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早起去跑步), 信区: Green
标  题: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13 20:28:41 2004),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commend 讨论区 】
发信人: silentcape (无声的所在), 信区: People
标  题: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11 17:07:48 2004), 站内

发信人: colin (colin),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Nov 11 16:32:49 2004)

新闻人物: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 




  
 
  

  新华社北京11月 日电 阿拉法特1929年8月出生于耶路撒冷,是一位逊尼派穆
斯林。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年仅19岁的阿拉法特开始投身于抗击以色列
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他在科威特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
塔赫”)及其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拉法特一直流亡海外。 


     
1969年2月,阿拉法特开始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并从1971年起兼任巴勒斯
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
《独立宣言》,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次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从
此,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民族的象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开始,阿拉法特领导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同以色列进行了艰难
的谈判。1993年9月,巴以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
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1994年5月,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开始实行
自治。7月,阿拉法特结束27年的流亡生活,回加沙定居。1996年1月,巴勒斯坦
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主席。 

  阿拉法特命运多舛,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曾遭遇以色列特工多次暗杀及其他
险情,但每次都化险为夷。自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以色列一再
指责阿拉法特是恐怖主义的“幕后主使”。因此,从2001年底开始,阿拉法特一直被
以色列“软禁”在拉姆安拉的官邸内,人身安全一度受到严重威胁。美国政府也对巴民族
权力机构施加了极大的压力。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须更换领
导层”,这使阿拉法特的处境更为艰难。 

  为了推动巴以和谈,巴民族权力机构2003年3月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然
而,随着巴以冲突再度紧张,以色列再次把责任归咎于阿拉法特。9月11日,以安全内
阁以阿拉法特是“和平绊脚石”为由,决定“原则上”将阿拉法特驱逐出巴勒斯坦。以政
府官员甚至声称,杀死阿拉法特也是一种选择方案。 

  今年以来,以色列政府不断向阿拉法特发出威胁。继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及兰提西被“
定点清除”后,以高级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阿拉法特可能成为以下一个袭击的目
标。沙龙也多次宣称不再遵守与美国商定的不伤害阿拉法特的承诺。9月22日,沙龙表
示将在适当时机用对付亚辛和兰提西的手法对付阿拉法特。面对以色列的威胁,阿拉法特
表示:“没有人可以把我赶走。” 

  由于遭受以色列的长期“软禁”,阿拉法特的身体每况愈下,今年10月27日,其
健康状况出现恶化。在以色列方面的允许下,阿拉法特29日取道约旦前往巴黎就医,走
出了被困近三年的官邸,离开了巴勒斯坦的土地。 

  和平是阿拉法特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
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为了表彰阿拉法特为和平做出的贡献,1
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阿拉法特与以
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一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为了巴勒斯坦民族的解放事业,直到1991年秋,年已62岁的阿拉法特才与比自
己年轻34岁的苏哈小姐结为伉俪。目前,膝下有一个9岁的女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2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