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aster (荒野大镖客), 信区: Green
标  题: 强悍而脆弱的J-7III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2月12日11:16:2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秦始皇 
苏联的米格-21最重要的改型是装备一门23mm双管机关炮、4枚Р-13Р雷达制导空
空导弹(北约代号“先进环礁”)的米格-21MF,以及更为先进的米格-21比斯型。其
中比斯型74年开始量产。MF、比斯等型号针对米格-21F、PF等早期型号的缺点进行
了深入改进,主要表现为加大背鳍、机身等,以便装入更多设备和燃油;加大进气
口和进气锥,以容纳更大的雷达,同时解决了进气口唇部对雷达的干扰问题,具有
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能力。而我国的“米格-21MF”则是歼-7Ⅲ(按空军新的
编号方法称为歼-7C),该型号的研制是以米格-21MF为蓝本的,目的同样是改变歼
-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我国于1979年以多架歼-6为交换
,从埃及换回了一架MF型,这就是歼-7Ⅲ的原型。米格-21MF和比斯的性能与早期
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遗憾的是,我
国的歼-7Ⅲ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1972年这一计划正式确立,当时称为歼-7全天候方案,由成都飞机厂于1975年5月
向三机部呈报设想。1975年改称歼-7Ⅲ,后又称歼-7甲,1978年称歼-7大改,
1978年国家经委和国防工办正式定名为歼-7Ⅲ。1976年11月,三机部将任务转给贵
州011基地。1977年2月三机部要求011基地和成都飞机厂共同做好技术论证准备工
作。1977年9月成飞再次上报了“歼-7甲设计研制方案”。1978年,中央军委决定
尽快以歼-7、歼-8换装歼-6,加快了研制歼-7Ⅲ的步伐。1978年6月在重点厂所领
导干部会议上决定由611所、成都飞机厂、011基地、沈阳飞机厂共同研制,以求加
快研制进度。宋文聪担任总设计师。 

1979年3月,三机部调整了研制分工。1978年10月又决定由611所负责设计,成都飞
机厂为主要试制和总装厂,贵州011基地承担机翼和起落架。1976、1978年曾两次
派员出国考察米格-21MF。1979年2月从埃及引进的米格-21MF样机到达成都飞机厂
,1979年10月至1980年5月完成了测绘工作。1984年4月26日,歼-7Ⅲ型在成都飞机
厂首飞上天。 

歼-7Ⅲ的具体要求为研制一种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用于昼间、夜间和复杂
气象条件下作战。因此Ⅲ型成为了我国第一种全天候战斗机,这是该型号的重大意
义所在。随着该型号装备服役,我军战斗机部队拥有了全天候作战能力。培养一名
具备四种气象条件下作战能力的歼-7飞行员,需7年时间、1070万元,可见全天候
作战多不简单。而培养一名歼-8飞行员,需要8到10年、1530万元。培养一名苏
-27飞行员,需要10年时间,所需费用达5000万元。 

米格-21MF与早期的米格-21F有很大不同,因此歼-7Ⅲ也与歼-7I等非常不同,“Ⅲ
”这个代号并不表示与I型等有什么关系。歼-7Ⅲ的零件变化率为80%,成品变化率
为43%,采用新材料37项,新成品190项。具体的改进包括:配备了JL-7全天候J波
段截击雷达,为此进气口和调节锥增大。JL-7雷达是在317甲型二厘米波段多功能
单脉冲雷达的基础上,针对歼-7Ⅲ具体研制的。其空空工作方式包括B型搜索显示
、人工截获目标、配合敌我识别,光学瞄准或平视仪瞄准,尾追攻击目标。空地工
作方式包括测定目标斜距,配合光学瞄准攻击地面目标。使用椭圆抛物面,单脉冲
馈源。发现空中飞机目标的最大距离为30千米(当然,这是很低的一个数字,远远
不能和第三代战斗机装备的雷达相比)。方位角范围±45°,跟踪距离大于15km,
角度±45°。使用高度最低700米。有五种抗干扰措施。具有可与外场检查仪联接
的自检系统,组合与电缆均可快速拆卸。电路已采用集成电路,结构轻巧、体积小
,适于在各种歼击机、强击机上安装。 

采用推力加大的涡喷-13(WP-13)发动机。加大背鳍以安装机背油箱。机身呈流线形
加大,以容纳更多燃油。换装较先进的火控系统,垂尾处加装LJ-2全向告警系统。
尾翼弦长加大,以适应气动外形的改变;采用了吹气襟翼。涂装也改用绿、蓝、褐
和浅褐色迷彩,也有采用灰色涂装。 

Ⅲ型采用加强型可收放前三点式单轮起落架,摇臂式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支柱式
主起落架机轮旋转收入机身,支柱收入机翼。单人全密封座舱,固定式风档,座舱
盖向右侧翻。风挡上方有WG113-1甲型后视镜,座舱红光照明。改用与歼-7P相同的
IV型(HTY-4)弹射救生座椅。 

这里引用一下米格-21MF型的资料,对深入了解歼-7Ⅲ型有一定帮助。MF型采用切
尖三角形悬臂式中单翼,下反角2°,前缘后掠角57°。对称翼型,翼根处相对厚
度5%,翼梢处4.2%。展弦比2.22,尖削比12.5,安装角0°,翼根弦长5.97米,
翼尖弦长0.46米。襟翼面积2×0.92平方米,轴补偿副翼面积2×0.59平方米。机翼
上方靠近翼梢处装有附面层板。全金属结构,有两个主梁和一个辅梁。副翼由液压
助力器操纵,大型“吹气”平板后缘襟翼由液压作动。半硬壳式结构机身截面近似
圆形,最大直径为1.24米(不包括座舱)。冲压式机头进气道,进气口直径0.87米,
大于早期米格-21型。机头上部有向前打开的电子设备舱门,在沿机身从座舱延伸
到垂直安定面的大型背鳍内装有操纵杆、电子设备、单口加油口盖和燃油箱。靠近
机翼前缘处的机身下部两侧各有一块减速板,还有一块减速板设在腹鳍的前边,三
块减速板均由液压操纵。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尾翼,全部翼面都有大后掠角。液压助
力全动式平尾,1/4弦线后掠角55°。相对厚度6%。平尾前缘最大上偏+7.5°,下
偏-16.5°,面积7.9米2。平尾翼梢有配重块。操纵系统有力臂调节器,可根据不
同的高度与空速调节传动比,尾翼配平开关设在驾驶杆上,无配平调整片。垂尾
1/4弦线后掠角60°27′,面积5.32米2,平均气动弦长3.14米,相对厚度4.4%。方
向舵面积为1米2,偏角±25°,腹部有大型单片式腹鳍。 

机上系统包括:环控系统:YX-5供氧系统;液压系统:互相独立的主液压系统和助
力系统、应急电动泵组成;电源系统:1台QF-12D型直流起动发电机,2个15×
YG-(2)碱性蓄电池组,1台JF-12A型交流发电机,DBL-1500D、DBL-750F单相变流机
和SBL-500C、SBL-125C三相变流机;燃油系统:机身内有8个软油箱,背鳍上有1个
金属油箱,机翼内有4个整体油箱。机内最大燃油容量2635升,带3个副油箱时,全
机燃油总容量为4316升;操纵系统:硬式操纵,控制增稳,差动平尾操纵;冷气系
统由主系统和应急系统组成。 

关于涡喷-13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静推力加大到了4100千克,单台最大加
力推力6600 千克。机身尾部采用简单收敛式引射喷管,机尾整流罩左右各有1个缺
口,以便利用尾喷流调整飞行中的航向不平衡。与以往歼-7使用的涡喷-7相比,涡
喷-13体积小,压气机和轴承得到改进,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振动水平。在结构材
料上增加了钛合金,同时在燃料系统中安装了集成电路金属探伤设备,防止渗漏导
致事故。这些改进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有明显的影响。 

电子设备包括1套KJ-11型自动驾驶仪,1台ADS-1型大气数据计算机。火控系统包括
1部JL-7型单脉冲火控雷达,1套射瞄-8D(HK-03D)型光学射击瞄准具,后期换装
HK-13A型平视显示器(含火控计算机)。 

导航系统包括1部WL-7型组合式罗盘,1部264甲型雷达高度计,1部XS-6A型信标接
收机,1部481型数据传输/导航系统,1套HZX-4型航向姿态系统。通讯系统为1部
506型双频段超短波电台。电子对抗系统有1部605甲型敌我识别器,1台930-2型雷
达告警接收机(后期改装KJ-8602型),2套GT-1/941型红外/无源电子对抗系统(红外
诱饵/干扰箔条发射器)。 

武器装备较以往型号有较大提高。航炮采用1门23-3型23mm双管航炮,备弹200发。
加装HK-03D航空照相枪。机身下1个外挂点,可挂480升或760升副油箱、组合式炸
弹挂架、导航吊舱、瞄准吊舱、侦察吊舱、电子对抗吊舱等。机翼下共有4个外挂
点,使用PF-5/8D挂架,可挂近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包括PL-5B/C/E、PL-7A/B
、PL-8、PL-9/9C,火箭发射器包括57mmHF-7B/C型、90mmHF-16A型、130mmHF-14型
,航弹有50-500千克低阻常规航弹、反跑道航弹、反坦克子母航弹。机翼外侧挂架
除上述武器外,还可外挂480升副油箱。 

令人奇怪的是,此后研制的歼-7MG没把歼-7Ⅲ的改进成果保持下来,没有脊背油箱
,也没有大进气锥。这是因为Ⅲ型和前期型号相比,机动性大幅下降。原因是由于
增加了重量而发动机推力增加有限,与米格-21MF一样,光为了维持机体变化后的
平衡所需的配重就达到100千克;其次是激波锥加大导致了格斗时进气不足,严重
影响机动性;第三是机身直径大,增加了阻力。且Ⅲ的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6~28千
米,但这一数值并没有为作战带来根本性的改善,仍然要依靠地面雷达引导。更致
命的是,上述型号研制成功的时间太晚,已经不符合当时作战的需要。这也是为什
么米格-21MF、比斯大量装备苏军,而我军则没有大量采用Ⅲ型的原因之一。 

Ⅲ型投入部队试用后,部队普遍反对换装该型号。到80年代末,西工大沙伯楠教授
被学生问到为什么歼-7Ⅲ一定要带一个笨重的铅块,此后沙老师就开始研究取消这
一配重。其方案以歼-7M为蓝本,通过双三角机翼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机动性,比M型
提高约46%,并采用先进的脉冲多谱勒雷达以使探测距离不小于歼-7Ⅲ的单脉冲雷
达。经过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和其他兄弟系的努力,歼-7E于1992年开始装备部队
。出口型歼-7MG(MG表示M的改进型,G即“改”)也已出口多国。 
歼-7Ⅲ的改进改型包括歼-7ⅢA,又称歼-7IV,在我军飞机命名方法改变后称歼
-7D,同时Ⅲ型改称C型。D型由成飞设计院、成飞、贵州航空公司联合研制。D型研
制的目的在于改善C型上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于1988年开始研制改进,1991年8月首
飞,1994年11月定型投产,主要装备空军。D型机体比C型粗、长,机身上部有大型
背脊,座舱盖顶部安装了后视镜。 

主要改进包括换装HK-13A型平视显示器,换装JL-7A型单脉冲火控雷达,加装JD-3
Ⅱ型塔康导航系统,加装563B型惯性导航系统,换装WL-7A型无线电罗盘、KJ-11A
型自动驾驶仪、换RKL-800A型组合式电子对抗系统。双联23mm机炮安装在机腹中线
。加装RKZ-404E型箔条/红外诱饵投放器、TKR-122型超短波电台。采用了1台涡喷
-13FⅠ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更大。火炮改为23-3A型航炮。经上述改进后,D型
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较C型有较大提高,但由于航程、机动性等问题无法根治,同样
未得到广泛应用。D型在外观上与Ⅲ型非常相似,仅垂尾尖端和根部的天线有所不
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81.5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