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 信区: Green
标 题: 为“美男子”歼8Ⅱ正名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Dec 12 13:11:01 1998), 转信
发信人:jian(伤心小箭),信区:Green
标题:为“美男子”歼8Ⅱ正名
发信站:紫丁香(SatDec1212:23:231998),转信
方方11/9/9810:06:04
AM编者按:在珠海航空展即将举行之际,作者方方亲自前来本社送来此稿,虽然此
稿在许多论坛已经贴出,
,但是考虑到方方先生亲自送稿的热情,以及时机又在珠海航空展之际,因此我们把
此稿放在一家之言中发表。
看了很多文章,绝大多数对国产机型都是一贬到底,尤其是对F-8II系列。F-8II真的
有那么糟吗?
其实很多人攻击F-8II不外乎一点:机动性太差。但是不要忘记,F-8II本身是由
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改进来的,要求它达到F-16那样的中低空高亚音速机动性,
以我们当年的技术水平而言,未免过于苛
求。何况,F-8II的超音速机动性远超F-16。诚然,这里面有个设计重点的问题,但
在双方采用的技术相差一代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说F-8II的机体设
计是相当不错的了。有一个很好的对比,
就是苏-15:它与F-8II气动外形极其相似,用的发动机也是涡喷,但最大航程只
有1500公里左右,而F-8II却达到了2200公里。
事实上,说F-8II机动性差,差在什么地方?主要就差在发动机上。F-16所用
的F100发动机,是推重比7以上的10吨级涡扇发动机,F-8II用的什么呢?WP-13
推重
比5点几,推力6吨多。单台推力只相当于F100的60%,重
量却重了100多公斤,耗油率也大得多。若是给F-8II换上2台F404或是RD33(这比
较现
实点),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不妨看看F-15。从诞生至今,F-15在空战中击落敌机96架(不知是否包括海湾战
争),未在空战中损失一架,靠的是什么?一是电子设备好,二是推重比高翼载
低。其实F-15气动设计并不出色,和米格-25是同
一档次。若是没有F100,比如说用J79,也就成了美国版的米格-25,机动性也一落
千丈。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当年美国佬搞F-16出口型F-16/79,就是用J79换下
了F100,结果以机动性著称的F-16一下沦为和F-20同级
的中等性能战机,根本没人买。
有人说F-8II作战效能低,这是事实。但这与F-8II本身设计无关,而是由于电子设备
差,和缺少精良的对地攻击武器所致。这些缺点其实通过改进,是可以得到弥
补的。F-8IIM已经对改装先进电子设备作了
一次验证。而对于提高机动性,苏-15的后期改进型和我们的F-7E就是很好的说
明:都是采用了跨音速性能良好的双三角翼取代了原来的大后掠三角翼,获取
了优良的机动性能。一直传说有加装了鸭翼
的F-8III,且不论这是真是假,加装鸭翼确实能够大幅度提高F-8II的机动性。曾经
有人作过估算,不做别的任何改动,只需简单的把F-7的平尾移到主翼前面,就可
以将F-7的机动性提高50%(20%?)左右,这一
结论用于F-8II也不会太离谱。
事实上,只要将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三翼面布
局(F-8III?)/双三角翼,放宽静安定度,电传操纵等)用于F-8II身上,完全可以
令F-8II达到甚至超过F-16(有苏-15为证:当年若不是苏国
土防空军的苏-15改进型已经可以对抗美国的F-16,苏联人又怎敢让苏-27一改再
改,直到80年代才服役?)。
这说明F-8II的机体设计是不错的,否则再怎么改,性能也上不去。
当然,到现在再来讨论F-8II的改进已经是不必要的了。随着苏-27的引进和国产新
机的研制,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F-8II系列作为一个过渡机种,在下世纪初
将逐步退出中国空军的机群。
但无论怎样,F-8II都应该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成功之作,而不是一些人口中的废
品。
F-8Ⅱ为何不受青睐
自84年首飞以来,F-8Ⅱ问世已有14年了,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80-90年代的换代战
机,F-8Ⅱ却饱受攻击,也未获空军青睐,原因何在?想当初,发展F-8Ⅱ是为了向
空军提供超视距作战能力,但直到引进P-27之
前,空军一直没有可供实用的中距拦射导弹。与F-8Ⅱ配套的PL-4早已下马,PL-10
射
程仅有十余公里,却重达300公斤(《航天》资料),根本不堪使用。因此,在相当
长一段时间内,F-8Ⅱ事实上没有设计中的超
视距作战能力。对于截击机而言,这就等于少了一条腿,令F-8Ⅱ对F-7的优势大打
折扣,从而大大影响F-8Ⅱ在空军中的地位。与同样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F-7相
比,F-8Ⅱ的优势似乎就只剩下航程一项
了(至于火力,F-8Ⅱ与F-7Ⅲ事实上相当;而爬升率也相差不大)。而机体庞大笨
重,则成了F-8Ⅱ的最大缺点-几乎抵消了F-8Ⅱ在加速性、爬升率方面的优势,
令F-8Ⅱ在与轻巧灵活的F-7的近距格斗中往往处
于下风,自然不讨空军喜欢。
服役期间,F-8Ⅱ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战斗轰炸机来使用的。但这并不符合F-8Ⅱ作
为截击机设计的初衷,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防护问
题。F-8Ⅱ并没有装甲,极易毁于密集的地面火
力,因此难以用于近距空中支援;而F-8Ⅱ航程有限,最大作战半径(高-高-高)仅
有800公里,用于远距空中遮断又嫌不足,更不能象苏-27那样利用其大续航能力
实施远距偷袭。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决定
了F-8Ⅱ对地攻击作用有限。还有就是超低空突防问题。F-8Ⅱ为提高机动性,翼载
选得较低(最大起飞重量时才400多Kg/m^2,在没有FBW的情况下,极易受低空乱流
影
响,造成F-8Ⅱ低空飞行品质不佳;而且F-8Ⅱ没
有地形跟随雷达,这都影响到它的超低空突防能力。此外,F-8Ⅱ的电子设备、软
件全是为对空作战服务的,并不适于对地攻击。而后F-8Ⅱ的各种改型推出,迟迟
不能打开局面,对此,沈飞要负相当大的
责任。他一方面力图将F-8Ⅱ塑造成一架多用途战斗机,另一方面却想走米格21的
道路,只是通过更换电子设备来提高作战能力,这一点在F-8ⅡM上体现得相当明
显。但F-8Ⅱ与米格21不同。后者只是用于改
进旧机群?且米格21机体填充密度相当大,几乎没有剩余空间,只能通过更换先进
的电子设备加以改进。但在待生产的F-8Ⅱ改进型上只用这种方法,却显得单薄了
些。这样做确实可以降低造价,但效果
并不明显:当年"和平珍珠"计划的时候,加装的电子设备价格就占了整机价格
的50%以上--在机?身上动些手术,对价格不会有太大影响。何况以改进后的效果来
看,沈飞仍是力图增强F-8Ⅱ的对空作战能
力,对地攻击能力增加不多,F-8Ⅱ仍然是一架贴着"多用途"标签的截击机。但这
时情况已经与F-8Ⅱ问世时有了很大变化。苏-27的引进,使得空军有了超视距作
战能力--F-8Ⅱ无论如何改进,对空作战能力
永远比不上苏-27。B-7投产,虽然没有装备空军,但却使空军在对地攻击机型方面
多了一个选择-偏偏F-8Ⅱ的对地攻击能力又不如B-7。如此一来,F-8Ⅱ自然难获青
睐。
总的来看,设计与使用目的不一致是F-8Ⅱ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这与当年F-101
的遭遇颇为相似。F-8Ⅱ要想继续生存,甚至出口,惟有下大工夫向多用途发展,
方可与B-7一争高下。
--
※来源:.紫丁香bbs.hit.edu.cn.[FROM:dss01.hit.edu.cn]
[分类讨论区][全部讨论区][上一篇][本讨论区][回信][下一篇]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