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自忠将军(59)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2日10:44:2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荩忱不死
一个军人,战死沙场,可谓死得其所,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张自忠之死却
有其非同寻常之处: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
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50余国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
因此,张自忠之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其
一。其二,张自忠的死,决非“仓促成仁”或遭遇不测,而是怀着“我死则国生
”之壮志,背负着舆论误解的冤屈,抱定为国家民族尽忠的久决之心,力战不退
,以身殉国的,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军人武德的最高表现。他的死,使
中华民族在危急存亡之秋痛失一员大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但另一方面,
他的死却有着比生更加伟大的意义——他的死,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忠勇奋斗
的榜样,坚定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争取胜利的信心;他的死,震动了那些自私
自利、贪生怕死、动摇妥协之徒。促使他们忏悔省悟,改过自新;他的死,更在
日本侵略者面前昭示了中国人、中国军人的庄严人格,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
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救国的坚强决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是民族的脊
梁,是他们用奋斗和牺牲支撑起民族精神的大厦。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所表现的
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对于维系
民族的生存,推动民族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张自忠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英雄,在于他能经得起生与死的最严峻的考验,
并把个人的生死与民族的存亡合为一流,与亿万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到了这步
境地,他便能够超越一己的利害,敞开宽大的胸怀,变得忠勇、谦恭、坚忍、无
私,便能够在国家忧患、民族不幸的关头挺身而出,担当重任,誓死奋斗,为国
捐躯。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树
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张自忠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实践了孙先生的遗训。从这
个意义上说,张自忠虽然死去,但他的气节和精神,已经超越了他的生命和他所
处的时代,而汇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浩荡长河之中。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之所以
长久地纪念他,缅怀他,原因就在于此。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张自忠耗尽心血,勤恳工作,为国家练就10余万
抗战劲旅,培养了数千名抗战的中坚干部;他身经百战,拼死杀敌,率部歼灭日
本军队不下6万人,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然而,这番轰轰烈烈的功业决不是轻易得来的,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
对张自忠知之甚深的冯玉祥先生,把他的特长和成功经验归纳为14条:英勇果断
;肯牺牲自己;韧性的战斗,不知道什么叫休息;吃苦耐劳,与士卒共计苦;重
视军民关系;虚心接受部属意见;注重干部培养并延揽人才;明是非不将就;知
耻;以身作则;不爱钱;好学;不畏难;体贴部下。这14点,后来被人们称之为
“自忠精神”。应当说,“自忠精神”是张自忠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更是他奉
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最可宝贵的财富。一个人的功业无论如何辉煌也毕竟是有限的
,而他的精神却可以在后来者的继承发扬中获得永生,从而发挥无尽的力量。冯
玉祥先生所书的“荩忱不死”四个大字,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张自忠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死于忧患。他在忧患中奋斗了一生,竭尽了全
力,最终却未能看到胜利的一天,这是多么遗憾的事!但他的奋斗没有白费,他的
努力加速了胜利的到来。他为国家、民族付出了一切,也得到了很多,这就是良
心的安慰和后人的敬仰。他以血汗乃至生命的代价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活要活
得像个样子,死要死得像个样子!”他的一生,没有愧对国家民族,没有愧对祖
宗后代,没有愧对长官朋友,更没有愧对军人的称号。他的战功可夸,他的品行
可嘉,他的气节可颂。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为数并不多
。
张自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他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
在于他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于有多好的客观环境,而在于他是否具有坚强的意
志和正确的奋斗目标,只要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
想迈进,总会有所成就。
文学家郁达夫说得好:“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拎的生物
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
邦!”这是多么精辟的真知灼见!
让我们用金色的大字,把张自忠——这位胆气豪壮、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的
名字,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丰碑上!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