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早起去跑步), 信区: Green
标  题: 阿拉法特一生重要时刻回顾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Nov 13 22:15:02 2004)

2004年11月11日 18:50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秘书长塔伊布·阿卜杜勒·拉希姆11月11
日在拉马拉正式宣布,阿拉法特当日在法国巴黎郊区的贝尔西军医院病逝,享年75岁。这
位在中东政坛上叱咤风云数十载的巴勒斯坦领袖一生致力于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理想,正如
一些外国领导人在唁电中所评价的,他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象征。

  阿拉法特的一生反映了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建立巴勒斯坦国所做出的不屈不挠的努力
,以下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瞬间: 

  ·1929年8月4日:阿拉法特出生,是逊尼派穆斯林。他说,自己出生于耶路撒冷,但
有传记作者说他的出生地实际上是开罗。他的父亲来自加沙地带,在开罗从商,阿拉法特
是家中第五个孩子。他在童年时代经常来往于开罗和巴勒斯坦之间。 

  ·1950年,在开罗大学工程系学习,学习期间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会主席。 

  ·1956年参加第二次中东战争。 

  ·1961年同阿布·杰哈德等人开始筹建“法塔赫”和“暴风”突击队。 

  ·1965年1月1日:在科威特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游击队,两天之后,
对以色列发动首次袭击。法塔赫现在是巴解的主流派。 

  ·1967年:在六日战争和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后,阿拉法特以阿布阿马尔的名字
重新现身。 

  ·1968年3月21日:以军袭击巴解组织在约旦的基地。数千名巴勒斯坦人加入巴解组织
。 

  ·1968年7月:新的巴勒斯坦宪章指出武装斗争是解放巴勒斯坦的唯一道路。 

  ·1969年2月4日: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 

  ·1970年9月:数千名巴勒斯坦人在与约旦军队的冲突中丧生,阿拉法特被逐出约旦首
都安曼。阿拉法特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 

  ·1971年起,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 

  ·1974年10月26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的阿拉伯峰会上,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
斯坦解放组织赢得了阿拉伯国家的承认,被认为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 

  ·1974年11月13日:阿拉法特首次在联合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演,他说,他来到联合
国时“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支手拿着枪,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1975年4月:黎巴嫩发生内战,阿拉法特的部队与黎巴嫩基督教右派力量交战。 

  ·1980年5月31日:在法塔赫会议上他成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军政首脑。 

  ·1982年8月30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阿拉法特和他的部队撤出黎巴嫩。他在突尼
斯建立了巴解总部,随后前往叙利亚。 

  ·1983年6月24日:与叙利亚决裂,阿拉法特被驱逐出叙利亚。 

  ·1983年12月20日:在黎巴嫩的黎波里遭叙利亚军队和法塔赫不同派别武装围攻,阿
拉法特离开黎巴嫩前往突尼斯。 

  ·1985年10月1日:以色列直升机袭击了突尼斯巴解组织总部,阿拉法特成功脱险。 


  ·1987年12月: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人民首次起义。 

  ·1988年12月12日: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谴责恐怖主义。

  ·1989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

  ·1989年5月2日:阿拉法特访问巴黎。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巴解组织的西方国家。阿
拉法特宣布巴解组织宪章失效。

  ·1989年8月,当选“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 

  ·1990年8月2日:支持伊拉克出兵科威特,导致巴解组织受孤立。 

  ·1990年11月:与28岁的助手苏哈结婚,外界在2年后才知道这一消息。1995年他们的
女儿在巴黎出世。 

  ·1991年9月28日再次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

  ·1992年4月:在叙利亚的沙漠地带发生的一起直升机坠毁事故中幸免于难。 

  ·1993年9月13日:与以色列签署杰里科和加沙地带自治原则书,并与以色列总理拉宾
在白宫草坪上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

  ·1994年5月4日:拉宾和阿拉法特在开罗签署自治协议。 

  ·1994年7月1日:阿拉法特踏上阔别26年的巴勒斯坦领土,在加沙组建巴勒斯坦自治
机构。

  ·1994年7月11日,任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兼内政部长。

  ·1994年12月10日,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和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荣获1994年
的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11月9日,阿拉法特首次秘密访问以色列,对遇刺的以总理拉宾遗孀表示慰问


  ·1996年1月20日:在巴勒斯坦举行的首次大选中,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
席。 

  ·1998年1月22日:阿拉法特公布了修改后的巴勒斯坦宪章,宪章不再提及消灭以色列
的内容。 

  ·1998年9月5日: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签署一项协议,
协议为巴以问题和平谈判铺平了道路。

  ·1998年10月23日:在瓦伊河参与以巴会谈,同意了在约旦河西岸过渡性的土地换和
平协议。 

  ·2000年3月21日:以色列向巴勒斯坦转交了西岸6.1%的领土,使巴勒斯坦人获得了巴
勒斯坦国近40%的领土。 

  ·2000年7月25日: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戴维营举行高峰会,谈判破裂。 


  ·2000年9月29日: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沙龙访问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后,新一轮
巴以剧烈冲突爆发。 

  ·2001年12月3日:在发生一系列巴勒斯坦人针对以色列人的自杀式袭击后,以色列摧
毁了阿拉法特的直升机,将其围困在拉马拉。 

  ·2001年12月13日:以色列切断与阿拉法特的一切联系,指控他在制止恐怖方面没有
采取任何措施。 

  ·2000年12月23日:以色列首次制止阿拉法特前往伯利恒参加圣诞节礼拜活动。 

  ·2002年1月2日:沙龙称阿拉法特将继续被软禁在拉马拉,直到他下令逮捕巴勒斯坦
方面杀害一名以色列部长的凶手。 

  ·2002年2月20日:以色列在报复行动中首次袭击阿拉法特在加沙城的总部。 

  ·2002年3月26日:沙龙禁止阿拉法特前往参加贝鲁特阿拉伯峰会。阿拉伯峰会同意沙
特提出的一项和平计划,计划在以色列撤出阿拉伯领土后与以色列实现和平。以色列拒绝
了这一计划。 

  ·2002年3月29日:发生更多自杀式爆炸事件后,以色列军队入侵了西岸的主要城市,
摧毁了阿拉法特拉马拉总部的大部分建筑物,把他围困在私人办公室内。阿拉法特被以色
列内阁宣布为敌人。

  ·2002年4月2日,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出对其进行永久性流放,阿拉法特表示宁死不离
开约旦河西岸。

  ·2003年4月20日:在国际压力之下,阿拉法特任命巴解副主席阿巴斯为他的首位总理
。 

  ·2003年6月4日:阿拉法特缺席在约旦亚喀巴举行的一个午餐会。美国总统布什拒绝
与他进行任何接触。 

  ·2003年9月7日:阿巴斯辞职。议长库赖后来接替阿巴斯的职务。 

  ·2003年9月11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把阿拉法特“驱逐”出西岸地区的计划。以色
列副总理奥米尔特随后称,暗杀阿拉法特是一个可选方案。但阿拉法特表示“没有人可以
把我赶出去” 。 

  ·2003年9月18日:布什呼吁巴勒斯坦放弃阿拉法特,称“阿拉法特没能发挥领导者的
作用” 。 

  ·2004年3月11日:阿拉法特告诉巴勒斯坦议会,他欢迎以色列从被占领土撤出。沙龙
准备从加沙地带撤出定居者。 

  ·2004年10月29日,首次离开其被困近3年的官邸,前往法国贝尔西军医院治疗。 

  ·2004年11月4日:法国医院一位消息人士称,阿拉法特已“脑死亡”,靠生命支持系
统保持呼吸。 

  ·2004年11月11日,贝尔西军医院称阿拉法特在当地时间凌晨3点30分(北京时间上午
10点30分)去世。(孙玉庆 化羽 整理)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