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ve (百年孤独), 信区: Green
标  题: 斯诺《红色中国》:伪满洲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 20:59:40 2003)

    没有什么东西比中国的万里长城更能象征满洲的过去了。万里长城西起遥远的甘肃省
,蜿蜒2000余英里(译注:应为6700公里),到达大连以西的山海关入海。今日的“满洲
问题”也是23个世纪以前长城建造时中国的老问题。

    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辉煌、叹为观止的砖石建筑。它也是从月球上所能见到的地球上
的唯一人工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失败,因为它并没有能够
阻挡住来自北方的野蛮人。它延缓了、但是没有能够阻止住后来对中国的多次征服。

  (右图为宣告满洲国成立的招贴。日本人把他们占领下的满洲称为满洲国。)




“东北王”和满洲

   在满洲指挥部那些日本将军的眼里,这一片无边无际、充满浪漫气息的平原显得十分诱
人。它过去曾激起多少亚洲征服者的欲望,现在也使大和民族的武士们兴奋不已。他们用
的全是现代“文明”的武器,实际上他们是一个仍然保持半封建结构、留恋封建军事威力
的国家的领导者。

“少帅”张学良,1928至1931年满洲的统治者;

“大帅”张作霖(1873——1928年)。
  
    满洲在历史上一向是征服者的诞生地。这片平原的天然地理位置,似乎有一股应有的
力量强迫这里的人们向南方和西方推进。这股力量很久以前使得通古斯人离开他们在鸭绿
江一带建立的部落,并且驱使精力充沛的契丹人、女真人、鞑靼人、蒙古人、最后是满洲
人,一批接一批地来到长城以南,驰骋劫掠,征服中国,统治东亚。 
    效法“铁血政策”的田中义一男爵,也是好战的政友会首领和军部发言人,他控制了
日本政府,并立即宣布要对中国实行“强硬政策”。他后来的行动证实了他的意图。《田
中奏折》据信是1927年6月举行过一次帝国高级文武官员会议,让他们对今后的亚洲政策提
出建议之后才起草的。奏折说明了蒙古和满洲的有利条件不仅是人口稀少——幅员三倍于
日本而人口只是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有超过任何国家的丰富矿藏、农业潜力和森林资源
尚待开发。这份包括对满洲、蒙古进行经济军事联合渗透的详细建议的文件,大体上构成
一项基本行动计划,打算时机一到就开始执行。事后证明《田中奏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
的进军指南,几乎从未出错。这是因为,在东京,陆军和海军是分别由天皇独立指挥的,
两支军队只效忠于天皇一人,早已作好准备来实现《奏折》这样一个明确的计划。

    张学良的政策是要限制日本在满洲的经济和政治扩张,并在适当的时候彻底粉碎日本
的“特殊地位”。日本人首先必须对付像张学良这样一个由于生活在中国环境和影响之中
而变得更像汉人的满洲人。他统治满洲的伦理方针愈来愈转向同中国相互依存,尽管在实
权上他毫不让步。

    要了解“少帅”,就必须先了解一下聪明狡猾、精力旺盛的“大帅”张作霖,他把满
洲当作祖上的遗产传给了“少帅”。日本对俄国宣战并选定满洲作为战场的时候,张作霖
不过是一大股有组织的土匪的头目。他上了日本人慷慨许诺的钩,跟日本人站在一头,从
日俄战争中捞到一支满洲最强大的陆军。1912年清朝崩溃之前(译注:应为1911年),他
就掌握了大半个南满的生杀大权。

    第一次革命后,中国新政权的独裁者、想当皇帝的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督军。1917
年,袁世凯企图在北京复辟称帝,张作霖促进了他的倒台。由于袁世凯登上幡龙御座一事
宣告失败,张大帅得以将他的势力向长城以南发展。大帅一生也并非高枕无忧。他经常提
心吊胆,怕遭人暗算。只是在他儿子接受他的卫队以后,他才稍觉宽心。那时候张学良二
十一岁。

    翩翩少年的张学良喜欢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他穿着进口的服装,开着欧洲的赛车
,在他父亲管辖的城市里飞驰而过。他染上好赌和抽大烟的习惯,成了歌女们的意中人,
也成了大帅的心病。

    1926年到1928年间,张作霖在华北和满洲掌管过一个得到列强各国承认的政府,最后
被南方的国民党人赶出北京,退往长城以北。火车经过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上一座铁桥
时,一颗炸弹就在他乘坐的车厢下面爆炸了。国民党人和日本人都被指控是这次暗杀的策
划者。南京否认了,东京没有否认。

    谁来继承张作霖,当时还说不定。比起大帅的这个乳臭未干的儿子来,有两个权力大
的将军更可能被选中。可是张学良自己发动了一场政变,解决了这个问题。南京的国民党
政府为此感到高兴。这个年轻人对满洲的控制的到了官方的同意。南京给了他总督的位置
,洋洋得意的少帅对这一如意的回报是“承认”南京政府。


沈阳事变

    1931年9月18日,离沈阳日军驻防地不远的南满铁路,据说被炸毁了几英尺。不久,一
列快车通过了被炸的地点,并未造成损失,可是这起事件成了讨伐行动的接口,结果是日
本征服了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满洲。然而,与其说“沈阳市变”是个开头,倒不如说是在这
以前几次战争产生的“意外”结果,是日本人制造许多“事件”的最终产物。在日本这次
侵略行为中爆发出来的种种社会和政治力量,同出于报酬雪耻的神圣使命感的种种道义力
量结合在一起了。 
    日本入侵沈阳,唤醒了中国人,接着开始了对日的经济报复。有一段时期,国民党和
南京政府似乎要振作起来,恢复民众的信心,用抗日纲领来团结、组织、巩固这个幻想已
告破灭的国家。当并未出现正确的领导,南京政府仍旧软弱无能。

    然而,成千上万的爱国学生、小商人、知识分子起来了,他们在城市中领导反日示威
游行。“天高皇帝远。”尽管他们不注重政治讲演技巧,但在消极抵抗方面,中国人开始
表现出仍然具有民族团结心。能不能也用刺刀来挫败中国人的抵制行动呢?日本人很快就
要在上海试一试。

    本庄繁将军一进沈阳就采取军事手段来对付老百姓和前政府。没有逃走的中国官员遭
到逮捕,有些被杀害了,大多数释放后被驱逐出境,留下了一些在日本人组成的新政府中
使用。日本陆军控制了政府机关,包括省属的财政、工业、邮政及交通部门。他们接管了
中国铁路、电报局、美国人建造的广播电台,以及电话、电力、盐业等管理机关。凡是参
与这个改组计划的中国人都被人们称为“傀儡”,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担任职务就必须
听命于日本顾问。

    日本入侵的时候,张少帅在北京,没有力量单独来应付这场危机。他完全指望南京政
府和他那个主张依赖国联的“盟兄”蒋介石。结果,张学良的部队在撤退时象征性地抵抗
了一阵,之后,他就把老家丢了。这一牺牲使蒋委员长保住了南京不稳定的政权,并对共
产党开始一次新的围剿。号称东北军的满洲部队进了山海关。

进攻上海
    1931年9月18日,被日本侵略军破坏的沈阳铁路车辆。1932年毁于日本炸弹的上海某区

    1932年1月28日漆黑的午夜。 
    突然间,日本人用步枪、机关枪袭击虬江路。我急忙从上海北站赶到那儿,看见一个
人影停住后倒了下来。远处有个中国士兵跪下身子,再爬进一家门口,开始射击。街上空
空荡荡,像一条放干了的水沟;铁栅栏门都合上了,仿佛房屋里住的是河蚌。剩下最后一
点灯光也熄灭了。

    就在那条臭气熏人的街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激烈的”战争正在开始。暴行迭
起:抢劫、绑架、杀人事件不断发生。有一些中国人显然早就被注意上了,他们是拒绝同
日本人做生意的大商人和实业家。有的被绑架出去了,再也没有下落;他们的家属也遭到
袭击,而且常常是满门杀尽。我看见有人把一个中国老妇从家里拖出来,用脚踢她的脸部
。日本人开始的这种恐怖行动,发展到胡作非为的程度,多少天都制止不住。

    这种骇人听闻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全体日本侨民的同意。比较有理智的日本人对这种
种罪行感到震惊和恐惧。有些日本领事官员格外觉得为难,但是他们无权干预。
   上图:斯诺给这幅照片题名为“收获”,1932年摄于上海。
   右图:一名日本水兵炫耀他刚砍下的一颗中国人头。


十九路军
  左为国民党政府十九路军军长蔡廷楷将军。
 
“对于中国人,除了武力,他们什么都不尊重,”这是日本海军上将盐泽间吉的话。他考
虑到了一切,就是没有考虑十九路军。 
    我见过许多中国将领,但是从未见过一个使人信任而又具有自信心的。蔡廷楷能做到
这一点。他的举止粗旷,言谈直爽,衣着简朴,生活艰苦,都给了我极深的印象。他对日
本军队在武器方面的优势决不抱幻想。“日本人有现代化战争的一切手段,”他说。“他
们有坦克、装甲车、重炮和东方最好的舰队。我们除了步枪和机枪,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但我们在这里进行抵抗,是要建立一个原则,那就是,任何民族在外来的侵犯威胁到国家
的生死存亡时,有权保卫自己。我的士兵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打起仗来,斗志昂扬。”


         可能十九路军是中国最老的一只现代陆军,大部分由参加过1926年国民党北伐的
士兵组成;那次北伐几乎实现了南北统一。十九路军的核心成员在广州受过俄共顾问的训
练,那还是国共合作的时候。十九路军也不像别的中国军队那样强迫老百姓当兵;他们的
士兵都是自愿应募的。

    “十九路军”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最好的军队,一支“新的”军队,是国民革命的产物
。十九路军的指挥人员站在蒋介石一边反对共产党,但是他们自己有一套左翼民族主义的
制度、政治信条和风纪。十九路军的官兵虽然在蒋介石屈服于日本的最后通牒时一致表示
愤慨,他们却是模范军人,并开始服从撤出上海的命令。可是当日本人向他进攻的时候,
立即调转头来实行自卫。不出一两天,全国给予他们空前的道义支持。数以千计的青年人
成群结队而来,自愿参加作战。战斗在上海每条街道上展开。经过了三十四天的战斗,日
本方面投入了大部分军舰,几十架海军轰炸机和六万五千部队,从两侧大举进攻,十九路
军这才撤离上海——原有的四万五千人只剩下了大约一半。而蒋介石自己却从未参加这场
战斗。

    日本人指控十九路军中有共产党人,这倒是真的。但中国政府加以否认,说十九路军
来上海以前曾在江西打过共产党。其实就是在江西的时候,许多十九路军的士兵接触到了
农民出身的共产党,他们就改变了信仰。上海战事结束时,这种因素的影响扩大不已,以
致不得不对十九路军进行彻底整编,以清除军中几百个这样的革命青年。

    后来,“十九路军”被蒋委员长解散了,剩下的人已经零散地退到了福建省。蒋介石
严密封锁了这个地区,防备他们跳出来。这些忿忿不平的军官起来造反,组织了一个“改
良的”、“革命的”国民党。他们甚至还想同已经对日“宣战”的中国红军建立反日同盟
。可是共产党错了一步,因而救了蒋介石。共产党在争论是否可以信赖这样的同盟的时候
,意见分歧,耽误了时间。蒋介石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就在十九路军未能同赤色分子联
合前,解散了十九路军,然后他才能够把精力转向镇压他的“头号死敌”。
   左图简介:中国童子军担任通信员;医生、护士在各条战线的后方服务,数以百计的市
民把食品、糖果、衣服、书籍捐献给前线作战的士兵;一家琴行几乎捐赠了全部唱片存货
,所以后来的机枪声间歇中,可以常常听见这些唱片发出最新的爵士乐。有一天我看见一
个我认识的打扮讲究的中国歌女在前线抬担架,当时我的结论时:某些事物终于震撼了中
国。 
   右图是1932年1月28日保卫上海的十九路军。


逍遥法外

国联拖延了一年多以后,终于明确地开始转过来反对日本。一个国家在由其他国家组成的
法庭上受到审讯和裁判,在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但是,这是一个有致命弱点的国联,
谁会来执行它的判决?

    日本选择这个时机发动进攻是再好没有的了。美国似乎因经济大萧条而陷于瘫痪。英
国遇到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财政处于危险状态,又在枉费心机地忙于制止印度支那的叛乱
。德国发生了激烈的社会和政治冲突,有六百万失业者叫嚷着要求救济。整个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好像无法摆脱灾难,想不出什么新的办法来控制它一手创造的、但现在却正威胁着
要摧毁它自己的各种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苏俄似乎正埋头于寻找自己的体制,并在实行
这种体制中动员了全国的能力和资源。中国却和往常那样处于混乱状态。

    美国那时候老是在犹豫不决,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的前夕,才拿定主意。1931年,美国
除了在道义上谴责日本,几乎什么事也没有做。这时候,蒋介石也什么事都没有做。不抵
抗和“依靠国联”成了他的政策。国联也什么事都没有做。意大利和德国这两个西方新兴
的侵略国家,这时从东方得到了启示。
    图示:“前皇帝溥仪,1912年被废黜,结束了满清在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六岁
时,即他在紫禁城的宝座上已经坐了三年以后,一次革命使他退了位。他在天津过着流亡
生活,直到日本人把他拐走,扶植他做满洲傀儡皇帝康德。”
    图示:““1932年9月15日,正好是日本侵入沈阳周年的前三天,裕仁天皇陛下的‘大
使’武藤信义将军在新京签订《日满议定书》,正式承认满洲国的独立政府。签订仪式在
溥仪的宫殿举行,签字用的中国毛笔送给浦仪作为纪念。”


1960年的溥仪

    在北京的一次鸡尾酒会上,我跟一位身材瘦削,带宽边眼镜的客人谈话。他的头发理
得很糟,客人当中也数他穿得最朴实。要不是他在大口嚼着小吃,手上端着一杯酒,我还
以为他是走错了地方。看他的模样倒有些面熟。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我试探了一下。

    “我是个花工,”他说。“我在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

    “啊,你是个园艺家?”

     他通过一位翻译自我谴责地回答说:“我的罪过造成了几百万人的死亡。我本该偿命
,却得到一个悔改和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机会。我一生头一回感到高兴,因为我第一次
在做点有用的事情。”

     这真是个罪人,随时流露出他得到改造的思想。

    身边一个中国人说:“你在跟以前的满洲宣统皇帝谈话呐。”原来这就是三岁当皇帝
的溥仪,现在五十四岁了。1945年俄国人把他俘虏了,几年前才被遣返中国。溥仪受过日
本人的诱骗,现在我问他是否真应该感到有罪。

    “啊,是的,”他告诉我。“当时我是甘心情愿跟他们合作的。我把祖先的权利丢了
,感到惭愧,并且相信日本人会帮我恢复权利。要是在别的国家里,早就把我杀了。他们
反而让我搞我一直爱好的园艺工作。”

     后来有人告诉我,对溥仪来说,最好不过的一件事,就是他跟别人叫他娶的三个妻子
中的两个离了婚。

  “所以你今天拥护社会主义?”

  “当然!”他说。“社会主义就是好。”他举起酒杯,说出了那天挂在每人嘴边的祝酒
词:“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

     庄子有一句话:“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译注:出自《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有终点必有开始。溥仪刚到达终点。

--
http://bbs1.nju.edu.cn/file/2002101523432420817.jpg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