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Saab 37“雷”战斗机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Oct 21 19:41:17 1999), 转信

Saab 37“雷”战斗机
    6O年代,瑞典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又提出了“一机多型”的设计思想,而这正体
现了随着战斗机的不断发展,瑞典的战斗机设计思想也越来越成熟。而Saab-37“雷”(
Viggen)"雷"式战斗机正是一机多型的代表作。
   所谓“一机多型”呢?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飞机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变成截击机(战斗
机)、攻击机(强击机)、侦察机和教练机。也就是说,当飞机换上了某些设备之后,可以
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  Saab 37“雷”战斗机是瑞典70年代初研制Saab 35“龙”的后
继机。前后共有6种型别,分别承担攻击、截击、侦察和训练等任务。AJ 37、SF 37、S
H37和SK 37等4种型别属于第1代设计,连同9架原型机共生产了189架;JA 37和AJS37
属于第2代设计,共生产了149架。6型飞机总共是339架。
    AJ37是对地攻击型,但也能执行有限的截击任务。SH37是装备了雷达的侦察/海上
攻击型,这种型别装备有经过改进的火力控制雷达PS-371/F,能在海面杂波背景下探测目
标。中央任务计算机CK37的存储容量也较AJ37的大。并装有SKA24D 600mm夜间照相机。

    SF.37是照相侦察型(SF-Spaning Foto)。这种飞机装备了7部照相机(3部SKA 24C 1
20mm照相机、1部SKA24和2部SKA31型600mm照相机)和数据记录装置。SK37是双座教练
型,其火力控制设备与AJ37基本相同。
    JA37是截击型,JA37“雷”的火力控制设备包括EP-12电子显示装置,CD 107数字式
中央计算机和PS-46/A多功能攻击雷达。
    AJS 37是由AJ37“雷”改造的过渡性机型,用来填补JAS 39“鹰狮”战斗机服役前
的作战需要。1991年春季开始改进研制,1993年以后陆续进入现役。计划改造115架。
    瑞典是Saab 37“雷”战斗机的唯一使用者,装备了8个截击中队、7个攻击中队和2
个侦察中队。当Saab—37的电子设备换装上一部机头监视雷达、一台拍雷达显示照片的
照相机、一台磁带记录仪、一台数据照相机等电子设备,并在机身下的桂架上分别挂装
侦察设备吊舱和照相吊舱时,Saab—37就变成了一架可实施全天候侦察的侦察机;当Sa
ab—37的7个外挂架分别挂上空对地导弹、火箭弹、炸弹、鱼雷等武器时,它就变成了一
架火力十分强大的对地攻击机;当Saab—37换上l门30毫米机炮和先进瞄准装置、并安装
一台脉冲多普勒雷达、外挂武器换上远距离空对空导弹时,它又变成了一架截击机。
    Saab—37采用三角形下单翼鸭式布局方式,发动机从机身两侧进气。它除了有“一
机多型”的特点外,还有两个明显的优势。其一是,它的电子设备和飞行控制设备分别
装在50个“黑盒子”里。这些“黑盒子”大约重600千克,由计算机化座舱中的一台机载
数字计算机来控制、指挥;另一个优势是,Saab—37的10多个舱门大部分都分布在机身下
方,所有的维护点在地面上均可接近,机务维护人员不需在机身上爬上爬下。更换发动
机时,只需将后机身拆下。再次起飞前加油和装弹只需lO分钟。
    Saab—37“雷”机身下有3个挂点,两边机翼分别有2个挂点,必要时还可增加一对
挂架。主要武器有空对地导弹(包括电视制导的“幼畜”导弹)、空对地火箭、炸弹、鱼
雷或30毫米“厄利空”机炮,也可带“响尾蛇”、“天空闪光”空空导弹执行截击任务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