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eworld (好人), 信区: Green
标  题: 米-28N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16 09:22:55 2002) , 转信



米-28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
绰号为“浩劫”(Havoc)。于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
1989年6月完成,后来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1992年后少量装备部队。米里设计局
还曾提出一种伞兵/作战改型,编号米-40。米-28N是莫斯科米尔直升机制造厂为进一步竞
争俄罗斯战斗直升机计划,而研制的夜战改型。米-28放弃了米-24许多独特的设计,例如
能装载8名步兵的运兵舱、气泡形风挡等。它的结构布局、作战特点都与西方流行的设计,
尤其与AH-64相似,因此被西方戏称为“阿帕奇斯基”。76年开始研制,82年11月第一架原
型机首次试飞,87年开始投入使用。
点击查看米-28视频资料:飞行 米-28N地面展示

米-28使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在机身中部装有小展弦比悬臂式短翼,,前缘后掠,主翼盒结
构用轻合金材料制造,前后缘采用复合材料。机身为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比
较细长。在驾驶舱四周配有完备的钛合金装甲。两片桨叶的尾桨安装在垂直安定面的右边
。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纵列式前后驾驶舱布局,前驾驶舱为领航员/射手,后面为
驾驶员。驾驶舱装有无闪烁、透明度好的平板防弹玻璃。座椅可调高低,采用了能吸收撞
击能量的座椅,座椅两侧和后方均装有防护装甲,风档和座舱之间的隔板均采用防弹玻璃
。米-28可直接用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运输到指定作战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米-28的旋翼系统。共有5片桨叶,采用半刚性铰接式结构,转速242转/分。
采用具有有弯度的高升力翼型,前缘后掠,每片后缘都有全翼展调整片。材料为玻璃纤维
D型翼梁和具有Nomex蜂窝夹芯的凯芙拉(Kevlar)材料组成。桨叶前缘有钛合金防蚀条,桨
毂也为钛合金结构。其旋翼桨毂不需上润滑油,旋翼系统的橡胶金属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机
械铰接结构,自动倾斜装置和尾桨上只有一个润滑嘴;所以在维护方面比较方便、经济。
米-28的机动性也很好,能够做翻跟斗等动作。

米-28N采用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皆为单轮。米-28N的座舱装备有全装甲的机舱玻
璃,它能承受直径为12.7毫米子弹的直接射击和直径为20毫米的破片的冲击,而且,包括
主减速器在内的所有重要部件和系统都有防弹屏蔽。米-28N采用的机组被动防护系统,包
括带有减震器的起落架,它能保障直升机在以每秒12米垂直速度紧急着陆时的生存性,这
个指标和AH-64一致。串列双座布局,领航员/射手在前,正驾驶员在后,座椅可以升降。


米-28采用两台克里莫夫设计局TV3-117发动机,功率为2×1640千瓦(2230轴马力)。发动机
装在机身两侧的发动机短舱中,短舱位于机身两侧短翼翼根上方。进气口装有导流板,可
排除砂石、灰尘和外来物。采用发动机引气实现进气道防冰。内部总油量为1900升,还可
吊挂4个外部油箱。

主要武器包括机头下方炮塔内的一门改进型A242型30毫米机炮,备弹300发,与BMP-2步兵
战车上的机关炮相同,通用性好。活动方位角为110度。能左右摆动100°,上仰13°,下
俯40°,对空射速900发/分,对地射速300发/分。每侧短翼挂架上总共可吊挂16枚AT-6无
线制导反坦克导弹,以及两个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机炮和制导导弹的发射
由前驾驶舱控制,火箭发射由两个驾驶舱分别控制。也可使用最新型的16枚AS-14反坦克导
弹,射程为800至6000米。自行反直升机任务时,可带8枚空对空导弹,还有80mm和130mm火
箭弹供选择;尾部装有红外照相弹和箔条弹。机上还装有火控雷达、前视红外系统、光学
瞄准系统和多普勒导航系统。

由于米-28和卡-50都是为竞争新一代俄罗斯战斗直升机的合同而开发的,两者一出生就是
死敌。在这一竞争中,卡-50凭借独特设计首先占了上风,米里设计局也不甘示弱:它一面
攻击卡-50的只有一个乘员,无法应付艰险的低空战斗;一面大力改进米-28,研制出了米
-28N。

米-28N吸收了米-28直升机的优点,有大推重比和较强的战斗生存力,最突出的是它在夜间
和恶劣环境下的战斗力大大提高。N型装备有自动跟踪系统和多路通信系统。由于为它专门
研制了具有高分辨能力的毫米波和厘米波双波段雷达系统,并与信息系统配套,所以米-2
8N能在黑夜、甚至连微弱星光也没有的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在液晶显示器上,飞行员和
武器操作员在黑夜也能看清航线上出现的障碍物,从而跟踪和攻击目标。雷达安装在旋翼
桨毂上能自由转动的锤状整流罩里,直升机不必飞出隐蔽物,只要将雷达伸出,让其超过
隐蔽物的高度,就能进行探测和攻击。这与AH-64D“长弓阿帕奇”非常相似。该雷达还可
以作为导航辅助装置。此外还装有微光电视、激光测距仪、头盔目标指示器、全球定位系
统等。利用地球物理场进行极值曲线导航的高精度导航系统,能可靠地引导直升机飞行;
地形跟踪系统能保证直升机在复杂地形上空,以10至15米的高度贴地飞行,能及时规避危
险的障碍物。米-28N具有很高的发现目标的概率,武器系统能快速进入发射状态。

其次,米-28N还增大了所装发动机的功率。米-28N采用了两台功率更大的TB3-117BM涡轴发
动机,单台额定功率为1864千瓦(2500轴马力),输出约2200马力。为此,还为其设计了效
率更好的BP-29主减速器。它的其它方面与米-28基本型相同,性能也基本不变。N型也可使
用VK-2500型发动机。

米-28N于1996年8月19日首次展示,10月进行了首次飞行,并于19P7年4月30日在莫斯科郊
外的米里直升机制造厂进行了首次正式飞行表演。代理主任设计师斯捷科利尼科夫认为,
米-28N与“长弓阿帕奇”相比,在武器装备和战斗生存性等综合指标方面有优势。它的出
现直接推动了卡-50的改进,派生出了并列双座、加装雷达光电设备的卡-52。当然米-28也
有一些缺点,例如和AH-64相比机体大、重量大,机动性必然受影响;飞行员视野狭窄——
这是俄罗斯设计传统的弊病;设计上与卡-50相比没有鲜明特点,甚至有些抄袭西方设计。


俄军方计划在99年初完成米-28N的飞行试验,并将交给罗斯托夫直升机制造厂批量生产。
但由于俄罗斯经济不景,这一计划遭搁置,目前米-28N的前景未卜,令人担忧。而卡-50系
列则风光得多了,主要是其设计对各国来说有噱头,宣传工作上也做得好得多。

到了2001年5月28日,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厂股份公司总设计师维塔利·谢尔比纳透露,今年
夏天该公司将继续首架米-28N武装直升机样机的试验,预计将进行700~900次飞行。目前
正在罗斯托夫直升机联合股份公司生产的第二架米-28N的样机则将在2002年初开始试验。
第一架样机暂时还没有安装机载雷达,预计年底将完成安装工作。“拉缅斯克仪表制造厂
”联合股份公司将提供机载无线电设备。据专家估计,研制和生产第一架米-28N试验样机
的费用约为1亿5千万美元。而欧洲的“虎”式武装直升机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约为1.5~1
.7千万美元,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单价为约3千万美元,米-28N的价格预计不超过
1.6千万美元,具有一定竞争力。

2002年6月,米-28N开始准备联合国家级试验,据称试验将于今年秋天开始。罗斯托夫直升
机公司也将制造出第二架N型试验型机。大约试验一年后,便可作出该机是否可装备陆军航
空兵并开始成批生产的初步结论。






基本技术数据:

旋翼直径 17.20米
尾桨直径 3.84米
短翼翼展 6.4米
机长 16.85米(不包括旋翼和尾桨)
机身长 14.3米
机身宽 1.75米
机身长 14.3米
机身宽 1.75米
机高 4.81米(至旋翼顶部)

空重7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1400千克

最大时速 350千米
最大巡航速度 265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 250千米/小时
旋翼转速 242转/分
桨尖速度 216米/秒
最大爬升率 18米/秒
实用升限 5800米
悬停高度 3600米(有地效)
作战半径 240千克
航程 47O千米(最大油量)
续航时间 2小时
极限过载系数 +3/-0.5
悬停升限 3600米
最大起飞重量 7200千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2.9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