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njovi (扫雷英雄), 信区: Green
标  题: 珠海航展中国航天爆五大秘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Nov  5 18:59:36 2002) , 转信


三年内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快速实现”月球卫星发射-大推力运载火箭2008年首飞-太阳能
无人驾驶飞机2003年展翅-第一枚固体运载火箭已问世

  昨天,珠海航展开幕第一天。

  与往届相比,本届航展虽然因为没有飞行表演、国产最新战机歼-10缺席,看点显得乏
  
善可陈,但在下午各参展单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却“猛料”迭出,让人应接不暇,尤
其是我国航天航空部门,纷纷向媒体透露各自最新成就及未来发展计划,堪称中国航天“
X档案”大揭秘。

  “神舟”四号飞船年底发射 三年内中国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昨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集团透露了其未来三年的发展
计划,其中明确表示,神舟四号飞船将于年底发射升空,在未来三年内,即2005年前,中
国将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据介绍,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
担了运载火箭系统和载人飞船系统(即“神舟”号飞船)的研制。

  昨天,该集团官员透露,目前,神舟四号飞船各项工作正按计划节点顺利推进,预计
“今年晚些时候”将发射升空。神舟四号飞船和神舟三号一样,基本达到载人航天飞行状
态。为使宇航员在真空条件下正常生活工作,科研人员已攻克了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等一
系列在不同状态下增强飞船可靠性的新技术,尤其是防止返回舱过载而影响宇航员健康甚
至危及生命的回收技术等国际公认难题,已经得到顺利解决。神舟四号飞船升空之后,如
果一切顺利,三年内,中国宇航员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实现载人飞行。

  计划先发射卫星探测月球 随后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

  在近年来各国争相掀起的月球探测高潮中,我国也不甘示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昨天
透露,为探明月球上的各种资源储量,包括月球探测在内的深空探测也是中国航天未来的
一大努力方向。

  据悉,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将分为两步,第一步将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在空中对月球进
行探测,随后将使用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就如何“快速实现
”向月球轨道发射探测卫星进行充分论证,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利用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
、现有的卫星,稍加改进,即可直接向月球发射探测卫星。这种方案不仅会较好完成发射
月球卫星的任务,而且将大幅缩短我国发射月球卫星的时间。

  在充分论证后,国家会很快将发射月球卫星列入具体议事日程。

  新一代运载火箭可靠性高 预计2008年完成首飞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展开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在市场化加国家投入的模式下,新
的运载火箭研究工作进展迅速。

  据透露,我国将在一个比“长征”系列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另起炉灶”,设计出推力
更大、污染小、可靠性高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据承担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新一代运载火箭将以无毒无污染的120吨液
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氧发动机为动力装置,其低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1.5-25吨,地球
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1.5-14吨,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推动力,完全可以满足未来发
射大型航天器的需要。

  新一代火箭的研制,可与2005年以后我国的卫星发射任务逐步衔接,目前,新一代运
载火箭正处在可行性方案论证阶段,预计2008年将完成首飞。

  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方案确定 第一架机2003年问世

  一架前后“翅膀”“粘”在一起的小飞机昨天在新闻中心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注
意。这是我国最新式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绿色先锋”的1:20模型,它是在国防科工委
的支持下,由珠海新概念航空器研发中心研制的。

  总设计师李晓阳博士介绍,现在世界上通用的飞机,大多使用吸气式发动机提供动力
,一遇高空空气稀薄,发动机功率就下降,因此,现有飞机的飞行高度和续航能力很难进
一步提高,而以太阳能为动力的飞机,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正是这些优点,使得太阳能无人机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甚至军事预警等方面有着广
泛用途。目前,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都在积极开展对太阳能飞机的研究。其中美国的
“太阳神”号太阳能无人飞机,曾在29400米的高空,航行达18小时之久。

  我国有关部门也专门制定了太阳能飞机的研究计划,“绿色先锋”即是我国第一项太
阳能无人机的正式方案。

  据介绍,预计到2003年12月前,“绿色先锋”号第一架技术验证机将问世。设计中的
飞机长约2.84米,翼展达7.5米,巡航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设计升限为5000米。通过太阳
能光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带动6台小直流电机即可给“绿色先锋”号提供动力,续航
时间大于10小时,活动半径大于10公里。

  “开拓者一号”运载火箭参展 12小时送卫星上天

  火箭发射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到最后的发射,往往需要漫长的
准备。而“开拓者一号”——我国第一枚固体运载火箭的问世,则大大缩短了这个过程—
—从准备到发射,最快只要12小时,它就能送卫星上天。

  前来珠海参展亮相的“开拓者一号”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生产,它是我国第
一枚固体运载火箭,专门用于发射小卫星和微小卫星。

  “开拓者一号”非常适合各种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发射。
它不仅可以进行车载和机载等移动发射,而且使用操作简单,发射成本又大大低于液体火
箭,可以实现快速进入空间的理想。

  “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水灾或者火灾,想打一个卫星上天进行监测,或者转播一场球赛
,需要临时发射一颗小的通讯卫星,‘开拓者一号’12小时就能把你的想法实现。”昨天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一位官员自豪地对记者说。文/本报记者曾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2.1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