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百年老枪——驳壳枪(附全枪分解组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1 12:57:17 2002) , 转信

http://mil.21dnn.com/5051/2002-7-11/145@323632.htm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
也有称为匣枪的。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M712 速射型(Schnel
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在我国很多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快慢机”这个词,笔者幼时
最喜欢的铁道游击队中的王强就是一人拎着两支“快慢机”打得鬼子屁滚尿流。而驳壳枪
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
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 Friedrich, and Josef Fee
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
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国军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
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
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驳壳枪。 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国
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
军队作为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西方不亮东方亮

    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
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
口军火,但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

    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因
此人民军队里也大量装备这种驳壳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
是一只驳壳枪。

    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因此可以说是原
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分解一支驳壳枪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颗驳壳枪
的子弹就可以将枪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爱的标准典型,几乎是罗曼蒂克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