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pzheng (新的起点,新的自我), 信区: Green
标  题: 比巴顿还牛的中国将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1日21:54:0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75年总参放内部译制片“巴顿将军”,一些老家伙看过后,嘴一撇:有什
么希奇,我们也有。谁?少将钟伟。
  钟伟,湖南平江人,1915年生,14岁入团,15岁参军入党,在彭德
怀的红三军团和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先后任连指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长征。说他能与巴顿比高低,因为他能打仗,打胜仗。如你去问钟伟,哪
一仗打得最过瘾?那当然是47年春天,三下江南时,在吉林靠山屯打国民党7
1军88师。这仗不但打得敌人魂飞胆散,精彩之处还在于自己也打得惊心动魄。
  那时钟伟是东北野战军二纵5师师长,3月8日奉林彪命令率部南渡松花江,
准备经靠山屯东进德惠配合东野一、六纵在大房身围歼国民党军新一军一部。部
队到了靠山屯发现有大批敌军正在往德惠方向撤退。钟伟一声令下,5师围住了
屯子内国军71军88师264团1337官兵。
  
  打不打?
  钟伟和政委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政委认为:东进是全局,上级的命令是铁的
纪律,我们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动摇了总部决心,即使这仗打胜了,我们也是错
的。钟伟坚决主张打,他认为:违抗上级命令是不对,但贻误了战机而影响全局
就更不对。
  意见相持不下,战机眼看就要错过,钟伟下了决心:“就这么定了,留在这
里打他个????,打错了,砍头掉脑袋我担着,打!”
  从3月10日凌晨5点到下午2点,钟伟连着接到了林彪三个即时东进的电
报,他不为所动,因为他看见了战局的转变,他围住了88师一个团,而敌87
师正在赶过来增援。他一面组织战斗一面向林彪报告情况,电报的主题只有一个:
你的命令我暂不能执行,就因为眼前有大仗打。
  一向执着的林彪终于被钟伟的执着所动,他改变了决心。
  最后,5师全歼了88师的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
林彪再率一、六纵西进一举在郭家屯全歼国军87师,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全胜。
钟伟违令调动了林彪,但林彪并没有亏待他,在整个四野系统中钟伟是唯一的一
个从师长直接提升为纵队司令员(军长)的。
  说钟伟不比巴顿差,因为他和巴顿一样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
  抗战初期他在鄂豫挺进支队当团政委,由于与支队领导脾气不合,一气之下
带着老婆、刚出生的孩子和警卫班跑了,这一夥人历尽艰辛,在苏北找到了老部
队──新四军三师。黄克诚收留了他,让他当了10旅28团团长。如果钟伟被
李先念追了回去,没准就会被当逃兵给毙了。
  钟伟的部队能抢,战前战士兜里都是“五师缴获”的条子,一仗打下来全城
都贴满了“五师缴获”。有一次条子还贴上了东野总部的两辆过路弹药车,双方
争执中,钟伟来帮忙了,“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八路,都打国民党”,凭这一句
话,5师的人就把车给卸了。钟伟本人爱玩,在北满时,一打完仗,钟伟就把部
队交给政委和副师长,自己回哈尔滨跳舞去了。等干部战士看到师长回来了,说
明就要打仗了。钟伟比巴顿更野,巴顿充其量敢踢被战火吓懵了的战士的屁股,
但从来不敢拿枪威逼上级。钟伟敢。49年渡江后,钟伟的49军在湖南中了白
崇僖的埋伏,指挥作战的兵团副司令员陈伯钧下令撤,钟伟不同意,坚持顶着等
援兵,否则全玩完。陈说他是副司令,他说了算。钟伟拔出手枪顶住陈的脑门吼:
娘卖X的,再说撤我就毙了你!
  如果拍一部“少将钟伟”的电影,我想它在中国的票房效应不会差于“巴顿
将军”。但钟伟没巴顿那样幸运。1959年8月中央军委召开了史无前例的扩
大会议,各大军区领导除在家值班者,各军、兵种正副职,各野战军军长政委,
各师一名正职干部共1569人出席会议,批判彭德怀。会上总政治部领导放了
一颗重磅炸弹,说彭德怀在长征路上欠下了红一军团的血债,是彭亲手下令枪杀
了一军团的一个连长。林彪也跟着昧着良心说瞎话,说彭恨不得把一军团的人通
通杀尽,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这时钟伟说话了,他是以北京
部队参谋长的身份于会的。
  “胡说”,钟伟一声斥喝站了起来,“这完全是无中生有,你当时在场吗?
我在场,是我干的!彭总不在场,也不知道有这件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
有应得,该杀!那是在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敌人反攻,他临阵逃脱,还拉了
几个战士反水,被我们后续部队捉住,执行战场纪律,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你
不杀他,他会反过手来杀我们,如果是你林总,你也会下令枪毙他。我看是有人
别有用心,扯历史旧账,制造事端,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加害于彭总。”
  说到这里钟伟热血涌了上来,胀红了脸,手指着台上,几乎是在叫喊:“你
们不是在逼彭总交代军事俱乐部的成员吗,娘卖X的,算我一个吧,也拿我去枪
毙吧!”林彪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萧华下令将钟伟铐出会场,送军事法庭。
  人们没有忘记钟伟,至少59年庐山会议上“两条路线”的代表者。
  过了几年,毛泽东很偶然地问起了钟伟的情况,但这很必然的导致了钟伟案
的解决,但他没再能回部队,他下放到安徽当了农业厅的副厅长。
  又过了十几年,彭德怀到了弥留之际,据看管人员记录,在彭最后的喃喃念
叨中有钟伟的名字。
--
                            阿拉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