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航展随笔——写在2002珠海航展之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23 21:27:04 2002) , 转信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两年过去。2000年那憾人心魄的巨大轰鸣似乎仍在耳边回响,今
年的珠海却只剩下一片晴空——对任何一个航空迷来说,取消飞行表演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失望之余仍然要打点行装和钱包,准备再赴珠海。没办法,谁让咱们是高烧40度5的发烧
友呢?

  临行之前,先来盘点一下往届航展。

  96航展:

  1996年11月5日至10日在珠海举行。航展参展净面积7830平方米。当时一共去了25个国
家和地区的400多家航空航天厂商,96架中外军、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参加了实物展示和飞行
表演。国内展品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歼8-M型战斗机、直-9型直升机、运12国产运输
机以及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二捆)。国外展团当中,展品数量最多、档次最高的当数俄
罗斯。特别苏霍伊的“航展明星”苏-27、苏-30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看来还是和贸易
紧密挂钩啊,呵呵。相比之下,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就寒酸多了。

  本届航展是中国第一届带飞行表演的航展,因此也吸引了众多航空迷的目光。国产飞
机的表演自然是重头戏之一——无他,爱国心使然。从88年就开始参加国外航展的歼-8II
这次终于走出深闺,刚试飞不久的歼-8IIM由第一试飞大队大队长赵士兵驾驶升空表演。平
心而论,表演难度不高,但对于歼-8IIM来说也不容易了。国机的其它表演也是平平淡淡,
只有直-9那个“跃升侧转”给人印象较深。另一个重头戏自然是苏-27、苏-30的表演——
可以这么说,很多人去看航展都是为了见识一下那个闻名已久的“眼镜蛇机动”的。俄罗
斯的飞行员也确实不负众望,单、双机特技、空中加油给整个表演增色不少。至于英国“
金梦”,不可否认其技术精湛,但无论是表演机型还是表演内容都不那么受人关注,属于
“饭后甜点”型。

  该届航展观众人数达70万,其中专业观众2万人。共签定了16个项目价值近20亿美元的
合作协议,举办了“21世纪中国航空”等10个大型专业研讨会。

  98航展:

  1998年11月15日至22日举行。参展净面积达10560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达500家,波
音、空中客车、戴姆勒-克莱斯勒宇航公司等著名制造公司都在1996年参展的基础上进一步
扩大了参展规模。参展飞机共98架。

  中国航空航天界也以庞大阵容亮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派出20架飞机参展,并展示
建国以来70多种型号的飞机模型。FBC-1战斗轰炸机首次露面,可谓亮点中的亮点。同时登
场的还有Z-11、Y7-200A、Z-9G、K8变稳机等。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展出了长二捆、长三乙
火箭实物以及长征一号、长二丙、长二丁、长征三号、长三甲、长四乙等八种定型火箭模
型。参展卫星达10颗,其中8颗卫星为1 :1的实物展览卫星。

  并不意外的是,西方航空航天巨头尽管加大了航展投入,但展品仍为民用产品,没有
涉及军用领域。对航空迷而言,虽然遗憾,却也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表演方面,中国空军“八一 ”飞行表演队首次在公开场合与国际同行同场竞技,成
为该届航展最大的亮点之一。但遗憾的是,和俄罗斯“勇士”队这些一流同行相比,仍然
稍逊一筹。无论表演的难度和可观赏性都不尽人意。以个人观点:我们表演的是技术,“
勇士”队表演的是艺术。

  本次航展共签订了30项技术合作和经贸协议。在为期8天的航展期间,共接待国内外观
众80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万3千人。中外厂商在航展期间先后举办了19场新闻发布会和
20场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

  00航展:

  2000年11 月6日~12日举行。室内展位面积达12436平方米,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
0家航空航天厂商参加了本届航展,数量比上届航展明显下降。室外展坪面积45万平方米,
展出各种型号飞机89架。

  该届航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业气氛非常浓厚。从参观人员比例上即可看出,专业人
员从上届的2万3千人增加到3万多人,普通观众却急剧缩水到30多万人。就商业效益而言,
该届航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属的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与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订的售卖60架新舟-60支线客机的合同,涉及资金40多亿
人民币,成为本届航展金额最大的一个签约项目。空中客车、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IAE)、
日本莫里塔·依柯诺斯(MORITA ECONOS)公司、韩国航空工业协会、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
科学技术联合公司和法国阿流亚(AERIUR)等著名航空航天企业在本届航展上都有签约。但
就整个航展的社会意义而言,却远不如上两届。

  展品方面,国内航空集团几乎没有拿出什么象样的实物展品。唯一算是“新机”的也
就是从运-7发展来的新舟-60。FBC-1甚至没有露面。倒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展出了我
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船及发射飞船的长二已运载火箭的逃逸塔和整流
罩,挽回不少“回头率”。相反,缩比模型却颇为受人关注。如成飞的F-7MF模型,引起国
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猜测。国外展品方面,原定参展的米格-31,室外展坪上已经留出了停机
位,但该机最终爽约,令人倍感失望。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见识了安-124巨型运输机和据说
航展后就要服役的苏-30MKK战斗轰炸机。

  航展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项目签约仪式、新产品推介会、市场预测报告会、学术
交流会、记者招待会等达51场次,超过前两届航展的总和。参展商、贸易商等共签订了30
个项目价值64亿人民币的各种合同或协议,成交了近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在7天的航展期
间,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超过3万人。

  本届航展看点:

  好了,往届的盘点完了,再看看今年的航展有多少“看头”呢?

  目前已下订单和明确表示参展的国外著名航空航天厂商包括美国波音公司、联合技术
公司,法国空中客车公司、CFM公司,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英宇航公司、罗尔斯·罗伊
斯发动机制造公司,苏霍伊公司、俄武器进出口公司、俄航技等百余家。其中,俄航技已
经预定了500平方米的展位面积,苏霍伊公司、俄武器进出口公司以及巴西飞机制造公司预
定的展位面积分别为400平方米,这些公司的参展面积均比上届有较大的增加。荷兰、捷克
还将首次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出现在航展上。参展公司多了,展品也可能会丰富一些。例如
最大的运输机安-225据说有可能在珠海亮相。而苏霍伊也可能会带来一架“神秘”飞机—
—如果报道的记者没有夸大其辞的话,很可能就是苏-47“金鹰”。

  但是,本届航展也继承了上届的风格,并且商业气氛更趋浓厚。按组织者的说法,这
样使得航展更加“专业化”,对参展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似乎没有人想到,一个国家
要想成为航空大国,起作用的并不只是航空战线上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有深厚的“群众基
础”——千千万万的航空爱好者——中国未来的西蒙诺夫、波音、达索必然是诞生在这群
人当中。现在为了“专业化”而将这群人排除在外,20年后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参加这种“
专业化”航展呢?为了商业利益而抹杀社会意义,是否合适呢?(千龙军事特邀作者:方方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