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邓小平文革岁月--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05日12:35:3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邓小平文革岁月
 
  与毛泽东背道而驰
  6月14日,刘少奇、邓小平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杭州会议精神。此後
,他们多次开会听取运动情况汇报和研究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6月21日,刘、邓再次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运动问题。邓小平在会上就
工作组的工作方法等问题提出意见。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後,学校和社会上的混乱状况有
所好转,无政府主义现象得到遏制。
  6月28日,刘少奇、邓小平召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运动要有步骤,要制定一
些便於掌握的具体政策。
  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运动狂潮,刘少奇、邓小平的做法,是他们所应该
作出的正常的决定,也是正确的决定。
  他们和绝大多数部一样,希望学校恢复正常,希望学生回去上课,希望首都恢复
平静。
  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做法,从根本上与毛泽东的想法背道而驰。而且在暗处,中
央文革一班人马,正在鼓足了劲头,精神抖擞地策动和支持学生的造反行动。对於江青
等人来说,只有动乱的局面,才是他们显示身手的大好舞。
  这场‘文革’运动,从根本上来讲,是自上而下的和人为发动的,加之林彪、江青
等‘文革’势力利用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和天真幼稚,大肆挑动和蛊惑,因此,中央派
出的工作组进校以後,不但没有扭转混乱的局面,反而从一开始便遭到部分‘革命群众
’的激烈反对甚至轰赶。
  由於对工作组进校的态度不同,各院校群众组织迅速分成‘保守派’和‘造反派’
两大基本阵营。这种局面的形式,实际代表了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一线中央负责人
,与以林彪、江青等为首的‘文革’势力之间的对立的形成。
  6月份,因事态紧急,中央於13、19、22日连续三次开会讨论工作组的问题。陈伯达
代表中央文革,说工作组压制民主,给群众泼冷水,要求撤出工作组。刘少奇愤而驳斥
,?与康生发生争执。素以沉稳著称的邓小平忍无可忍,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陈伯达说
:‘你们说我们怕群众,你们到前边试试!’?明确表态:‘撤工作组我不赞成!’在会
议上,中央一线领导和中央文革,从思想到言词均已针锋相对,斗争已趋白热化。
  混乱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一些学校中出现了红卫兵组织,批判校领导、揪斗‘
黑帮’和‘牛鬼蛇神’的行动不断升级,发生了体罚和打人现象。反工作组和保工作组
的斗争更趋激烈,派系组织由此产生。各大中学校均已停课,大小辩论会昼夜不断。中
央文革人马频频到各校煽风点火,鼓吹造反。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也
被迫到学校与学生对话进行说服。  记得有一次,父亲到一个大学参加辩论会,回答
学生质问,在场的还有其他中央领导及江青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操场上人群拥挤,口
号震天,群情激昂。在强烈刺眼的灯光照射下,江青那‘向红卫兵小将学习!向红卫兵
小将致敬!’的尖声叫喊、陈伯达那没人听得懂的福建话和王力的翻译,显得那样得意
、狂妄和不可一世。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一线中央领导的那些劝说,则显得那
样的无奈和无力。这些参加了一辈子人民革命的老革命家,面对这样一种扭曲变形了的
群众‘革命造反’场面,彻底地茫然了。
  毛泽东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是造反运动的支持者。
  在北京‘天下大乱’的时候,他在杭州,在波光粼粼的西子湖畔,发表了与北京的
一线领导截然不同的观点。
  6月21日,他说,文化革命是一个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他说,现在不派工作组去学
校,让他们大乱一场。
  7月8日,他给江青写信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现在的
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打倒右派。
  这是自运动以来,毛泽东发表的又一次‘战斗’号令。
  7月18日,毛泽东在武汉豪迈从容地畅游长江後,回到了北京。
  他托辞休息不见闻讯赶来的刘少奇,却在当日听取了江青等人的汇报。
  从第二天开始至23日,刘少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主持召开‘文化大革命汇报会’

  会上仍是分歧很大,中央文革猛烈攻击中央一线领导派工作组是镇压群众。会议期
间,毛泽东发表了意见。他说,回到北京後感到很难过,冷冷清清,甚至有人镇压学生
运动,这是方向错误,赶快扭转。
  24日,毛泽东召集中央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批评刘少奇、邓小平,说工
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动,明确指示立即撤出工作组。
  毛泽东为工作组定了性,派工作组的刘少奇、邓小平,在此问题上,自然而然地‘
犯了错误’。
  7月29日,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万人大会,宣?撤销工作组。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检查性的讲话。
  邓小平说:‘必须说明,以新市委名义向各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这是根据中央的
意见办的。’‘有的同志说,老革命碰到新问题,的确是这样。’
  周恩来说:‘工作组绝大多数的同志是好的,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嘛。’
  刘少奇说:‘至於怎样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不大清楚,不大知道,你们
问我们,我老实回答你们,我也不晓得。我想党中央许多其他同志、工作组的成员也不
晓得。’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讲话,是检查,是承担,更是肺腑之言。
  作为学校的红卫兵代表,我也参加了那次大会。
  我今天仍然清楚地记得,望着那空旷的主席,万人大会堂内鸦雀无声。我们这些
‘保工作组派’,一边听着,一边流下了眼?,在内心深处体会着父辈们言语之下的抵触
和无奈。
  我也清楚地记得,大会结束後,毛泽东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大会堂的主席上。他以
无人企及的巨人风采向全体与会者频频挥手致意。
  会场沸腾,红卫兵小将们因震惊兴奋而激动欢呼,一个个热?洒面。为了看到毛主席
,後面的人不顾一切地站到椅子上和桌子上,尽情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会议由开始
时那极端的压抑和沉闷,一下子变成了欢腾的海洋。
  此次大会後,由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从此消除了阻碍,名正言顺地
进入‘造反有理’的新阶段。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