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自忠将军(2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2日09:04:4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出访日本

  1937年3月,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突然向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发出
了访日邀请,并慷慨许诺,所需费用全部由日方承担,从庚子赔款中支付。人们
不禁要问:日方何以如此亲善、如此慷慨呢?
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部辅佐官寺平忠辅透露了一点线索,他说:现在的华北和以
前完全不同,特别是国民党三中全会之后,抗日的空气弥漫京津一带。总之,已
是大祸临头,没有时间试行五省联盟之构想。如何使宋哲元逃不出我们的掌握,
乃是北平特务机关应尽全力的任务。看来,这很可能就是日方邀宋访日的用意所
在。
  冀察政务委员会是蒋日矛盾和蒋日妥协的产物,其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有两重
性。一方面它是南京政府统辖之下的一个地方政权,但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它的成立适应了日方华北特殊化的要求,与日方存在着一定的妥协,
但在民族利益的根本问题上又同日方存在着矛盾和抗争。
  西安事变发生后,冀察当局逐步趋向中央化,但远未发展到与日方决裂的程
度。宋哲元、张自忠等人虽不失抗日立场和民族气节,但从团体利益和为全国抗
战争取准备时间出发,仍力图避免与日方的正面冲突,以求延长华北的稳定局面
。因此,宋哲元答应了日方的邀请;但他考虑到如果自己亲自出访,一旦日方提
出种种无理要求,我方势必失去回旋余地,故而决定由张自忠率团访日。因为张
自忠在日期间如遇类似情况,可以须请示宋为由而不作答复。
  在抗日空气浓厚的形势下,张自忠将率团访日的消息—经传出,即引起舆论
界种种猜测,人们甚至怀疑张自忠负有与日方秘密交涉的使命。在人们心目中,
张自忠的政治面貌也随之变得模糊不清。一位好心的朋友对他说:“为什么要去
日本呢?这于你的名誉是不利的。”“我知 道。”张自忠回答说,“但是在和平
未绝望以前,我希望能够打开一个局面,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使国家有更充
实的准备,其他毁誉我是不计较的。”
  4月22日,宋哲元率二十九军高级将领秦德纯、冯治安、刘汝明、赵登禹等人
,在北平设宴为张自忠送行。席间,宋哲元对张自忠嘱咐说:“荩忱,你到了日
本,住要住最大的旅馆,坐要坐最好的汽车,不要小家子气,叫鬼子看不起。”
张自忠笑着回答:“请宋先生放心。”
  23日上午,张自忠率团乘坐日本客轮“长安丸”号启程东渡。随行人员有河
北省保安处长张允荣,二十九军旅长黄维纲、伺基沣、徐廷玑、田温其以及冀察
平津政界、工商界人士,共20余人。
  28日,张自忠一行抵达东京,下榻于帝国饭店。当晚,日军大将松井石根前
来拜访。29日,张自忠应邀参加天长节及天皇阅兵式。
  阅兵过后,东京市长和陆军大臣先后宴请代表团成员。陆军大臣杉山元并与
张自忠举行了会谈。杉山元向张自忠提出了华北经济提携问题,张自忠答复说:
“中日经济提携的前提是消除政治障碍,而消除政治障碍首先要取消冀东伪组织
。”杉山元含糊,其辞地说:“只要华北当局把应做的事做好了,取消冀东政权
不成问题。”
  双方言词客气,却自说自话,不肯妥协,遂不了了之。这是张自忠访日期间
与日方的惟一一次政治性接触。
  在东京期间,日本少壮军人也曾邀请张自忠及二十九军将领吃饭。席间,有
一位少佐起立致词说:“我们都是军人,我们的关系比较密切,因为中日两国和
平联合,要由我们先握手;假使不幸中日两国发生战争,也是我们先动手。”接
着,他又以威胁的口吻对张自忠等警告说:“你们不要听苏俄的宣传,把苏俄的
武力估计得太高了,更不要以为有苏俄做后盾,就可以抵抗日本。”
  张自忠听了这番话,转脸示意何基沣代致答词,何旅长心领神会地站起来说
:“同人对于贵少佐的豪言壮语非常钦佩,不过中国无论现在或将来,决不会联
合某国来反对某国,我们只求自力更生,来保护我们的领土主权。至于说中日两
国提携,我们是十分愿意的,不过提携要以平等为基础。日本固然要生存,中国
也需要生存。”何旅长的几句话不卑不亢,十分得体,张自忠很满意。
  为了在中国人面前炫耀国力,日方多安排代表团参观一些科学仪器、大型工
厂和现代兵器展览。一次,他们邀请代表团参观航空表演,四五架飞机尖利吼叫
着从高空向代表团俯冲下来,一次比一次低,最后一次几乎掠着头顶而过。陪同
参观的笠井井少佐不时得意地望着张自忠,张面无表情,不动声色。回到住地,
张自忠向几位将领问道:“今天感觉如何?”几位旅长气愤地说:“日本鬼子坏透
了,今天的表演,分明是示威!”
  离开东京的前一天,张自忠应邀与数百名旅日山东留学生见面。为首的同学
致词说:“张先生这次来访日本,山东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我们也很关心张
先生访日的情况。张先生是长城抗战的名将,希望谈谈来访的情况。”语气中分
明透着疑惑和焦虑。
  张自忠当然明白同学们的心思,他开口就问:“你们这里有日本人吗?”同学
们答:“没有,大门已关上了。”张自忠一见都是自己人,便诚恳地对大家说:
“这次日本本来是请宋先生来的,因为宋先生要回山东养病,所以派我来。同学
们放心,我张自忠在任何时候,都决不会做出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民族的事情。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谈到访日观感,张自忠心情沉重地说:“日本工业确有一种努力求进的精神
,其纺织和航空业进展尤其快速。中日两国,同在东亚,风土人情,大同小异,
惟一则突飞猛进,一则凡百待兴,实有令人注意研究之必要。名山大川往往使中
国人看不起日本的自然凭借,五千年的历史常常使中国人瞧不上日本七十年的努
力。你们这些在日本学习的同学务要戒除这种虚骄之气,同时也要甩掉自卑自馁
的心理,发奋学习人家的长处,回来改造我们苦难的国家。”在场的同学都被他
的话所感染。 
  最后,张自忠询问了同学们的经济来源,当场取出一笔钱交给他们,说:“
我代表宋先生,在经济上给你们一点帮助。” 
离开东京后,代表团又访问了大阪、神户、奈良、名古屋等地,5月29日返抵天津

  在日期间,张自忠言行谨慎,态度坚决,并多次对日方的不友好行为进行了
抵制。从战后日本公布的档案资料看,找不到任何张自忠访日期间有负职守的记
载。但狡猾的日本人却故意作另外的渲染,声称“代表团在日期间受到各方面热
烈的招待,满载而归,每个人都满脸喜气,亲日气氛的造成已收到相当效果。”

经日本人这一渲染,张自忠的政治面目更为国人所误解。有人甚至活灵活现地说
:张自忠同日本人签订了密约,并得了日本人赠送的巨款,日本还送给他一个东
洋美人云云。汉口的《武汉日报》居然将这类讹传作为新闻加以刊登,以致谣琢
纷传,影响甚大。张自忠闻知此情,内心愤懑。在市政府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他
借酒吐情说:“把我张自忠的骨头砸碎,看看哪里会有一点汉奸气味?!”由这件
事,张自忠对新闻界产生厌恶感,索性拒绝会见记者。这样一来,反而失去了申
辩的机会,更加深了舆论的误解,“亲日派”的帽子从此扣在了张自忠的头上。
所幸张自忠的民族气节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改变,他期待着有朝一日用实际行动
向国人表明心迹。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