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卡-29舰载直升机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Oct 22 07:59:34 1999), 转信

卡-29舰载直升机
    研究背景
    从卡一29、卡一27和卡一32三型直升机的外型、尺寸、动力和重量等指标都基本相
同上看,这几型直升机可以认为是按一机多型的思想研制的,其中卡一27(具实编号也许
是卡一28)是舰载反潜型机,卡一29是舰载两栖战斗兼运输多用途型机,而卡一32则是可
舰载的运输(亦可民用)型机。一机多型或一机多用的设计思想和作法,目前已在全世界
被广泛采用,卡一27系列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型号之一。此种设计思想和作法之所以得
以推广,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是,现代高性能飞机和直升机的研究时间已长达10—15年:费用也很高,
同时研制和采购多型飞机或直升机,连美国和独联体也难以承受,只能设法将多型机合
并成一型机来发展。于是,在美国海军出现了F/A—18、在美国空军出现了F—15E和在
独联体海军出现了苏一27K这样的双用途战斗机。
    原因之二是,有些不同用途的飞机或直升机,设计时对其飞行性能、机体尺寸、结
构和动力等方面的要求十分接近,存在合并发展的可能性,卡一27、卡一29和卡一32就
是这样。不过究竟是采取一机多用的作法好。还是采取一机多型的作法好,则要根据实
际情况而定。卡一29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是对方的地面和水面目标,其作战范围基本
上是近战(在五视范围内),可能受到对方地面和水面大量对空射击武器的打击。为保证
应有的生存能力,卡一29在乘员的下方、例方、后方甚至前方的部位都设置了坚厚的强
力表甲。前苏联军队在阿富汉作战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这样直升机显然会
增大机体重量,减少燃油或载重量,对执行反潜任务和运输任务是不利的。尽管卡一27
和卡一32与卡一29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不能完全使用相同的机体,在设备(合武器装备
)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所以采用一机多型的做法比较合理。
    卡一29和米一24这两型战斗直升机大约都是在6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的,前苏联为什
么要搞两个型号呢?明显的原因之一,是米一24太大(长达21.35米)、难以进驻一般战舰
,作为舰载机显然不如卡一29。而在陆上作战对直升机的尺寸没有太严格限制,米一24
是原苏联陆军米一8直升机的后继机,不但便于掌握,且速度比卡一29快,更适合于空战
。60年代末,美、苏处于严重的对峙状态,包括发展新式武器装备在内的军备竞赛十分
尖锐。加强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能力,也是当时很受苏联海军重视的建设项目之一,
这就需要两栖战斗直井机。卡一25需要更新换代的后继机,海上舰艇编队也需要垂直补
给工具,这样,作为一机三型之一的卡一29也就与其他两型直升机应而生生了。
    技术特点
    为了便于了解卡一29的技术特点,不妨将其与同时期陆用的米一24作一些比较。这
两型直升机有不少共同之处,如都用2台2200马力的TB3—117型涡轴式发动机;反坦克导
弹的数量都是8枚;机炮都是30毫米且备弹都是250发;无控火箭口径都是80毫米且备弹都
是80发4两座挂箱式机炮口径都是23毫米;乘员都是2人。但是,这两型直升机也有不少不
同的地方。如旋翼直径,卡一29为15.9米,米一24为17.3米;机长,卡一29还是15.9
米,而米一24为21.35米l卡一29的起飞重量为21吨,米一24力21.2吨,卡—29的静升限
为3700米,而米—24只有2000米;卡一29的航程为440公里,米一24为450公里 l卡一29
垂直过载为2.0G,米一24的垂直过载为1.8G;卡一29外挂的转运载重量4000公斤,米
一24仅为2500公斤。作为舰载直升机,卡一29不仅载重能力和静升限大大超过米一24,
而且其高温、高原性能也要好得多。
    卡一29直升机的型式为共轴双旋翼,同样动力条件下,旋翼直径就比米一24单旋真
的直径小得多,非常适合进驻空间较小的舰艇。同时,卡一29的反转双旋翼可相互抵消
使直升机打转的力矩;不需要平衡用的尾桨;使其全机尺寸大大缩短;不需要使直升机平衡
而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在速度为120一130公里/小时的效率可达0.65—0.70.而有平
衡桨的直井机只能达到0.50一0.60。机上的共轴双翼可使运动时所引起的振动互相抵
消,其振动水平很低,对瞄准和准确射击十分有利;可延长机体和设备的寿命;对减轻乘
员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也大有好处。
    卡一29的尾部是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可用脚蹬操纵直升机绕其垂直轴线原地转圈
,在静升限上亦可进行.这在世界上战斗直升机中是绝无仅有的。主管设计师格里高利
博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机动性和保证在极限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对在极短的时间内
占领攻击阵位、并实施精确的射击都十分有利。他还认为这可使直升机在退出攻击时和
与敌人接近的时间缩短3—5倍。
    同米一24一样,卡一29也有强力装甲。能保证其在作战中有足够的生存能力。机上
乘员为并排双座.从而压低了直升机的侧面尺寸,不仅减小了侧面被弹面积,而且有利
于两名乘员的动作协调,米一24的乘员是前后串座,不仅侧面尺寸较大,而且乘员问的
协调动作可能也不如卡一29方便。卡一29的乘员距旋翼轴线特别近,直升机绕轴线转动
时,乘员会感到是在绕着他自己的身体在转动,不过据说还不会产生不方便的感觉。卡
一29是4条“腿”,且重心低,整个直升机显得很低矮,因此防倾倒角比3条“腿”的要
大,稳性更好,抗舰艇摇摆能力较强,很适于舰载。该机还可在海面上迫降。在载舰的
飞行甲板上,设有“鱼叉”装置或“拉降”装置,外观上只能看到十字交叉的绳索,十
分简单,但据称很有效。
    卡一29被称为“舰载战斗--运输直升机”,因为其有一定的搭载能力,机上设有绞
车,可吊载300公斤(不是西方常用的270公斤)物资。机内可运送16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或
10名伞兵,也可内装2000公斤或外挂4000公斤物资。
    据报道,卡一29装备有先进和完备的观察通信和火控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可
在昼夜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活动。武器装备除前所述的还可携带口径为7.62毫米的活动式
机枪,备弹1700发。卡一29只比起飞重量为4000公斤的法国“海脉”直升机略大一些(“
海腺”直升机的机长为13.29米),但起飞重量却为“海膝”两倍之多。此外,卡一29的
最大外挂重量也为“海脉”的2.5倍(“海脉”为1600公斤),而乘员与“海脉”一样都
是两名。由此可见,卡一29的作战效能要比“海脉”高出一大截。卡一29的尺寸虽然比
“海脉”大一些,但机翼折叠后,长宽都与“海脉”相当。只有机体高度比“海脉”高
出一米。这对藏舰机库中央部分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战使用问题
    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战斗--运输直升机。从作战角度来看,卡一29是以攻击地面
目标和水面目标为主要任务;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近距空战能力。此外,卡一29也具备
运送兵员和作战物资的能力。因此其基本作战使用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实施补充侦察。对已粗略侦察的预计登陆地域,进行上陆前的详细、周密的补充侦
察,彻底查明当前最实际的情况,为登陆指挥人员随时提供登陆地域有关情报。
    参加火力准备。对预计实施登陆地域,协同其它航空兵兵力.进行航空火力准备。
攻击、摧毁敌在登陆地域附近的各种重要兵器和阵地,消灭、杀伤孜有生力量。
    运送并掩护登陆兵力(含所需武器、弹药、器材和物资)抢占登陆场地。
    突击火力支援。对已离开飞机或直升机集合展开战斗活动的陆战队或其他登陆兵力
,实施及时的航空火力支援,压制、消灭敌方抗登陆反击兵力的反击行动。
    掩护登陆兵力撤退上船。如登陆行动失败或登陆兵力难以在登陆场地立足,卡一29
可装载登陆兵力撤回登陆运输船只,并可担负火力掩护任务,阻挡敌方各种兵力对己方
登陆兵力的追歼。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