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upolev (逆火), 信区: Green
标 题: 连载:J-8系列飞机的发展(1964~2004)第一集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Apr 27 13:14:05 2005)
www.top81.com.cn 2005-4-23 19:23:22 阅读次数:52
J-8系列飞机的发展(1964~2004)
J-8系列型号飞机从1964年正式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整整40年的时间了,J-8机全程见
证了中国空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整个过程。对于这种在中国空军中仍然处于主力地位
的歼击机的作用和意义,无法简单的说出好与坏。本文只是想把J-8系列飞机研制的过程,
以及J-8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意义和地位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以利于大家对这个型号的产生和
发展更加了解。
旧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很低,仅有的一点基础也受到了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到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在1950年1月空军与重工业部开始准备
建立新中国自己的航空工业系统,准备让中国的航空工业直接进入装配和制造飞机的阶段
,维修飞机的工作由空军自己负责。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志愿军在朝鲜需要直接面对世
界第一空军强国的强大空中压力,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的飞机也不断的轰炸大陆主要城市
和工业设施,军事上的压力十分沉重。这些条件使原计划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只能
采用跨越式的发展方式。
与其他航空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不同,我国是先建立起空军然后才开始航空工业系统
的建设。中国的航空工业在紧迫的军事需要的压力下,在开始建立的时候并没有按部就班
的先通过基础科研、技术积累和教育的阶段,而是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直接开始发展航空
制造工业。通过采用这个方法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防需要的航空工业
体系,同样也因为这个原因,使我国航空工业和基础工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和工业基础的支
持。
新中国建国后,开始与苏联建立起了准联盟的友好关系,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设施和
技术主要由苏联引进。首先从1951年空军划归重工业部的18个生产厂中,建立了以6个重点
生产厂为主的飞机修理体系,至1957年为止共修理各种飞机3291架,航空发动机14248台,
保证了空军作战和训练的需要,积累的经验又为随后由修理发展到装配和生产打下了坚实
的技术基础。在50年代,112厂已经能够生产具有50年代早期技术水平的MIG-17歼击机,我
国航空科研单位一方面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引进仿制苏联MIG-19歼击机,另外一方面也开始
了自行研制先进歼击机的工作。
J-8研制前的探索和挫折
我国的军事斗争和国防发展都需要先进性能的作战飞机, 112厂飞机设计室在仿制完
成J-5后不到2年的时间,就在1958年4月提出了研制飞行速度M1.4,飞行高度18000M的东风
104歼击机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在当时的条件下,与刚刚开始引进的MIG-19技术标准基本
相当。东风104对于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性能上既具有先进性,又是我们依靠当时的
技术条件下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但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带来
了很大的冲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1958年提出了双2(速度M2、升限20000M)标准的东
风113歼击机研制计划,后来又根据国外飞机的发展,把东风113的指标定到双2.5,这是个
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够达到的高指标,技术难度远远的超过了国外当时最新的MIG-21
和F-104。在东风113高指标的带动和影响下,原本还是切实可行的东风104的技术指标也在
一路攀升,到1958年11月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东风104的技术指标就已经提高到双2的标
准,并且重新命名为东风107。
无论是东风107还是东风113的性能指标都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当时我国航空技术和条件
能够达到的程度,可以说从高指标提出开始就预示了项目的命运。东风107在1959年12月为
给东风113让路而下马,下了最大力气的东风113也在1961年6月下马。这段时期航空系统内
出现的不按照技术基础和科学规律,盲目的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的行为,使我国战斗机
的发展出现了“进一步、退两步”的被动局面,给航空科技人员以极大的教训。112厂从1
960年开始,又重新从仿制MIG-19和MIG-21着手,踏踏实实的开始进行航空研究工作。
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刚刚经历大跃进的影响,苏联停止援助也给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
以沉重的打击。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的国防安全形势却十分的紧张。国民党空
军和部署在我国周边基地的美国空军,经常使用飞机窜犯我国领空。从60年代开始,随着
国外飞机性能的提高和机载核武器的小型化的实现,中国就面对着更加严重的防空问题。
美国在60年代初已经开始装备B-58超音速轰炸机和F-104、105战斗机。这3种飞机都具有携
带核武器的能力,而且都可以达到M2的高速度。而空军当时装备的MIG-19(J-6)和引进的
部分MIG-21(J-7)歼击机,由于航程短、有效负荷小,无法完成在远距离拦截美国携带核
武器的轰炸机突防作战的任务。空军仅仅依靠J-6和J-7是无法保证国土防空作战的需要。
这就促使中国空军需要装备一种比MIG-21性能更好、航程更大的歼击机,随着计划中的东
风战斗机双双下马,对新型战斗机的需求就更加的紧迫。
J-8研制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1960年10月12日,112厂、410厂党委就向三机部提出了《关于尽快设计超过MIG-19飞
机的歼击机,以适应国防需求的意见》。六院一所(现在的601所)从1962年就开始准备设
计一种M2指标的歼击机,六院一所吸取了原来东风107下马的教训,从吃透苏联MIG-21歼击
机的技术入手,并且深入到空军部队去考察部队使用MIG-21的情况和征求对新机的作战要
求,尤其是东南沿海我空军部队与台湾国民党军的美制飞机作战的实际经验。
在对新机的性能要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六院一所于1962年提出了新机的设计方案。
与广为流传的J-8设计是为了对付U-2不同,新机设计指标中明确提出了是以美国B-58超音
速轰炸机为主要攻击对象,要求在战术性能上可以压倒F-104战斗机和F-105战斗轰炸机。
并且具有可以和美国最新式的F-4战斗机相对抗的能力。在设计指标上要求新机具有比较全
面的机载设备,具有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的能力。
J-8原设计方案一度受到了国外“空战导弹化”的影响,在国外飞机取消机炮的潮流影
响下,也曾经准备以导弹为主要作战武器。后来在前线空军部队进行的调研过程中,根据
我军战斗机部队与国民党空军使用空空导弹的战斗机进行的空战和拦截低空侦察机的长期
作战经验,空军飞行员认为以导弹为主的武器方案不符合我国国情和装备技术条件,提出
需要强化飞机的格斗能力和加强机炮的作用。飞机设计人员根据部队飞行员的实战经验,
在J-8武器系统设计中采取了导弹和机炮并重的措施,增加了1门炮,并且增加了备弹量,
使机炮单位时间的射弹数增加了1倍,持续射击时间也增加了1倍,近距离空战火力有了很
大的提高。我军因为很早就具有和使用导弹的战斗机作战的经验,使新型歼击机在武器系
统设计方案上没有走国外同时期飞机设计中取消机炮又重新安装的弯路。
--
KAKAKAKAK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23.2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