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自忠将军(2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2日09:12:1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徐州突围

  由于临沂战役对日军第五师团的有力牵制,台儿庄方面中国军队孙连仲、汤
思伯等部于4月3日开始向日军第十师团发动总攻。6日,残敌万余人向北溃退,我
军跟踪追击。7日,台儿庄之敌全部肃清,台儿庄大捷告成。
  中国军队在临沂和台儿庄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蒋介石、李宗仁等人的求胜欲
望。
  从3月下旬起,他们又陆续调集20多万精锐部队向徐州地区集结,与第五战区
原有部队合计达64个师又3个旅,总兵力不下60万。同时,还将中央军胡宗南、黄
杰、桂永清、俞济时、宋希濂等部布置于豫东,作为徐州的后援力量,摆出了与
敌决一死战的架势。日军利用中国军队急于求胜的心理,调集13个师团30万兵力
,于5月中旬将徐州包围。被围之中国军队虽数量庞大,但态势不利,在心理与士
气上也处于劣势;若不及时突围,后果不堪设想。
  5月15日,蒋介石在武汉主持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第五战区据
此决定将所属部队分三路,从日军兵力薄弱的西南面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李宗
仁指定张自忠指挥第五十九军和第二十一、二十七、一三九师等部殿后,掩护大
军撤退;完成任务后开许昌集结。
  张自忠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自淮河作战似来,五十九军已连续作战三个月,全军5个旅只剩下不到两个旅
,急需撤出战场进行整补。因此,以屡担巨艰、伤亡惨重的五十九军承担殿后重
任,确属勉为其难。但张自忠毫不迟疑地接受了任务。 至5月17日,战区主力部
队陆续脱离战场。18日,张自忠才命令各掩护部队放弃当面阵地,开始撤退。他
让二十一、二十七、一三九师先行,自己率领五十九军殿后。
  19日上午,日军占领徐州。下午,九十二军二十一师退至徐州西南韩庄一带
待命。恰巧李宗仁率战区长官部向南撤退也路过此地,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向李
宗仁请示部队行动方向,李宗仁惟恐各部队先于长官部竞相溃退,于是含混地答
复说:“待我们到了湖北宋埠再说。”李仙洲一听大为不满,心想:在这军机瞬
息万变、日军凶猛追击之时,我军或进或退,必须坚决果断,怎能犹豫不决呢?但
是,按军律,一个军的进退必须有上一级的明令才能行动,所以只好原地待命。
正在焦急等待之际,张自忠率五十九军进至韩庄。李急忙前去报告,要求及时撤
退。张自忠当即指示他立刻西撤。事后,李颇为感慨地对人说:“现在下令进攻
的有人,下令退却的则无人,因为要负责任!张自忠将军不顾个人利害,勇于负责
,是名将风范,非同一般。”
  西行不久,将近黄昏时分,日军追击部队一部竟已先期在我撤退大路的北侧
抢占了一个村庄,企图拦截我撤退部队。我军几支部队到达此地后,发现敌情,
搞不清日军虚实,加之群龙无首,纷纷停止前进,观望形势,谁也不肯先行,更
不愿殿后。张自忠来到后,各部队长纷纷前来请示办法,张自忠爽快地说:“我
以一个旅监视该敌,你们立即撤退,开进时要有秩序,切不可惊慌。”随后,各
部队按他指定的顺序迅速安全地撤退了。日军本欲趁我撤退部队惊慌混乱之机发
动袭击,但见我军秩序井然,并预有准备,故未敢轻举妄动。当时在场的军事委
员会联络参谋李诚一说:“张自忠予人以安,自己处其危境,真乃名将典型。”

21日,各部队相继进入皖东北。因渡濉河进展缓慢,各路大军拥滞于濉溪口一带
。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加之后有日军追兵,上有日机轰炸,各部队乱作一团。这
样一来,不但部队难于行动,而且混杂难分。许多部队长因此失去对部队的控制
。但张自忠自有妙计,他命令五十九军全体官兵一律将军帽反戴,以便与兄弟部
队相区别。此法果然奏效。在混乱不堪的大军之中,惟独五十九军标记明显,井
然有序。此事虽小,却反映了张自忠丰富的带兵经验和五十九军的训练有素。
  克劳塞维茨指出:“在失败的会战中,军队的力量虽受到了破坏,而精神的
力量受到的破坏更大。为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退却必须缓慢地进行
,必须且战且退,一旦追击者在利用他的优势时超过了限度,就予以大胆而勇敢
的反击,这是完全必要的。”不知张自忠是否读过《战争论》,但他显然深谙此
道。退却中,他指挥部队徐徐开进,且战且退,始终保持着战斗队形和严明的军
纪,并没有为摆脱险境而加快行军。凡遇有敌军驻扎村庄,张自忠一般是派部队
乘黑夜将敌包围监视起来,掩护大军安全通过;倘被敌发觉,则先机制敌,以炽
盛火力压制日军,候我安全通过,然后适时撤出战斗。
  在危急时刻,张自忠常常亲率手枪队走在全军之后。一次,部队在一个小镇
上休息,突然飞来三架敌机,一阵狂轰滥炸,街道旁的几十所房屋顿成瓦砾。张
自忠趴在路边,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气浪溅击着泥土,掀掉了他的军帽,泥土
盖了他一身。敌机过后,他站起身来,掸去泥土,戴上军帽,说说笑笑继续行进
。这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态度,给官兵以极大感染,有效地稳定了军心。
作为高级将领,能够在艰苦而危险的远程突围中走在部队的最后,这在国民党军
中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张自忠的事迹很快传播开来,连蒋介石也有耳闻,但他
未目睹其事,心中仍半信半疑。后来在武昌遇到冯玉祥,便向冯打听:“徐州队
伍退下来,张自忠走在最后是真是假?”冯答:“一点不假。”并把了解到的情况
对蒋说了一遍。蒋听后连连点头说:“真是好干部!”冯玉祥接着话茬说:“你应
当赶快拨五六个军归他指挥就好了。”蒋介石点着头说:“好,好!等我想想再说
。”
  徐州到许昌,相距500公里,全靠步行。官兵连续作战3个多月,再进行长途
行军,其艰苦情形可想而知。张自忠解决困难靠的还是老办法——与士兵同甘共
苦。冯玉祥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载了这件事,他写道:张自忠将军的队伍,全是步
行,官兵的脚上磨了很多的泡,有些兵们就左歪、右歪地走不动。张将军就把队
伍集合在一个地方,坐在地上,先对大家说明白军人要耐困苦忍缺乏的这些道理
;然后,张将军把鞋袜子脱下来叫大家看他的脚上有多少泡,官兵们看见他满脚
都是泡,这样张将军把脚抬起来向地下一顿,扑味一声,血往四下溅。两只脚顿
完了,队伍再走。那些官兵们连一个歪着走的都没有了,都是挺胸突肚地向前走
去。这可以证明一位将军的动作与官兵的关系是多么大呀!
  当部队行至一个叫蔡里集的地方,张自忠忽听见前面有人争吵,便前去盘问
究竟。一位老头气喘吁吁地说:“老总,这位弟兄骑我的驴不给钱。”那位土兵
小声申辩说:“我们打鬼子行军这么苦,用用你的驴算什么?”张自忠一听大怒,
厉声诘问:“军队的纪律不许拉人家的牲口,你知不知道?”土兵自知理亏,忙说
:“我错了,我错了。”只见张自忠面色严峻地说:“这是国家的法律,我没法
子救你!”当即下令将这位土兵就地正法。随后,他掏出10元钱,向老人道歉说
:“我的兵骑了你的驴,对不起你,是我教育不好。现在把驴还你,这10块钱你
也收下。”老人被刚刚发生的事情惊得目瞪口呆,不敢接钱。张自忠叫他不要害
怕,让副官把钱塞到了老人的手里。
  从此,全军军纪肃然,部队所过,闾里安谧,鸡犬不惊。
  经过千里跋涉,五十九军终于6月1日抵达许昌。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