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yyuhou (myyuhou),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华第一名将--陈庆之(转)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May 31 18:25:29 2006)

中华第一名将--陈庆之
中华第一名将--陈庆之

记得很长时间之前,我曾经和人争论过关于战争的事情。因为对方认为德国在二战时期的
将领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出色的,因为他们偶尔可以打出以少胜多来。我当时觉得很可笑,
因为我的经验是,看了中国古代战争史,就别提什么以少胜多。当时我举的例子有: 
项羽彭城破诸侯:三万对五十六万。 
韩信破赵之战:一万二千对二十万。 
刘秀昆阳之战:三千对四十二万。 
张辽合淝大战:八百对十万。 
淝水之战:八万对一百一十二万。 
…… 等等。 

这些仗按照一般规律都是几乎不可能打赢的,但是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天才,他们总能
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以一种生硬得几乎蛮横的姿态切入我们的思维,把我们的经验和规
律打个粉碎,一剑惊阕。 
但当时我也认为以少胜多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这么大悬殊的以少胜多有可能
主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打,然而,读书不多的我又错了。四个月之后我读起《梁书》,再
次被一位天才一剑惊阕:他一辈子打了上百仗,几乎全部都是在一比数十甚至上百的比例
下打的。 
这个人叫做陈庆之。 
陈庆之(484~539)是南朝梁人,估计是个在不太穷又没多富的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萧
衍后来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写“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的儿子。中国古代,尤其是晋后隋
前那段时间,庶族(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和士族(高级地主或者读书人)之间的分界线
是相当严格的,庶族不大见得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他的武艺很差:“射不穿孔,马
非所便”,因此陈庆之的青少年,也许还包括中年,是以宫廷侍从的身份度过的。 
他当时的主子是梁武帝萧衍,说起萧衍这个人,很有意思。这人早些时候还算比较贤明,
老了就忽然糊涂起来了。他有三件事情传为笑柄:头一件是谄佛,谄佛就要修寺庙,问题
是他自己小气不舍得花钱,老百姓又实在是没钱了,于是有人给他出了个损招:假出家,
让下臣们把自己赎出来。这个就跟小孩耍赖一样。其次是浮山筑堰准备水灌寿阳城,三筑
三败。这是小孩子瞎想还倔脾气。再其次是听信谗言把太子萧统给气死了。这第三件厉害
,导致千古文人们一水地瞧他来气。萧统死时“朝野惋愕,建康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
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可惜了一个未来的有为皇帝。 
陈庆之就是跟着这样孩子一般的皇帝干的,先是下了二十几年棋:“高祖性好棋,每从夜
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但他前半生的履历除了这
个就是空白了。直到公元525年,陈庆之才有了生平第一次带兵机会,那年他已经四十二岁
了。而且那次带兵是被任命为武威将军和其他将领一起去迎接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投
的,没打成仗,作为一代名将的初阵来说,未免太没气势了些。 
随即,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方
面当然不可能丢掉徐州这块战略要地,派两位宗室元延明、元X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
营寨准备进兵,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二话不说,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一比十,这是他
实实在在打的第一仗,很可能也是他所有战斗中实力比例与敌人最接近的一仗。战斗的结
果,二元的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 
本来此战胜负已定,奈何陈庆之的直属上司萧综出了毛病:萧综的母亲吴淑媛(不是本名
,后宫宫号)大概本来是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嫔妃,跟了萧衍之后七个月就生了萧综。“
宫中多疑之者”,后来吴氏告诉萧综,萧综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实际上是萧宝卷的孩子,
于是按照当时的民俗,悄悄挖开萧宝卷的坟,用自己的血去滴萧宝卷的骨头,“俗说以生
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结果确实渗进去了。他犹自不信,又杀了自己的一个儿
子“取其骨试之”,结果又渗进去了。这下萧综深信不疑。萧衍的哥哥全家是萧宝卷杀的
,萧宝卷全家是萧衍杀的,宝卷的弟弟萧宝寅还在北魏做着镇东将军、雍州刺史、开国公
,这两家姓萧的仇深似海。萧综既然认定了自己是宝卷的儿子、宝寅的侄儿,也不废话,
连夜就带了几个人投奔到延明的大帐里去了。主帅临阵投敌,陈庆之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
,只好斩关后退。这仗不算赢,但两国从此都知道了陈庆之这个名字。 
公元527年,陈庆之从曹仲宗伐涡阳,从他领兵甚少但有假节,而且可以参与军机看来,很
可能是监军一类角色。北魏则派遣宗室元昭等人领军十五万救援,前军部队赶到驼涧,大
战一触即发。当时手下只有两百人的陈庆之建议夜袭,另一将领韦放则认为敌军的前锋部
队都是精锐,不易取胜。陈庆之当时很可能发了一点政治脾气,最后说你们都不去我带我
那两百人去。于是,他带领自己的部属二百,长途奔袭四十里,一夜之内击败了北魏的先
头部队! 
“百翎贯寨”的事情甘宁也做过,但那是骚扰,陈庆之则纯粹是歼灭性质的闪电战。果然
,北魏的大部队听到先头部队脚都没站稳就被吃掉,全军震恐,行动迟缓,士气大跌。 

但双方的实力比较实在是相差太多,而领兵的总将又偏偏不是陈庆之本人,因此双方在涡
阳附近打了近一年,战斗上百次,胜负还未分,但北魏已经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形成
夹击之势。曹、韦二人实在是打不下去了,准备撤退。陈庆之拿着假节在大营门口堵住部
队,说:“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
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
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实际上他应该没有什么密诏。但这一手把军队和
曹、韦吓住了,把指挥权交给了他。陈庆之立刻率领精锐突袭北魏援军自以为坚不可摧的
十三道营垒,大获全胜,魏军的尸首淤塞了淮水的支流。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孙权对吕蒙的评价:“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但我又犯了自作聪明的
错误:这些和陈庆之后期的军事辉煌比起来,简直微弱得不值一提。 
公元529年,北魏国内变乱,有实力的诸如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纷纷割据,没实力的象
北海王元颢,就只有象春秋时期那样自托他国,借助他国的力量去成为本国的皇帝。于是
元颢向梁投降,萧衍不好回绝,于是派飚勇将军陈庆之带领七千人马送元颢上洛阳称帝。
这个行动与其说是莽撞,不如说是搞笑来得确切。要是区区七千人真能打下拥兵百万的北
魏国都洛阳,北魏早就被梁灭了,哪能等到元颢借兵。何况萧衍也不大相信这事情真有利
可图,萧宝寅就是个现成例子,北魏对他仁至义尽,可他该造反照样造反,搭上萧综一条
小命也在所不惜。因此,萧衍很可能完全是敷衍一下元颢而已。更有可能的,他在出征之
前大概就悄悄告诉自己视为心腹的陈庆之:打着玩玩撤了就得了。 
但就是这次敷衍,成就了陈庆之的赫赫声名。 
元颢也没打算真的打下洛阳,他出兵不久就称帝不走了,给陈庆之封了一堆官位,委任他
自行战斗。于是在连绵的春雨之中,陈庆之带领自己直属的区区七千部队,开始了神话一
般的北伐之旅。 
陈庆之攻克荥城,进军睢阳。睢阳的守将叫做丘大千,就是在陈庆之初阵中以十倍兵力据
营防守而仍然被打了个一败涂地的那家伙。现在这仗几乎完全是当初那仗的重演:七千对
七万,一样的一比十,一样的军力多的反而防守,不过这次丘大千吸取教训,连筑了九座
营垒抵挡而已。但结果毫无二致:陈庆之一上午就攻陷了其中三座,丘大千完全失去了斗
志,于是举众投降。这仗一完,另一个倒霉蛋元晖业又正好撞到枪口上:他率领近卫部队
两万人占据考城阻挡陈庆之,考城四面环水,易受难攻。陈庆之“浮水筑垒”,攻下考城
,生擒元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 
胜利之后,陈庆之一股筋地继续进军洛阳。一路上有不少地方闻风归降,大致稳定下来的
北魏终于开始正视这支执著得近乎狂妄的队伍,平叛的新贵尔朱荣本人也是名将,在骑兵
战术上从不让人,怎么能容得这小小的部队猖狂?何况北人坐马,南人乘船,一个南方人
陈庆之居然率领七千骑兵杀进北魏的腹地,在骑兵将领尔朱荣看来是何其可笑啊! 
于是尔朱荣调动二十余万大军,分别由骁将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鲁安等人率领,前后左
右包围了攻荥阳不下的陈庆之孤军。荥阳城内还有七万守军,三十万对七千,尔朱荣想陈
庆之这一次一定是真的逃不掉了。 
没想到包围圈刚刚形成,还没来得及进攻,陈庆之已经攻下了七万守军的荥阳!史书记载
:陈庆之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总动员,亲自擂鼓,一通鼓未尽,先头部队已经登上了城
墙!占领荥阳的陈庆之看到二十余万北魏援军浩浩荡荡压到城下,压根没想守城,而是亲
自带领三千骑兵和敌人决战。 
三千对二十万,双方大部是骑兵。此仗之后,“北人坐马、南人乘船”彻底成为了过去。
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鲁安于阵乞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
陈庆之大概还觉得不过瘾,带着这三千人顺便进军虎牢关。有一万精锐、踞雄关险要的虎
牢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接战,连夜逃走。此时,陈庆之距离洛阳只有一步,但他没机会打洛
阳了,因为洛阳不给他机会,洛阳守将元X、元延明直接投降了。元颢进洛阳,又加封陈庆
之一堆官职,然后开始学习其他君主,花天酒地。 
那个被陈庆之打得一败涂地的元天穆倒是屡败屡战,又纠集起一支四万人的骑兵部队在洛
阳附近骚扰,陈庆之出兵袭击,还没怎么打敌人就大部投降,元天穆只跑了十几人北上渡
过黄河。这样,从X县出发的陈庆之部队打到洛阳前后用了四个半月,攻下三十二城,野战
四十七次,全胜。他的七千部曲几乎没有伤亡。由于陈庆之的部队身披白袍,当时的洛阳
附近传出一句童谣:“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也就是说,别管你多牛,有
多少人,碰上这支部队最好绕开走! 
在接到手下一连串的败阵报告之后,尔朱荣实在坐不住了,终于亲自出手。他倾北魏自己
控制之下的几乎全国之兵,号称百万,从北边南下攻打洛阳。洛阳附近的小城在尔朱荣重
压之下,又纷纷反叛。陈庆之在元颢看来虽然功劳盖世,但一开始就没想把答应南梁的条
件当回事情的元颢是不可能重要他的。陈庆之自己也清楚得很,主动要求到黄河以北去防
守洛阳的门户北中郎城。尔朱荣也是意气用事,执意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于是一股劲地
攻打陈庆之,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陈庆之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
,尔朱荣简直都绝望了,下令退兵。 
这时有个随军的星相学家刘助劝尔朱荣不要退兵。尔朱荣也想通了,他拿陈庆之没办法,
就去抄元颢的老窝。尔朱荣虽然打不过陈庆之,但打十个元颢也是绰绰有余——很快洛阳
被攻陷,元颢也被杀。陈庆之在北方完全失去了根据地,只得东撤准备回建康。尔朱荣一
听有现成便宜可捡,亲自率领大军随后追赶,但这追也追得过于搞笑:追远了等于没追,
追近了他又不敢,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大概是河南边界一带,陈庆之准备指挥军
队过河,但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 
这是陈庆之一辈子唯一一次有可能死在战场上的机会,但很可惜,当时没有任何将领配得
上得到这个荣誉,因此老天爷又让他逃掉了。陈庆之装成和尚秘密潜回建康,不知道追到
河边的尔朱荣看着滔滔山洪,在自己的这种“胜利”之前有什么心情,总之不爽是铁定的
了。 
公元530年,率兵平叛成功的陈庆之被任命为梁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
二州刺史,北魏先后加兵六次,都被陈庆之大破。几仗下来,北魏数年不敢扰乱。陈庆之
这时又显示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卓越才能,罢兵治理,数州之地仓廪充实。 
公元536年,陈庆之迎来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战,东魏(北魏在535年灭亡)派侯景(这个
人在史书上恶名昭彰)领军七万进攻楚州,侯景大获全胜,骄傲之下写信给陈庆之劝降。
陈庆之手下当时不到万人,梁帝紧张之至,急调侯退、夏侯夔率所部驰援。两军刚刚出发
不久,前线传来消息:侯景队已经被歼灭,侯景抛下辎重,只身逃跑。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部队敢去和陈庆之搞事了。过了三年,一代名将陈庆之病死在任
上,时年五十六岁。而他身穿白袍的文弱身影就象那个六十五天的洛阳传说一样,牢牢铭
刻在历史之中。此后,南朝先后遭受几次刀兵之变,改朝换代,最终在韩擒虎手中覆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20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