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自忠将军(1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2日08:43:4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与日军首战于长城

  1937年10月上旬,张自忠率部进入山西。在他前后入晋的西北军将领还有刘
汝明、张人杰、吕秀文、童玉振、孙良诚、宋哲元、秦德纯、赵登禹、张维藩等
人,各部合计约六七万人。
  11月中旬,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关于北方军事善后问题,蒋介
石决定将晋军和西北军残部改编为边防军,由张学良负责改编,并归其节制。张
北返后即着手改编,确定将西北军残部改编为一个军。
  在入晋的西北军诸将领当中,以宋哲元资望最高。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
人,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
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为收拾残局,宋哲元派萧振瀛、秦德
纯等人同各方联络。张自忠对宋颇有好感,愿意拥戴宋哲元为军长,并推荐好友
冯治安为师长。由于第六师在各残部中是装备整齐的劲旅,因此张的态度举足轻
重。
  1931年1月16日,西北军残部正式编成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
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为三十八师师长。同年
6月,南京政府开始整编全国陆军,第三军改番号为第二十九军。
  二十九军改编一就绪,张自忠就投入了艰苦紧张的练兵工作。虽然粮饷不足
,处境艰难,但张自忠的精神并未馁丧,因为艰苦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1931
年夏,国民政府 财政部长孔祥熙北上考察华北政务,便道归晋扫墓。宋哲元特派
张自忠请其检阅三十八师。孔祥熙所得印象是:“卒伍整饬,无矜气,无怠容。

  中原大战的失败对于张自忠犹如一次脱胎换骨。西北军惨遭败绩、冯先生下
野隐退固然令他难过;但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中原大战的结局为 避免自相残
杀、断送国脉的无益内战的重演提供了可能。作为一个爱国军人,他多么渴望全
国的军人能够团结一致,枪口对外,为捍卫祖国而效力!
  因日本军队向关内侵略,张自忠杀敌报国的愿望提前实现了。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并于1932年拼凑了伪满洲国。但日本军阀
并不以此为满足,复于1933年开始了新的侵略扩张。这次扩张的目标就是与东三
省毗邻的热河省。
  1933年元旦之夜,日本关东军突然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发动攻击,3日占领山
海关,取得了进攻热河的有利态势。
  国民政府一面请求国联制裁日本,一面集结兵力,准备御敌。北方各军与中
央军北上增援部队编组为8个军团:
第一军团,于学忠任总指挥,兵力4.5万人,拟用于天津及大沽口、芦台一线。

第二军团,商震任总指挥,兵力4.3万人,拟用于滦东及滦河防御。
第三军团,宋哲元任总指挥,兵力3.4万人,拟用于凌南、义院口之线。
第四军团,万福麟任总指挥,兵力4.3万人,担任叶柏寿、凌南、义院口之线防
御。
第五军团,汤玉麟任总指挥,兵力3万人,拟用于建平、赤峰之线。
第六军团,张作相任总指挥,兵力4万余人,担任赤峰以北之作战。
第七军团,傅作义任总指挥,兵力3万人,担任察东防御。
第八军团,徐庭瑶代理总指挥,兵力6万人,拟用于古北口方面。
  以上各部统归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调度指挥。
  1933年2月21日,日本关东军以第六、第八师团,独立混成第十四、第三十三
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等部为主力,并纠集伪满军张海鹏等部约10万人,在关东军
司令官武滕信义指挥下,兵分三路进攻热河。热河省主席兼第五军团总指挥汤玉
麟部连同义勇军不下10万人,或逃或降,一触即溃。汤玉麟本人以200辆汽车装运
私产,逃往天津。3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128人不费一枪一弹,耀武扬威地占领了
热河省会承德。
  热河在短短十余天里竞被日军全部占领,举国上下为之震惊和愤慨。张学良
被迫辞职,遗职由何应钦代理。
  此时二十九军已扩编为3个师,序列是:
军 长 宋哲元 
副军长 秦德纯
参谋长 张维藩
总参议 萧振赢
第三十七师 师长 冯治安
第一O九旅 旅长 赵登禹
第一一O旅 旅长 王治邦
第三十八师 师长 张自忠
第一一二旅 旅长 黄维纲
第一一三旅 旅长 佟泽光
暂编第二师 师长 刘汝明
第一旅 旅长 李金田
  宋哲元虽为第三军团总指挥,但所辖只有一个二十九军。该军扩编后兵力有
所增加,但武器装备仍极为低劣,全军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重机枪不过百挺
,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步枪多为汉阳造和38式,还有一些老毛瑟枪和土造枪。
由于枪械陈旧,型号不一,弹药补给十分困难。根据西北军的传统,二十九军给
每位士兵打一把大刀,并多制造一些手榴弹,以资弥补。
  1月10日,二十九军主力奉命由山西阳泉开赴通州、三河、蓟县、玉田待命。

  这是张自忠有生以来第一次同日军交战。部队出发前,他召集全师营以上干
部开会,作战前动员。他慷慨激昂地说:“日本人并没有三头六臂,只要我们全
国军民齐心协力,与日寇拼命,就能将日寇打出中国去。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
时,为国捐躯,重如泰山!”他还要求部队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要与当地老百姓
打成一片,不动老百姓一草一木;第二,战斗中要节省子弹,不瞄准敌人不准打
枪。
  3月4日承德失陷后,二十九军奉命赴冷口策应万福麟部作战。不料,二十九
军正行进中,万福麟部已败退至喜峰口附近。鉴于敌情变化,华北当局改变计划
,令二十九军迅速赶赴喜峰口阻敌,冷口防务交商震部接替。宋哲元即命赵登禹
率一O九旅先头出发,其余各部跟进。
  3月7日,张自忠与冯治安抵达遵化三屯营。此地距喜峰口30公里,张、冯在
此设立二十九军前线指挥所,就近指挥前方作战。在与冯治安、赵登禹商讨作战
计划时,他鼓励他们说:“人生在世总是要死的,打日寇为国牺牲是最光荣的。
只要有一兵一卒,我们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冯、赵二人甚为赞同。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北部燕山山脉的中段,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
隘,也是塞北通往京都的交通要冲。这里山屏耸秀,层峦叠峰,险山深谷,绝壁
危崖,构成天然之险。进攻喜峰口的日军为独立混成第十四旅团和第八师团第四
旅团及伪满军一部,共3万余人。3月9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攻占喜峰口东北制高
点孟子岭,以火力控制了喜峰口,形势对我极为不利。
  9日午后,赵登禹率一O九旅抵达喜峰口。日军亦源源增兵,双方展开激烈遭
遇战。经过两天连朝接夕的交战,我军虽然顶住了日军的攻势,却未能克复孟子
岭高地,处境仍然被动。张自忠感到这样与敌人硬拼消耗终非善策,于是同冯治
安、赵登禹商议,决定组织大刀队对日军实施大规模夜袭。 
  11日夜,王长海率领二一七团,赵登禹、董升堂率领二二四团,李九思指挥
二二六团杨干三营,分路夜袭敌营,大获成功,杀敌上千人;一一O旅乘机发起正
面攻击,有力地牵制了敌人。杨干三营尖兵排士兵李大兴还缴获了一架极为珍贵
的高倍望远镜。张自忠拿到这架望远镜,稍加端详,即喜形于色地说:“这是指
挥炮兵射击用的十二倍望远镜,我们花钱也买不到。”他当即叫人取重金奖赏李
大兴。
  15日一早,张自忠由三屯营亲临喜峰口前线,视察阵地,慰劳官兵。他将全
国民众送来的钱物一一分发给大家,以示犒劳。针对视察阵地中发现的问题和自
己的作战经验,他向各旅、团长下达了五条指示:
  (一)现在防御是暂时的,收复失地才是我们的目的。在中央战略未决定之前
,我们暂时利用地形,加强工事,一面阻止敌人前进,一面伺机袭击敌人,不能
呆板地死守挨打。如果只知死守阵地,日子长了,士气就会消沉。
  (二)防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重要据点必须加强。要控制一定数量的预备队
,以备必要时增援和出击。
  (三)现在你们选的阵地很好,但是也有些地方太暴露,易遭敌机轰炸和敌炮
射击,应在半山腰选择隐蔽地点,再做一道工事,下边多设鹿砦栅,多埋地雷。
上挖交通沟,通到主阵地。
  (四)我们没有对空武器,易受敌机低空轰炸。可用各营预备队,集中火力,
对在千米以下飞行的敌机齐发射击,但每人只放一枪即迅速隐蔽,避免敌机发觉

  (五)设置假目标,使敌人误假为真,诱敌射击,耗其弹药,避免我们的损伤

  这些指示,是张自忠在总结长城抗战打响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体现了他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和积极防御的一贯作战思想。佟泽光旅
长说:“我们一一执行了张师长的指示,在以后的战斗中,确实避免了不必要的
伤亡。”
  二十九军在喜峰口一带固若金汤的防御,使日军志气馁败,他们见雷池不可
逾越,遂将主攻方向转到罗文峪方面。
鉴于罗文峪守军暂编第二师只辖3个团,兵力薄弱,张自忠、冯治安决定将三十七
师刘景山二一九团和三十八师祁光远二二八团调往罗文峪方面,归刘汝明师长指
挥。战斗结果,日军再遭败绩,狼狈撤退。
  在保定的蒋介石得到二十九军捷报,喜不自胜,特电宋哲元、张自忠赴保一
晤。19日,宋、张、冯三人赴保谒蒋,受到盛情款待。据说,蒋“神情欢愉,面
有喜色”。这是张自忠第一次与蒋介石见面。
  但长城抗战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个结局决非偶然。因为蒋介石此时的主要注
意力仍放在“围剿”共产党和红军上,故有意将长城抗战限制在一定规模之内,
而不愿增派后续部队;再者,长城抗战本身是一种分兵把口的线式防御,这种防
御的稳固程度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而不是最坚固的环节。所以二十九军的出色
表现并不足以挽救长城抗战全盘失败的结局。由于日军从冷口突破商震部防线,
攻入长城以内,继而占领迁安,二十九军陷于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
放弃喜峰口、罗文峪阵地,向西南方向退却。国民政府加紧向日军谋求停战,最
终被迫同日方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该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日军对东三省
的占领,并使察东、冀东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区。从此,长城即为国境,
平津化为边塞,华北的冀、鲁、晋、察、绥五省全部暴露于虎口之下。
  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但二十九军的表现却是值得中国军人骄傲的。喜峰口、
罗文峪的胜利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而且洗雪了中国军
队因热河作战场玉麟部不战而逃所蒙受的奇耻大辱,显示了中国军队抵御外侮的
能力。日本一家报纸评论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
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二十九军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扬海内,宋哲元
、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刘汝明等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一首题为《
颂张自忠》的诗这样写道:
军称模范久驰名, 。
誓与倭奴苦战争。
深夜出兵来杀贼,
刀光闪烁气峥嵘。
  张自忠认为,二十九军之所以能够用低劣的装备打退日军几十次猛攻,并歼
灭日军5000多人,除以攻为守约战术原则和注重野战工事的构筑等因素外,主要
得益于全军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张自忠将其归纳为四点:
  具和睦无间之精神,全军上下一心一德,藉收指挥单应之效果者一也;抱绝
大牺牲决心,冒死争先,有进无退,足以沮丧敌人之斗志者二也;持坚忍不拔之
毅力,苦撑于危急震撼之际,而卒赖以战胜困难环境者三也;绝对守军纪不扰民
,造成武力与民众结合,为战事有效之援助者四也。
  这个分析,准确精辟而切中要害。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