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uhit (地下党员),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外籍将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16 10:28:06 2004), 站内信件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中,有一位将军开始被定为正师级少将。有
人认为定得太低了,但他毫无怨言,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后来,还是周总理为他反映了情
况。毛主席立即指示有关领导,指出他是黄埔时期参加军队的,至少应该定为正军级。这
样,这位将军被重新定为正军级少将,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他,就是我军唯一的外籍将军洪水。
  洪水(1908—1956),原名武元博,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
。他曾就读于河内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追随胡志明去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在巴黎,他
认识了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中国战友。1924年,胡志明来到广州,他号召国内
以及旅居国外的越南爱国青年到广州来。洪水响应号召,放弃了优裕的家庭生活,于19
25年初到达广州。他和黄文欢、范文同等一起参加了胡志明主办的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
,在课堂上,他认识了讲课的教员毛泽东、刘少奇和彭湃等。训练班结束后,经蔡畅介绍
,洪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为第四期学员。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洪水毅然退出国民党,并于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1日
,洪水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洪水由越南党组织安排转移到泰国。1928年6
月,在胡志明指示下,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到广东东江参加了红11军,开始了在红军的
战斗生涯。
   在红11军,洪水率部队于东江一带打击敌人,威震四方。1930年4月,他调到
闽西的红12军,先后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历经百战,成长
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
  1932年10月,洪水奉命调进中央苏区首都瑞金,进入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后留校担任教员。
  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洪水认识到毛泽东的路线才是正确路线,因而坚定地支持和跟
随毛泽东,抵制和反对“左”倾错误路线,结果被王明一伙“左”倾当权者打成高级特务
,开除党籍。但洪水毫不屈服。在朱德、刘伯承的关心下,他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洪水随朱德、刘伯承来到四方面军组
成的左路军工作。由于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阴谋,支持朱德、刘伯承北上抗日的正确主
张,洪水又惹怒了张国焘,将他在长征途中刚刚恢复的党籍再次开除,外加上一顶“国际
间谍”的帽子。就是这样,洪水仍然跟着左路军第二次爬雪山、过草地,又经历了一次磨
难。在转战到西康甘孜一带时,部队被打散,他只身一人藏在藏民家里,放羊、放骆驼、
讨饭,历尽了千辛万苦,于1936年6月走到延安。
  “七·七”事变后,洪水到晋察冀军区担任《抗敌报》第一任社长。他多才多艺,不但
写理论文章,也写杂文、诗歌,对晋察冀边区的抗战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了越南“八月革命”,迫切需要大批干部,特别是军事干
部回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洪水毅然决定辞别妻儿,回去报效祖国。回越南后,他改名
阮山,先任四联区司令员,后来又任五联区司令员兼政委。在洪水的领导下,四联区、五
联区的敌后游击战争及生产自给工作都开创了新局面。他在越南干部、群众中威信很高,
尤其受到战士们的崇拜。他故去后,老百姓捐资为他修了庙。可是,洪水虽然战功赫赫,
但由于他同越共其他领导人在革命道路、方针策略上不一致,逐渐受到孤立、排挤,处境
困难。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同意洪水回中国工作。1954年底,洪水担任总参《战斗
训练》杂志社社长。这也是他在我军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
  1956年初,洪水被检查出患有胃癌,已经到了晚期。他提出了回越南的要求,得
到了中央的批准。回国前,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黄克诚等为他送行,并按
照国家元首的规格,为他安排了专列。9月底,胡志明主席亲自到河内火车站迎接他。1
0月21日,这位戎马一生、带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与世长辞,年仅48岁。



--
◎◎◎◎◎◎◎◎◎◎◎◎◎◎◎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灌水许可证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2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