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我家的孩子要叫柏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温式微笑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温家宝的中国命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8日12:47:3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8日11:1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徐昙
五年前的温家宝实际上已经是半个总理的角色了。在当时的4个副总理中,他分管的
部门最多,范围最大,职责最重。
温家宝的崛起没有任何政坛黑马的味道。3任总书记期间连续8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主
任角色,以及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升轨迹足以让外界感觉到其稳健从容的风格特色。
2003年的早春三月,61岁的温家宝仍用他那惯常的微笑回应着。隐蕴于谦和沉静的
外表下,在人们种种的预测和期待里,这样的温式微笑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基层已现清廉、务实、稳健的政治风格其父笑言温家宝名字的寓意
温家宝祖上六代都居于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温家胡同8号,这条胡同最终会因出了
一位共和国总理而出名。
有人评价温家宝的气度温文儒雅。这也许取决于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的熏陶。温家
宝的祖父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是天津宜兴埠私立学校的校长,叔公担任天津一间公立学
校校长,父亲是天津三十三中学的地理老师,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温家宝从小深受儒
家思想熏陶。
在知名的南开中学,温家宝度过了六年时光。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
张伯苓创办。让南开中学骄傲的是,这里培养出了3位正副总理(周恩来、温家宝、邹家
华),9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8位著名科学家;2位清华大学校
长。
秉承父训———中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等待年轻一代去开采。温家宝考入
了北京地质学院。1968年,在构造地质专业攻读研究生的温家宝,奔赴甘肃酒泉地质队
,开始了他甘肃14载的边塞生活。
甘肃省地矿局的退休工程师陈光清,因为工作关系,是当年和温家宝接触较多的一
个人。二人一起出外开会、野外考察,经常同吃同住。
陈光清对记者回忆到,温家宝当年的生活作风相当朴素,吃、住、行力求简单。当
时二人的家离火车站有一公里路,每次出差都走着去。温家宝当时是甘肃省地质局地矿
处副处长,按国家的规定,可以享受住宾馆单人房的待遇,但温家宝每次去基层单位考
察,尽量住在基层单位招待所,经常婉言谢绝基层单位安排的宾馆。“有一回推辞了很
多次”,陈光清说。
陈光清认为温家宝很容易相处,没有领导的架子。因为陈光清比温家宝大几岁,去
基层单位别人常把陈光清当成领导。说到这里陈光清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甘肃省地矿局的很多老同志都知道温家宝这样一个典故,1978年,粉碎“四人帮
”后,第一次涨工资。当时全国已经很多年没涨工资了,此后是否还有机会涨大家也说
不确定,那时生活艰苦,许多人都为此急红了眼。因为名额有限,局里规定每一层级干
部只能涨几个人。温家宝主动把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别人。
在工作上,陈光清认为温家宝的特点是头脑清晰、有条理、并善于思考和归纳。陈
光清说温家宝到基层考察工作,通常基层几个人一起向温家宝汇报工作。最终温家宝都
能归纳得条理清晰。
有一次地质部的一位司长到甘肃考察,温家宝和陈光清作为陪同。事后,那位司长
对陈光清说,温家宝很善于思考,领会能力很强。我说了什么,他并不重复我的话,归
纳的意思却完全一样。
陈光清告知记者,有一次和温家宝出差去天津,住在温家宝的家里,当时温的父亲
等人都在。其父笑着说给温家宝取名的寓意是“温暖加吃饱饭”。一个名字表示了一个
平实家庭对下一代的希望。
50岁分水岭“天命之年”主抓财经
温家宝履历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以1~2年为时阶,逐步从基层做到国
务院副总理,每一次被提拔,始是副职,然后转正职。如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
常委、副队长(1978年~1979年);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1979年~1981年);甘肃省地质
局副局长(1981年~1982年);地质矿产部副部长(1983年~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副
主任(1985年),及至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在国内,正职一
般起决策作用,副职兼具决策和执行角色。这样的经历体现在了温家宝务实的工作作风
上。
1985年温家宝由地质矿产部副部长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年~1993年连
续8年任办公厅主任,其间历经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三任总书记。1985年对温家宝来
说,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绝大部分时间,温家宝都在基层。1992年10月温家宝当
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这一年,温家宝正好50岁,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此后,温家宝更多地参与到了中央财经工作中去,并一直是
中央一线的主要财经官员。
他在中央书记处当候补书记五年、当书记十年,在国务院当副总理四年,主管业务
最为广泛,也是兼职最多的副总理。当时温家宝担当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协调机构职务
,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
指挥、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主持起草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负责设计了西部大
开发战略,成功地指挥了长江、松花江等流域的抗洪救灾,负责制定了《2001-2010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重大工作。
在以上所任的主要机构“位高权重”———对经济具有相当大的决策和协调权。如
温家宝担任书记的金融工委除了负责政府金融机构,如人民银行、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人
事及监察等工作,还掌握着30家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人事权,主管18家国有大型商业
性金融机构,并接受9家金融机构的“挂靠”。目前金融工委已成为新设银监会的主体之
一。
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人士表示,这一时期温家宝积累了丰富的全国宏观经济调控经验
,而且温家宝知识全面、甚具全局财经工作头脑,帅才与将才兼备。
与温家宝接触过的一位学者告知记者,温家宝这个人很民主,善于聆听各方意见。
在推行经济改革政策时,作出重要决定之前会听取专家的不同意见。
这一点在温家宝推行农村改革、防汛抗灾中都有体现。
1998年8月,湖北荆江水位告急,荆州的沙市水位已超过44.67米,离1985年国务院
“钦定”的荆江分洪控制水位45.00米只差0.33米,形势异常严峻。温家宝火速飞到沙市
。
当时的情况是,分洪,意味着荆江分洪区921.34平方公里大地会瞬间化为泽国,33
.5万人要转移,遭受约150亿元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损失和灾后重建的巨大困难。不分洪,
350公里长的荆江大堤能守得住吗?如果决了口,江汉平原、武汉三镇都将被淹,那损失
就不是用百亿千亿所能计算的了。
能够采取分洪牺牲一地保住另一地吗?温家宝处于两难之中。温家宝冷静细心地听
取各方意见,尤其是水利专家的分析。最终决定严防死守大堤,直到历史最高水位洪峰
低头而过。
在朱镕基总理对温的评价中,我们还找到了这样的词语:能驾驭矛盾,总揽全局,
善于抓全局性、关键性的大事。通过我们大量的采访,在温家宝的身上,大体可以看出
他的个人风格:身先士卒,敢于承担责任;思路缜密,谈吐清晰;长于概括,沉着冷静
;有大局观,举重若轻;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协调好各种关系。
初现端倪的政策取向“三农”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金融瓶颈是关键之考
对于这位行事严谨、低调的国务院首脑,媒体对其施政方针颇多猜测。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温家宝一贯注重的“三农”问题,将是未来中央工作的重中
之重。种种迹象也表明,“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方略中将被提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
首先是今年1月7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惯例总是分管农业的副总理温家宝
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以及三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
庆红、黄菊、李长春均出席了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这一“高度”在3月5日被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再次证实,朱镕基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
指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我们
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前,国家对农业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
地位”。
今年1月初,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温家宝,把关注点放在了农村和
基层似乎是个信号。他先后访问了贵州、山西等省的贫困农户和城镇低收入阶层。1月3
1日,还在辽宁阜新的矿井中与矿工度过了羊年除夕。
温家宝一如既往与农民唠嗑拉家常,以深入了解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温家宝
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有农业专家解读,把“三农”问题放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的背景下来考
虑,体现了新领导集体的新施政思路。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调整和
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农村方面倾斜。
事实上,“三农”问题是多年难解的痼疾。新施政理念推行的同时,决策者推动改
革的决心也是改革的动力。
温家宝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信心在最近的news.sina.com.cn/z/2002nc/inde
x.shtml target=_blank>两会之际可见一斑。3月6日,温家宝与参加两会的湖北代表团
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其间谈到湖北的农业问题。温家宝说:“历史上税费改革进行
过不只一次。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
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明清时期的思想
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上有名的‘黄宗羲定律’。”温
家宝表示:“共产党人是彻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我们一定能够把乡镇机构精简下来
,一定能够把过多供养的人减下来,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一番话赢
得了代表们热烈的掌声。
一位学者表示,温家宝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基础上,农村改革会有稳健的
发展。
除了“三农”问题,温家宝接任总理之后,还将面临着内需市场持续疲弱;产业结
构改变,失业人口增加;银行坏账、不良资产比例高;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加大;资金外
流情况严重等棘手问题。温家宝未来采取何种施政方略取决于面临哪些问题。
2001年,国内的城镇失业率是3.6%,2002年的增长到了4%
,朱镕基总理要求将城镇失业率最终控制在5%以内。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已经不
单单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涉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问题。为数千万下岗人员创
造就业机会是新领导集体的迫切任务。也意味着温家宝今后在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好各
方面利益上任重道远。
温家宝1月2日至4日在山西看望贫困地区农民和城市困难职工时表示,扩大就业和搞
好社会保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广开门路,千方百计解决就业和再就业
问题。要坚决落实中央关于鼓励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进行督促检查。
金融体系是政府最敏感的神经。1997年以来,温家宝在朱镕基主导下参与应对亚洲
金融危机。而今,将面对金融改革一大“拦路虎”———中国银行数额庞大的呆坏账。
今年1月24日,温家宝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金融改革,确保
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并提出今年金融工作5大任务:继续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
,稳步推进金融改革,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逐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切实提高金融服
务水平。
一位分析人员表示,在处理银行呆坏账上政府或许会出台更大的政策倾斜。如何解
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是温家宝面临的难题。
判断未来新总理的经济运筹思路也许为时尚早,对现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尚不会短期
内做出重大调整。温家宝2002年底部署2003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了“一二三四”的整体方
略,即“确保一个目标”———确保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抓两大环节”———一是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指坚持改革开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多渠道增加
就业,二是努力增收节支,三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四项改革”———农
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
继承、发展、稳定将是温家宝未来的主题,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主题。
陈光清告知记者,有一次和温家宝出差去天津,住在温家宝的家里,当时温的父亲
等人都在。其父笑着说给温家宝取名的寓意是“温暖加吃饱饭”。一个名字表示了一个
平实家庭对下一代的希望。50岁分水岭“天命之年”主抓财经
温家宝履历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以1~2年为时阶,逐步从基层做到国
务院副总理,每一次被提拔,始是副职,然后转正职。如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
常委、副队长(1978年~1979年);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1979年~1981年);甘肃省地质
局副局长(1981年~1982年);地质矿产部副部长(1983年~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副
主任(1985年),及至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在国内,正职一
般起决策作用,副职兼具决策和执行角色。这样的经历体现在了温家宝务实的工作作风
上。
1985年温家宝由地质矿产部副部长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年~1993年连
续8年任办公厅主任,其间历经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三任总书记。1985年对温家宝来
说,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绝大部分时间,温家宝都在基层。1992年10月温家宝当
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这一年,温家宝正好50岁,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此后,温家宝更多地参与到了中央财经工作中去,并一直是
中央一线的主要财经官员。
他在中央书记处当候补书记五年、当书记十年,在国务院当副总理四年,主管业务
最为广泛,也是兼职最多的副总理。当时温家宝担当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协调机构职务
,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
指挥、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主持起草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负责设计了西部大
开发战略,成功地指挥了长江、松花江等流域的抗洪救灾,负责制定了《2001-2010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重大工作。
在以上所任的主要机构“位高权重”———对经济具有相当大的决策和协调权。如
温家宝担任书记的金融工委除了负责政府金融机构,如人民银行、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人
事及监察等工作,还掌握着30家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人事权,主管18家国有大型商业
性金融机构,并接受9家金融机构的“挂靠”。目前金融工委已成为新设银监会的主体之
一。
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人士表示,这一时期温家宝积累了丰富的全国宏观经济调控经验
,而且温家宝知识全面、甚具全局财经工作头脑,帅才与将才兼备。
与温家宝接触过的一位学者告知记者,温家宝这个人很民主,善于聆听各方意见。
在推行经济改革政策时,作出重要决定之前会听取专家的不同意见。
这一点在温家宝推行农村改革、防汛抗灾中都有体现。
1998年8月,湖北荆江水位告急,荆州的沙市水位已超过44.67米,离1985年国务院
“钦定”的荆江分洪控制水位45.00米只差0.33米,形势异常严峻。温家宝火速飞到沙市
。
当时的情况是,分洪,意味着荆江分洪区921.34平方公里大地会瞬间化为泽国,33
.5万人要转移,遭受约150亿元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损失和灾后重建的巨大困难。不分洪,
350公里长的荆江大堤能守得住吗?如果决了口,江汉平原、武汉三镇都将被淹,那损失
就不是用百亿千亿所能计算的了。
能够采取分洪牺牲一地保住另一地吗?温家宝处于两难之中。温家宝冷静细心地听
取各方意见,尤其是水利专家的分析。最终决定严防死守大堤,直到历史最高水位洪峰
低头而过。
在朱镕基总理对温的评价中,我们还找到了这样的词语:能驾驭矛盾,总揽全局,
善于抓全局性、关键性的大事。通过我们大量的采访,在温家宝的身上,大体可以看出
他的个人风格:身先士卒,敢于承担责任;思路缜密,谈吐清晰;长于概括,沉着冷静
;有大局观,举重若轻;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协调好各种关系。初现端
倪的政策取向“三农”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金融瓶颈是关键之考
对于这位行事严谨、低调的国务院首脑,媒体对其施政方针颇多猜测。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温家宝一贯注重的“三农”问题,将是未来中央工作的重中
之重。种种迹象也表明,“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方略中将被提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
首先是今年1月7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惯例总是分管农业的副总理温家宝
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以及三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
庆红、黄菊、李长春均出席了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这一“高度”在3月5日被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再次证实,朱镕基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
指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我们
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前,国家对农业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
地位”。
今年1月初,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温家宝,把关注点放在了农村和
基层似乎是个信号。他先后访问了贵州、山西等省的贫困农户和城镇低收入阶层。1月3
1日,还在辽宁阜新的矿井中与矿工度过了羊年除夕。
温家宝一如既往与农民唠嗑拉家常,以深入了解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温家宝
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有农业专家解读,把“三农”问题放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的背景下来考
虑,体现了新领导集体的新施政思路。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调整和
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农村方面倾斜。
事实上,“三农”问题是多年难解的痼疾。新施政理念推行的同时,决策者推动改
革的决心也是改革的动力。
温家宝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信心在最近的两会之际可见一斑。3月6日,温家
宝与参加两会的湖北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其间谈到湖北的农业问题。温家宝
说:“历史上税费改革进行过不只一次。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
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目
的的反面。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上有
名的‘黄宗羲定律’。”温家宝表示:“共产党人是彻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我们一
定能够把乡镇机构精简下来,一定能够把过多供养的人减下来,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
定律’的怪圈。”一番话赢得了代表们热烈的掌声。
一位学者表示,温家宝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基础上,农村改革会有稳健的
发展。
除了“三农”问题,温家宝接任总理之后,还将面临着内需市场持续疲弱;产业结
构改变,失业人口增加;银行坏账、不良资产比例高;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加大;资金外
流情况严重等棘手问题。温家宝未来采取何种施政方略取决于面临哪些问题。
2001年,国内的城镇失业率是3.6%,2002年的增长到了4%
,朱镕基总理要求将城镇失业率最终控制在5%以内。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已经不
单单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涉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问题。为数千万下岗人员创
造就业机会是新领导集体的迫切任务。也意味着温家宝今后在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好各
方面利益上任重道远。
温家宝1月2日至4日在山西看望贫困地区农民和城市困难职工时表示,扩大就业和搞
好社会保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广开门路,千方百计解决就业和再就业
问题。要坚决落实中央关于鼓励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进行督促检查。
金融体系是政府最敏感的神经。1997年以来,温家宝在朱镕基主导下参与应对亚洲
金融危机。而今,将面对金融改革一大“拦路虎”———中国银行数额庞大的呆坏账。
今年1月24日,温家宝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金融改革,确保
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并提出今年金融工作5大任务:继续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
,稳步推进金融改革,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逐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切实提高金融服
务水平。
一位分析人员表示,在处理银行呆坏账上政府或许会出台更大的政策倾斜。如何解
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是温家宝面临的难题。
判断未来新总理的经济运筹思路也许为时尚早,对现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尚不会短期
内做出重大调整。温家宝2002年底部署2003年经济工作时提出了“一二三四”的整体方
略,即“确保一个目标”———确保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抓两大环节”———一是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指坚持改革开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多渠道增加
就业,二是努力增收节支,三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四项改革”———农
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
继承、发展、稳定将是温家宝未来的主题,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主题。
--
飞雪落寞的说,你为什么不挡我的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1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