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oxd (东东), 信区: Green
标  题: 歼9与歼1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7日19:54:3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有人说,歼12设计时是仿米格23,其实仿米格23的实际是未成功的歼9。这
一点从“小歼”的内部绰号就可知道,米格23是作战重量超过18T的中型多用途歼
击机,是苏军第一种兼顾对空和对地攻击的军用飞机,而歼12则受当时受毛主席“打
游击战”思想的影响,坚持要搞成一种空中李向阳式的专打游击战的战机。
  我国的航空设计人员煞费苦心的采用了这样一个理由,从而设计了一种通过减轻机
身重量来增大推重比,改善机动性的中低空性能优异,短距起降能力极强(可在国内的大
多数公路/土场起降)的超轻型歼击机。从盘旋半径旋转角速度爬升率等反映机动性的指
标来看,全面优于幻影2000B,F16A,MIG23BHC等同时期飞机。但也有载弹太少速度稍差
的的缺点。但最后导致她下马主要的原因小歼不符合当代歼击机使用要求。
  至于米格23,我国最早搞到是70年代初从罗马尼亚那里,齐奥塞斯库与周邓等人
私交极好,69年苏军首批装备米格23,我军没几年就得到了,同期还通过罗马尼亚
辗转买进一个中队的米格25,同志们听到70年代我军曾有米格25在役,会不会很
兴奋呢?其实米格25不是那么好使,也许苏军的不错,但卖给罗马尼亚的就差多了。
这个中队的飞机被我军在10年内摔光了,还损失了好几个一流飞行员……
  歼9从60年代末开始设计,据传闻交给成飞,与沈飞的歼8同步设计,歼8主要
用于拦截高空高速侦察机和轰炸机,歼9主要用于夺取制空权(当时流行叫夺取空中优
势,所以叫空优战斗机),米格23样机到位后,进入消化阶段,之后发现可变翼系统
结构过于复杂,动作不够可靠,对材料要求高,而且只有3级手动可变,而非原先所想
向F14A那样无级自动调控,于是决定放弃可变翼设计(成飞的人那么早就认识到可
变翼不够实用,真是人中之杰!而南昌那帮人居然还守着可变翼设计做了那么久强6)改
用鸭式布局(不过当时设计的前翼是固定的)来达到与可变翼相同的改善低速与短距起
降能力的效果。当时军方要求是两倍音速、升限20000米,之后上调为2.5倍音速,2
5000米升限。(即所谓双25设计)。设计是略作改动的米格23机身加SAAB
37式的固定鸭式布局。而MIG23的机身设计使飞行员向后侧的视野非常差,设计人员又
准备修改机身,在这过程中,一批新式飞机开始在各国服役,军方有感于现代科技,又
提出技术指标应改为双30。成飞拚到吐血也做不到30000米升限,提出3.5倍音
速,25000米升限(这个指标在当时其实已经很先进了),军方不同意,成飞撂挑
子,结果歼9下马。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e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