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ry (分手总要在雨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流亡者披露萨达姆起居:常住民宅保镖全便装(图)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07日09:29:5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littlebird 所发表 】

萨达姆在巴格达市的一处宫殿
    狡免三窟很难侦察
    随着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日益临近,五角大楼制定了一套又一套动武计划,几乎
所有计划的矛头都对准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
    萨达姆将在何处藏身?夜间是睡在地上的总统府还是地下的宫殿或是别的什么地方

这些问题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研究的重点,也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10月2日出版的沙特阿拉伯《杂志》周刊采访了流亡在外的伊拉克前情报局长萨姆拉
伊、萨达姆长子乌代的前秘书阿巴斯和伊拉克军官学校前校长陶菲克,获得了萨达姆一
些生活习惯的细节。
    常常住入民宅保镖全是便装
    萨姆拉伊和阿巴斯说,无论是海湾战争时期,还是此后的时间里,萨达姆并没有像
西方媒体所渲染的那样睡在地下宫殿或防空洞,而是睡在地面上的普通住宅,甚至做客
平民百姓家。
    萨姆拉伊说,从安全角度讲,萨达姆不会在众所周知的总统府里办公,也不会躲藏
在他家乡底克里特,更不会考虑把地下宫殿作为他的长期居住地或总统府。
    萨姆拉伊回忆说,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对巴格达实施狂轰滥炸,处惊不变
的萨达姆没有躲在地下掩体,而是走出家门,乘车在巴格达市中心的卡尔赫地区巡视,
问候遭到空袭的居民。由于电视台被炸,无法当天播送这一消息,但第二天的报纸全部
刊登了萨达姆巡视的照片。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萨达姆的替身所为,并不是真的萨达
姆。
    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期间,萨姆拉伊曾经多次见过萨达姆,当时萨达姆常住在普通
住宅,也不启用替身。他说,普通住宅要比防空洞安全,更便于伪装。萨达姆常常住在
居民区的普通住宅内,谁也不知道他当天会睡在哪里,一般睡上几个小时就离开。
    每次睡觉时间不长只有两人知其行踪
    阿巴斯1998年逃离伊拉克。他证实了萨姆拉伊的说法。他说,海湾战争期间,萨达
姆根本不在地下掩体内睡觉,经常乘坐普通汽车,有时坐着挂着出租车牌照的小汽车,
甚至小卡车巡游,也不带任何替身。
    阿巴斯援引萨达姆长子乌代的话说,萨达姆在海湾战争期间时常睡在普通百姓家中
。有一天晚上,萨达姆进入一个普通百姓家,他请这家的主人与他共进晚餐,然后在这
家睡了4个小时后就离开了。当时萨达姆的保镖全穿便装,布防在这户人家周围及所在地
区。他说,萨达姆一般呆在一个地方不超过4个小时,然后又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萨达姆
睡觉时间不长,一般只有4至5个小时。
    阿巴斯说,巴格达电视台1995年播放了萨达姆视察巴格达多拉地区一户普通居民住
宅的图像,萨达姆称之为“安全之家”。他说:“在海湾战争期间,我在这家睡过觉,
并度过一些时光,我也在巴格达其他地区的居民家中睡过觉。”阿巴斯认为,美国很难
侦察到萨达姆居住和睡觉的地点。萨达姆对自己的安全计划得很周密,他身边只有两个
人知道他的行踪,一个是负责伊拉克安全机构的他的小儿子库赛,另一个是他的私人秘
书哈穆德。
    地下城设备齐全可防止美军空袭
    伊拉克军官学校前校长陶菲克的看法与前面两人不同,他认为萨达姆有一座各种安
全设备齐全的地下城,可以用来躲避美军空袭。他说,这个由外国公司承建的地下城早
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秘密建造,本来是计划建地铁的,后来改建成现在的地下城,该
城建在地下35米深处,从共和国宫(总统府)延伸至巴格达的西部,结构非常坚固。尽管
美国情报机构知道该城的一些情况,但未能侦察到它的确切位置,由于建在地下深处,
普通炸弹难以穿透。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最新情报显示,虽然萨达姆经常变换躲藏的地方,但他
需要与军事和政治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因此跟踪系统还有用武之地。毫无疑问,以美
国的技术完全可以截获伊拉克通信系统的信息,但用窃听装备确定萨达姆的行踪还远远
不够。美国国家安全档案局的一名官员说:“一般来说,如果能够截获通信信号并辨别
出通话者的声音,就能判断这个人的位置。但是,如果这个人根本就不用无线通信设备
,或者说他在联络时不断变换位置,像萨达姆一样,要判断这个人的位置就会非常困难
。”
    新华社驻中东总分社记者刘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9]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