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LION), 信区: Green
标 题: (历史人物)米格飞机的创始人之一:米高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04日11:20:5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
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
”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1931年,米高扬离开连队进入布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学习。
在学院学习时,米高扬和三位同学设计了一种小型体育运动飞机“十月号”。它的
重量只有250公斤,最大时速为130公里。“十月号”采用了襟翼、前线缝翼、阻力板等
,用来改善起飞着陆性能。这在三十年代初都算是新技术。“十月号”曾获准投产并在
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使这位未来的著名设计师初露锋芒。
毕业后,米高扬到一家航空工厂当军代表,该厂设计室是当时苏联唯一的歼击机研
制中心,负责人是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1937年,米高扬调到这里工作,正式开始
了飞机设计生涯。不久,米高扬一跃而成为这个设计室的第二把手。
在这个设计室里有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格列维奇。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见如
故。后来,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合作了几十年。他们的性格通然不同:米高扬血气
方刚,精力充沛;格列维奇老成持重,沉着稳健。这是一对理想的伙伴。两人姓氏的字
头合起来便是“米格”他们设计的飞机就是世界闻名的“米格”飞机。
后来,由于设计思想的不同,使米高扬和波里卡尔波夫产生严重分歧,而分道扬鞭
。1940年,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组建了自己的设计机构--实验设计室。以后这个室发展成
了庞大的米高扬设计局。从那时起,米高扬的“高空高速”的设计思想便成了当时该局
的指导思想。米格飞机也从此开始孕育,并陆续诞生。
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思想,米高扬设计集团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他们仅用三个月
时间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歼击机伊-200的设计。这种飞机采用木质机翼和尾翼、焊接的金
属机身,并且采用了轰炸机发动机AM-35,这一种大胆尝试使伊-200受益非浅。与当时同
类飞机相比,它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机动性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投产前,伊-200定
名为米格-1。
米格-1设计方案看上去难度较大,然而它是现实的。设计师们充分考虑到了工厂的
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他们非常重视熟悉工厂情况的工艺员们的意见;因而生产进行得
很顺利。生产米格-1时。工厂第一次采用模线样板法。
1940年4月5日,米格-1试飞。在试飞阶段,米格-1的飞行速度达到了628公里/小时
。在一次试飞中,米格-1在7,000米高度飞行速度达到652公里/小时--刷新了苏联当时的
飞行速度纪录。但米格-1也表现出了极其明鲜的两重性:它既是苏联飞得最快的飞机,
又是问题最多的飞机。设计师们对米格-1进行了反复的大量的修改。例如:在试飞初期
,水散热器修改了十八次、滑油散热器更改了十次。尽管如此,散热器问题仍然没有彻
底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索性住在车间里,昼夜围着飞机转,忙碌了 117个昼
夜之后,问题事本解决。飞机通过了国家试验,正式投产。不久,设计师们又陆续发现
一些问题。这时,工厂已经生产出一批带有“先天不足”的米格-1。
在米格-1生产过程中,设计师们对它继续进行修改。克服了主要缺陷。经过改进之
后的飞机称为米格-3。米格-3可谓米高扬的第一件成功之作。但它的外形与米格-1基本
相同,主要性能也没有多大差别。如发动机、翼展(10.2米)、翼面积(17.44平方米)
、实用升限(12,000米)等都是相同的。机长(8.25米,米格-1为8.16米)和飞行速度
(640公里/小时,米格-1为628公里/小时)也差别不大。只有航程算是有了长足的提高
,米格-3为1250公里,而米格-1和伊-200都只有 730公里。
此外,米格-3还装有自动前缘缝翼,从而改善了操纵性;采用了油箱惰性气体充填
系统,从而减少了火警危机;装有气压驱动的收放式起落架和活动式座舱盖。米格-3的
武器装备为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两挺7.62毫米机枪。
1941年2月8日,由于出色地完成了飞机研制任务,米高扬荣获红旗勋章。但是,由
于采用了不成熟的试验型发动机,米格-3仍然未能获得投产。
1942年,双发的米格-5(DIS)问世,但是由于其竞争者Pe-2此时早已投产,仍旧未
能避免夭折的命运。
成功终于在战争结束后到来,米高杨设计局设计的米格-13(伊-250)型混合动力飞
机创造了苏联飞机的速度纪录,其最大平飞速度达到825公里/小时,终于投入了小批量
生产, 并且服役到1950年。米格-13也是苏联最后一种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战斗机。
1946年的10月22日,著名的米格-9喷气战斗机呱呱坠地,正是这种飞机开辟了俄罗
斯战斗机的喷气时代,而米格设计局也凭借它一举奠定了在苏联战斗机设计的主导地位
。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