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雪人),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心目中的十大三国英雄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25日11:19:0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yingziyiren 所发表 】
一、诸葛亮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评:尽管这是一个被神化的形象,但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崇拜。诸葛亮之智之忠之能
完美地诠释了治国贤臣这一定义。他的清廉无私和对后代的教育也常被后世的人所赞扬。
在许多人心目中他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诸葛亮是我心目中三国的第一英雄。


二、姜维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九伐竟无成,心师武侯,能继祁山六出志
三分不可恃,计诛邓艾,已复阴平一败仇

评:“士为知己者死”,纵观姜维一生,正是这句话最忠实的注脚。姜维为了报答孔明的
知遇之恩,奉献了他的毕生精力。江怀庭曾赋诗赞姜维:“斗胆尽储亡国恨,九泉应诉武
乡侯”。也许他的才干并不能撑起摇摇欲坠的蜀汉,但就凭他对知己的这份常人未及的惺
惜之情,在我心目之中他就是仅次于诸葛亮的英雄。


三、孙策

纵横四海谁能当,唯有江南小霸王。
已是风流扬万里,更兼神勇傲三湘。
沙场公瑾同驰骋,衾帐大乔共飞翔。
真主何由施暗算,却教猛虎落平阳。

评:纵观三国各路诸侯,冲锋陷阵时身先士卒者,只有孙伯符一人。这也是他统兵总能够
以少胜多的原因。另外,孙策不为妖言所惑,不顾众官员的反对而坚持惩办妖言惑众者,
更为笔者所欣赏。
  

四、周瑜

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
饮醇原雅量,偏怜生亮并英姿

评:公瑾英雄在智慧、在潇洒、在忠心。说周瑜有“忌才”之心,那是对他的误解,他是
在收拢诸葛亮未遂之后才开始忌其才能。他亲自指挥的赤壁之战,更是成为了古代军事史
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五、关羽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评:关羽在后世的人心目中已成为忠义的象征,并且关羽的“武圣”之号也绝非浪得虚名
。“失荆州”并不能掩盖他一生的英雄形象。

六、赵云

义胆大于身,陷阵摧锋,自昔称常山虎将
忠魂符厥号,兴云降雨,至今尊洮水龙神

评:赵云英雄之处在于忠勇。纵观他戎马一生,无论是否得到重用,赵云决无一句怨言。
而赵云在长板坡一役中的英勇表现,则更为后世所称道。

七、陆逊

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
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罗贯中)

评:陆逊在夷陵之战中一鸣惊人,他的英雄之处体现在在统军中所表现出的气度风范。

八、刘备

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
巴蜀是汉朝始终,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评:刘备的英雄之处体现在他那分始终埋藏在心底的雄心,另外,刘备与重臣们之间那种
类似深厚友情的君臣关系也始终为人称道。

九、张飞

以汉帝为兄,以武圣为兄,只徒马尾系树枝,谋而有勇
或断桥退贼,或擒将退贼,谁信蝇头提刁斗,武亦能文

评:抛开他那鲁莽的性格,张飞也称得上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长板桥上吓退百万大军
,虽说有些夸张,但还是能证明他无以匹敌的武勇。

十、貂婵

说什么郿坞春深全不晓天意人心, 
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帝王梦何处寻。
远离了富贵繁嚣地,告别了龙争虎斗门,
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再不见儿的身影,也再不闻儿的声音。 
貂蝉已随着那清风去,化作了一片白云。

评:貂婵出现在这里可能有些突兀,并且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她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我看来
,以貂蝉这种舍身赴义的精神是绝对可以称得上巾帼英雄。

--
                                                                            
           ︽︽︽                                            ︽︽︽︽       
         ◢▇█▇◣      有家的感觉真好,不论它是多么小      ◥LOVE◤       
           ▍▄ ▍       有爱的感觉真好,不论它是多么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4.1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