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single,俺师傅过生日啦?!), 信区: Green
标  题: 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r 16 00:44:20 2003) , 转信




 
 原序
    本书是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十二位战争领袖传记丛书中的一部。与这套传记的其他各
本一样,本书专注于叙述汉尼拔一生事业的军事方面,力图使读者领悟他为什么是历史
上最伟大的军人之一,而作为一位民族战争的统帅,他为什么尤为杰出。
    与这套传记所记述的其他任何一位名将相比,汉尼拔传记的资料来源或许更为有限。

关于汉尼拔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敌人。即便是可用来描摹其人格的传闻轶事
也几近于零。除了其惊人的业绩所构成的史实本身,我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必须对这些史实作出我们自己的解释,并且对汉尼拔为何以及如何能够影响这
些事件的发展进程,同时又如何为他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影响等问题提出我们自己的假设。

    古罗马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和利维的著作是汉尼拔史料的两个主要来源。波利比乌
斯本是希腊人,晚年才成为罗马公民。他可能生于公元前205年当时汉尼拔正在意大利
征战。大约在他三十七岁之时,他作为一名政治犯到了罗马。他很可能有机会与许多对
第二次布匿战争依然记忆犹新的人进行交谈。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期间,他随小西庇阿①赴非洲,因此他无疑有机会亲临旧战场,
对不过半个世纪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形成准确的印象。
    利维在波利比乌斯之后约一百五十年时最享盛名。他的主要资料来源无疑是波利比
乌斯的遗著,但他还有其他来源,因而他的记述对于现存的波利比乌斯的残篇起着增补
与充实的作用。
    近代研究汉尼拔军事生涯的首屈一指的权威当推西奥多·艾罗尔特·道奇。他于十
九世纪末撰写了不朽巨著《名将传》,《汉尼拔》是其中的第二卷。当然,道奇也不得
不仰赖古人的权威典籍;然而他是一个训练有索的军人,尤其是他曾对汉尼拔及其罗马
敌手纵横驰骋过的许多古战场普遍进行过游历考察,因此他的阐述很有价值。
    近代另一个颇有实用价值的资料来源是伦纳德·科特雷尔的《罗马之敌汉尼拔》。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作者曾参考过的其他著作尚有弗兰克·E·阿德科克的《共和时期罗
马的战略战术》,西奥多·蒙森的《罗马史》,以及《剑桥古代史》第八卷,特别是B
·L·霍尔沃德写的那些章节。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事格雷斯·P·海斯。他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曾给予我巨大的帮
助。
    ①本书将先后写到好几位同姓西庇阿的罗马将领,为避免混淆特作简介如下:小西
庇阿(约前185-前129),大西庇阿(前236-前184)长子的养子,公元前146年率罗马军攻
陷并破坏迦太基城,从而结束了第三次布匿战争。
    大西庇阿是公元前202年在扎马战役中打败汉尼拔的罗马军主将。大西庇阿的父亲
(为区别起见称为老西庇阿)普布利乌斯·西庇阿与叔父格奈乌斯·西庇阿于公元前212
年与迦太基人作战时双双在西班牙阵亡。--译者引言正如序言中所指出的,有关汉尼拔
生平与活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两位古代历史学家:希腊裔罗马人波利比乌斯以及罗马人
利维。两者对迦太基人都不怀同情,但是汉尼拔的军事天才却还是跃然呈现于他们的著
作之中--尽管有时不免令人产生勉强之感。利维对汉尼拔的评价因而值得一引:他以最
大无畏的气概进入险境,在危险中举止自如,完全置生死于度外。没有任何困难能劳其
体,伤其志。他耐暑热,忍冬寒;饮食仅以自然需要为度,而不受享乐欲望的支配。其
作息时刻并无昼夜之分,他用以休息的时间只是公余之暇而已。即使是所谓休息,也没
有柔软的床铺与安静的环境可言。
    许多人常常看到他盖着一件野战短氅与前哨部队及哨兵们混杂着席地而卧。他在服
饰上与其军中将士毫无区别,但他的兵器与坐骑却使人人瞩目。不管是论骑术还是论行
军,他都稳当军中之首。他率先冲人敌阵,殿后退出战斗。……他曾在哈斯德鲁巴尔统
帅麾下服役三年,凡是想望成为一代名将的人所应知应为的事情,他无不细心观察研究。

    首先称汉尼拔为“战略之父”的也是罗马人。
    虽然早在汉尼拔之前一百多年亚历山大大帝就曾在对于战略的认识与运用上显示过
至少不亚于汉尼拔的水平,然而罗马人对他却所之甚少。他们之懂得重视战略还是在汉
尼拔手下体验了失败的痛苦以后才真正学会的。
    有些历史学家坚持认为汉尼拔的业绩足以使他有资格被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将领。

这个评价也许不太客观,但是他的那些被客观地载入史册的业绩--而且偏偏是通过他敌
人的眼睛所看到的--确实使我们有理由把汉尼拔归于最佳名将之列。
    衡量合格军事领导的基本标准,汉尼拔项项都符合;特别在其中的一项上--在逆境
中百折不挠、刚毅坚定--他是超绝古今的。
    这个人实际上单枪匹马地向古代最强盛、其政治、军事基础最坚实的社会提出了挑
战,并且几乎将它摧毁,这似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从根本上看罗马是一个远较迦太基
强大的国家。汉尼拔的军队从未具备过堪与罗马最精锐的部队相匹敌的素质。
    在数量上,他几乎总处于劣势。然而,此人却在整整十六个年头里率领着一支由多
种族、多民族组成的缺衣少食、装备不良的部队纵横进军整个意大利而几乎如入无人之
境。最能证明其天才的一点就是,他在上述劣势条件下能够始终使其军队保持团结。
    另一个甚至更加有力的明证是,远较迦太基军兵多将众的罗马军队在汉尼拔手下遭
到其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以后有整整十四年对汉尼拔敬畏复加,唯有退避而已。
    一个军人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强大民族表现出了如此巨大的精神,智力与技术
优势,这在全部人类史上是无与伦比的。这就是为什么汉尼拔值得我们景仰的缘故。他
不愧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军人之一,不愧是一位最富有想象力,最足智多谋的军事指挥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9.116.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