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clay (燃烧太阳),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睿智明达聂荣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ug 9 17:08:51 2002) , 转信
献身革命,坚忍不拔;精明睿智,果敢明达;胸怀全局,高瞻远瞩;一生戎马,功绩如山
。
聂荣臻(1899~199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3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官。参加南昌起义。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中任八路
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创建我党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等职。在数十年的
军事生涯中为中国革命战争、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和国防满面春风端技术的发展作
出了卓越的贡献。
1、 追求真理不屈不挠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吴滩镇一个普通劳动者家庭。到了上学年龄
,先入私塾,辛亥革命后入新式学校就读,小学毕业后考入江津县立中学。在这里聂荣臻
不仅接受到现代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五四”运
动中,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于1919年底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
在勤工俭学期间,与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考察工人运动、参加
中国学生的爱国斗争。在留学期间,于1922年8月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
共产党。
留学期间,聂荣臻先后到过法国、比利时、苏联,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始终把追求真
理、寻求拯救中国、拯救民族的道路作为自己的责任。在比利时他读的是化工,而到苏联
后又开始学习军事。这一切都是为了效力于中国革命。
1925年8月,聂荣臻回国。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奉党的命令,到广州黄埔
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除了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党的工作。
北伐战争开始后,他奉命出任军委特派员,北伐军打到湖北,任中共湖北省军委书记
,参与向北伐军中派遣共产党员等工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上海充
满血雨腥风,在这危难时刻,聂荣臻受命到上海协助周恩来整顿遭到反动势力破坏的工人
纠察队。聂荣臻在白色恐怖中清醒地认识到了搞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
1927年7月,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认识到枪杆子的作用,决定搞武装暴动,建立革命
的武装政权。聂荣臻奉党中央之命,到九江、南昌等地传达党的武装起义的指示。后到张
发奎的第二十五师策动武装暴动。在南昌起义中,第二十五师有两个多团参加了起义。起
义军向南撤退时,聂荣臻任第十一军党代表,与叶挺军长共同指挥该军与反动势力战斗。
起义失败后,他护送病中的周恩来去香港,之后又参与筹备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聂荣臻受命担任广东省军委负责人,协助叶挺组织指挥广州起义。发动
起义后,当他看到起义军受到强大的反动势力包围,再拖延下去有被彻底消灭的危险时,
不顾可能被扣上右倾投降帽子的危险,毅然以省军委负责人的名义下令撤退,保存了武装
斗争的种子。
两次武装暴动均遭失败,为了探求真理,拯救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聂荣臻,毫不气馁
。每次失败,他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广州起义的失败还专门写下了《广州的暴动》一
文。广州起义失败之后,他奉党的命令去香港、上海、天津等地进行了数年的秘密斗争。
2、 武装斗争艰苦鏖战
1931年12月,聂荣臻奉命进行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改任
红一军团政委。军团长是林彪,他虽然能打仗,但个人主义严重,往往夸大自己的作用,
不愿与人进行思想交流,很难与人共事。但聂荣臻以革命利益为重,尽量搞好团结,把一
军团搞成红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队伍之一。1932年4月,他排除“左”倾机会主义的干扰,坚
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寻找弱敌去打。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与第五军团一起打了漳州战役,
取得了歼灭敌人第四十九师大部,俘敌一千六百余人并扩大了红军队伍的重大胜利。同年
八月,率领一军团连续攻下乐安、南非、宜黄三城,俘敌五千多人。
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主者多是留苏归来的人,他们推行的是洋教条。聂荣臻虽然也
是从苏联归国投身于大革命的,但他却能够尊重事实,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指挥中
国革命战争,因此,即使在“左”倾路线横行时期,他也相信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且始
终如一地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聂荣臻与林彪一起率领一军团参加了许多重要战
斗。每次战斗聂荣臻都到第一线指挥战斗、鼓舞官兵们的士气。在浒湾战斗中,当部队戟
受挫,伤亡很大,濒临绝境时,聂荣臻到前线进行动员。部队士气得到恢复,攻下了浒湾
,歼敌两千余名。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全歼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基本歼灭了第十一师
,重创第九师。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右”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我军处处隐于被动挨打的境
地,在全军处于颓势的情况下,聂荣臻与林彪共同指挥打胜了乌江和温坊两次较大的战斗
,共歼敌七千多人。
红军开始长征之后,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三道封锁线时,聂荣臻战胜了林彪的个人
主义,顾全大局,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关于控制九峰山的命令,保障了中央纵队左翼的安全
。
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到达陕南时,在腊子口遇到敌兵凭天险拒守。红军进退两难,聂
荣臻指挥部队巧夺腊子口,然后穷追敌人九十里,占领大草滩,缴获粮食数十万斤。不仅
打开了北上的通道,还使长期挨饿的红军获得了充足的补给。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剿共同的国民党骑兵部队尾追而来。聂荣臻先在吴起镇指挥打
击了敌人的骑兵,砍掉了跟在后面的尾巴,又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打了直罗镇战役,
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一0九师,击毙敌师师长,毙伤敌兵千余人,俘敌五千三百多人,缴获枪
支三千五百多支,子弹二十二万余发。给中央红军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3、 深入敌后浴血奋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与林彪共同率领部队
开赴抗日最前线。1937年9月,受阎锡山部队的接应,一一五师前出到雁北地区。阎锡山的
本意是让我军为其筑起保卫太原的屏障。这是国民党数十万大军难以做到的事情,而我军
数量少武器装备差,无力打阵地战,所以,只能在运动中歼敌。一一五师到雁北地区后,
林彪提出利用有利地势打伏击战。聂荣臻支持这一意见。最后决定在平型关伏击敌人。平
型关一战歼灭日军精锐部队一千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
战斗志。
平型关大捷之后,聂荣臻率领一一五师独立团三千余人东进到晋察冀三省交界的广大
地区,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这里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他
贯彻中央的指示,成立边区政府,宣传教育群众,壮大抗日队伍。到1939年,晋察冀军区
已扩大到七十二个县,十万平方公里,一千二百万人口,三十一个团十万人的兵力和数十
万民兵。
聂荣臻贯彻军政并举的原则,处处发动群众,依据人民建立起情报网和通讯网。“消
息树”“鸡毛信”等事故就发生在晋察冀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击日寇,创造出了地雷战、
地道战、交通破袭战、联村作战等,真正象毛泽东所说的“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
中”。
聂荣臻发动群众,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消灭日军。1937年底,他利用日军刚
刚侵入华北,地理环境不熟的特点,广泛组织游击队,袭扰敌人,伏击敌人。在一个月的
时间内歼敌千余,粉碎了日军对我根据地的八路围攻。1938年,为纪念“泸沟桥”抗日一
周年,对平汉铁路发起了三次大规模攻击,破坏铁路,攻克县城十多座。1938年9月,日军
再次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围攻,聂荣臻为部队制定了详细的反击原则,经过四十八天的战
斗,歼灭日军五千二百多人,击毙了少将旅团长等一批军官。
当我军力量有了相当程度的壮大之后,聂荣臻开始组织较大规模的对日围歼作战。19
39年9月,与贺龙率领的八路军一二O师配合打了敌人。随后组织了黄土岭战斗,歼灭日军
第二混成旅团一千五百余人,中将旅团长被击毙。
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发动了规模宏大的百团大战,聂荣臻指挥晋察冀军区的四十多个
团参加了历时百天的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歼敌四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
日军为了实施报复,调集数万精锐部队对各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聂荣臻审
时度势改变战术,命令部队分成小股武装力量,到外线、到敌人的背后去攻据点、炸炮楼
。聂荣臻亲自率领边区党政军机关适时地跳出包围圈儿,使敌人的合围计划破产。由于聂
荣臻指挥有方,经过六十六天战斗,歼敌五千五百余人,粉碎了日寇的“扫荡”。
1943年聂荣臻奉命到延安,他从创建晋察根据地到离开历时门年,指挥我军对日作战
一万七千余次,毙伤、俘虏、反击敌人二十三万五千多人。把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成为模范
根据地。因五台山在根据地内,毛泽东曾风趣地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不难看出毛泽东对聂荣臻的喜爱。
4、 置身华北胸怀全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支持中央建立东北根据地,聂荣臻身为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
心中却装着大局,在自己兵力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抽调十万余兵力支援东北军区。在兵力
减弱的情况下,他仍然率兵积极参加大规模的歼灭战。1945年9月,他与贺龙配合反击傅作
义部队的进犯,歼敌一万二千人。
1947年春,聂荣臻指挥了正大战役,向正大路发动猛攻,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歼敌三
万五千人。之后又进行了青(县)泡(县)、保北战役,歼敌两万余。使北平、天津守敌
龟缩于城内不敢出援。
任何一位将帅都愿意在大规模作战中显示自己的才能。到我军进入战略反攻时,聂荣
臻已经征战二十多年。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是放手杀敌打大规模战争的好时机。然而
,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是,配合东北作战,抓住华北的敌人,不使其增援东北;卡住东北
敌军的入关通道,不使其跑入关内。这一部署把华北野战军置于从属地位。聂荣臻从大局
出发,坚决服从中央的决议,积极配合东北战役。在此之前,聂荣臻指挥部队打了清风店
战役,歼敌一万三千余人。接着又攻下石家庄,歼敌二万四千,此战被誉为“夺取大城市
之创例”。
为了配合东北战场作战,他下令第二兵团进入热河西部和冀东地区,切断东北敌军与
华北敌军的联系。又令第三兵团在平汉路北段作战,构成对平津的巨大威胁,使平津之敌
处于自顾不暇状态,这些战略行动,有效地配合了东北地区的辽沈战役。
1948年5月,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罗荣桓率兵入关。中
央命令聂、林、罗共同指挥平津战役。此时我军已处于优势地位,而且军队的士气正处在
最旺盛的时期,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一场大仗了。但聂荣臻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向中
央建议,先打下张家口,再攻克天津,扫清外围,争取和平解放北平,以保护这座文化古
城。林彪不赞同这一方案,认为这是幻想,坚持通过“打”解放北平。聂荣臻只好以个人
的名义向毛泽东发了电报,内容是建议打下天津后争取和平解放北平。毛泽东回电,完全
同意这个意见。
我军打下张家口后,切断了傅作义的西逃之路。1949年1月15日,我军攻克天津,歼灭
守敌十三万人,堵住了傅作义部队的南逃之路。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聂荣臻亲自安排谈判
事宜,经过对傅作义将军晓以大义,终于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此时傅作义手下尚有二
十万军队,全部接受了我军的改编。北平的和平解放被称作“北平方式”。这一方式不仅
避免了我军攻城必然导致的数以万计的伤亡,还完好地保存了这座著名的文化古都。聂荣
臻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从大局出发的行为,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质。
5、 高瞻远瞩抓好科研
全国解放以后,聂荣臻在军内担任了许多要职,为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国防满面春风端科技事业的贡献。聂荣臻元帅1956年11月
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9年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亲自出面
组建了火箭、原子能、飞机、舰艇、电子设备等国防科技研究院所,培养了一大批有质量
的科技人才。
为了发展原子弹和氢弹,他亲自组织领导科研攻关和全国协作,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
试验成功了多种导弹和原子弹,时隔不久,又试验成功了氢弹。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经济异常困难,许多重大项目纷纷下马,聂荣臻组织科研
人员论证后,确认“原子弹”和“氢弹”在三至五年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完全有可能研制
成功。正是这一意见,保证了“两弹”不下马。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预计的那样,1964
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从此打破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
对我国实行的核讹诈。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弹又获成功。这使我国成了世界
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聂荣臻元帅长期夜以继日地工作
,制定规划、筹措经费、培养人才、组织攻关协作等等。在发展中国家,很少有象我国这
样靠自力更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自己的国防尖端技术。这一辉煌的成果,包含着
聂帅的智慧和心血。
在研制常规武器和民用科研项目上聂帅也取得显著成果。他青年时代曾在国外攻读化
学,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历史却让他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和军事家。
到晚年,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新中国后,他又成为科学技术工作的
领导者。在工作中,他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和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重视
和关心知识分子,调动和发扬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科技事业不断前进。在“文化大革
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做了斗争。
1969年夏,受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与叶剑英、徐向前一起,全面深
入研究了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他是中共第八
届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第十一、第 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还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2年5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他的军事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著作巳
收入《聂荣臻军事文选》。他还著有《聂荣臻回忆录》。
聂荣臻年表
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吴滩镇。
“五四”运动时在家乡参加了学生的爱国活动。
191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在比利时沙洛瓦大学化学工程系读书。
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春转人中国共产党。
1924年10月到苏联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
学军事。
1925年8月回国,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并为中共广东军委成员。
1926年5月,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参与向北伐军
派遣中共党员的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整顿遭受破坏的工人纠察
队,处理善后工作。
1927年7月,由周恩来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组织张发奎部第二十五师两个多团参加南昌起义,8月2日凌晨赶到南
昌,被任命为第十一军党代表,与军长叶挺率部南下。潮汕失败后,转赴香港。
1927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在受挫的紧急情况下,与叶挺果断决定撤退,保存
了部分革命武装力量。
192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1930年初任中共顺直省委(工作范围相当于华北)组织部长。
1930年 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中央军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坚持秘密斗
争。
1931年12月,他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
。
1932年 3月,他和林彪支持毛泽东关于红军主力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地区发展的意见
。 4 月,作为东路军政委,与东路军总指挥林彪率部在毛泽东率领下,指挥漳州战役。
1933年后,与军团长林彪率部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 “围剿”。
1934年10月,与林彪率部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过金沙江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与司令员刘伯承,强渡大渡河。随后和林彪率
一军团作为长征队伍的先锋。
1935年9月,在俄界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
到陕北后,与林彪率部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
1936年5月,与代理军团长左权率部参加西征。
1936年10月,与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 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与林彪指挥平型关战斗。
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第一一五师一部在山西、察哈尔、河
北三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1939年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
旅团长。
1940年春,率晋察冀南下支队参加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的作战。
1940年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组织指挥所部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等铁路
线进行破袭战。
1941年秋,日军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平西地区大举“扫荡”,并将晋察冀军区领导
机关合围于阜平地区。他在指挥主力转至外线作战的同时, 率党政军机关突出重围,粉碎
了日军围歼晋察冀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企图。
1942年,在斗争极其残酷、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组建大量武工队,深入敌占区
,扩大游击区。至 1943年后,逐步扭转了困难局面。
1943年8月,离开晋察冀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8月10日起,部署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日伪军进行反攻作战。
1945年10月,与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共同指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的部队进行绥远
战役。
1947年4月,指挥正太战役,攻克正太铁路沿线七城及井陉等重要矿区,使晋察冀与晋
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7年11月,在取得清风店战役胜利后,组织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石家庆战役。
1948年8月任华北军区司令员。
194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与林彪、罗荣桓组成平津前线总前委,指挥平津战役
。
1949年2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
1949年9月任北平(今北京)市市长。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工作,协助中央军委领导人部署
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参与抗美援
朝的组织工作。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6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
1958年兼任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59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9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领导科技攻关,仅用五年时间就研制成
功多种导弹和原子弹,不久又研制成功氢弹。
1969年夏,受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与叶剑英、徐向前一起,全面深
入研究了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
他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第十一、第 十二届
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还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2年 5月 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7.17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