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赶论文,少上网), 信区: Green
标  题: 萨达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对其功过是非盖棺定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7 11:56:31 2003)

  伊拉克战争以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萨达姆就像一个幽灵,在伊拉克大地上
空徘徊,着实让美国人伤透了脑筋。虽然不少人心中仍存着一丝幻想:在伊拉克这片奇迹
叠出的土地上,萨达姆是否会神奇再现并东山再起,给他的宿敌以致命一击?但从目前形
势分析,萨达姆似乎已回天乏术,即使伊拉克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催生出抗击美、英占领
的新民族英雄,也绝不会来自萨氏家族。因此,对于萨达姆一生的功过是非,现在应该是
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乱世枭雄平步青云

  萨达姆统治伊拉克长达20多年,无论说他独裁也好,暴政也罢,这位出生于阿拉伯民
族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成长于伊拉克阴谋、政变迭出的动
荡时代的铁腕人物,无愧于“乱世枭雄”的称号。翻开萨达姆的历史,人们发现,萨达姆
曾两次被捕入狱、一次被判死刑,一次流亡,在他从1958年加入伊拉克复兴党至1979年从
年迈多病的远房叔父、伊拉克复兴党领袖贝克尔手中接过权棒这20多年通往权力峰巅的艰
难历程中,萨达姆只要稍有不慎,伊拉克的现代史就将被彻底改写。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总与其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萨达姆也不例外。萨达姆1937年4月2
8日出生于巴格达以北约150公里的提克里特市,当他呱呱坠地之时,亲生父亲早已撒手尘
寰,因此,他是一个在叔叔兼继父的白眼中渡过童年的遗腹子。童年的遭遇造就了萨达姆
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的叛逆的一面。1947年,年仅10岁的小萨达姆违背家人的意愿,私自
离家求学,就是他这一性格特点的明证。

  萨达姆是作为复兴党的一名“杀手”踏上他政治人生的起点的。1969年上半年,萨达
姆因被怀疑暗杀当时伊拉克卡塞姆政权的重要人物而被捕入狱;同年10月7日,萨达姆又因
参与复兴党策划的刺杀卡塞姆未遂事件而名扬四方。虽然他因刺杀卡塞姆而九死一生,最
终被迫流亡开罗长达3年,但是,正是这一“杀手”营生,为出身贫寒的萨达姆积累了第一
笔政治资本,引领他一步步走向伊拉克权力中心,并为他今后穷兵黩武、甘于冒险的一次
次错误决断埋下了伏笔。

  纵观萨达姆的发家史,他与他的远房叔父、伊拉克复兴党领袖贝克尔的特殊关系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萨达姆对“任人唯亲”独有心得,并在他20多年的执政期间,
苦心经营了一个以家族观念为基础的“萨家王朝”,而他自己则成为这一统治家族的“教
父式”人物。另外,萨达姆在与贝克尔联盟以及他自己执政初期,曾经历过多次政变阴谋
,险些要了他的老命。因此,萨达姆一生猜忌多疑,刚愎自用,对于异己决不手软。

  失民心者失天下

  伊拉克战争期间,萨氏政权20多年的基业在20多天的时间内就被美英联军倾覆。除了
双方军力对比悬殊以外,人们战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巴格达保卫战场面没有出现,萨达姆的
提克里特老巢也毫无悬念,炸大坝和油田的所谓“焦土战略”也没有付诸实施。人们不禁
惊呼:伊拉克有阴谋!萨达姆愚弄了全世界!

  其实,第一个被愚弄的不是别人,而正是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萨达姆。战前,萨
达姆还沉醉在去年10月份伊拉克民众100%支持他连任总统的泡沫里,耳边回荡着“用鲜血
、用生命,誓死保卫萨达姆”的铺天盖地的誓言里,幻想着经过一番与美英联军的“死磕
”,即使不能等到国际局势朝着有利于他的那一天的到来,也能通过“多杀敌”而笑着倒
下,成为抗击世界头号强权的民族英雄。

  战争期间记者曾前往伊南部地区采访,几乎每个愿意回答问题的伊拉克人都表示:如
果联军是来推翻萨达姆政权的,那我们表示欢迎!几乎没有人对萨氏政权的倒台表示丝毫
遗憾。另据美军战后透露的信息,众多伊拉克高级军官被美军的“美元炮弹”击中,不仅
放弃了自己的职责,还下令部下不得抵抗联军的进攻。这就合理地解释了数十万伊拉克共
和国卫队、特别卫队等精锐之师在战争关键时刻销声匿迹的原因。两者联系起来分析,伊
拉克战争的人心向背一目了然,既然伊拉克人不愿为萨氏政权卖命,这样的政权以如此快
捷的速度灭亡也在情理之中。

  回顾萨达姆的执政生涯,他究竟为伊拉克人带来了什么?1982年,刚刚坐稳江山的萨
达姆发动了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多少伊拉克士兵血洒疆场?1990年,刚刚缓过气来的萨达
姆又入侵兄弟邻国科威特,引发了海湾战争和10多年的对伊国际制裁,伊拉克人被迫守着
石油黑金,要饭无门!

  在伊拉克民众变卖家产艰难度日的制裁岁月,萨氏家族及其培植的亲信和特权阶层却
仍享受着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生活。萨家大公子乌代行事嚣张,残忍专横,更是激起了
极大的民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萨达姆是他自己的“掘墓人”,正是他执政期间一系列
政治、军事、外交、内政上的重大错误,决定了自己最终被人民抛弃、不得善终的后果。


  天涯生死两茫茫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阿拉伯朋友经常会向记者提起这样一个问题:萨达姆到底上哪儿
去了?当然,说来说去谁也不清楚萨达姆的真正下落。而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伊拉克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萨达姆最好已经在今年3月20日或4月7日美军实施的两次“斩首行动”
中被炸死了,或是他眼看大厦将倾而找个偏僻的角落自杀了。阿拉伯民众普遍认为,萨达
姆只有这样的下场,才是他最体面、最尊严的归宿。

  萨达姆从美英联军的眼皮子底下“蒸发”了,这被认为是赢得战争的美英联军的最大
“败笔”。但是,最近一些信息表明,美国开始倾向于认为萨达姆尚在人世,而且会给美
英占领军制造麻烦。本月4日,布什政府的官员对新闻界透露,美中央情报局的内部报告称
萨达姆仍活着,并隐藏在大巴格达地区,得到由部落族人和前伊拉克阿拉伯复兴党官员组
成的地下抵抗网络的保护。本月9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由于萨达姆生死未
卜,让复兴党顽固分子“抱有重新掌权的幻想”,从而加剧了伊拉克战后的暴力和抵抗行
动。

  萨达姆的长女拉娥黛14日晚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电话采访时说,她现在同她的父
亲和两个兄弟乌代和库赛都没有联系,但她相信他们还活着。而有关萨达姆尚在人世的最
新传言出自伊拉克国民大会领导人沙拉比之口,这位前萨氏政权的反对派重要人物一直坚
信萨达姆没死。他本月10日在美国游说时声称,萨达姆最近曾经在沿着巴格达东北部、沿
跨越底格里斯河一直延伸到其家乡提克里特之间的“弧形走廊”活动,大约两周前,他的
手下曾亲眼见到过萨达姆。沙拉比还说,萨达姆在今年3月18日从伊拉克中央银行提取了大
约13亿美元的现金,准备用这笔钱来收买敢死队员,袭击美英占领军。从今年4月30日至今
,《阿拉伯耶路撒冷报》已经5次刊出该报社通过传真接到的“萨达姆亲笔信”,呼吁伊拉
克人奋起抵抗,驱逐美英占领军。

  难成“拉丹第二”

  早在伊战爆发前,美国媒体就曾预测萨达姆的九种结局,其中包括二战时期服毒自杀
的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结局、二战后被处绞刑的日本独裁者东条英机结局、科索沃战争以
后被送上荷兰海牙国际法庭受审的前南总统米洛舍维奇结局等等。而第九种“最不可能的
结局”则是“基地”恐怖大亨本·拉丹式结局,即萨达姆在战后下落不明,成为“美国和
其他致力于反恐战争的国家的一块心病”。事实上,萨达姆的结局正是这一“最不可能”
的本·拉丹结局。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萨达姆与拉丹的结局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萨达姆注
定难以成为“拉丹第二”。首先,与阿富汗相比,美国驻守伊拉克的军力要强大得多,萨
达姆很难逃出美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到目前为止,上了联军通缉“黑名单”的萨氏高官已
有31人或自首或被捕,照此下去,萨达姆的下场也可能会在短期内被美军抓捕归案,并遭
到伊拉克人民的公审;其次,萨达姆和拉丹同样都与美国为敌,但前者是被逼无奈,出发
点是保住自己的总统宝座,只要美国答应“放他一马”,他几乎没有不能满足的条件。而
后者则是放弃了数亿美元家财带来的舒适太平日子,主动选择与被他认为对伊斯兰文明构
成威胁的西方文明及其代表美国为敌,在一直认为自己受到美国不公正对待的阿拉伯世界
民众中,拉丹思想目前还拥有很大的市场,同情和支持拉丹者大有人在。而萨氏政权已是
“树倒猢狲散”,在伊战以后迅速销声匿迹,在数十万美军的高压下,萨氏政权绝难东山
再起或有所作为。

  两名被捕的“基地”组织领导人物在接受美国中情局分头审讯时供认,“基地”领导
层也曾谈论过与萨氏政权合作的意向,但遭到拉丹本人的断然拒绝!拉丹认为,萨达姆形
同异教徒,萨氏政权太腐败,因此,他与萨达姆志不同道不合,不足与谋!看来,萨达姆
最终将只能背负“独裁者”和“暴君”的骂名奔赴黄泉了。

  涂龙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稿)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