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tras (谋杀寂寞), 信区: Green
标  题: “战神图录”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3 10:54:25 2000), 转信

“战神图录”
  在波澜壮阔的苏德战争中,红军涌现了一大批著名将帅,现小加整理,名之曰“战
神图录”
  说起红军名将,当然首推朱可夫元帅。前面已详加介绍,就不再浪费机时了。那么
No.2是谁呢?我们可以从苏联的勋章看出来。苏联最高战功勋章--胜利勋章,总共只
发过十几枚,绝大多数苏联元帅都没得过。但有3个人却得了2枚,他们是斯大林,朱可
夫和我们要介绍的对象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苏德战争开始时,华西列夫斯基只是一个少将,在总参谋部工作。但他以自己的能
力迅速脱颍而出。得到斯大林和当时总参谋长沙玻什尼科夫元帅的信任。很快成为总参
作战部长,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1944年,获得元帅军衔,那时他被晋升大将才29天

  华西列夫斯基长期在总参谋部统筹全局,成为斯大林决策的得力助手。可以说,19
42年以后的几乎所有大规模战役(柏林战役除外,他当时在准备对日作战〕都有华西列
夫斯基的功劳。后来他又以最高统帅部代表的身份,亲自指挥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白俄
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波罗的海方向诸战役。最后担任远东方向总司令,指挥对日作
战。
  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的最大特点是决心大,这大概与他长期担任全局工作有关。他策
划的战役,几乎每个都要摧毁一个德国集团军群。斯大林格勒会战摧毁了B集团军群,白
俄罗斯战役消灭了中央集团军群,波罗的海战役歼灭北方集团军群,东普鲁士战役把这
个集团军群又歼灭了一遍。尤其是远东战局,他指挥3个方面军把整个东北变成了一个特
大口袋,一下子把将近100万敌军(其中日军60-70万〕合围起来。他指挥后贝加尔方面
军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横穿大兴安岭,以一昼夜前进160多公里的超高速直插日军心腹
与远东第一方面军东西对进,一个星期就粉碎了整个日本关东军。
  红军第4号人物是谁,一直没有定论,这里姑且认为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吧。因为他
是胜利大阅兵的总指挥,其他的元帅们可没有这样的荣誉。与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相
比,罗科索夫斯基的经历要坎坷得多。在大清洗中,罗科索夫斯基少将曾被投入监狱,
可能有1-2年,1940年才被释放。担任机械化第9军军长。这里要说明一个传说是不对的
。即罗科索夫斯基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才被释放,还有那个“犯人,你去指挥一个机械化
军,至于你的死刑问题嘛,以后再说”的传奇故事都是编的。因为,在战争爆发当天,
罗科索夫斯基就指挥机械化军开赴前线了战争刚开始,机九军奉命开赴前线,投入反冲
击。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部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奇迹般的速度进抵反冲击地域,比
方面军估计早了48小时,一下子脱颖而出。在反冲击中,机九军也取得了很好的战绩,
将克莱斯特坦克集群击退了几十公里。由于罗科索夫斯基的出色表现,一个月后,他被
提升为16集团军司令。参加了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会战,又取得了辉煌战果。因此,19
42年,他就成为了方面军司令员。1942年11月,罗科索夫斯基上将指挥顿河方面军参加
了斯大林格勒反攻。然后又统一指挥顿河方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6个集团军,歼灭
了保罗斯集团33万德军。而后,罗科索夫斯基一直作为方面军司令员,参加了西方向的
各大战役,直至柏林战役
  1944年,罗科索夫斯基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和胜利勋章。
  战后,罗科索夫斯基成为波兰元帅和波兰国防部长。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特别耿直,不论在任何人面前都敢于坚持自
己的意见。白俄罗斯战役前,罗科索夫斯基由于地形原因,打算将自己的方面军分两路
突击。
  斯大林认为这分散了兵力,当即让他到隔壁去考虑半小时。半小时后,他还坚持看
法。斯大林让他再考虑半小时,他还不改口。斯大林终于同意了他的计划。
  好久没谈苏德战争了,再来过过瘾。红军第5号人物是谁呢?我认为是科涅夫元帅,
因为他是柏林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之一,这是一个对他地位的相当肯定。
  科涅夫元帅战争开始时是集团军司令员,但很快就在众多的集团军司令员中脱颍而
出。1941年底,他就成为红军最重要的方面军--西方面军司令员。从这时开始直到战
争结束,科涅夫始终担任主要方向上的方面军司令员。这在红军中是十分罕见的。
  科涅夫元帅非常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尤其是机械化兵团。库尔斯克会战中,科涅
夫担任草原方面军司令员,作为红军的战略预备队。当德军攻势达到极限时,他指挥方
面军直接投入进攻。将方面军级的预备队直接投入进攻是红军的新创造,由科涅夫第一
个实现了。在这次进攻中草原方面军解放了别尔格罗德和哈尔科夫,前锋在行进间强渡
第聂泊河,击溃了德军的“东壁”。此后,科涅夫一直在乌克兰方向作战。指挥了科尔
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基洛夫格勒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利沃夫-桑多梅
日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科尔巴阡战役,布达佩斯战役,柏林战役和欧洲最后
一战--布拉格战役。这些战役规模之宏大是惊人的。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被
称为小斯大林格勒,近20个德国师被合围。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德军南乌克兰集
团军群被歼灭,800辆坦克中有600辆被红军缴获。(相当于一个坦克集团军的坦克〕这
次战役中,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拥兵120万,下辖3个坦克集团军(当时
红军一共有5个坦克集团军〕布拉格战役中,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合围了德军整个南方集团
军群,俘敌90余万。
  不过科涅夫元帅最著名的可能是柏林战役中与朱可夫元帅的竞争了。斯大林原有意
让朱可夫元帅获得攻克柏林的荣誉,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正面攻击柏林,
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则在柏林南翼,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就
离得更远了。科涅夫很不服气,在斯大林面前据理力争,斯大林终于作出了让步,两个
方面军的分界线划到了柏林以南40公里的古本。就是说只要科涅夫能在朱可夫之前到达
古本,他就可以直接进攻柏林。这对科涅夫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他立刻组织战役,号召
全方面军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竞争。战役开始后,朱可夫方面军受阻于赛洛高地。而
科涅夫则长驱直入,近卫坦克第三与第四集团军将各合成集团军远远甩在后面,直插德
军纵深,抢先到达古本,而后按早已制定的方案实施敌前转弯,从南方直插柏林。终于
与朱可夫方面军分享了攻克柏林的荣誉。
  好久没谈苏德战争了,再来过过瘾。
  红军第5号人物是谁呢?我认为是科涅夫元帅,因为他是柏林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之一
,这是一个对他地位的相当肯定。
  科涅夫元帅战争开始时是集团军司令员,但很快就在众多的集团军司令员中脱颍而
出。1941年底,他就成为红军最重要的方面军--西方面军司令员。从这时开始直到战
争结束,科涅夫始终担任主要方向上的方面军司令员。这在红军中是十分罕见的。科涅
夫元帅非常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尤其是机械化兵团。库尔斯克会战中,科涅夫担任草
原方面军司令员,作为红军的战略预备队。当德军攻势达到极限时,他指挥方面军直接
投入进攻。将方面军级的预备队直接投入进攻是红军的新创造,由科涅夫第一个实现了
。在这次进攻中草原方面军解放了别尔格罗德和哈尔科夫,前锋在行进间强渡第聂泊河
,击溃了德军的“东壁”。此后,科涅夫一直在乌克兰方向作战。指挥了科尔孙-舍甫
琴科夫斯基战役,基洛夫格勒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维
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科尔巴阡战役,布达佩斯战役,柏林战役和欧洲最后一战--
布拉格战役。这些战役规模之宏大是惊人的。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被称为小斯
大林格勒,近20个德国师被合围。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被
歼灭,800辆坦克中有600辆被红军缴获。(相当于一个坦克集团军的坦克〕这次战役中
,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拥兵120万,下辖3个坦克集团军(当时红军一共
有5个坦克集团军〕布拉格战役中,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合围了德军整个南方集团军群,俘
敌90余万。
  不过科涅夫元帅最著名的可能是柏林战役中与朱可夫元帅的竞争了。斯大林原有意
让朱可夫元帅获得攻克柏林的荣誉,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正面攻击柏林,
而科涅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则在柏林南翼,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就
离得更远了。科涅夫很不服气,在斯大林面前据理力争,斯大林终于作出了让步,两个
方面军的分界线划到了柏林以南40公里的古本。就是说只要科涅夫能在朱可夫之前到达
古本,他就可以直接进攻柏林。这对科涅夫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他立刻组织战役,号召
全方面军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竞争。战役开始后,朱可夫方面军受阻于赛洛高地。而
科涅夫则长驱直入,近卫坦克第三与第四集团军将各合成集团军远远甩在后面,直插德
军纵深,抢先到达古本,而后按早已制定的方案实施敌前转弯,从南方直插柏林。终于
与朱可夫方面军分享了攻克柏林的荣誉。
  以后的红军将领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大致先谈得过胜利勋章的,再谈其他元帅,
然后谈个别突出的将军们。
  这次谈谈胜利勋章获得者麦列茨科夫元帅。
  提到麦列茨科夫元帅,可能大家不大熟悉,因为在苏德战争期间,麦列茨科夫元帅
一直不在主要方向上作战的缘故,他没有参加过莫斯科会战,没有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
,没有参加柏林战役,也没有参加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上的各大战役。从战争开始,
他就战斗在战场的北翼,因此风头不大。麦列茨科夫是典型工农出身的红军将领,十月
革命前是工人,后来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内战中成长起来。到苏芬战争是已是2级集团军
级司令员了,苏芬战争中他的集团军虽然表现也不是特别出色,但相对还可以。因此他
很快被授予大将军衔,任红军总参谋长,这是1940年。在年末的红军大演习中,他指挥
的红军被朱可夫指挥的蓝军击败。于是被撤职由朱可夫接任。
  战争开始后,他先以最高统帅部代表身份指挥北方向作战。而后担任沃尔霍夫方面
军司令员,一干就是3年。他指挥红军以不多的兵力长期拖住了德军整个北方集团军群。
不屈不挠的对封锁列宁格勒的德军发起一次次冲击,但直到1943年的火花战役才达到了

  这个目的。而后他担任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员,在对芬兰正面和北极地区作战。19
45年,担任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加了解放我国东北的战役。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是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坦克战专家。他的突起开始于斯大林格
勒会战中,当时保罗斯已经被合围,曼施坦因指挥顿河集团军群前来解围,突破了红军
几道防线,有与保罗斯会合的危险。马利诺夫斯基当时是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员,受命阻
击曼施坦因。他率领部队以奇迹般的速度抢在德军之前赶到德军面前的最后一条水障碍
。成功的阻止了顿河集团军群,并在一天之后转入反攻。(邦达列夫的'热的雪'就是描
写的这次战斗,其中司令员久宋诺夫就是以马利诺夫斯基为原型。〕关于这次战斗还有
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时红军的油料不足,于是马利诺夫斯基让所有坦克用调最后一
点油,开上高地。德军一见红军有这么多坦克,顿时军心大乱。
  后来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一直战斗在西南战线上,先后参加了解放顿巴斯,强渡第聂
泊河,解放西岸乌克兰,解放东欧,中欧的战役。他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捷克,匈
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奥地利横扫一切,尤其是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如入无人之境
。仅布达佩斯战役,就俘虏13万敌军。
  德国投降后,马利诺夫斯基和他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被紧急运往远东,参加对
  日作战。马利诺夫斯基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他指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翻越大
兴安岭,以闪电般速度直插关东军腹心。战斗中,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创造了一日前进1
60公里的记录。让坦克集团军翻越那样的地形,同时达到那样的速度,恐怕也只有红军
干得出来。德军虽然也有翻越阿登山脉的记录,但阿登山脉又怎能与大兴安岭相提并论
?1945年,马利诺夫斯基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铁木辛哥元帅是胜利勋章获得者,著名的骑一集三元帅之一。战争开始时,他是国
防人民委员(国防部长〕,还当了几天最高统帅。很快方向总指挥部成立。他们三元帅
分别担任方向总指挥。这里解释一下:骑一集三元帅是指布琼尼,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
,他们在国内战争时期分别是威名远扬的骑兵第一
  集团军司令员,政委和主力师师长。苏德战争开始时又是红军3巨头。其实红军很多
将领都出自骑兵,这里就不细说了。铁木辛哥首先担任西方向总指挥。但在他来得及上
任之前,西方面军就被合围了。他只赶上了斯摩棱斯克会战,虽然阻滞德军数十日,但
斯摩棱斯克终于还是失守了,斯大林大为震怒,想撤换铁木辛哥,改任朱可夫。倒是朱
可夫为他求情,说没有人能做得更多了,才作罢。但不久之后,铁木辛哥还是被改任西
南方向总指挥。正赶上基辅会战,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铁木辛哥指挥部队重整旗
鼓,稳定住了战线。1941年冬,克莱斯特坦克集群向罗斯托夫猛攻。铁木辛哥指挥西南
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对其进行侧翼突击。收复罗斯托夫,重创克莱斯特坦克集群。这是红
军第一次大的胜利,也是克莱斯特坦克集群第一次遭到如此重的打击。罗斯托夫反攻的
胜利,使铁木辛哥尝到了甜头。1942年春,他要求在哈尔科夫方向进行大规模进攻,并
信誓旦旦的一再保证一定胜利。斯大林终于被说服了,在反对呼声颇高的情况下同意了
铁木辛哥。然而,哈尔科夫战役却导致红军3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再次覆没。以
及1942年,红军在西南方向的节节败退。斯大林从此再也不象以前那样信任铁木辛哥了
。铁木辛哥被贬到西北方面军任司令员。虽然在那儿表现不错,但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平心而论,铁木辛哥还是比较适应当时战争的。并不象骑一集其他2元帅那样脱离时
代。在罗斯托夫和西北方面军任上他都表现出了相对的指挥能力。但时运不济,哈尔科
夫战役之后,斯大林再也不相信那群让他失望的老元帅们了,其中也包括铁木辛哥。但
是,最终铁木辛哥还是得到了承认。他获得了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
  崔可夫元帅是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英雄,他以率领着自己的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一
直打到柏林著称。他的回忆录名字就叫“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战争开始前,崔可夫中
将是苏联驻中国首席军事顾问。据说曾参加过武汉会战和几次长沙会战的计划制定。战
争爆发后,他奉命回国,担任第64集团军副司令员。
  1942年夏,继红军在克里木和哈尔科夫惨败之后,德军长驱直入,突破顿河直取斯
大林格勒。红军下决心一定要守住斯大林格勒,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要求全军将士决
不后退一步。但是守卫斯大林格勒正面的62集团军司令员表示没有信心守住斯大林格勒
。于是他被免职,由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保卫战中表现突出的崔可夫担任司令员。
  当时情况极其危急,不论是德国人还是盟军,甚至不少红军将领都认为斯大林格勒
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崔可夫一上任,首先整顿军心。他宣布,62集团军司令部绝不退
过伏尔加河,而下属各兵团司令部不许在集团军司令部之后。几十万德军不停的向斯大
林格勒发起猛攻,62集团军将士不惜一切代价守卫。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红十月工厂
,马马耶夫岗,火车站......都有过一天十几次易手的经历。马马耶夫岗被炮火削低了
几米。
  最困难的时候,62集团军仅占据了伏尔加河岸1,2公里长,几百米宽的一个小条,
整个集团军阵地都在德军迫击炮甚至机枪射程内。集团军许多师只有1,2百人,坦克军
一辆坦克也没有。德军经常冲到集团军司令部附近,将军们要亲手拿起冲锋枪去打反冲
击?
  曾经一次,德军击中了司令部附近的几个油罐,司令部几乎成了一片火海,可即使
这样司令部始终留在伏尔加河西岸。红军将士创造了奇迹。德军能从波兰长驱几千公里
来到这里,却不能从这里再前进100米。巴甫洛夫下士和几名战士坚守一座大楼50多天,
击毙德军数百人。这座大楼后来被称为巴甫洛夫大楼。
  62集团军的英勇奋战,拖住了德军主力,为大反攻争取了时间。应该说,没有62集
团军就没有歼敌150万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会战后,62集团军被授予近
卫军称号,成为近卫第8集团军。崔可夫仍任
  司令员。近卫第8集团军从此一直向西,在解放顿巴斯,尼科波尔,强渡第聂泊河,
解放白俄罗斯,解放波兰,直到柏林战役,始终是红军的第一流主力。在柏林战役中,
近卫第8集团军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主力,成为主要突击力量。斯大林格勒人最终将
红旗插到了柏林。
  1955年,崔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巴格拉米扬元帅可以说是一个幸运儿。战争开始前,他在总参军事学院当教员。19
40年末才通过老同学朱可夫的关系调到基辅特别军区的一个集团军当作战部部长,不久
升任军区作战部部长。当时他只是个上校,而当年的同班同学朱可夫则已经是大将了(
他们在列宁格勒高级骑兵学校在一个班,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叶廖缅科元帅也是这个班
的〕不过很快就时来运转了,由于战争初期表现突出,两个月后他就被升为少将,兼任
西南方面军(由基辅特别军区改编〕副参谋长,作战部部长。基辅会战中,西南方面军
几乎被德军全歼,方面军司令员,政委,参谋长全部牺牲。巴格拉米扬成了突围出来的
极少几个高级将领之一。这是极其偶然的。当时方面军司令部
  正在突围之中,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命令巴格拉米扬带领一个连向交通要地先恰
突击,为司令部打开突破口。巴格拉米扬执行了命令,成功的突破了德军的包围圈,可
是方面军司令部却没有跟上来。巴格拉米扬只得带领部队离开。一个星期之后,从其他
突围者那里他才得知,方面军司令部根本就没有跟着他突围。基尔波诺斯只是想让他吸
引德军的注意而自己却向另一个方向突围,为了让巴格拉米扬扮演的更真实些,他竟然
没有把这个意图告诉巴格拉米扬。然而,没想到巴格拉米扬突围的方向正好是德军的弱
点,而方面军司令却钻进了德军的口袋,真是造化弄人。可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的笔下
这成了另一副景象,方面军副参谋长巴格拉米扬带领3000人突围,只有120人突出去,方
面军司令部带领800人突围,全军覆没。这简直是笑话。难道基尔波诺斯是疯子吗?让副
参谋长带3000人,只给司令部留下800人?那些历史学家们编瞎话的时候连脑子都不动一
下。巴格拉米扬分队是只有120人突出去,但那是因为他就带了一个连。
  基辅会战后,巴格拉米扬担任西南方向副参谋长兼西南方面军副参谋长,参与指挥
了罗斯托夫和叶列茨反攻,战果辉煌。但在1942年的哈尔科夫战役中,西南方面军却遭
到了惨败。原西南方向将领自铁木辛哥元帅以下都被处分,巴格拉米扬被降为集团军参
谋长。
  但是金子总要闪光,巴格拉米扬再次一步步升上来。库尔斯克会战时,他担任近卫
11集团军司令员,表现极其突出。近卫11集团军直接从行进间投入进攻,将正在进攻的
德军一举击溃,并抢在德军之前到达德军原防线,完成纵深突破。因为这个功绩,他得
到了斯大林的赏识,被升为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晋升大将军衔。此后,巴
格拉米扬一直在西北方向作战。先后参加了列宁格勒破围战,白俄罗斯战役,解放波罗
的海诸国,东普鲁士战役。战争末期,他已经在指挥整个方面军群-波罗的海沿岸诸方面
军了。
  1955年,巴格拉米扬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叶廖缅科元帅是红军元帅中比较有争议的一位。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红
军将领们是怎样在战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据叶廖缅科的同学巴格拉米扬元帅说,叶
廖缅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那么有信心,不被失败压倒。我们从战争中可以很明显的看
到这一点。在一片失败的气氛中,叶廖缅科的自信给斯大林以深刻的印象。基辅会战前
,许多将领,包括朱可夫元帅在内认为基辅是守不住的,西南方面军侧翼有被合围的危
险。斯大林找到了叶廖缅科,问:“如果我把中央方面军配属给你,并给你一些炮兵预
备队的话,你能不能阻住古德里安,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呢?”叶廖缅科以他那无比
的自信说:我不但能阻住古德里安那个流氓,而且要消灭那个流氓。然而,事实证明叶
廖缅科的自信是没有根据的。他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突击仅仅前进了十几公里就停滞了
,而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却直取西南方面军侧后,造成了基辅会战红军的惨败。更糟糕
的是,不久之后,古德里安集群北进,在布良斯克战役中反而把叶廖缅科的方面军给合
围了。叶廖缅科负伤,带领一些司令部成员从森林中突围。这下斯大林对叶廖缅科的印
象一落千丈,从1941年底到1942年中,没有再给他什么重要的职务。
  1942年夏,德军在西南方向大举进攻。红军在哈尔科夫和克里木战役中惨败,两个
方面军被消灭。德军长驱直入,突破顿河,直逼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包括前线将领
在内的许多人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正面防御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司令员公然表示守不
住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又想起了叶廖缅科的自信,可能只有他才有信心保卫斯大林格勒
。于是,叶廖缅科被再次起用为东南方面军(后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负责
斯大林格勒防御。经过1年战争的锻炼,叶廖缅科以及不再是那个盲目自信的叶廖缅科了
。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他很好的把握了城市攻防战的特点,以劣势兵力顶住并吸引了
德军最精锐的部队--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一集团军。同时他也正确处理了防御与反攻的
关系,顶住前线指挥员的压力,坚决保证总预备队的隐蔽集结和专门用于反攻。叶廖缅
科在斯大林格勒的表现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基辅会战和布良斯克战役的失败
给斯大林的印象太深了,在最后消灭保罗斯的阶段,斯大林命令将对内包围圈的部队6个
集团军统一由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等于是剥夺了叶廖缅科胜利的荣誉
。虽然有朱可夫为他说情也没有用。最后的荣誉属于了他们的另一个同学。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叶廖缅科指挥他的方面军一直在西南方向战斗。参加了解放乌
克兰,强渡第聂伯河,解放东欧的战斗。1955年,叶廖缅科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在红军的各位元帅中,沙玻什尼科夫元帅比较鲜为人知,因为他去世很早,没有看
到战争的结束,身体又一直很不好,无法担任指挥职务,没有亲自指挥过大的战役。其
实早在1942年,沙玻什尼科夫元帅就退居二线--当军事学院的院长了。但是,沙玻什
尼科夫元帅在卫国战争中的影响却不可小窥。
  早在十月革命之前,沙玻什尼科夫就是沙俄军队的上校,可能是后来红军高级将领
中唯一在旧军队中担任较高职务的。他的军事素养极其深厚,斯大林对他十分尊敬,甚
至从来只叫他的父名。沙玻什尼科夫一直担任参谋工作,曾经写了'军队的大脑'一书,
阐述
  总参谋部的作用,堪称经典,对红军的正规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战争爆发后,沙
玻什尼科夫元帅担任最高统帅部成员,西方向参谋长。朱可夫去职后,他接任总参谋长
。先后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防御战役,指挥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节节抵抗且战且退,
在西方面军三次被歼,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各一次被歼的情况下始终没让德军长驱直
入。德军每歼灭十几个红军师,立刻又有十几个红军师出现在面前。1941年,红军没有
崩溃,沙玻什尼科夫元帅功不可没。尤其是,沙玻什尼科夫元帅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优
秀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瓦杜丁大将,安东诺夫大将,什捷缅科大将等人都是沙玻
什尼科夫元帅一手培养出来的。斯大林曾经戏称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沙玻什尼科夫的
人”。早在战前,沙玻什尼科夫就成为苏联元帅。


--

有的人用恋爱来谋杀寂寞     结果变成失恋的高手
有的人用喝醉来谋杀寂寞     得了偏头痛
有的人用工作来谋杀寂寞     最后光剩老板一个
有的人用睡觉来谋杀寂寞     噩梦没停过
我嘛       hehehe.....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vila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0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