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探讨彭德怀的悲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01日15:46:4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http://www.armysky.com/histary/2002730184129.htm

探讨彭德怀的悲剧

不详 子陵军事网 2002年7月30日18:41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作为,今天的各种评论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对
他的品格都是肯定的。对此我没有任何异议。众所周知,彭德怀个性
倔强、孤傲。这一性情一方面表现为他在战争中的勇敢、无畏,以及
后来的刚正和坚忍;而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则是横跋扈与心胸狭窄,目
中无人和瑕疵必报。使用这样的贬义词形容彭德怀这位悲剧英雄颇为
不敬,但为了分析他这位历史人物的种种行为因果,对于这一点我们
也无法回避。一个普通人具有这种个性并没有多大麻烦,然而一个政
治人物则会因此使得自身、他人以致历史风云变换了。事实上,由于
彭德怀长期处于敏感、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个性就成为他给别
人和他自己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对于彭德怀的人品有所保留
,就是从这一角度而言的。 我曾接触过一位从江西时代就与彭德怀
很熟悉的老将军,他对彭的个人评价只有很无奈的一句话:"彭总这
个人呐,他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尽管公开的史料中有彭与朱下棋
的故事,而我还是相信这句无奈的话。至于看不起朱总司令在军内和
党内意味著什么,就要牵涉到对朱总司令本人和许多高级将领的评价
,那就扯远了,如有兴趣,另外讨论。在这里仅仅引用这句话让你我
对彭德怀的个性从另一方面多了解一点。
国内战争结束后,彭德怀在历史上的主要标志是三件大事,朝鲜战争
,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全军和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不用说了,谁都知道
是怎么回事。前两件□牋牎酢跸瘛鮖一件事埋下了不少伏笔,而公开
的史料很多问题避而不谈,刻意维护人物的历史形象,但蛛丝马迹还
是不少。下面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和自己的分析,以作茶余
饭后的消谴。

说到正题之前,我还想分析一下朝鲜战争的人选决策,只是题外话而
已。

中国参战前,志愿军司令一职的人选不好决定。对方是战斗力很强的
美军,我方拟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当时为准备参战而调五个军组建的
东北边防军,都是四野的部队。故而志愿军司令必须具□牋牎酢酢酢
鮃一、个人能力上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二、个人资历上必须能
镇得住四野的骄兵悍将。符合这两点的人很少,后来的十个大将中仅
粟裕一人有这两个条件,而他当时在负责对台湾方面的军事行动无法
脱身。四野出身的大将萧劲光、黄克诚缺乏第一条件。全军其他类似
地位的几个人如萧克、李达、刘亚楼等等都不具备第二条件。人选只
能在后来的十个元帅中产生,而其中半数以上也都不行。朱总司令不
可能;贺龙、徐向前国内战争时只担任了兵团级指挥,没有骄人的业
绩,徐更不具备第二个条件;聂荣臻军事上不行,且在北平市市长任
上;罗荣桓是政治元帅;叶剑英一直是个总参谋长的角色,上战场差
点儿;陈毅与荣臻一样,军事能力有限,且在上海市市长任上。人选
只有彭德怀、林彪和刘伯承三人了。刘当时已经急流勇退,辞去本兼
各职,由贺龙接任西南军政员会主席,刘本人只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
长。他年事已高,战伤累累,而且毛泽东对他素有看法,对此我也可
另外分析,总之刘伯承是去不了朝鲜的。人选只剩下彭、林两位了,
林本来最合适,四野是他的部队,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彭之上。但他
也确实有病,而更重要的一点你已提到,是他自己不愿意。当时政治
局和军队高层不主张出国作战的是多数,建议在东北采取防御态势大
有人在,林彪也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历史没有给予它证
明的机会;而彭德怀则是少数主张出国作战的人之一,因而由他担任
志愿军司令是最后的选择了。人选的重大决策必然要顾及当事人本身
的意见,否则强人所难也是不明智的。当然,决不能排除彭、林两人
的个人因素,在此点上彭胜于林。但我认为目前流行的看法,完全是
由于一人"怕死怯战" 而另一人则"见义勇为、主动请缨"才会形成了
这段历史的观念,多少也是要打点折扣的。
朝鲜战争
先后参加志愿军的部队,二、三、四野的部队都有,恰恰没有彭德怀
一野的部队。入朝时,其总部机关只是一个兵团级指挥部,还不是彭
德怀的部属,从文学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彭德怀是只身奔赴朝鲜前线
的。而当时除三野有对台作战任务外,一野王震进军新疆是兵团级的
行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因新疆已和平解放,罩岳、鲍
尔汉完全控制了局面;二野进藏也是兵团级的行动,主力已分散剿匪
;四野的海南岛战役已结束,主力态势与二野相同。因此当时给彭德
怀配备一个完整的野战军总部不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一现象主要原
因是准备时间过于仓促,同时最高决策层包括彭德怀本人对后来的战
争规模估计不足。而彭德怀在指挥他所不熟悉的部队和将领时,他的
个性使他"树敌"过多,为日后他在党内军内造成了许多反对派。入朝
作战准备仓促,作战方式生疏,初期某些部队作战不利在所难免。然
而彭德怀对此处理得过分简单粗暴,伤人过甚。第一次战役时三十八
军的行动迟缓,既有敌前侦察不利的因素,也有总部情报误导的因素
。然而彭德怀却严厉叱责为梁兴初"怕死",威胁要"斩马谡";第二次
战役三十八军作战英勇,彭德怀便立即写下了名言"三十八军万岁!"
。实际上,一次战役只是团级规模的遭遇战,二次战役各军均有战果
,三十八军还不是战果最大的部队,彭的这种大起大落的带兵方式则
对各军将领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而了三次战役后期,同样一个三十
八军担任阻击,就有军级指挥官说出"如果由林总指挥,怎么也不会
让我们主力与敌人拼消耗。"这样的话来。另外,彭德怀一向对与他
同级的将领持有蔑视的态度,"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而参加朝鲜战
争的恰恰都是这些将领带过的部队,彭的个性使他在处理这些上下级
关系时加深了矛盾。五次战役后彭与三兵团司令王近山等人检讨战役
过程,对原属二野的三兵团他竟说出这样的话:"人家是专家,我是
丘八,你们不都是刘伯承带出来的么?刘伯承不是挺讲战术么?你们
怎么不讲战术啦?"

如果朝鲜停战后,彭德怀的政治军事生涯到此为止,他的这些行为也
无可厚非。直傲慢的将军并不鲜见,打胜仗才是真的。然而,历史却
偏偏要把他再推到"政客"的位置上,而被他伤害过的将军们也将要在
政治舞台有所表演,彭德怀的个性就完全失败了。
下回我将写给你彭德怀主持军委期间的一场运动和某些将军后来在文
革之中对彭德怀报复的实例,都是不曾公开的。上述朝鲜战争的内容
则在不少书籍中有迹可寻,都是支离破碎的,只是著者无心,而我读
者有意罢了。

为了让你对我将要写给你的事情有个更生动的了解,请你先考虑一下
几个历史事件:
刘伯承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到五五年,突然离任。继任院长的是宋时
轮上将,学院的档次一下差了两级,此后这所学院便默默无闻了,为
什么?

刘伯承从此再未担任过有实权的军职或政职,以他的能力和他对军队
影响力,这不符合当时的惯例,为什么?
五十年代初,解放军是五总部建制,除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总参、总政
、总后外,还有总干部部和训练总监察部。这些庞大的总部级机关为
什么到五十年代末都没有了?那些干部到哪去了?
叶剑英在国内战争时任总参谋长,地位在十个元帅中仅次于朱、彭,
其在党内的资历甚至超过了彭。为什么在十个元帅中他竟列名"副班
长"?
萧克在七十六员上将中名列第一,为什么在五十年代末他竟然在国务
院最小的一个部,农垦部担任副部长?
五七年反右风潮席卷全国,而军内总部级的大机关好象却不见动静,
为什么?他们当时在干什么?
庐山会议后军内批彭进行得十分顺利,九一三后军内批林可就很费了
一番气力,两者为什么不一样?
在具体探讨这些历史问题之前,我还想谈点别的题外话,对你提到的
某些事说说我的看法。
在此先说说彭德怀"功高震主"的事,也算是题外话。
朝鲜停战后,彭德怀以国防部长的身分主持全军。当时中国体制学苏
联,国防部长权力极大。注意这一点苏联军队是没有中央军委这级建
制的。一九五六年一江山岛登陆战役时,战役发起命令就是由国防部
长彭德怀签发而不是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而同时代国际上是
冷战最激烈的时候,两大阵营互不相让。由于彭德怀在朝鲜顶住了美
军,苏联赫鲁晓夫在他访苏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是社会主义阵
营的钢铁卫士。而毛泽东一向对与苏联接近的人深恶痛绝,国防部替
代军委掌军的体制更不会让惯于独裁的他接受。彭德怀是个军人,不
是熟练的政客,对毛泽东的心理不可能理解。无形中他已成了毛泽东
反苏的牺牲品。顺带说一点,此前已有高岗受苏联支持的前车之鉴。
最后是高岗上吊,陈光自焚,饶漱石终身监禁,可想而知结果之残酷
。由于此次党内斗争是邓小平主持的,故而成了今天党史上最铁的铁
案。彭德怀对此警惕不足,成为了下一个牺牲品,也是他非政客的个
性使然。至于"功高震主",不过是后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在演义历史。
你我都清楚,彭德怀从未有过能威胁毛泽东地位的言行,不象林彪,
发过行动手令。毛泽东在庐山所说的"上山找红军去"的话,不过是他
在极力地强调自己对事件的强硬态度。毛泽东是文学家,他一生之中
类似这种夸张的、文学色彩极浓的话比比皆是,我认为不能由这些话
去认定当时全党全军已经面临至丫面。事实* ,毛泽东讲这些话之前
,对彭德怀的"意见书"在会议上已经有反对意见了。支持者主要是张
闻天和周小舟;反对者主要是上海的柯庆施等人,在毛泽东直接表态
之前,柯庆施就已称"意见书"为"毒草"了。而此时多数中央委员在静
观风向,等待毛泽东表态,就是想要分裂也无从分裂起。彭德怀在毛
泽东发言的会后也并未退让,他的"屈服"是在多数中央委员群起而攻
之之后。所以我认为"庐山的这场斗争"远远没有危急到党军两方即将
分裂的地步。后人为了否定毛泽东,在彭德怀头上加了"为了全党全
军不致分裂而牺牲自己"的光环,彭总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越扯越远了,干脆扯下去,接著说说黄克诚大将吧?
黄克诚是上过井冈山的,堪称是毛泽东的嫡系将领。我听说过他在井
冈山的一件事,接合庐山会议上的他,使我对他的人品极为敬佩。
井冈山时期红军物资极为困乏,以至于有"朱军长挑粮上井冈"的故事
。当时红军是不发军饷的,这在中国历代军队史没有先例,连土匪武
装都要发饷呢,否则部队就要溃散。黄克诚当时很不理解这一点,认
为如不发饷部队很难维持,他直接找毛泽东要求发饷。而毛泽东则以
他特有的雄辩向黄克诚详细阐述了"人民军队"的构想和原则,使黄克
诚心悦诚服。此事如果换一个人,很可能从此就对毛泽东产生迷信,
实际上不少人对毛泽东的迷信就是从这样的一些事情上开始的。而黄
克诚佩服毛泽东,却决不迷信于他。历史上他对毛泽东提出过多次不
同意见,从未因毛是领袖而退缩。
庐山会议时,黄克诚时任总参谋长,他上山是在毛泽东已经发出了"
上山找红军去"的表态讲话之后。当时三个政治局常委一同约见他,
即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他们向黄克诚通报了会议情况,给他看
了彭德怀的那份"意见书",希望他表态。三巨头共同到场,已经有了
明确的意见导向,足见对他的"恩宠"了。试想,彭德怀在提出意见时
尽管出于公心,也绝未□牋牎鮸演变成如此的结果。而黄克诚则是在
一切都已明朗了之后,完全清楚后果如何的情况下上山的。而就是这
位黄大将,在读过彭德怀的"意见书"之后,当著三巨头的面,毫不含
糊地表示,"我同意这封信里的意见。"? 在接下来与刘、周二人的辩
论中,话题无意间涉及到了战争年代四平战役时的一件事,毛泽东插
话打圆场说:"那是我决定的。"而黄克诚,就是在这种细节上也一步
不让:"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
壮哉!黄大将!自延安整风之后,敢对毛泽东当面说出这句话的,全
党全军仅此一人!
这些都是我那个主题之外的东西,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让我们还是回到关于彭德怀的个性这个主题上,观察一下他在五十年
代的作为。
先谈谈刘伯承的事吧。
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多散见于公开的史料中,尤其在刘伯承的传记文字
中有所涉及。但都刻意回避了彭德怀的名字,把责任推到毛泽东头上
。而实际上,毛泽东尽管对历史上的许多事件负有责任,但在不少情
况下他并不是具体事件的发起人和执行人,只因为作为最高领袖的态
度对于事件的进程起著左右的作用,别的人则借助他而创造了历史。
在毛泽东被否定的今天,□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功绩人人有份,
"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历史罪过则全堆到毛泽东的头上,
别人的历史责任得以解脱,结果是把本已混沌不堪的历史搅得更混。
朝鲜停战后,彭德怀回国主持全军,在军委中的地位仅次于毛泽东。
此前他从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权力。然而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五三年到
五九年的军队建设,实在可以说是乏善可陈。除了向苏军体制靠拢外
,在正规化方面没多大进展。而就是向苏军体制靠拢这一条路,也因
人为因素而倍受干扰。彭德怀对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
朝鲜尚未停战前,刘伯承在南京开始对全军高级将领进行轮训。让这
些其中不少是半文盲的老兵痞走上正规军人的轨道谈何容易?他们个
个身经百战,军功显赫,军校的教官却只是国军的留用人员。"打败
仗的教打胜仗的",轮训的艰难可想而知。而刘帅从红军时代起就是
军队正规化的极力推行者,他的许多建军方案到今天还在执行。也正
是由于他的学识、威望及努力,这场历时数年的轮训取得了不小的成
就。五五年时,连许世友、陈再道这样的老粗都已通过了毕业考试。
可以说,南京军事学院在那几年里是中国军队正规化的一项成就。
另一项成就则是到五五年时军队建成了五总部体制。这一体制完全是
学苏联的,除去今天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之外,还有训
练总监察部和总干部部。与中国建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其中的训练
总监察部,这一体制是否能够适合中国军队的正规化进程,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终归是正规化的一步。我下面还会讲到训练总监察部
的人员配备,从中可看出当时花费了多大的心血。
彭德怀本人的军事素养不高,他的作战能力基本是依靠他身经百战的
军事生涯积累的战争经验,而不是以指挥艺术见长。这一点结合了他
孤傲偏激的个性,使得他对于那些学识丰富、理论全面的同行们以及
军队正规化的行动有著本能的抵触。请注意,做为普通人的彭德怀,
有此个性也顶多被人称为老粗,无伤大雅;然而做为政客和历史人物
的彭德怀,他的个性就必然要影响到他在政治上和历史上的行为,无
论他有意还是无意,善意故恶意。特别是当他拥有权力之后,个性鲜
明的行为就具体化了。
首先受到彭德怀打击的就是刘伯承和他的南京军事学院。在此有必要
多说几句刘伯承的背景,刘从来不是毛泽东的嫡系将领。他虽是早年
的川中名将,南昌暴动的参谋长,但未随朱老总上井冈山,而是去了
苏联,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训后于三十年代初才到江西任红军总参谋
长。他的正规化军事理念与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游击战观念历来有冲突

毛对刘一向是使用而不信任的态度。晚年的毛泽东在对张玉凤评价邓
小平时,曾用蔑视的口吻说过"他只听两个半人的话,从不听我的话
。"。两个半人即是刘少奇、周恩来和刘伯承,刘伯承是残疾人,故
毛称之为"半个人",由此可见毛对刘的敌视态度。而彭德怀多年以来
一直都是毛泽东在军中最主要的支持者,其作用有时甚至都要超过朱
总司令,毛和彭在对刘伯承的态度上完全一致。顺便说一句,毛泽东
对林彪虽然一直是重用提拔,信任有加,但完全依靠他掌军则是庐山
会议之后了。所谓林彪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将领的说法是受了文革中"
亲密战友"这一提法的误导。刘伯承对毛的意向很清楚,战争刚一结
束的五零年便辞去本兼各职,埋头办学,以求急流勇退。然而这种古
代名士的作法在中共党内是行不通的,可引用清末的一位老贵族讽刺
慈禧的绝句形容一下五五年时的刘伯承,"老身避脚实难台,避脚台
高三百尺,高三百尺脚仍来。"
事件的起因是南京军校的授课内容中,讲授了不少苏军在苏德战场上
的战例,苏军归纳为"十次打击"。彭德怀对此甚为不满,向毛泽东进
言,并将毛的指示向军内的高层传达,核心即"专门讲人家的什么十
次打击,而我们自己一百次打击都有过,却不肯讲。"彭德怀据此在
军委内部开始对刘伯承进行批判,并迫令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检讨过
关。当时刘伯承旧伤复发,被迫兼程进京,在怀仁堂的数百名高级将
领面前,发著高烧作检讨,当场"独眼之中老泪纵横"。而对刘帅的检
讨,数百名将军的态度却是惊人地一致:全场起立报以掌声,以示对
他的尊敬!而从另一角度对这次批判表示不满。刘伯承从红军时代就
任瑞金红校校长,长征时任红军大学校长,可说是门生遍布全军。加
上他对军队建设起过历史性的作用,本人又善于带兵且战功卓著,使
得彭德怀对刘伯承的批判无形中起到了"伤众"的负面效果。
这次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刘伯承被调离了南京军事学院,学院也因而
降级;同年训练总监察部业组建完成,人员到位。军委本以明令发表
刘伯承任部长,而刘帅因此次的事件没有到任,旋而由叶剑英接任了
这一职务。从此,曾被白崇禧称为"共军第一号悍将"的刘伯承再未担
任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军职。同时,这次事件也成为后来波及更大的军
内"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前奏曲。
再说点体外话吧,彭德怀"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与林彪对朱老总的攻
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彭是长期以来人品与个性的自然表现,不是
某些具体的行为,且"看不起"是对于朱德个人而言;林彪的讲话则是
一起有准备的政治手段,本质上是针对朱德所代表的某种倾向或势力
,个人只是牺牲品而已。彭从未有过攻击朱德的具体言行,林彪在没
有到达那个位置时也不可能这么干。注意,那时距文革已没几年了。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后对朱德不满,林彪便籍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文革
中林彪权倾朝野,他却从未提出过"打倒朱德"的口号,因为那时朱德
已不再代表某种林彪要打击的倾向或势力了,即便是把朱德的扁担换
上了林彪的名字,对朱德个人的褒贬已无任何实际政治意义了,何况
毛泽东还要维护"朱毛"的历史形象呢。
在中国的政治斗争中,任何的事物和言行都可以异化成为某种手段"
,与咱们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在我写给你的这段历史中,以及在中国现代政治斗争的每个章节中,
你都可看到"手段"的变换无穷。
现在终于进入咱们讨论的正题的核心部分了,这部分历史如今对大众
还是一个谜。而对于我们的彭总而言,这是他庐山会议之前在军内最
后的一次大动作,几乎可以说是他在军内权力运用的顶峰,如果不计
较历史评价的是与非,也可认为,是彭德怀除庐山会议外在政坛上最
后的一次辉煌。
这场军内运动如果从刘伯承的检讨算起,庐山会议彭德怀离任而结束
,历时近五年,正式阶段是五七年,与反右同步。运动范围以训练总
监察部为主,几乎涉及所有五总部的高层机构。在此,我觉得有必要
详细地介绍一下训练总监察部的种种背景,因为它是运动的主战场,
也是所谓"灾情"最重的部门。
训练总监察部存在的历史很短,五三年组建,五五年投入运转,五九
年撤销,前后不过六年时间,以致今天没多少人知道军史上曾有过如
此一个大机关。而当年它却是风光一时,人员配备之精良,在军史上
都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五六年授衔,该部呈现一名元帅带六名上将的
豪华阵容,其他四总部无法比拟。同时代总参的粟裕、黄克诚,总政
的谭政都是大将,下属各部主官是中将;总干部部的规模不大,罗荣
桓虽是元帅,下属基本都是后来总政干部部的人员,名气不大;总后
多年来在编制级别上就比其他总部低,当时任部长的是洪学智上将。
而训练总监察部部长是叶剑英,下属的五个部的部长全是上将,后来
又调入一名上将。而这六名上将即使仅在那七十六员上将中比较也非
等闲之辈,远不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三杨"等人可望其项背的。我再
介绍得详细一点,你或许会感到惊讶。
陆军训练部部长萧克,曾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当年在红军中是与林彪齐名的青年将领,他的六军团拥有二方面军实
力的三分之二。抗战时任一二零师副师长。他本是南昌暴动上井冈的
老红四军成员,因他在长征中的那场斗争中支持了张国焘,被毛泽东
视为叛徒,所以一直受压,授衔时屈居上将,但在所有上将中仍名列
榜首。
军事条令部部长周士第,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共最早的武装铁甲车队
队长,南昌暴动时任由叶挺独立团扩编的二十五师师长,当时的聂荣
臻曾在该师七十五团即著名的铁军独立团任党代表;南昌暴动失败后
,周士第对上山的方案有怀疑,未随朱德上山而赴上海找中央。在抗
战时任一二零师参谋长。以上两人的共同点都是在历史上担当过与半
数元帅和全部大将可一比高低的军职,但个人历史有短处,在最后三
年战争中无个人的辉煌。
组织计划部部长李达,资历略浅,三一年宁都暴动才加入红军,但他
的军事素养很高,长征时任红六军团及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时任
一二九师参谋长,内战时任二野参谋长,是刘邓的得力副手。
出版部部长张宗逊,黄埔五期毕业生,老红四军成员。个人的军事业
绩不显著,但到内战时已任一野彭德怀的副司令,是彭在军中的主要
干将,后来的运动中他几乎是彭德怀在训练总监察部的代表。
院校部部长郭天民和后来接替谘职务的彭绍辉在军内影响不及上面三
位,但也非比等闲。郭天民长征时已任红九军团参谋长,战争后期任
陈赓、谢富治兵团的副司令兼参谋长;彭绍辉是著名的"独臂将军",
在江西时代任过红三军团三师师长和著名的"少共国际师"师长。
这六员上将除了资深功显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化水准较
高,六人均未参加南京军事学院的轮训,一者说明他们地位较高,二
者也说明他们不是军事素质有缺陷的轮训对象。
从我罗列的这一大堆简历中,你大概就能想见当年组建者对训练总监
察部的重视程度和耗费的心血了吧?儒将风度的叶剑英带著这六员有
文化的上将在彭德怀的眼中是何种印象,我们可以揣测一下。
训练总监察部从一组建,就注定要风波不断。原因就在于其他各总部
在战争中早就定型,有长期的工作传统和久经磨合的班底。而这个部
门在军史上从未有过,又是完全从苏联学来的。党内、军内潜在的山
头主义在此必然要较量一番。而对比刘伯承、叶剑英等"儒将",粗犷
的彭德怀也代表一个山头,因为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政客,无论他
自己愿不愿意,历史已注定了他的角色。
叶剑英刚一但任这一敏感职务,就不断受到军委的批评。五十年代中
期,中苏关系极为敏感,而中方所聘请的苏联顾问中,军事顾问多数
集中在训练总监察部。军委的批评也多是就与苏军顾问合作的问题而
来的。叶剑英本人也是主张正规化的人物,自然与刘伯承的结局异曲
同工。不过叶剑英是军中最熟练的政客,他自然清楚以迂为直的道理
。在彭德怀主持的军委压力下,叶剑英主动地做出了高姿态,检讨错
误,退居二线,授衔时他名列十大元帅的"副班长",就是主动认错的
结果。从那时起叶在军委中的作用一直不明显,直至文革后期才重新
崛起。
从五七年起,实际主持训练总监察部工作的是萧克。然而萧克历来与
彭德怀不和,一方面他有文人气质,后来还曾写过小说呢;另一方面
也是他的个性使然,他也看不起彭德怀!于是,持续了几年的较量迅
速表面化了。
这场斗争实在是际近荒唐,比文革中的大辩论不在以下。无论彭德怀
还是萧克,对正规化和向苏军靠拢都没有明确的观念,"正规化"本来
是一种目的,却变成了双方进行争斗的手段,用来攻击对方,就像是
我们今天在网上互相"扔板儿砖"一样!令人遗憾的是,主动发起攻击
的一方是彭德怀,因为萧克在党内军内的权力和实力都无法令他有所
主动。运动的导火索,是五七年陆军训练部一位上校副处长贴出了一
张大字报。当时苏军顾问机械地强求训练演习与苏军的标准一致,而
中国的军队装备无法达到。因而在训练演习之中各级的军官与苏军顾
问均产生过矛盾,这张大字报的内容就是主张不要照搬苏军条例。这
位上校曾将大字报的梗概向萧克作过汇报,萧克未表示不同看法。实
际上在此之前张宗逊已当面向苏军顾问的首脑表示过同样意见。然而
,由于苏联对彭德怀有过高度评价,"反苏"就被异化成了"反彭"!原
因就在于这张大字报不是出自代表彭德怀的张宗逊方面,而出自对立
的萧克方面。结果原本据有同样意见的张宗逊秉承彭德怀的意见发起
了"反教条主义"的运动,开始直接批判萧克。这时军外已开始了"反
右",那么"反教条主义"正合其时。同时在彭德怀的授意下,总参、
总政和当时的总干部部都派出要员到训练总监察部参加"调查组",形
成了对萧克和训练总监察部的围攻。按照我们局外人的思维,把发难
的逻辑核心归纳一下:
正规化是向苏军靠拢,反对照搬苏军那就是反对正规化;彭德怀的本
意是反对正规化的,而此时的逻辑已走了样:苏联对彭德怀有高度评
价,那么反对照搬苏军就是"反对彭总!"
你看,目的变成了手段,以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至于手段本身原
来是什么,没人在乎了。
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中国历次政治斗争的细节,就会发现这一方式的
采用是何等的普遍。直到今天,江核心也还在熟练运用。
而再从反方向注意一下:一旦是手段转化成了目的,那么千万小心,
已经离一败涂地不远了。
我绝不敢说这种逻辑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我党党史和我军军史
上与之吻合的实例比比皆是。外国的政治史我不熟悉,而在战争史上
相符的战例也数不胜数。不熟悉,而在战争史上相符的战例也数不胜
数。
"反教条主义"运动的规模扩大之后,各总部也都多少有所动作。总参
谋长黄克诚大将在一次会议上,曾表态认为那张大字报确实有问题,
但在一位与他很熟悉的,于训练总监察部任职的少将当场提出反驳后
,黄大将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大概是他也搞不清楚"反对彭总"的
确切涵义。而秉承上命参加"调查组"的各总部要员中,最活跃的是来
自总干部部的刘其人中将,一方面他主动与训练总监察部的次一级将
领单独见面,搞人人表态;另一方面他又在各次会议上当面指斥萧克
"反对彭总"。他的活动形成了不小的运动声势,而萧克却没有提出有
力的反驳,最后只是拍案而起,说"我萧克好汉做事好汉当!",完全
是意气用事了。我再举一个例子,到了运动后期的一次会议上,还是
这位刘其人中将,在台上声色俱厉,指责训练总监察部有不少人"竟
敢反彭总!"。而在台下,曾支持过萧克,这时接替萧克代管陆军训
练部,素来以耿直著称的郭天民上将竟然噤若寒蝉。我们可以想见,
当时运动压力已大到了何种程度。当然"顶硬上"的人也不是没有,除
萧克本人"好汉做事好汉当"外,最为强硬的是当时在陆军训练部任处
长的蔡铁根大校,不但从始致终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把自己的观点
写成大量的文字,而也就是由于他的这些文字"证据",才造成他本人
在这场运动中的下场最为悲惨。
从这场运动的过程和涉及的观点来看,既没有什么如同十一届三中全
会那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没有文革或者九一三那样生死攸关的权力
争夺,从一定的意义上简直可以说只是彭德怀和萧克两人个性的碰撞
。运动的名称虽冠以"反教条主义",而核心的命题却是模糊不清的


--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4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