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铁面无情朱熔基(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18日17:42:3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ongueByTongue 讨论区 】
【 原文由 fork 所发表 】


外电这样评价中国的总理:朱熔基是一位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中国领导人,他表现了贯有的
果断、敏锐、大刀阔斧、不退缩的气势。一位俄罗斯记者感慨地说:“有这样一位爱国爱
民的总理,中国政府一定会在新的世纪开创更加伟大的事业。” 
关心时事的读者,一定还会记得三年前的3月,刚刚当选为共和国总理的朱熔基面对中外
记者庄严宣誓:“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从那以后的两年间,朱熔基总理这句深情、真诚、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
感动著全国人民。 


在另外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又深情地说:“回想当年,中国是何等的贫穷,但是,我们
还是喊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并且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救
亡的歌曲,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每逢唱这些救亡歌曲的时候,我的眼泪就要流出来,
我就充满了要为祖国慷慨赴死的豪情。” 

这时,全场的人们都看到他眼里的泪光。全中国人的心,都在和他的心一起怦然跳动。 

■ 出身贫苦的共和国第五任总理 

1928年10月,朱熔基诞生在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堂坡,这里山清水秀,泉水长流。
 

据朱熔基在湖南老家的亲属介绍,朱家的祖上来自安徽。其后移居湖南长沙县的安沙镇和
平村堂坡。这里距离长沙市30多公里,从朱熔基曾祖父一辈开始,朱家开始小有发达,
成了方圆百里内颇有些名望的书香门第。但是到了朱熔基父亲这一辈,家道已经很破落了
,在当地仅有数亩薄田。朱熔基的父亲名朱希圣。在朱希圣出生之前,朱熔基的祖父已因
病去世。也许是由于受民初“实业救国”的时尚影响,朱希圣看淡功名利禄,对自然科学
甚有兴趣。可惜的是,由于自幼体弱多病,到了为学时代,不幸染上了肺病,过早去世。
 

临终前,朱希圣也只能是费力睁开眼睛,满怀□虑地望著妻子那日渐隆起的身体长叹不已
:今后孤儿寡母的漫长生活道路中会有多少艰难和酸辛? 

62年后,朱熔基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的身份,在上海川沙县为39对新婚夫妇主
持了婚礼。当他在祝辞中说道“我预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的时候,不由得怀
念起自己那可怜的母亲和从没有见过面的父亲,回想起自己那孤苦的童年生活。 

回到住处后,当身边的工作人员劝他早点休息时,他感慨地说:“看到这些年轻人高兴的
样子,我想到了好多过去的事情,我这个当市长的从小没享过福,就因为这个,我要尽我
的努力,让上海人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更好。” 

朱熔基生不逢时,童年时代的湖南,民不聊生,灾难频频。当时正是1927年大革命失
败后中国处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也许,这个苦命孩子命中注定要吃比常人更多
的苦。令他刻骨铭心的是在那悲惨的岁月里由于劳累过度,贫病交加的母亲终于抗拒不过
命运的折磨,在朱熔基不满10岁的时候,因病撒手尘寰,把朱熔基孤零零一个人留在世
上。母亲出殡的那天,朱熔基撕心裂肺的哭喊,深深地震撼了乡亲们的心,许多人也为孤
苦的朱熔基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幸有好心的伯父朱学方视朱熔基如己出,毅然承担起抚养朱熔基的责任,但伯父又中年丧
妻……。如果说“鳏、寡、孤、独”是人生四大不幸的话,那么朱熔基和他的长辈们的遭
遇就占了其中之三。正是这悲惨的家世和因此而给他造成的苦难童年,使得朱熔基少年早
熟,并在逆境中渐渐养成了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性格。 

朱熔基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拔尖,发展全面,期终考试平均分数常常在98分以上,朱
熔基在高中毕业时写给同学的临别赠言“人生聚散本来无常,偶然聚合便顷刻要分离,虽
然遗憾,又何必悲伤,命运难期,何处不能相逢……”朴实无华的寥寥数语中,已明显看
出他比同龄人成熟,他那“男儿志在四方”的使命感和“耿耿此心依旧”的人品跃然纸上
。 

■ 旷世奇才治大国 

朱熔基开始在政坛上受到人们的关注始于1987年,中共中央决定调他任上海市委副书
记。 

当时,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在南方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状况下,正处在急于“重振
雄风”的迫切中。并且作为计划经济重镇长期积累下来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的弊端以及甲肝流行等天灾人祸,加之刚刚出现的个别企业职工待业在家的现象,令上海
市民的情绪颇不稳定,人们自然而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们未来的父母官。然而,朱熔
基一无根基二无背景,如何才能在这座充满矛盾和机遇的大都市得到人民的信任? 

1988年4月,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上海人要为自己选出新一任上海市长。
4月25日,身著驼色西装、领系黑红相间领带的朱熔基,信心十足地站到了800多名
上海市人民代表面前。他说,如果我当选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的市长,我将使上海市政府成
为“廉洁、高效率的政府”。一句话,引来全场掌声雷动。 

朱熔基顺利当选为上海市市长后,给上海人留下了“直率、严厉”的第一印象。人们在电
视上见到朱熔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张瘦削又带些冷峻的脸,不苟言笑,显得很精干。及
至知其是外地人,又有一种好奇───其实上海市历任领导都不是上海本地人,但不知为
什么在朱熔基身上,这一感觉尤为突出。很多上海人都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因为
这位新市长的风格看上去和上海人温和求稳的性格相差太远了。朱熔基当时曾有过一段动
情的“就职演说”,让很多上海人至今记忆犹新。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孤儿,
从小没有父母,我不怕得罪人”。“不怕得罪人”因此成了朱熔基的一个标签。他这么说
,也是这么做的。 

他铁面无私、不怕得罪人的名声因此在沪上传开。他正党风、治甲肝、兴经济、建立证券
市场、规划浦东开发,并在整治交通、清理污染和解决住房困难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上
做出了显著成绩。他正是凭借他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上海的很多城市设想和规划成为
现实。 

1990年,邓小平来到上海,一住就是20多天。当外界都以为邓小平这次到上海仅仅
是普通的“避冬”时,邓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著许多工作。在这20多天中,他多次与朱
熔基谈话,所谈的话题十分广泛,从上海的改革开放到浦东的发展,从国家经济形势到治
理整顿的政策,从中国进出口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从工作作风到思想理论……通过这
次交谈,邓小平更深入地了解了朱熔基,赞扬他是个“懂经济的人”,并觉得他“有观点
、有干劲、有魄力”。 

1991年4月,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朱熔基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并于1992年
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最高领导层。 

朱熔基走马上任副总理后,就被人们寄予厚望,委以重任。许多同事开玩笑说朱熔基是“
救火队长”。哪里情况紧急,哪里问题棘手,他就赶往哪里解决难题。 

朱熔基一上任就遇到积重难返的“三角债”问题,他积极调查研究找出“三角债”的成因
,以固定资产投资为突破口,全国统一时间同时注入几百亿资金,层层连环清欠债务,终
于将这个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妥善解决了。 

以后他又解决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许多难题。如平息股票热、房地产热、工业产品严重积
压问题;1992年、1993年的严重通货膨胀;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
);1994年初推出的金融、税收等五大改革;1993年开始厉行“宏观调控”政策等
等,均取得了很大成效。朱熔基于1996年底很乐观地表示:“全年总的经济形势,我
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今天,我可以说已经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快车道。”中
国的经济发展终于闯过了激流险滩,开始走向顺境。 

在整顿金融和房地产业、推行分税制等过程中,有些既得利益者把朱熔基视为“计划经济
的守卫者”、“经济集权主义者”。但以天下为己任的朱熔基丝毫不为所动,顶著压力不
断前进。1996年岁末,朱熔基在北京看话剧《商鞅》,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
潮流,终为顽固派羁绊,最后被车裂而死。看到这里,朱熔基为剧情所动,凄然泪下。 

当时,正值深沪股市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暴涨,朱熔基指出,必须“把游戏规则严密起
来”,于是中央政府做了三件事,一是立法;二是立规;三是加强股民风险意识。12月
1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深沪股市果然全面下跌。此时,股民不理解中央
的做法,纷纷责怪朱熔基,甚至说:“现在中国股市,既无‘牛市’,也无‘熊市’,全
都是‘猪(朱)市’。”面对这种“骂人不带脏字”的指责,朱熔基心中当然不会好过,他
解释道,本来想完全干预,但考虑升得越多、跌得越低。我们想,晚跌不如早跌。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过,关注中国事务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新任总理朱熔基及其内阁成
员身上。朱熔基虽非受命于危难之时,但其面临的形势却相当严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
闯雷区。 

在这个“地雷阵”中,没有人知道有多少颗“地雷”以及它们埋在什么地方。我们所知的
,是朱熔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8颗“地雷”,这就是“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
项改革”。一个确保:确保1998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物价涨幅小于3
%,人民币不贬值。三个到位: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进
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3年时间里改革金融系统,实现中央银行强化监管,商业银行自
主经营;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五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
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 

同时,朱熔基总理郑重表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朱熔基清楚地看到,中国
的现代化需要寻找一条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的经济增长之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民族腾飞都在呼唤著科教兴国。 

朱熔基常常将一句古人的名言挂在口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求我能,而求我
公。”出任共和国总理后,朱熔基更是深信,他的“无往而不胜的政府”首先必须是一个
高效廉洁有权威的政府。人们注意到,朱熔基的新内阁,高学历的技术专家占多数。总理
、四个副总理和五个国务委员,全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不少出于名校。这一届内阁
成员不仅知识结构比以往进一步改善,主要成员都有著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实干精神,而
且有良好政绩。海外观察家认为,朱熔基一贯倡导高效务实的政风,在他的主持下,新内
阁当能励精图治,担当起深入改革开放、振兴中国经济的重任。 

■ 中国总理的风采 

朱熔基给予外界最突出的印象就是“铁面无情”。美国《新闻周刊》说他是“中国最厉害
的老板”;中国新闻社则说他“从‘右派’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非坚忍不拔之人莫能
过也”……如果你因此认为他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那你就错了。其实,朱熔基极富人
格魅力,他的热情、风趣、幽默、善解人意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8年3月31日至4月7日,中国新任总理朱熔基访问英法两国以及出席第二届亚
欧会议,引起世界瞩目。这次出访不仅显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也显示了中国
总理的风采。 

当地分析家认为,朱熔基在就任总理仅两星期后就首访英国,使英国对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充满信心。英国首相布莱尔表达了“相当的欢迎”,而英国金融、工商界人士在眼睁睁地
看著美国、日本商家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后,终于等来了他们的机会。 

朱熔基总理参观了格林威治老皇家天文台。在参观子午线的时候,朱总理显得十分高兴。
当他踏上这条“世界第一线”,两腿同时跨越东西半球时,闪光灯顿时“□嚓”、“□嚓
”响起。朱熔基面露微笑,他很理解记者们的心情,特意多留了一会儿,给记者们更多的
拍摄时间。记者争先恐后问他踩在东西半球交界处的感想,“我小学读书时就知道这条线
了,现在终于来到了这里,亲眼看到了它。”朱熔基风趣地回答。接著,他同记者们开玩
笑说:“看,东西方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我刚才跨在子午线上,我觉得很好啊。我可以跨
越东西方,我可以把这两方联系起来。”他说著停顿了一下,还做了一个拥抱的手势。 

天文台上,已竖起一座“2000年倒计时钟”。记者们当然不会放过任何提问的机会,
大声问:“您希望2000年的中国是个怎样的社会”朱熔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希
望那时的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法治的国家。” 

朱熔基访问法国期间,几乎所有的法国传媒在报道时都用了“经济改革家”一词来形容朱
熔基。除了称赞朱熔基的经济才干外,法国的舆论还认为朱熔基是一个相当有个人魅力的
中国总理。有几家报纸说朱熔基外表看起来很严厉,但实际上很幽默、风趣,他们举出了
一些鲜为人知的例子。 

法国报纸说,1993年5月朱熔基出访加拿大时妙语连珠,已令西方大开眼界。在中国
银行加拿大分行的开幕式上,他说:“中国政府有200亿美元的储备金在这家银行,中
银本身也有超过300亿美元的储备金,所以这家银行是不会倒闭的。”这番话立即引来
一阵笑声。朱熔基接著说:“若大家对这家银行服务感到不满意,可以写信给我,我将撤
掉这个行长。”又是一阵笑声和掌声,接著朱熔基话锋一转,说:“不过,如果大家觉得
银行的服务好,也要写信给我,好让我及时提升他。”听众报以更热烈的掌声。 

法国报纸还说,朱熔基比一些西方政治家更幽默。1997年9月22日,朱熔基在香港
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56届会议,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高级研
讨会上发言,并回答听众提问,朱熔基致开场白时说:“听说今天的演讲会入场券是12
50美元一张,我不知道我今天的讲话值不值这些钱”一句话就把大家逗得大笑不已。有
人问如何让更多的外国银行进入中国时,朱熔基回答说:“你们愿意到中国来开银行,我
们表示欢迎。但不要来得太快。”众人听了大笑。朱熔基接著说:“来得太快,你们赚不
到钱不要埋怨我。”又引来一阵笑声。 

1998年4月,在中美关系再次濒临危机的非常时期,朱熔基总理一行为了维护中美关
系的大局,不畏艰险,来到美国。我们的总理大智大勇,沉著迎战,既坚持原则,慷慨陈
词,说明真相,澄清事实,又风趣幽默,机智灵活,巧周旋。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华文媒
体在评论中说,朱总理在访问中展现了中国现代领导人的气魄、胆略、才干和泱泱大国的
风度,坚定地捍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力地维护和促进
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大局。 

关于人权,朱熔基坦言:我承认我们在人权方面有不足,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
你们不要太急嘛这个话,至少是两次重复,就在上个月,在刚刚开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后
的记者招待会上,朱熔基就告诉记者们:什么问题都可以提,没有限制。然后谈到人权,
便有此言:你们不要太急嘛,我比你们还急嘛! 

很有意思的是,朱熔基到纽约之后,主动承认听到了旅馆外的抗议,并说,抗议声很大,
弄得他一夜没有睡好觉。 

朱熔基,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他的幽默随手拈来恰到好处。他在国际舞台上频频
亮相,显示了非凡的外交魅力。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评价他:“朱熔基是一个驾驭中国经济
最有效的人。很多人说要帮亚洲的忙,但中国确实做到了不贬值人民币以稳定亚洲的承诺
,它使我们确信亚洲会重新强大起来。”而且毫无疑问的是,他同我们的首相一样是一个
非常现代的领导人。很明显,他是一个很有动力和决心的人,他对将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
概念。 

三年来,朱熔基总理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受注意和获礼遇之深、之广、之隆,也是非常突出
的。这其中,有朱熔基总理的个人魅力,但根本上也是中国的变化,中国更加富裕、强盛
的潜力因素在起作用。亚洲、美洲、欧洲,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中国置身其中,任何世界
会议都将黯然失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0.82.227.7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