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ning (ghfdghf), 信区: Green
标  题: 周恩来最后的奋起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Dec  3 19:41:16 2004)



一九七三年,周恩来被确诊得了膀胱癌。癌症可以使一个人完全消沉,失去生存的勇气和
 
意志,也可以激发出人无所畏惧的精神,干出以往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周恩来无疑属于
 
后者。 

  一九七三年底,毛泽东发起了“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搞这场运动的深层目的就是
 
要整倒周恩来。在林彪垮台后,周恩来实际成了中共第二号人物,这也是中共党内一大批
 
老干部和广大群众当时乐于见到的局面。周恩来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负责处理日常
 
工作,他利用毛泽东的一些讲话,不失时机地开始批“左”。毛泽东敏感地意识到,周恩
 
来企图否定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做法将导致大批干部群众由对文革的心怀不满进而走向公
 
开否定文革,这部份人会把周恩来做为一面旗帜与他分庭抗礼,于是毛泽东开始向周恩来
 
发难。毛泽东先是直接了当地否定了周恩来批“左”,完全不顾事实,说林彪一伙是“极
 
右”。一九七三年七月,毛泽东又在周恩来所送的外交部一份报告上批到:“总结是四句
 
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正,势必搞修正。”同年十二月,毛泽东在政治
 
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对调,让邓小平兼任总参谋长,但仍不忘影射周恩来,批道:
 
“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江青一伙更是充当了毛泽东向周恩来发难的急先锋。一
 
九七三年,周恩来力图整顿教育,恢复大学招生,特别是希望恢复由高中生经过高考直接
 
升入大学的制度。“四人帮”利用他们掌握的宣传工具,树立了“白卷英雄”张铁生,而
 
后又搞出了“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把一个小女孩黄帅捧成了“反潮流”英雄
。 
  一九七四年一月,毛泽东批发了“一九七四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转发了江青等人搞
 
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批林批孔”运动正式开始。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江青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诬指周恩来
 
想要迫不及待地代替主席。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反说;“不是总理迫不及待,是她(指
 
江青)迫不及待。”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江青在北京连续召开的驻京部
 
队,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万人动员大会上发言,矛头直指周恩来,但毛
 
泽东压住了江青的讲话录音,不许在全国播放。许多人以此来证明毛泽东不满江青一伙对
 
周恩来的攻击。其实,毛泽东是不满江青过于急躁,打乱了他的部署。毛泽东内心深处是
 
希望看一下一九七三年复出的邓小平,邓对周的态度对毛泽东来讲太重要了。周恩来病重
 
,毛泽东发现周围竟无一人可接替周恩来,于是决定启用邓小平。毛泽东说邓小平“人才
 
难得”并非溢美之词,而是一句实话。能够象周恩来一样,经济,外交,军事一把抓的人
 
只有邓小平。但毛泽东希望邓能够和周拉开距离,不要搞到一起。这就是一九七三年底为
 
什么毛泽东一面要邓任总参谋长,又同时批评周恩来的原因,他给邓小平的信号再明显不
 
过了。此时的毛泽东知道他发起一场运动远不像他发起文革,搞掉刘少奇、邓小平那样得
 
心应手了,那时,他左有林彪,能够压住军队的阵角,右有周恩来,能够把全国大动乱控
 
制在他能够容忍的范围内,如今,他身边已无现成的“栋梁之材”,他必须找到一个人能
够代替周?
骼矗植荒芄缓椭芨阍谝黄穑芭峙住痹硕芄黄鸬健耙皇瘛钡淖饔茫环矫
 
嬲怪芏骼矗环矫婵疾斓诵∑绞欠衲芄徽嬲谩C蠖溃锏秸庋哪康闹
 
荒苤侨。薪型耍嗳绱瞬唤膊呗裕恢惫ブ芏骼矗票鼗盗舜笫隆?
  但使毛泽东始料不及的是,周恩来此次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奋起抗争。 
  一九七四年,周恩来已经病入膏肓,住入医院,但他坚持到底,不离开工作岗位,继
 
续过问党,政,军日常工作,在医院里频繁接见外宾。九月三十日,周恩来突然出现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国庆招待会上,全场沸腾,掌声雷动。周恩来一改过去小心
 
翼翼,避免招摇的作风,要毛泽东和江青一伙看到党心民心所向。 
  “批林批孔”运动一迹芏骼幢苄榫褪担环矫姹硎疽厦蠖摹罢铰圆?

署”,一方面对江青一伙抛出的大量批“周公”,批“孔老二”的材料和文章基本置之不
 
理,对影射他的所谓“儒法两条路线斗争”不予回应。反之,周恩来把重点放在“批林”
 
上,特别抓了军队和国务院系统高级干部的“批林批孔”,要他们揭露林彪一伙的罪恶活
 
动,抛出大量揭露林彪一伙的材料。谁都知道,林彪集团和江青在文革初期关系密切,周
 
恩来就是要人们记住这一点,特别是告诫老干部,只要江青在台上,你们永无宁日。 
  “批林批孔”运动进行过程中,周恩来一反常态,利用“四届人大”召开在即的机会
 
,以罕有的积极性过问人事安排。周恩来与毛泽东共事几十年,深知毛泽东最忌“大臣谋
 
权”,五十年代的“高饶反党集团”就是栽在这个上面。周恩来在党,政,军关键位置的
 
人事安排上从来不多嘴,基本上是按毛的“旨意”加以执行。但这一次周恩来几乎不避嫌
 
疑,频繁地在医院找党、政、军高级干部谈话,商量人事安排。江青一伙看出了异常,匆
 
忙中派王洪文到长沙向毛泽东告状。那时周恩来有一句名言:“不能把权力落入他们(指
 
江青一伙)手里。” 
  周恩来同时也看穿了毛泽东利用“批林批孔”试图“拉邓倒周”的意图。在周恩来处
 
境困难的时候,邓小平一路迁升,到了一九七五年初,他已经是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常
 
务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毛泽东对邓小平在一九七四年的表现是满意的。邓
 
小平没有去刻意维护周恩来。例如,邓小平在江青一伙利用“批林批孔”运动猛批当时的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时,首先提出要李辞去中共中央副
 
主席一职。谁都知道李德生与周恩来关系密切,在林彪集团垮台后,李德生成为周恩来在
 
军队中批判“极左”,解放高级干部的主要助手。然而,周恩来没有因此而“疏远”邓小
 
平,反而对邓小平采取了更为放手的办法,对他的工作基本不过问,而且全力支持,更向
 
毛泽东提出由邓接替他,顺水推舟,打乱了毛泽东想再看一下邓的表现的时间表,也使邓
 
小平在思想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一下就站在了最前面,直接面对江青一伙。周恩来深知,以
 
邓的为人,可能不买他周恩来的帐,但也决不可能任由江青颐气指使。一九七四年十月,
 
邓小平和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终于爆发了公开冲突,即所谓“风庆轮”事件。周恩来坚定
 
地支持了邓小平。江青一伙找了毛泽东。这时毛泽东试图“拉邓倒周”的部署已经被周恩
 
来破局。毛泽东对江青大加斥责,因为江青一伙完全不理解他的深意,把唯一能够抗衡周
恩来的由于周恩来超乎寻常的奋起抗争,“批林批孔”运动搞了个“虎头蛇尾”,不了了
之 
。周恩来的抗争使他的威信在生命最后一刻达到了顶峰。毛泽东意识到“反周必乱”,不
 
得不维持现状,在一九七五年召开的“四届人大”上让周恩来继续任总理。周恩来自己没
 
有预料到的是,他的这次抗争使他真正成为了那个时代反对江青一伙的一面旗帜。一九七
 
六年清明节,广大干部群众正是以悼念他的逝世,向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发出了公开的
 
怒吼。那时的人们要找“四人帮”清算的第一笔帐就是他们反对周恩来。自然,随着周恩
 
来在“批林批孔”运动后威信骤然上升,毛泽东在文革中树立起的绝对权威在人民心目中
 
开始急剧下降。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