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自忠将军(1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2日08:45:3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卢沟桥畔起风云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开始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
。1935年,日本通过华北事变攫取了对冀察两省的种种特权,并迫使国民党及中
央军退出平津河北,这对于国民政府是一个深重刺激。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扩张也
损害了英美的利益。招致了英美的不满。在这同时,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通过
万里长征转移到西北地区,无形中减轻了对国民党统治的威胁和压力。“两害相
权取其轻”。从1936年开始,蒋介石的对日政策逐渐趋向强硬化,并在暗中通过
种种渠道与共产党接触,探索联合抗日的可能。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上结
束了十年内战。1937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又在实际上接受了共产党提
出的国共合作的主张。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在华北,处于日蒋之间的冀察当局也逐渐趋向中央化,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日
益紧密,并开始大规模组织平津学生军训。国民政府和冀察当局的政策转变,引
起日本的强烈不满。为阻止这一趋势,日本加紧了对华战争准备。
早在1937年4月间,苏联情报机构就传出消息说:“宋哲元、韩复榘近来对中央态
度较好,有日益中央化之危险,因此在最近将来,日方有随地寻衅可能,……地
点在内蒙或冀东,时间约在五六月之交。”驻华北的日本中国驻屯军从4月下旬起
,在平津近郊举行战斗演习。到6月份,演习更加频繁。尤其是驻丰台的第一联队
,竟以攻占战略要地卢沟桥、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地举行演习。一时间,平
津一带氛围诡谲,风声鹤唳。东京的上层人士私下里盛传:“七夕的晚上,华北
将重演第二个柳条沟一样的事件。”
  一场石破天惊的大事变果然发生了。
  7日深夜,在卢沟桥外回龙庙一带演习的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第
三大队第八中队,突然以听到“非法射击”和“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
宛平城内搜查,遭到守军拒绝。7月8日清晨,日军悍然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动攻
击,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压抑很久的抗日情绪如火山一般爆发了。一时间,举
国上下同仇敌忾,群情激愤。中国共产党也发表通电,呼吁抗战。
  事变发生时,宋哲元在山东老家乐陵,冯治安在河北省会保定,张自忠在北
平卧床治病,高级官员中惟有北平市长秦德纯在平主持工作。
  面对日渐扩大的冲突,张自忠忧心如焚。他一面与冯、秦等人联名电请宋哲
元速归,一面思考如何应付目前局势。从个人感情上讲,张自忠何尝不想操枪奋
起,杀个痛快.但冀察当局和二十九军的特殊地位使他不得不作多方面的考虑:

  ——日本人此番寻衅用意何在?如果进行交涉,有无就地解决的可能?
  ——南京政府在和、战问题上究竟持何态度?二十九军率先开战是否符合南京
意图?
  ——一旦全面开战,冀察平津必不能保,二十九军作为一支与蒋介石素有隔
阂的非嫡系部队,出路何在?
  9日,三十七师一一O旅旅长何基沣请示师长冯治安同意后,准备会同其他部
队向丰台日军发动突袭,歼灭该敌。张自忠得知后对何说:“现在尚有和平解决
的可能,你们要大打,是愚蠢的。”何旅长回答说:“现在的情况,不是我们要
打日本人,而是日本人要打我们。”张自忠感到何旅长不易说服,而自己又不是
他的直接长官,于是通过军部下达了“只许抵抗,不许出击”的命令。该命令使
前线部队丧失了一次歼敌良机,引起官兵们对张自忠的不满。
  10日夜里,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与日本驻平陆军助理武官今井
武夫冒雨来到椅子胡同张自忠私邸,径直找他交涉。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写道:
看到他那种容颜憔悴、横卧病榻而进行交谈的样子,甚至对他产生令人怜惜的悲
壮之感,其诚恳的态度更给人一种好感。
  然而出乎他们的意料,张自忠听了松井提出的条件之后,非但不答应处分“
肇事”的负责人,对于撤退卢沟桥附近中国军队的问题,也不过主张调换一下部
队而已。松井和今井无功而返。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与张自忠的交涉,也因
意见相左而没有结果。
11日晚,宋哲元从山东返抵天津,张自忠由平返津迎宋。此时宋哲元同张自忠一
样,认为“目前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只要我们表示一些让步,局
部解决仍有可能”。实际上,日本政府已经做出了扩大战争的决策,华北日军与
冀察当局的交涉只是缓兵之计,宋哲元与张自忠等人对此缺乏清醒判断,仍致力
于通过交涉解决事变,并与日方签订了停战协定。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以“应战而不求战”为应付事变的基本方
针。从这一方针当中,冀察当局看不出蒋介石发动全国抗战的决心,尽管蒋介石
多次致电宋哲元,要他去保定坐镇指挥,但宋认为事变尚有就地解决的可能,因
而没有从命。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局势仍不明朗。24日晚,张自忠吃过晚饭,独自一
人在市府大楼的走廊往来徘徊。适值天津交通银行行长徐柏园前来看他,当徐问
及时局和对策时,张自忠紧握双拳,如虎相扑,狠狠地说:“混蛋的日本人,当
然要杀尽他们才痛快!”过了片刻,他又摇摇头,叹息着说:“但如若仍有一线的
希望,目前总以弭患为是。”其内心的矛盾,溢于言表。
  张自忠力求就地解决事变的态度使舆论界对他的误解进一步加深了。在一般
人看来,张自忠无疑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离汉奸只有一步之遥。平津舆论
界乃至二十九军当中都广泛流传着“三十七师打,三十八师看”的说法,言语中
透着对张自忠的不满。当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要对得起民众》的短文
,说:“张自忠在津宣言:‘我姓张的决不做对不起民众的事。’我们闻其‘声
’,如见其人。拍着胸膛硬碰,好像不失‘英雄’本色。……这样并无用处,事
在做给人看。”张自忠看了这篇文章,神色严肃地说:“我倒是同意他的观点,
谁是民族英雄,谁是混账王八蛋,将来看事实吧!”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