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single,俺师傅过生日啦?!),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七章 会战法比乌斯与马尔克卢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r 16 00:48:39 2003) , 转信




 罗马正视危机
    坎尼惨败的消息传到罗马,人民万分悲痛,极度惶恐。至此为止,几乎每个罗马家
庭都至少已有一个壮年男子死于迦太基远征军的刀下。全罗马十七岁以上的男子已有五
分之一在一系列败于汉尼拔的战斗中丧生。现在,加上坎尼战役的大败,罗马人惧怕汉
尼拔会趁机直取罗马城。汉尼拔如此地令罗马人畏惧以致于许多人怀疑罗马城墙的坚固
程度是否足以拒汉尼拔于城外。
    历史上有许多战役是因为惊恐瓦解了斗志而失败的。在罗马,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根据法律建立起来的政府经过几百年在战争与危机中行使职权,不断得到完善。当此国
难,它奋起应付局势。负有支持军队之责的元老院立即开会讨论能够并必须采取什么行
动。为防止由惊恐导致投降。元老院通令禁止全城使用“和平”一词。哀悼阵亡将士的
活动必须在三十天内结束。禁止公开哭泣。
    除了这些旨在提高士气的措施以外,元老院还采取行动加固城防。马尔可斯·尤尼
乌斯·佩拉被指定为独裁官,提比略·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被任命为骑兵司令(即副
统帅)。十七岁以上男子全部入伍,由此使城防兵力增加了四个军团与一千名骑兵。罗
马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奴隶与囚犯也被准予武装并得到给予自由或赦罪的许诺。然而元
老院拒绝向汉尼拔支付赎金以换回他在坎尼俘获的一万名战俘。那些傲慢的元老院议员
们宣布,这些俘虏本来就绝不应该投降。为不放过一切机会争取天佑人助,元老院派出
一个代表团前往德尔法的神谕宣示所求神灵启示罗马如何才能平息众神的愤怒,使国家
消灾除难。
    与此同时,带领少数骑兵从坎尼战场逃脱的瓦罗已在维努西亚集合起残兵四千人,
然后又率领他们与聚集在卡努西翁的另外一万人会合。这里有良好的防御工事,现在又
有了一支新军队的核心。瓦罗费尽心机重整残部,使他们摆脱了坎尼惨败后的沮丧状态。

    马尔可斯·克劳狄乌斯·马尔克卢斯(曾任地方总督或执政官之职)接着奉命前去接
管那支军队,瓦罗被召回罗马。在那里,尽管他对罗马的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败负有罪责,

他还是受到了元老院的接见。元老院根本就没有因失败而责罚他,相反却向他致谢,因
为他“没有对共和国丧失信心”。由于按照惯例罗马一向惩处败军之将,元老院采取这
个反常行动似乎不出以下三种可能的原因: (1)尚未查清瓦罗究竟该对失败负有多大责
任; (2)存在着一些对瓦罗有利的情况,而古罗马的史学家们却未对其加以注意; (3)
元老院感到当此危急关头,更为重要的是鼓励求战决心而不是惩罚指挥无能。

汉尼拔寻求盟友与援军
    尽管罗马人担心惧怕,汉尼拔本人却不认为攻打罗马的时间已经到来。罗马的城防
工事与特拉西梅诺湖战役之时相比,又有了新的加强。同时,他仍然不具备攻城器械。
汉尼拔已领略过罗马人在战场上搏斗时的勇敢顽强精神。一旦为保卫祖国而战,他们将
实在是一些难以征服的斗士。此外,汉尼拔自己的军队也已有相当部分的兵员死于坎尼。

他认为最好还是继续努力把罗马的同盟城市国从罗马手中争取过来。
    汉尼拔的想法看来是有道理的。坎尼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为他赢来了他所寻求的盟友。

阿普利亚、萨谟奈及意大利中、南部其他省份的一些城市向迦太基人大开城门。汉尼拔
本人则进入萨谟奈,然后穿过该省进军意大利半岛西测的坎帕尼亚。在那里他曾试图攻
占内亚波利斯(即今之那不勒斯),可是没有成功。他在卡普阿的进展较为顺利。这座城
市中有一部分人相信他必将最终统治全意大利,另一部分人则希望继续尽忠罗马。结果
前一部分人得胜,该城遂投降。汉尼拔被满载荣耀地迎接进城。
    遗憾的是这些新盟友并非汉尼拔获取增援的可靠来源。他无法从它们那里征募到新
兵,而它们的国民更加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而不是援助迦太基人。汉尼拔的胞弟马戈
在帮助接收了一部分反叛罗马的城市以后奉兄命返回迦太基,一则向元老院报告他们在
意大利取得的节节胜利,二则请求增派兵员与给养。
    迦太基政府内部依然存在着反对汉尼拔远征的力量。但是马戈带来了十配克左右金
戒指,都是从死去的罗马贵族手指上取下来的。这些戒指果然颇具说服力。他得到许诺
说政府将向他们增拨四千名努米底亚籍士兵、四百头战象及一大笔钱。另外,政府还将
从西班牙抽调两万名步兵与四千名骑兵去意大利。然而,许诺与实际把兵员、军饷交到
汉尼拔手中远不是一回事。援军的真正到达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行。

汉尼拔与马尔克卢斯
    汉尼拔在卡普阿停留时,马尔克卢斯离开卡努西翁转移到了卡西利农,从那里他可
以控制乌尔图纳斯河(即沃尔图诺河)一线。这条河在当时标志着罗马与汉尼拔势力之间
的分界。但是卡西利农离汉尼拔军的驻地卡普阿不远,因此罗马军在那里正处于汉尼拔
的打击范围之内。尽管其前任曾遭失败,马尔克卢斯却还是决心一旦发现良机就向汉尼
拔发动进攻。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军人,若无获胜良机,他决不会冒险妄动。

    汉尼拔不久离开卡普阿,先是佯攻奈阿波利斯,然后直取诺拉。他希望该城会不战
而降,但是诺拉仍对罗马忠贞不罚于是,汉尼拔转而围攻努克利亚。围困数周之后,该
城终因粮绝投降,但其居民却大多脱逃。征服者们将城中物资抢劫一空后遂放火将城焚
毁。
    汉尼拔获悉诺拉城有许多居民想要摆脱罗马的统治。于是他又重临诺拉城下。此时,

马尔克卢斯已亲自率兵入城。汉尼拔遂至城外扎营。他屡次列出战阵企图引诱马尔克卢
斯出城与他交战,但是罗马军却不理睬他的挑战。日复一日,汉尼拔到城前列阵却未见
城内有任何反应。
    最后,马尔克卢斯认为时机已到。他显然已观察到或得到情报从而得知汉尼拔正计
划实施强攻。
    他在三座城门内列好战阵,将罗马步兵和骑兵放在中路,同盟国骑、步兵以及轻步
兵团则居于两翼。
    同时,他派伤残病弱士兵与非战斗人员防守城墙,令其后备队保护城内补给。部署
完毕,他就在城内等待汉尼拔上钩。
    汉尼拔也等待了几个小时(他已经等待了多日),希望马尔克卢斯会出城来与他交战。

直到下午过了一半,他决定发起进攻。正当迦太基军接近城墙之时,马尔克卢斯命令打
开城门,令其部下突然冲向迦太基军。汉尼拔没有料到这一招,但仍然稳住了局势。他
派骑兵发动反攻,阻止了罗马军的前进,然后成功地指挥全军撤出了战斗。这是罗马与
汉尼拔较量以来有可能被视为成功的第一个罗马野战行动。尽管谈不上是什么胜利,然
而罗马人却把它看成是提高他们士气所十分需要的。
    几天之后,马尔克卢斯留下一支人数众多的守备部队留守诺拉,自己则退入俯瞰斯
威苏拉的群山之中。他走不多远,汉尼拔就来到阿切拉攻城。该城最终被攻破并遭焚毁。


卡西利农与卡普阿
    汉尼拔最重要的法宝之一是他的情报体系。该情报网的组织情况现已不得而知,但
是它确实曾使他随时了解罗马军的活动与计划。此时,他获悉罗马的新独裁官马尔可斯
·尤尼乌斯·佩拉正率领坎尼战役后新建的军团在离卡西利农不远的地方。卡西利农距
汉尼拔的盟国卡普阿近得令人不安;汉尼拔希望把卡普阿纳入自己控制之下的一个战略
点。
    卡西利农当时由一支庞大的混编部队镇守,其中有罗马军也有罗马的同盟军。他们
之中的一些人原先要去与坎尼的罗马军会合,不料走到中途就得到了坎尼失败的消息,
于是他们就留在了卡西利农。
    与许多意大利南部城镇的情况一样,卡西利农的不少人是汉尼拔的支持者。忠于罗
马的士兵把他们中的一些人作为叛徒处以极刑并控制了该城位于乌尔图纳斯河北岸的那
部分地区。
    汉尼拔曾几次试图用强力攻破城门,结果只是被占据有异常坚固的天然屏障与人造
防御工事等有利条件的守城部队击退。汉尼拔于是包围了这座城市并绕全城修起了坚固
的围攻壁垒。他留下一支小部队坚持围困,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返回卡普阿。
    迦太基军在卡普阿过冬。利维告诉我们说,迦太基军在卡普阿所享受的舒适生活使
他们斗志衰退;他们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斗士了。然而,利维的这个论断遭到了他自己
的历史著作的驳斥。尽管汉尼拔没有再取得如他自翻越阿尔卑斯山后的一个短时间内所
取得的一系列巨大胜利,可是在此后十二年中,他一直是令罗马胆战心惊的死敌。要说
有什么阻止了汉尼拔赢得更多压倒性胜利的话,那就是罗马的指挥艺术有所提高以及迦
太基未能送来援军。
    他在罗马军战斗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所继续建下的巨大功绩就是明证,说明无论是
汉尼拔还是他的部下都没有在卡普阿丧失过任何战斗素质。
    冬末时汉尼拔回到卡西利农。被围困在城里的居民已濒临绝粮。没有外援,因为马
尔克卢斯必须留在能支援诺拉的地方,而佩拉已返回罗马。佩拉留下森普罗尼乌斯代行
其职,临行前曾指示森普罗尼乌斯,在他暂离期间不得采取任何主动行动。然而,森普
罗尼乌斯曾作过努力援救被围困者。他命令部下把粮食装在木桶里,然后趁夜间把木桶
投入河中顺流漂往卡西利农。
    这个巧妙的办法成功了三次,迦太基军对所发生的一切毫无察觉。但是到了第四夜,

有些木桶被水流推送到迦太基军一侧。自此以后,汉尼拔严密监视河面,中止了这种运
粮活动。这场围困最终经过谈判以罗马方面投降告终。汉尼拔同意该城军民每人交七盎
司黄金以换取自由。今天已无从考证那些获得自由但无家可归的居民的去向;守城将士
被遣送去库迈,然后从那里返回各自故乡。
    汉尼拔把卡西利农移交给他的同盟者坎帕尼亚人,但同时从他自己的士兵中挑出七
百人留下守城以防罗马人袭击。他赢得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胜利,因为从意大利南部通
往罗马的主要通道阿庇乌大道必须经过位于卡西利农的那座跨越乌尔图纳斯河桥梁。

与马其顿王腓力的谈判
    此时汉尼拔在意大利节节胜利的消息已传到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的耳中。腓力一直
在为罗马在亚得里亚海地区及希腊日益扩大的影响而感到担心,现在他看到了粉碎罗马
势力的机会。他派使臣去谒见汉尼拔,主动提出愿派一支庞大的舰队前去进攻意大利沿
海地区,以配合汉尼拔的陆上作战。腓力建议,一旦战争胜利结束,“包括罗马城在内
的意大利全境都归迦太基人与汉尼拔所有……战利品亦全数让与汉尼拔……汉尼拔方面
则在意大利被完全征服后渡海进入希腊,依照这位国王的意愿向任何国家开战。希腊的
全部陆上城市以及与马其顿隔海接界的诸岛则属于腓力,并纳入其版图。”
    腓力的使臣团在意大利东海岸登陆,可是很快就被罗马士兵捉祝但是当他们谎称是
腓力派往罗马的密使时,抓他们的人马上彬彬有礼地指明方向送他们上路。甚至还派出
向导指给他们看敌人的位置。得到了这样充分的指点,这些马其顿人很容易地就找到道
路来到汉尼拔的大营。
    这位迦太基主将接受了腓力提出的条件,并回派了三位使者与马其顿使臣同返。可
惜天不助汉尼拔,他们一行离开意大利时所乘坐的船只被罗马舰队截获。那些马其顿人
被带去见罗马海军上将。他们说他们是奉腓力之命前来罗马的使臣,由于中途受到汉尼
拔军队的拦截而无法完成使命。可是这些话骗不过那位上将。迦太基人说话的口音使他
们露出了破绽。两个使团全部成员的行李衣物被搜查,结果罗马人搜出了汉尼拔致腓力
的一封信以及双方达成的协议文本。这些人犯被押上罗马舰队的五艘航速最高的快船火
速解往罗马。在那里,他们被收监囚禁,他们的随从则被卖作奴隶。
    迫在眉睫的马、迦联盟促使罗马筹建起一支更加庞大的舰队以便遏制腓力。然而就
在此时,那艘被截获的马其顿船竟逃离虎口,驶返本国。船长把事情经过奏明国王。腓
力于是再向汉尼拔派遣使臣,这次一路顺利,未遇干扰。可是,到那个时候夏季已经过
去,腓力要在当年来取行动已为时过晚。

老对手法比乌斯
    公元前215年,法比乌斯与提比略·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任执政官。森普罗尼乌
斯指挥的是一支由奴隶(占大多数)加上两万五千名同盟国士兵组成的军队,此时已出发
开往利特尔农。从那里,他可以保护库迈与奈阿波利斯,从而不让汉尼拔得到坎帕尼亚
境内的那个海港。为了改善其与迦太基之间的交通,汉尼拔非常需要它。法比乌斯率领
两个罗马军团开赴卡莱士。身为地方总督的马尔克卢斯带领他的部队据守在斯威苏拉的
一处坚固的营地中。
    三支部队都在监视着扎营在距卡普阿不远的蒂提法塔山上汉尼拔的动静。但是到那
时为止,心有余悸的罗马人并无意激迦太基人出营与其作公开战斗。
    法比乌斯试图收复那些已经成为迦太基事业同盟者的城镇。他渡过乌尔图纳斯何,
向南进入坎帕尼亚。在连克三镇并俘获汉尼拔在镇中留下的守军之后,他挥师与马尔克
卢斯会合。然后,法比乌斯留在营中,马尔克卢斯则率领自己的军队去诺拉。
    从那里他多次进入萨谟奈省发动突袭,因为该省的许多地区都曾支援过汉尼拔。
    
老对手马尔克卢斯
    一些不堪上述突袭骚扰之苦的萨谟奈地区酋长向汉尼拔求援。这位迦太基主将决定
把马尔克卢斯的注意力从这儿引开并乘机再度攻下诺拉。他把他的大半部队留在蒂法塔
山上的营地中,自己亲率一支精锐部队来到诺拉附近。在那里他与汉诺会师。
    汉诺则从南方返回,带来了已由迦太基到达此地的一部分新兵与战象。
    汉尼拔发现诺拉依然城防坚固、戒备森严。迦太基人正企图冲进城去,可是城门却
当着他们的面被砰地一声关上了。原想用计拿下诺拉,现在既然不成,汉尼拔就包围了
它,意欲同时进攻所有的城门。但是马尔克卢斯已在主城门内拉起队伍。他们冲出城门,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激战。突然雷声隆隆,暴风雨大作。战斗只得停止,双方各自收兵。
汉尼拔接着就开始了一场正规的围攻。
    三天之后,一部分迦太基士兵离营去乡村抢粮。
    马尔克卢斯不失时机地率兵出城,面对迦太基大营摆开战阵。汉尼拔接受了这个挑
战。战斗在迦太基大营与诺拉城之间的一片平地上进行。由于地面平坦,因此汉尼拔无
法采用机动战术,因为迦太基军的任何调动都立即为城头上的罗马了望人员所发现。
    战斗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迦太基军收兵回营,马尔克卢斯也率部下返回诺拉。
    虽然利维把这一仗说成是罗马方面的一次大捷,但是事情很清楚,它不过是一场互
无胜负的战斗。
    汉尼拔没有被逐出阵地,只是各自回营而已。然而,三天之后,汉尼拔确实受到一
次沉重的打击。一千二百多名伊比利亚与努米底亚骑兵倒戈投奔罗马人。
    从汉尼拔军中外逃投敌,这是非常罕见的,因为他有鼓舞部下追随他的才能。这样
大规模的叛逃是见于史籍的唯一事例。
    发生此事以后不久,汉尼拔便放弃围攻诺拉,并撤除了他在蒂法塔山上的大营。他
挥师东进,进入阿普利亚,来到靠近阿尔庇的地方过冬。汉诺则返回意大利南部。法比
乌斯驻守在斯威苏拉,派出一支军队去收割卡普阿人的晚季粮食作物。马尔克卢斯回了
罗马,森普罗尼乌斯却尾随汉尼拔选入阿普利亚,在卢克利亚设营。

法比乌斯与马尔克卢斯执政
    次年,即公元前214年,法比乌斯与马尔克卢斯任执政官。罗马元老院决定把二十
个军团投入战场,其中有六个是新军团。卡普阿人看到罗马调兵遣将准备打仗的明显迹
象深感苦恼。他们相信,罗马人必定会进攻他们的城市。为此他们请求汉尼拔回来帮助
他们。汉尼拔遂离开阿尔庇,率师回到蒂法塔山老营。在路过罗马军营地时,未受到任
何干扰。他在卡普阿部署了一支由伊比利亚与努米底亚籍士兵组成的卫戍部队,然后率
领余众进军奈阿波利斯附近的普特奥里。
    作为一位研究希腊语并无疑熟谙《奥德赛》的学者,汉尼拔在途中于阿维尔努斯湖
(即阿韦尔诺湖)停留也许并非偶然。这是希腊-罗马传统上最神圣的地方之一。阿维尔
努斯是一座死火山口中的一个深水湖。传说通向阴曹地府的入口就在于此。奥德修斯曾
于其著名的冒险旅行途中在此地遇见过幽灵。其他诸如福地、著名女先知库迈安·西彼
拉的洞府等圣地也在近处。汉尼拔显然为有机会游览这些圣地而感到庆幸。他在那里遵
俗献祭以求得到神助。
    祭祀既毕,汉尼拔便开始对库迈、奈阿波利斯一带进行骚扰破坏。但是普特奥里城
壁垒森严。汉尼拔猛攻不克,而且又缺乏围攻的谢心和器械。连续三天攻城未能得手之
后,他放弃了这种无谓的努力。

贝内文通战役
    在此同时,汉尼拔对他周围罗马军日益增长的力量深感关切。为此,他传令汉诺火
速从意大利南部赶来与他会师。正当汉诺率领由大约一万七千名步兵、一千二百名骑兵
组成的军队走近贝内文通之时,森普罗尼乌斯恰巧也由卢克利亚带领两个奴隶军团来到
近处并开进贝内文通城。当森普罗尼乌斯发现在附近宿营的汉诺时,他将自己的营地设
在距敌营约一英里的地方。翌日,他摆开阵势以求一战。
    他向手下的奴隶士兵许下诺言:无论是谁,只要提来敌军首级一颗便可获得自由。
    汉诺接受了挑战,两军遂展开一场苦战。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双方不分胜负。罗
马军放不开手脚,因为它的士兵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停下来割取其头颅。然后,他左手执
盾牌,右手提首级,根本无法挥动刀剑。森普罗尼乌斯于是下令扔掉头颅,并向部下担
保,不管有没有敌兵首级他们都将获得自由。尽管如此,罗马军还是不能压倒对方。
    接着,森普罗尼乌斯尝试采用骑兵冲锋,但是它却被迦太基军打退了。在这种情况
下,森普罗尼乌斯改变了原先的主张。他向部下宣布,如果他们打不败敌军就休想获得
自由。这句话果然产生了神效。罗马军最终打垮了汉诺的战线,迦太基军向其营地逃窜,

罗马军紧追不舍。第二天,汉诺率领残部撤至布鲁提翁。
    与此同时,汉尼拔试图再攻诺拉,那里的许多人仍然热心于支持他。但是马尔克卢
斯又一次地加强守备,并对潜在的变节分子严加防范,阻止他们把城池献给迦太基人。
在城外,双方又打了一仗,结果还是平局。

塔兰托之战
    还是汉尼拔在阿维尔努斯湖的时候,五个从塔兰托城来的年轻人前去求见。这个位
于意大利半岛东南端内侧的海港是意大利南部最重要的城镇。汉尼拔对控制该城有意已
久。求见的人报告说,塔兰托的大多数百姓拥护汉尼拔。向他担保,只要他进入该城视
野,塔兰托将立即归降。待到攻占诺拉显然已不可能时,汉尼拔即向塔兰托进发。他的
军队照例又沿途劫掠。
    汉尼拔刚离开坎帕尼亚,法比乌斯就企图攻取卡西利农,但是迦太基守军把他击退。

于是,他请求马尔克卢斯增援。两支军队从河两岸合力夹击,终于迫使该城投降。
    眼看快到塔兰托,汉尼拔命令全军停止劫掠以便给塔兰托居民留下好印象。迦太基
军在距城一英里处设营。出乎汉尼拔意外的是城内毫无动静,城门并未如约向他大开。
原来,三天之前驻在布伦杜修姆的罗马舰队司令获悉汉尼拔正在逼近。他随即启航驶向
塔兰托。接管了该城防务,城头全部部署他的嫡系部队。这使城内的亲汉尼拔分子无法
采取行动把城献给迦太基军。汉尼拔等待了数日,直到情况变得非常清楚,再等也不会
有什么结果,他便放弃原计划返回阿普利亚省,在萨拉皮亚过冬。在此期间,罗马军在
萨谟奈与阿普利亚收复了若干城镇之后也进入冬营--法比乌斯在斯威苏拉;他的儿子率
领两个军团在阿普利亚离汉尼拔不远处;森普罗尼乌斯在卢卡尼亚;马尔克卢斯则在诺
拉。
    小法比乌斯于次年(公元前213年)与二度当选的森普罗尼乌斯一起同为执政官。罗
马方面此时已有野战部队二十二万人,其中八万人驻在汉尼拔附近。虽然汉尼拔的兵力
也许还不到四万人,但是罗马军却不准备引他出战。事实上,在那一中中几乎没有战事。

    法比乌斯在初春时曾攻打阿尔庇,趁着一场雷雨向迦太基-阿尔庇守军发起突袭,
攻占了一座城门。这引起了一场长时间、激烈、然而胜负不决的巷战。双方打得精疲力
竭,这才出现休战。在此停战期间,罗马人说服了阿尔庇人与一部分伊比利亚人归顺他
们。同时,法出乌斯答应如果迦太基守军对伊比利亚士兵的反叛不加干涉,他将让他们
自由离去。迦太基守军于是同意投降并在萨拉皮亚重归汉尼拔的队伍。
    汉尼拔不想收复阿尔庇,也无意与人数远占优势的罗马军团交锋。相反,在公元前
213年夏,他重向塔兰托进军。这一次他较为成功。当初塔兰托与罗马结盟时有一批塔
兰托人质被带往罗马。这些人质企图逃跑,但被捉回处决。当这个消息于不久前传到塔
兰托时,塔兰托人被激怒了。他们密谋把他们的城市献给汉尼拔。一群佯称出城狩猎获
得批准的年轻人去见汉尼拔。汉尼拔与他们达成协议,商定由他们接应迦太基军进城;
作为回报,他将尊重镇民的公民权利。
    此后数夜,反叛者领袖菲雷梅努斯夜夜出城打猎。天亮前返回时,他总是向门卫打
口哨,门卫听到后就放他进城。与此同时,汉尼拔一边派出努米底亚骑兵制造假象使敌
兵误认为他们是一支外出劫掠的孤军,一边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全军转移到距城十五英里
的地方。罗马指挥官命令骑兵出去赶走努米底亚人,丝毫未发现迦太基的主力部队。
    同一天夜晚,汉尼拔与菲雷梅努斯接上头。菲雷梅努斯领迦太基军向塔兰托前进。
他走老路由一道小边门进城,背后跟着一队迦太基兵。到城门口,他引开了门卫的注意
力,汉尼拔的先遣队趁机冲进城门。与此同时,另一组反叛者杀死了主城门的卫兵,然
后打开城门。汉尼拔及其步兵就在城外等候,见城门大开便立即飞奔入城。到黎明时,
除了俯瞰海港入口处的一座城堡以外,迦太基军团已控制了塔兰托全城。城堡上的罗马
守军打退了迦太基人的进攻。汉尼拔猛攻不克。罗马军坚守城堡并得到罗马舰队的增援
与补给。
    又在阿普利亚过了一冬以后,公元前212年,汉尼拔重返塔兰托,努力攻占那个城
堡,大约与此同时,意大利南部的另外三个城市--梅塔蓬图姆、图里以及赫拉克利亚--
脱离罗马加入迦太基的事业。
    这使汉尼拔得以控制意大利南部的大多数城市,留在罗马手中的仅有意大利半岛西
南端的勒久姆(即今之雷焦)、布伦杜修姆(布林迪西)以及塔兰托的那个城堡。这座搭兰
托城堡继续顶住了汉尼拔一次又一次的攻打。

卡普阿受到威胁
    正当汉尼拔忙于巩固意大利南部之时,罗马的新执政官孚尔维乌斯·弗拉库斯与阿
皮乌斯·克劳狄乌斯·普尔凯发动了攻打卡普阿的战役。他们在附近地区维持经常性的
巡逻,不让卡普阿人民种植粮食。一场饥荒迫在眉睫,卡普阿人急忙向汉尼拔求援。
    汉尼拔不愿意在此时离开意大利南部,于是派遣汉诺开赴贝内文通去帮助卡普阿人
获得基本粮食供给。汉诺集中了一大批粮食然后押运它们去卡普阿。可是汉诺的这一使
命被孚尔维乌斯获悉。他在汉诺距卡普阿尚有数天行程之时袭击了他的兵营。
    迦太基军被逐出营地,罗马军夺得了那批粮食。汉诺只得与其残部返回布鲁提翁。
    卡普阿人再一次派人向汉尼拔求援。这一次他派二千名努米底亚骑兵前往。他们设
法避开了该地区的罗马军队,顺利进入卡普阿城。不久,罗马执政官率部开进坎帕尼亚
平原并开始收割那里正在成熟的粮食作物。他们正在忙于此道,卡普阿守军在努米底亚
骑兵带领下突然从城中冲出向罗马军发动袭击,罗马军措手不及。这场突然袭击非常成
功。
    罗马军来不及排成他们所惯用的战斗编队,狼狈逃回兵营。他们躲到其营地的土垒
后面,借以藏身避难。努米底亚骑兵遂收兵回城。
    于是,孚尔维乌斯把营地移到靠近卡普阿的地方以防止上述袭击重演。不料汉尼拔
率领一支大军出其不意地离开南方,突然出现在卡普阿城另一侧的蒂法塔山麓,罗马军
对此毫无察觉。等到发现汉尼拔时,他旗甲鲜明的军队已居高临下出现在山坡上,从容
进入卡普阿城,受到卡普阿人兴高采烈的欢迎。罗马军没有加以干涉。
    到达卡普阿后的第三天,汉尼拔袭击罗马军营。
    他刚刚攻下一个据点,又一队骑兵突然出现在几英里外的平原上。起初,双方都不
清楚来者是敌是友,但是汉尼拔担心来了罗马援军,因而停止进攻撤出战常实际上这支
部队是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手下的骑兵。格拉古遭伏击丧生,他的军队现在由格奈乌
斯·科尔涅利乌斯指挥。他们是在努米底亚骑兵突袭后应孚尔维乌斯·弗拉库斯的要求
前来助战的。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比汉尼拔多用了三天时间才到达卡普阿,而汉尼拔
的行程却比他们长得多。
    然而这支援兵丝毫未使那两位执政官增加在战斗中打败汉尼拔的信心。他们一起匆
匆撤到远离卡普阿城的地方。到此时为止,整个卡普阿地区已深受劫掠与战争的破坏,
汉尼拔在那里无法找到足够的粮食。同时鉴于对卡普阿的直接威胁业已解除,汉尼拔满
意的返回了意大利南部。
    汉尼拔既然已经离去,罗马执政官便又回到了卡普阿。从当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
(公元前211年)春天,他们在卡普阿城周围筑起两道土垒,把这座城市彻底封锁起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9.116.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6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