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自忠将军(4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2日10:32:4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生与死

  张自忠相信,中国抗日战争一定能够胜利,但胜利不会轻易到来。他常对部
下说:“最后胜利必须用鲜血和头颅去换取,空喊胜利,坐待胜利,是永远也不
会胜利的。”“我们要从死里求生,不能存半点的侥幸心理。”
  在张自忠生前留下的并不多的言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恐怕莫过于“死”
了。在给自明的信中,他说:“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
,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在对部下训话时,他说:“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

  在与孙连仲谈话时,也表示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
。”谈来说去,离不开一个“死”字。的确,古往今来,生与死都一直是对军人
的最大考验。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如果不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
命运联系起来,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军人,更不可能成就轰轰烈烈的功业
。在同部属的谈话中,张自忠曾就生与死的问题作了阐释,他说:“人生平均年
龄不过五十左右,事业之 成就与否亦唯五十左右而定。故吾人应知努力之时机倏
忽即逝,倘不急起直追,则必遗害终身,永成憾事。即令终老一生,但最后亦不
免一死,与其庸碌而死,当不如轰轰烈烈建立一番事业。既有裨于国家,复获显
贵之名誉,则虽死不死矣。”这是何等精辟的见解!
  正是在这种生死观的支配下,张自忠每战必留遗嘱,抱定必死之心,亲临前
线,指挥作战。大家既为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所鼓舞,也为他的生命安危而担
忧。为此,他的苏联炮兵顾问劝他说:“高级统帅,不宜过分靠前。欧战那样激
烈,总司令进至山炮射程以内,尚无所闻。”李宗仁也曾不止一次地劝告过他,
但张自忠依然故我。一直跟随张自忠的手枪营营长杜兰(吉吉)再也按捺不住,
毅然上书进谏说:设官分职,各有专责。
  一个指挥大军的兵团总司令,应该运筹帷幄,掌握全盘,决不应该带领少数
人到第一线与敌人拼命。否则,对整个战局和国家的安危都是十分不利的。
翌日,杜营长又找到张自忠,含泪哭谏,直讲得涕泗横流,泣不成声。张自忠也
被这至诚的情义感动得落下眼泪。他动情地对杜营长说:“你的建议是对的,但
我有我的想法,日本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我们太怕死了
。如果我们不怕死,他们就不敢为所欲为了。所以,我想以自己的行动乃至头颅
和生命激励人民战胜日本。我死了,总司令有人当,怕什么?不要哭了,也不要再
说了,你的心意我很理解。”
  自从第一集团军番号撤销后,宋哲元将军专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由于蒋
介石的排挤,以及对于平津失守的自责,宋将军忧郁成疾。1938年7月,他辞去战
区副司令长官职,赴衡山、阳朔、重庆等地养病。1940年3月移往绵阳,病情日重
。张自忠得报后,电令驻重庆办事处处长李显堂就近前往绵阳,聆听宋将军遗言
。4月5日,一代爱国名将宋哲元抱恨而终,享年56岁。
张、宋二人患难多年,情谊极深。宋将军的死,使张自忠失去一位可敬的长官,
也痛失一位兄长和知已。尤其宋将军是在抗日抱负不得伸的困境中衔憾而逝,更
令张自忠思之怆然。
  4月17日是为宋将军出殡的日子。张自忠、冯治安率领三十三集团军主要将领
,专程由鄂北前线赶赴四川绵阳送殡。追悼仪式上,他与冯治安、刘汝明联名为
宋将军敬献挽联:率全军哭我公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感知已报祖国
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这副挽联准确地表达了张自忠此时此刻的心情
。返防后,他又率领三十三集团军全体官兵,为宋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会后,他致信冯治安说:佟、赵死于南苑,宋又死于四川,只余你我与刘、石数
人矣。我等不知几时也要永别。我等应即下一决心,趁未死之先,决为国家、民
族尽最大努力,不死不已!如此就是死后遇于冥途,亦必欢欣鼓舞,毫无愧作。这
表明,宋哲元的去世,更进一步坚定了张自忠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决心。 
一个人,当他决心赴死之时,一切困难与艰险均不在话下,所有烦扰和忧虑也均
可置之度外;惟独有一样割舍不下,那就是对亲人的思念。
  自从1937年9月张自忠在天津与家人离别后,再也未能与他们相见。1939年春
,张自忠的家人已由天津迁往上海。同年5月随枣战役期间,张自忠的结盟兄弟沈
克由沪赴渝途经湖北时,来到襄东前线看望他。俩人相见甚欢,倾谈了三个晚上
。临别时,他特别嘱咐沈克:“你回去后一定叫我的义女廉云到前方来看看我,
千万记着叫她来看看我。”1940年初,他给廉云、廉瑜写了一封亲笔信。此信原
件已遗失,但廉瑜至今仍能记起信中最后的几句话:“大时代的女孩子,应求知
识,求经济独立,不要像你们哥哥那样,做衣裳架子。”这是张自忠生前留给两
位女孩的最后几句话,被她们视为宝贵的遗嘱。 
  4月1日,张自忠又致信自明说:“近来虽困苦点,但精神上却十二分快慰,
身体也好,一切一切均好。惟近来思家之心极切,尤其是万分想念吾母。每想及
此,不觉就非常难过。”
  4月15日,张自明通过三十三集团军驻上海秘密办事处电台与张自忠联系,准
备带廉云和廉瑜赴湖北前线看望他。正待动身之际,忽接张自忠复电:“删(即1
5日)电悉。待一个月后与瑜、云一同来可也。”
  张自明明白,前线又要打大仗了,只好推迟行期。岂料,这一推,使他们永
远失去了与张自忠相见的机会!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