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MFI——俄罗斯新型多用途战斗机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Oct 21 19:35:49 1999), 转信

MFI——俄罗斯新型多用途战斗机
   1999年1月12日,莫斯科格罗莫夫飞行试验中心机场。当谢尔盖耶夫元帅拉下飞机上
的那面俄罗斯国旗时,寒气袭人、滴水成冰的机场一片沸腾。俄罗斯新型多用途战斗机
——MFI首次向世人亮相。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试图寻找答案:俄罗斯多用途战斗机MFI,即著名的“1.42方案
”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该研制计划现处于何种阶段?它能否升上天空?这一切今天终于
有了谜底。
      MFI--15岁的“婴儿”
    8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展开ATF(先进战术战斗机)规划的科研设计工作。为应对美
国人发起的挑战,米格设计局从1983年开始研制新型战斗机,到80年代中期时曾提出两
种设计方案,即为防空军研制的“7.01方案”和为空军研制的“1.42方案”。1995年,
“1.42”差一点因为预算短缺而宣告取消,这也是米格设计局少数几个没有因经费困难
而被砍掉的项目。该机的研制历时15年,除财政原因外,也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主要是
AL-41F型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要比苏-27飞机上使用的AL-31F型发动机高250℃,致使该
机的试验计划一拖再拖。现在的2架样机是1994~1995年制造的。1994年初,MFI被运到
茹科夫斯基,同年12月,该机进行了前起落架离地快速滑跑试验。但进一步试验并没有
继续。
    该机曾计划在1997年的莫斯科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出,但被军方以保密为由予以制
止。目前,这种新型战斗机尚未正式命名,设计代号为“1.42方案”(也称1-42 I-42或
1.44),其成批生产型估计将定名为米格-39,用于取代苏- 27和苏- 35系列飞机,相当
于美国的F-22。
MFI——庐山真面目
    MFI为重型单座战斗机,“鸭翼”式气动布局,带有全动式鸭翼(这是该机重要特征
之一),中置三角机翼和v型尾翼;机翼与机身有机融合,前机身横截面呈三角形状,机
翼大边条延伸至机头;双垂尾稍向外倾,翼尖略下垂,机头下倾,可使飞行员有良好的
视界。这是俄罗斯在设计喷气式飞机时首次运用鸭式气动布局。MFI的气动外形和结构与
现在的歼击机有较大的区别。如普通歼击机上有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和襟翼
,而MFI上这种可调翼面达16个之多。飞机可对各种飞行状态和飞行条件做出反应,使其
像小鸟一样地飞行。所有这一切都是借助于计算机完成的,给飞行员剩下的只有像普通
飞机上的驾驶杆。同时,MFI在开始研制时就确定,未来可作为舰载多用途歼击机使用。

    MFI发动机进气道为可调整的S型通道。在机身、机翼和鸭翼结构中广泛使用了在碳
塑料和聚合物基础上研制的复合材料。飞机设计时考虑到了“隐形”技术的要求,机体
表面采用吸波材料以减小雷达反射面积。这种材料曾在米格-23机上进行了试验,使其隐
身性能提高了10倍。该机拥有优秀的起降性能,正常起飞重量28-29吨,最大起飞重量3
5吨。MFI不仅可以同时探测和确定多个目标,也像米格-31B型机那样拥有预警机的功能
。例如,它在射击6个目标的同时,还可给其它飞机指示目标,使这些飞机不用打开机载
雷达便可发射导弹。过去俄罗斯机载雷达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比西方的要大许多,但现在
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由俄罗斯航空设备公司研制的新型计算机系统装备在MFI上,它在
重量特性上并不逊色于西方的计算机,同时在智能化方面要大大超出。在该机上还安装
有新一代多功能液晶显示器。MFI装备有新型综合电子设备,具有超视距多目标攻击能力
。该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包括NIP-NO14型相阵控脉冲多普勒雷达,后视自卫雷达,还有先
进的导航和电子对抗系统。该机还使用新型设备以提高飞行员对过载的承受程度,主要
由机载系统、新型抗荷服、可调式座椅等组成,可最优化地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飞机的动力装置由2台可调推力矢量的AL-41F型涡扇发动机组成,其单台推力达196
千牛,总推力392千牛,是莫斯科留里卡-萨图思(留里卡-土星)设计局研制的第五代可
调推力矢量发动机。它既可保证飞机有比苏-27和米格-29SMT更大的航程,还可进行推力
矢量调整。该发动机已在图-16飞行实验室上进行了传统的飞行试验,并在米格-25飞机
上进行了非传统的试验,在20多千米的高度以2000千米/小时的速度进行飞行。在所有
飞行阶段,A-41F发动机都表现得极为出色。新发动机的优势在于它可保证飞机以超音速
速度长时间飞行,而且无需打开汕耗巨大的加力。AL- 41F使用了最新的技术与工艺,并
进行了充分的试验。其主要优势有:一是更加轻便。苏-27飞机上使用的AL-31F发动机每
千克自身重量可产生8千克的推力,而MFI上使用的AL-41F则达到11千克,这在世界航空
制造业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二是保证飞机不开加力状态下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这可大大
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快速反应,迅速截击,在对地实施攻击中提高飞机对抗敌防空兵
器的能力。并节省燃油。
    该机保留了内置式30毫米航炮,据称为rIII-301型单管航炮。该航炮只有45千克重
,射速1500发/分钟,炮弹初速达850米/秒。飞机所携带的武器可全部配置在机身内,
大大减小了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该机可携带俄罗斯空军使用的所有种类的武器,包括
第五代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主要挂载在机内武器舱中,必要时也可挂载在外部挂架上
。俄有关部门还专门为该机研制了第五代远程空空和空地导弹。MFI的标准武器配备是带
主动雷达导引头的R-77M(BVV-AE,西方称为AA-12“蛙蛇”)中程空空导弹。这是一种
可与美国的“阿姆拉姆”导弹相媲美的中距拦截导弹,采用短翼和可折叠的格栅式尾翼
,并且优化配置在飞机的武器舱中。俄已在苏-27飞机上成功进行了该种改进型导弹的飞
行试验。导弹使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增加了航程(最远可达80千米),加快了飞行速
度(达4马赫)。
    KC-172(AAM-L)是俄最新研制的两级高超音速远程空空导弹,配备有复合式制导系
统,最大射程达400千米,与机载火控雷达匹配后,具有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超视距攻
击能力,并可在敌防空人力杀伤范围之外实施攻击,可专门用于对付AWACS和JSTAR,是
目前两方国家无可抗衡的武器系统。 该机配备的R-73M(AA-11“射手”)红外制导空空
导弹可实施全向攻击,具有发射后不管及同时攻击多目标的能力,不仅能攻击飞行中的
飞机,也可用于拦截中、远程空空导弹,要比英、美两国发展中的近距空空导弹(ASRA
AM)和AIM-9X先进十年左右。新型导弹K-74是在R-73导弹基础上研制的,改进了热寻的
系统,目标截获角从80度-90度增曾加到120度,最大杀伤距离达40千米。该机还可使用
集束炸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用于摧毁地面和水上的目标,以及敌方的雷达站。该机还可
挂载K-37型空空导弹。
    MFI的高空最大飞行速度为2.6马赫(2500千米/小时),最大超音速航程达到2000
千米,亚青速航程可超过4000千米。
    MFI——身价几何?
    俄罗斯对战斗机的划分与美国有所不同,它将米格-19、米格-21和米格-23划分成第
一、第二和第三代,将苏-27和米格-29视为第四代,将其后研制的战斗机视为第五代,
MFI属于第五代战斗机。 俄罗斯对第五代战斗机的基本要求是,多功能,也就是要具备
打击空中,地面、水面和水下目标的能力;推重比超过1,能够在超音速状态下进行巡航
飞行;“超级机动性能”,即在90度或更大迎角时保持飞机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30%
-50%复合材料的机体结构,采用翼身融合体和具有隐身能力的气动外形,对无线电雷达
和红外雷达具有高隐身性;机载信息和干扰系统控制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机载火控系统
采用同时跟踪和全方位攻击多个空中目标的多功能火控雷达;主要机载武器是可大离轴
角发射和发射后不管的空空导弹。与第四代战斗机相比,其飞行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是:
机动能力更强,可超音速巡航飞行,有短距起降能力和隐身能力。
    总体上看,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与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F-22和“联合攻击战
斗机”(JSF)大体相同。俄罗斯现在发展的第五代战斗机主要有五种型号,MFI、S-37
、可与“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相媲美的“轻型战斗机”(LFI、米格- 2000)和S-54轻
型战斗机,以及米格-35中型战斗机。在当今世界,除美、俄的上述飞机以外,法国的“
阵风”、欧洲的EF-2000以及瑞典的JAS39只部分具备第五代战斗机的特性,只能被称为
“四代半”(西方称“三代半”)战斗机,所以说,在第五代战斗机中,现己制造完毕
或已经开始飞行试验的有三种,即F-22、S-37和MFI。
   F-22战斗机被视为美国未来保持制空权的保证,是20多年来美同第一种新型空中优势
战斗机,它具备先进的空气动力性能、超音速巡航发动机和隐身能力,装备最先进的航
空电子设备和计算机。S-37前掠翼战斗机于1997年9月25日进行了首飞,被称之为21世纪
的超级战斗机,只比美国的竞争对手F-22“猛禽”晚了18天(“猛禽”于9月7日进行了
首飞)。S-37采用鸭翼、前掠翼和尾翼串列式气动布局,并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可
充分利用前掠翼和鸭翼两者的优点,它也标志着前掠翼飞机的发展从验证机步入实用机
阶段。S-37型机是俄第一种全隐身战斗机,在隐身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其机身、机翼
、鸭式翼和尾翼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机体表面涂有吸波涂料,武器内置,能有效地
降低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和自身的红外辐射。F-22采用蝶形机翼,翼身融合体设计,武
器可装载于机身内部,大大提高了隐身能力。
    俄在研制MFI型机时,充分研究了F-22的隐身技术,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与改进,这使其外形布局比F-22更加合理,有效反射面积更小,只达0.5平方米。与
美国的F-117和B-2相比,MFI在提高隐身能力的同时,并未降低对重要作战性能的要求。
就机动能力而言,S-37要优于F-22.而且拥有更加优秀的短距起降能力。总体来说,在
推力矢量技术研究与实践方面,俄罗斯要优于美国,从已经开始艺行的S-37、苏-37等型
飞机所能完成的超级机动动作便可得到印证。
  “超级机动性能”最初也是美国ATF(先进战术战斗机)方案的基本要求之一,但美国
人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难题,即如何将隐身性、超音速巡航速度和“超级机动性能”集于
一身,于是被迫牺牲掉最后一项,以致于F-22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只接近于装备有矢量控
制系统的改进型苏-27。美同空军放弃对第五代战斗机超机动性要求的理由主要是航空武
器的改进较快,出现了高机动全方位射击的导弹、头盔瞄准系统和新型自动导引头,这
可使飞机在执行空战任务时无需进入敌机后方区域。F-22装有普惠公司研制的推力156千
牛的F119涡扇发动机,它使F-22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在不开加力时便可使F-22进行超
音速飞行。S-37在使用AL-41F型发动机后,在其正常起飞重量24吨,即携带空空导弹和
副油箱的条件下,飞机起飞时的推重比达1.5高于推重为1.25的MFI,更加优于F-22。
   MFI拥有速度上的优势,其最大速度达到2500千米/小时,S-37为2200千米/小时,
F-22为2000千米/小时。在航程方面,MFI的航程可超过4000千米,S-37航程为3300千米
,F-22的转场航程可达5500千米。在武器配置方面,三种飞机基本相同,都考虑到了隐
身问题,将武器配置在机身内部,并且均可在必要情况下在其外部挂架上挂载先进的武
器装备。F-22的武器存放在4个武器舱内,在两个侧方武器舱内各存放1枚AIM-9“响尾蛇
”导弹,机身下两个武器舱可携带6枚“阿姆拉姆”导弹,还装备了1门20毫米的M612型
机炮。S-37拥有比较完备的对空对地作战系统,在14个外挂点上可挂载各种中、近、远
程空空、空地和各种精确制导炸弹,并装备有先进的复合式假目标系统,自我保护能力
进一步加强,具有多目标跟踪与攻击能力,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
MFI也可在机内和机外携带各种空空和主地导弹及航空炸弹,可同时攻击20多个空中目标
,其攻击能力更强。
     MFI——能走多远?
    俄罗斯此次突然展示MFI并重新启动“1.42”工程,看来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由于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许多重大军事计划由于缺乏经费而个得不搁置
,因而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眼中,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已大大下降,这将直接导致俄
罗斯在全世界的政治地位下降和影响力的削弱。在1998年年底美、英对伊发动的“沙漠
之狐”行动中,美、英对俄的各种努力采取了明显的藐视态度,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在
世界政治活动中的影响,从而使叶利钦遭到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在美国宣布增加军费以
研制下一代武器装备的同时,俄罗斯选择这一时机公开MFI,也是要向美国表明,虽然俄
罗斯目前军费不足,但仍有足够的潜力研制出能与美国抗衡的飞机。
    此外,1997年9月25日S-37的首次飞行也加快了MFI的解密进程,“1.42”面临着S-
37的有力竞争。S-37被视为MFI的一种廉价小型的替代机。对于第5代战斗机。俄空军尚
未表态采用哪种和采购多少架,但同时装备四种同代战斗机显然是不可能的。军事专家
分析,俄空军在2010年前后才能装备新一代的战斗机,装备S- 37和LFI的可能性较大,
而将MFI作为其技术验证机,将S- 37用于出口。米格设计局并不排除将该机上的成熟技
术用于研制其它型号飞机的可能性。由于较高的研制成本和样机的昂贵价格,MFI未必能
够发展到成批生产阶段。如果该机不能投入批量生产,在MFI上成功运用的所有技术与工
艺成果都可运用到米格联合体研制的“轻型战斗机”(LFI)上。对于米高扬设计局来说
,LFI并不是优先发展的项目,因为它尚未达到米格-29的能力。
    财政问题是制约MFI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该机能否顺利进行飞行试验及成批生产的
关键。尽管,俄罗斯国防部不愿透露MFI的研制成本或售价,但估计应为7000万美元。与
美国F-22高达1亿美元的造价相比,MFI的成本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造价低廉”。
但是,7000万美元的造价对于俄罗斯来说仍然太高。当然,终自制止“1.42方案”的可
能性是不大的,俄罗斯需要此种飞机。俄罗斯军方对MFI的评价是非常高的,称该型机将
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歼击机,超过美国的F-22和欧洲的EF-2000。据该机的总设计帅科尔茹
耶夫称:“如果使用该飞机对抗英美对伊拉克的空袭,则可以将所发射的包括巡航导弹
在内的90%的制导武器在其达到目标之前击落。”此外,该型机有可能成为俄外汇收入
的潜在来源。俄罗斯不仅希望将其装备部队,成为其21世纪的重要武器装备,也计划将
其出口。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武器出口是俄国防工业的主要支撑点,而航空装备的
出口又占其中一半以上。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