanxian.hit.edu.cn/luntan/upload/fyzw_200362421420.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2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0.6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