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10日09:32:13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1)
韦梅雅
猛涨急落的红色海洋
六十年代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图书是中国的一本小红书--《毛主席语录》。据报载
,仅"文革"几年之内,国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为50余
亿册。在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男女老幼人均1.5册有余,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二十
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书"。
曾记否,二十多年前,似乎在一夜之间,"红宝书"忽然在中国大地掀起了红色海洋
,呼啸澎湃,浩瀚无边。《毛主席语录》在人们手中飞扬,口里传诵;"最高指示"响彻
云霄,语录歌声昼夜不断。大街小巷所有的建筑物,里里外外都敬书高悬语录牌,全中
国成了一个"红彤彤的世界"。
那时,全国除毛泽东本人以外,上自"副统帅"林彪,下至每一个学龄儿童,无不每
天随身携带这本小红书,早早晚晚必须高擎于头顶,三呼"万寿无疆",三呼"永远健康"
,那时称此举曰"早请示"、"晚汇报";大小集会,乃至随时随地,都可能需要朗读或背
诵毛主席语录。那时,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毛主席语录》不可不带。"顶礼膜拜
"程度胜过历史王朝,成了新的宗教仪式。
有段时间在人际交往中,也要像对口令一样用毛主席语录互相呼应。老太太上街买
菜,要对售货员说:"'节约闹革命',请给我拿二斤菠菜?quot;售货员要答:"'为人民服
务',这是找你的钱。"否则买卖不能成交。
人们拿着《毛主席语录》就像拿到了"尚方宝剑",可以攻击别人,也可以防卫自己
,但《毛主席语录》的防卫性远不及进攻性强。巴金在劫后的日子里,对此曾有过一段
形象的描述:
"有一个时期我们每天要举行几次'请示'、'汇报'、'祝万寿无疆'的仪式。别人在我们面
前念一句语录:'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于是我们就成了该打倒的'反动
的东西'。他们又念一句:'这是一些极端反动的人',于是我们就成了极端反动的人'。他
们再念一句:'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要进行批判',于是我们就被当作'牛'给关
进了'牛棚'……"(引自巴金《要有个艺术民主的局面》)
文革中,毛主席语录又更多地作为个人与个人派别与派别之间互相攻击的常规武器
被投来掷去,漫天飞舞,好像谁使用的"语录"多,真理就在谁手里。
作为软武器,毛主席语录也曾直接用于"反帝、反修"的战场。请看下面发生在1966、19
67年间的事件记录:
我驻×国使馆造反派,在大街上散发印有"造反有理"语录的传单,东道国提出抗议
;
我驻×国使馆造反派要在使馆屋顶上用霓虹灯制成语录牌,宣称要让这里的人民看
到金光四射的毛泽东思想;
去×国援建的工程人员中的造反派,要在工地上竖起一块"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
主义"的巨幅毛主席语录标语牌,当局不同意,他们集合抗议,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流
血事件;
我驻非洲×国使馆的造反派,在公共汽车里朗读毛主席语录,在街头向来往行人硬塞"红
宝书"和毛主席像章,对拒绝接受的群众挥拳辱骂,引起群众愤怒;
我驻×国使馆造反派,拦住蒙黑色面纱的伊斯兰妇女,宣传毛主席关于妇女解放的
思想,遭到臭骂;
1967年,我国500多名留学生回国,途经苏联,其中留法学生到红场高声朗读毛主席
关于反修防修的语录、与苏联警方发生冲突。其他留学生义愤填膺,成立了留学生总指
挥部,准备组织汇集在莫斯科的百十名留学生,再次去红?quot;血战到底"!如不是接到
了陈毅签发的特急电报,真要在"苏修叛徒集团老窝"中心开花了;
留在巴黎的留法学生听说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在红场挨了打,立刻带上了刷子,提上
了油漆桶,排着队准备到苏联驻法大使馆去写标语,走到半路就被法国警察截住了,也
挨了打,又被拘留了一批。我驻法大使亲自连夜给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打电话,同时
又派人到法外交部交涉。次日,法方才用囚车把被扣留学生押送飞机场,让他们立刻登
机回国。
1966年,我国派出一个青年文艺小组到与我国友好的法国访问演出,他们在每个节
目表演前,都要先念一通毛主席语录。观众对此很反感,头两三个节目,还能忍受。以
后每念一次毛语录,台下就发出一片嘘声,越念嘘声越厉害。大使馆的同志们看到这种
情况,心里很难过,建议他们不必每一节目前都念语录,但文艺小组领导坚决不肯,说
节目前念语录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创举。台下喝倒采,他们说观众大多是资产阶级、敌
人反对正说明我们是正确的。大使馆黄镇同志和宋之光同志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为了维
护毛主席的威信,为了中法友谊不受伤害,只好对他们说,如果不接受使馆意见,就不
要再演出了。这才使他们不得不做了让步。但1967年,当宋之光回到祖国时,却为此被
扣上了"反对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帽子,坐了"喷气式飞机"。
在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语录"成了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之物,六七十岁的
老太太和咿呀学语的娃娃也都要背会它几条。在中国,人们念的是语录辞,做的是语录
操,唱的是语录歌,跳的是语录舞,小学生课本是《毛主席语录》本。毛主席语录与人
们生活,交往如此密不可分的现象,也成了当时中国的一大文化景观了。
但最时兴的往往不是最持久的。1971年蒙古温都尔汗一架中国飞机的坠毁,使红色
海洋狂热的波涛戛然而止,"红宝书"也从亿万人高擎的手中纷纷落下,最后在人民生活
中逐渐地消失。而今,时光才逝去二十年,发行50亿之巨的《毛主席语录》竟成了为数
寥寥的收藏家搜寻的"文物"。在文物市场,由于稀少,一本《语录》竟能以高出原价百
倍以上的价格出售。
时过境迁,当年热衷于红色海洋的人们又开始以异样的热情,汇成了奔小康的潮流,再
也没有人探究《毛主席语录》的来源、出版过程和其间的一些是非、隐秘。
不过在芸芸众生中,有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士,她对《毛主席语录》仍怀有极特殊的
感情。在《毛主席语录》最流行的年代,她默默地享受其中的荣耀与甘甜;在《毛主席
语录》遭冷落的时候,又默默地承受她不能理解的痛苦。是她最早提议并亲手编辑出版
后来风靡全国乃至世界的《毛主席语录》,这本小红书记载着她的辉煌,她的艰辛与苦
涩。她就是解放军报社已经离休了的一位编辑--田晓光。
她向我讲述了自己参与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的全过程。谈起往事,她仿佛又回
到了那个年代,有时谈到得意之处,脸上泛着兴奋的光泽,忘情地闪动着骄傲的目光。
她永远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她用她生命的精华编辑出来的这本至今受人爱戴的伟人
的语录,竟被人利用来当作一个作恶的工具,而且运用这个工具导演出了那么多的人间
悲喜剧。我尊重她的这种感情,理解她与我谈话所站的角度,因此,我决定将她对我谈
话的内容及提供的资料仅作简单的整理,坦陈于此,给后人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一
个佐证材料。
毛泽东的语录怎样变成《毛主席语录》
"你们怎么想起要编一本《毛主席语录》呢?"
"我们之所以萌发编辑一本《毛主席语录》的想法,这首先还要从《解放军报》刊登
毛主席语录说起。
"林彪接替彭德怀的工作以后,首先在全军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1960年3
月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你们要把它背下来……我主张
就是要背一点东西,首先是把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最精辟最重要的话背下来,脑子里就
是要记住那么几条……
"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更明确地指示: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
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
"我当时在军报资料室负责马、恩、列、斯、毛语录卡片资料工作,为报纸选编毛主
席语录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头上。在社里每天下午的编前会上,了解第二天报纸的宣
传中心、负责提供有针对性的毛主席语录。
"说来也是很巧的。一次解放军报副总编辑唐平铸同志,带领人马到几家报社参观取
经。在《天津日报》社,唐平铸发现他们资料室的同志将《毛主席语录》中可以独立使
用的文字,即后来说的'语录',作成卡片,分门别类地排成专题目录,为编辑部门查找、
引用、校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对我们军报刊登毛主席语录来说,太用得着了!唐平铸指示我们派人去用最快的
速度全部抄回来。由我负责重新整理,按我们设的专题重新排列,并把我们以前积累的
充实进去。最后又作了校订。
"有了这套专题目录,为报纸提供毛主席语录的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了。后来的《毛主
席语录》,就是这套目录基础上选编的。
"毛主席语录天天见报后,部队里反应热烈。当时军队文化程度不高,战士多数是从
农村招来的,有初中文化的就算是知识分子了,让他们直接学习毛主席的原著有困难。
而我们当时摘编的毛主席语录均是毛主席著作中,最简洁、最通俗、最精辟地讲出道理
的语言,战士们一看就懂,一讲就明白,这样,学习毛主席语录,战士们既学习了政治
,又学习了文化。对部队进行思想教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林彪对他提出的语录登报的事也是很得意的。1961年,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他
说:'解放军报上天天有毛主席的语录,编必要的基本教材,免得指导员难解决问题,不
过不要多,而要好。'到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林彪又讲:'解放军报经常
按照当时的需要,把毛主席的语言摘出一部分登出来,底下也表示欢迎。'
"军报资料室在为报纸选登毛主席语录的基础上,又时常结合当时全党全军中心任务
,汇编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大篇幅地在报纸上集中发表。如1961年的《毛泽东论调查研
究》、《毛泽东论政策》和《毛泽东同志论理论联系实际》等的专题语录汇编。后来又
发表了《毛泽东同志论领导作用和工作方法》等等。 "1962年2月3日,当时的总参谋长
罗瑞卿同志在《解放军报》毛主席语录宣传小结上曾批示:'大型辑录形式好,以后还可
以用。'鼓励了这种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方式。
"鉴于当时这种情况,我向报社领导提出了要为部队编一本《毛主席语录》的想法。
领导上十分赞成,但说要请示一下。"
1964年第一个黎明,第一本《毛主席语录》问世
"1963年12月20日,唐平铸去参加总政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把我们建议编一本
《毛主席语录》的意见带了上去。
"一天,唐平铸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总政领导要我们编一本《毛主席语录》,作为
会议文件下发。并要求在会议结束前,征求各位代表对《毛主席语录》的意见。
"我接受了这项任务。时间如此紧迫,必须争分夺秒。我一放下电话,立即拟定了编选计
划。送报社领导批准后,马上投入了工作。
"为了保证如期完成任务,领导上又调了一位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同志帮助我一块
儿干。我那时虽也才30多岁,但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妈了,我的家不在报社,为了工作方
便,我住到了报社,夜以继日地苦干了一个星期。我们采取编一个专题,发排一个专题;
排一个专题,校一个专题的办法搞突击,但仍觉得速度慢,最后我们索兴搬到了印刷厂
里办公,一边编,一边排,一边校,一边印。
"1963年,我国经济开始复苏,餐桌上也能见到点油腥了。这年除夕也显得比前两年
诱人,我的四个孩子,两个在学校住校,两个在幼儿园住托,平时很少能在一起。快过
年了,都盼望着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个好年。也就是在这年的除夕之夜,正赶上《毛主席
语录》总校、付印。那天,我们在印刷厂整整干了一个通宵。当新的一年第一个黎明到
来的时候,我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第一本《毛主席语录》的印张,心里感到无限的快慰
,至今回想起来,都令人振奋。
风靡全国全球 发行50余亿册
"1964年1月5日,《毛主席语录》征求意见本出版了。16开本,其中共设23个专题,
选编语录200条。题名为《毛主席语录200条》。
"《语录》按期发到了与会代表手里。经过讨论,代表们除了提出增补意见外,还建
议迅速印发部队。
"我们根据代表们的意见,花了5天的时间,对《语录》进行了增补。题名改为《毛
主席语录》,仍为16开本。设25个专题,收语录267条。1月10日,《语录》重新印发给
与会代表,并同时下发给部队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等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和先
进单位征求意见。
"就这样,从接受任务到第一本《毛主席语录》问世,总共不到一个月时间。"
《毛主席语录》由总政治部正式通过定稿
"1964年7月,毛泽东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反对本本
主义》、《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四篇文
章公开发表。为使《语录》中有这部分内容,并改进过去编排和所选内容的不足,我们
提出了再版意见。正值这时,康生和毛主席秘书田家英也分别打来电话,提出《语录》
中有三条语录虽是毛的指示,但摘选的文章不是以毛泽东名义发表的,希望再版时删去
。
"我们的意见得到批准。再版《语录》编选,主要是内容的增减,原有的30个专题,
没作大的改动,只是新增了三个专题。
"当时《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发表,我们认为《毛选》第四卷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
解放战争时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我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革命气势,《
语录》没有反映出来。而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斗争中需要,在和平环境里以及一切工作
中也都适用。所以决定增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专题。
"当时我们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
态度和方法是学不好的,因此,又增设了一个'学习'专题。
"我们又采纳邓颖超同志提出设'妇女'专题的意见,增设了'妇女'专题。
"这样,再版的《语录》由30个专题增加到33个专题,所收语录也由355条增到433条
。
"1965年5月,决定《语录》再版本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那天,总政领导和各部部长们在三座门开会,会议结束后,临时决定在军委办公厅
小会议室集体讨论审定再版本《语录》。
"报社领导通知我马上到会。当我赶到会场时,总政各部领导都已落座等待了。没等
我喘过气来,已在会场的唐平铸就说:'你快点介绍一下选编《语录》的原则、指导思想
,以及'前言'的修改,内容的调整、增减和存在的问题。'听了他的话,开始我真有点蒙
头了,我原是准备来听会的,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但又意识到,这次会将决定再版本
《语录》的命运,我想:这么多领导意见不会少。再说,《语录》内容多少本来意见不
一致,真担心通不过。已经到这分上了,我顾不了那么多,只想把理由说得充分一些。我
迅速地调整了自己,把这些天来脑子里装的问题一股脑儿地抖了出来,把拿不准的问题
提交会上讨论。
"最后会议对《前言》和全书的33个专题的设立一致通过,内容仅删去了六条语录,
定为427条,共8800字。
"这本再版本《语录》能这样如此顺利地通过,我是没想到的。当时我愉快、激动的
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语录本"前言"与林彪的题词及"再版前言"
"早在1964年5月,总政领导决定,将这本修改后的《毛主席语录》在部队内部发行
,干部 每人一本,战士每班一本,军报为此还发了消息。
"为了部队指战员携带方便,还决定将《语录》改52开本,这也是最早的小开本《语
录》。
"在这本语录出版前,因为林彪当时主持军委工作,我们建议请他为《语录》题词。并且
提出最好写雷锋自勉用的几句话:'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军报领导接受了建议,让我们将这四句话抄转给林彪。林很快写好,转了下来,当
我拿到题词后,发现林彪只写了前三句,最后一句'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没写。我当即找
到军报办公室秘书,请他给林办打电话询问。电话是叶群接的,叶回答说:'林总写的时
候,有人提醒他少了一句,他没吭气,想必他有他的考虑,不必再问他了,就用三句话
好了。'
"我拿着题词感到为难,总觉得不够完满,请示唐平铸,唐沉默了一会儿说:'就这
样制版算了!'我这才发送工厂制版。
"林彪题词除了少写了一句话外,'听'字还多了一点儿,写成了'口斥'。《语录》发
到部队以后,群众多次来信提意见,在1965年《语录》再版时才作了技术处理。
"1964年版的《毛主席语录》,按出版惯例有个前言。由我起草后,经过唐平铸副总
编审定,在64年版的《语录》上,以总政治部的名义发表了。
"1964年下半年,《语录》决定再版后,为了进一步改进《语录》选编内容,切合部
队的需要,报社领导指示我们下部队征求意见。
"我到了北京卫戍区某师八连。当时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副指导员孔祥秀说
,《语录》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前言'应该有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如感到不好把握
,可以把军委扩大会议上的一段论述加进去。
"回来后,我综合了部队干部、战士的意见,并专门将孔祥秀同志对前言的意见写了
一条。报社领导同意,把军委扩大会议决议中的这段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论述加在了'前言
'的开头: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崩溃、社会
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应用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创造性地发展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
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不但规定了我军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而且规定了
我军建设唯一正确的路线。毛泽东思想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句话后来被罗
瑞卿同志删去--作者注)。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经验,我们党的理论,都概括
地集中到了毛泽东思想里。……
"这个'前言'经过总政和罗瑞卿的修改定稿,便成了1965年8月1日再版本的《毛主席
语录》的'前言'。署名仍是'总政治部'。
"《毛主席语录》再版本在全国发行后,特别是'文革'开始以后,又陆续收到许多不
同意见,认为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应该根据1966年8月1日--12日召开的八届十
一中全会的提法重新改写。
"我们据此给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写了报告,并建议语录内容不动,'前言'修改好
后,先登报,然后印成活页发给读者。
"总政领导很快就批准了我们的报告,并认为我们的建议可行。我们根据总政和军报
领导的指示,将当时文件和报刊上反复宣扬的林彪关于'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
,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等言论及提法,写进前言。交稿审定
时,由罗瑞卿召集报社领导集体修改定稿以后,却在署名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有人主张
仍署'总政治部',有人主张为了便于《语录》出口,署'人民出版社'为好。这两种意见
都报到了上面。后来又由军委及总政领导决定以'林彪'名义发表'再版前言',于1966年
12月16日刊登在全国各个报纸上。
"林彪署名的'再版前言'见报后,我与原署名'总政治部'和'人民出版社'的小样在文字上
核对了一遍,内容一点未变。
"后来有人说,林彪的题词是从雷锋那儿'偷'去的。实事求是地说,是我们请他'偷
'的,可惜他'偷'得不全。又有人说,林彪的'再版前言'是张春桥写的。这也是不实之词
,那时张春桥对这事还插不上手。"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9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