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hl (水流沙), 信区: Green
标  题: 米格家族之米格19:“农夫”闹天宫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19日20:21:55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捷克造S.105(米格19S“农夫”C)
1953年捷克空军最高司令部下令研制生产捷克自己的超音速战斗机,该计划代号S.105,
这是一种升限可达20,000米的昼间战斗机,与此同时还开展了研制一种装备全天候战斗
机的射高可达30,000米的S-200导弹计划.但是捷克Lentnany航空研究院很快便发现以
当时捷克的航空工业水平,研制S-200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放弃了这一计划。但同时该院
经过论证,肯定了S.105计划的可行性。不过捷克最终还是放弃了自行研制战斗机的计划
,转而与苏联商洽按许可证生产米格19S的事宜。1956年7月30日两国就此事达成协议,
捷克生产的米格19S采用了夭折的自研战斗机的编号S.105。
1955-1956年间,捷克沃多科迪飞机厂的技术人员前往苏联学习由米格15比斯转产米格
19S的生产技术。按计划,捷克空军共需要大约600架S-105。为了让技术人员迅速熟悉
米格19S,2架米格19S飞机和13架处在不同生产阶段的飞机散件从苏联运到了布拉格郊外
的沃多科迪飞机厂。这些飞机的主要用途是让捷克生产人员尽快熟悉米格19S的组装。两
架成品飞机中的第一架于1957年5月15日抵达沃多科迪飞机厂,详细的技术资料和图纸于
8月24日运到,但是捷克技术人员却发现图纸与得到的飞机不相符,原来这些飞机的生产
批次并不相同,在细节上有不少改动。重绘这些图纸使得导致工作进度严重滞后,计划
一度差点被取消。最后在1958年6月,通过与苏联进行了几个月的谈判后,该计划才得以
恢复。1958年底,捷克组装的这批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这些飞机中的一架(序列号850012)被改装成了一架侦察机,拆掉了NR-30机炮和机身
油箱以安装AFPN-21B和AFP21K照相机。该机于1959年5月25日首飞,但是飞行试验表明,
该机在低速飞行时相机舱内的温度超过了相机和胶卷所能承受的范围,后来尽管通过加
设4个冷却空气进气口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该计划最终在1960年还是被取消了,而另一种
S-105的双座教练型则在图纸设计阶段就夭折了。
当S-105的生产转入正轨之后,组装生产的米格19S重返工厂进行改装,以升级到S-105的
水平。第一批S-105(S是捷克语Stihac即“战斗机”的第一个字母)于1959年开始生产
,其中一些部件由苏联供应。第一架S-105(序列号850101)被用于静力试验,1959年6
月6日试验在Letnany研究实验中心开始到10月13日结束,之后该机被移交给了试验中心
。用作飞行试验的第二架S.105于1959年10月17日出厂,1959年10月30日首飞。到1959年
底,第一批剩下的4架S-105全部生产完毕。S.105第一批6架属于预生产型,主要用来做
实验。第2和第3批才是用作装备部队的,这两批S-105都是在1960年生产的。它们的区别
是第二批S-105的垂尾前缘延伸鳍较短而第三批的较长,与苏联产的米格19S后期型相似
。第4、5批S-105于1961年出厂。沃多科迪飞机厂一共生产了5批103架S.105,最后两架
于1961年11月29日出厂,之后该厂便开始转产L-29双座教练机。捷克造S.105在外表上与
苏联产米格19S几乎一模一样,最好的区分方法是看其编号,S.105在后机身上涂有4位数
字的黑色战术编号,其中前两位数字代表生产批次,后两位数字代表该机是此批中的第
几架。拿一架黑色编号0204的S-105来说,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架飞机是第二批生产的第4
架飞机。
捷克生产的S.105填补了米格15比斯与米格-21F-13之间的空白,同时通过生产S.105,捷
克航空技术人员从中了解到了设计和生产现代化超音速飞机所需的知识与经验,这些经
验对其后来生产米格-21F-13和自行设计L-29教练机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捷克也是华
约国家中除苏联外唯一生产过米格19的国家。
在生产结束之后,沃多科迪飞机厂还继续承担着S.105和米格19S的大修工作直到1972年
7月2日最后一架“农夫”C战斗机从捷克空军退役为止。 

--
得人花戴万年香!!
      执子之手
        与子相悦
           生死契阔
            与子携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1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