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铜斑蛇"陷"红土地" 台军制导炮弹难敌俄货(图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30 09:17:07 2002) , 转信

  “红土地”炮弹在与目标交会的瞬间,制导炮弹会向光斑的前方机动,使命中点在激
光束照射中心的上方,这种方式使得照射激光束无须直接照射在命中区上,免得被对方发
现。一发152毫米炮弹落在1米外对于杀伤力不会有任何影响。由于在制导系统中考虑了超
前偏移,当制导炮弹在接近目标时,由低伸弹道转为俯冲弹道以30度~40度的落角攻击目标
,触发引信引爆战斗部将其摧毁。  

性能比较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29/Untitled-3.jpg">

  “铜斑蛇”和“红土地”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末制导炮弹,都具有很好的作战性能。 
“铜斑蛇”末制导炮弹能对17千米内的任何目标进行准确打击,其射弹散布偏差仅有0.4-
0.9米。“红土地”亦不逊色,1999年6月瑞典FH-77B火炮发射了3发“红土地” 炮弹,击
中了三个不同距离上的目标,使得“红土地”声名大震。但是从性能和作战使用等方面来
看,“红土地”略胜“铜斑蛇”一筹。

  射程: 

  降低阻力、底部排气、火箭助推、复合增程等方式,是火炮弹药提高射程的基本手段
。世界上发展的大口径炮弹,有许多是采用这些技术增程的。“红土地”亦不例外,装有
火箭发动机,炮弹在飞行中利用火箭增程,射程达到22千米。而“铜斑蛇”没有安装火箭
发动机,全靠火炮提供其飞行所需动能,射程仅为16千米。另外,由于“红土地”利用火
箭发动机增程,其在火炮膛内受到的加速度力要小于“铜斑蛇”受到的膛内加速度力,因
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红土地”还缓和了弹内零件的抗过载问题。

  打击目标:

  “铜斑蛇”的战斗部为锥形空心装药破片战斗部,其作用是引爆时使弹头发挥金属射
流效果,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而“红土地”的战斗部为高爆破片杀伤战斗部,不
但能对付坦克装甲车辆,而且还能摧毁掩体和工事。

  攻击方式: 

  “铜斑蛇”对目标采取直接攻击激光照射点的方式。而“红土地”的攻击点是在激光
照射点的上方,故它具有俯冲攻顶的特点。

  勤务性能:

  “红土地”的弹体可分为两部分,使得其能够存放在自行火炮的标准炮架上,可根据
预期的发射任务来确定“红土地”与普通弹药的携带比例,使弹药的搭配率更合理。相比
之下,“铜斑蛇”炮弹的弹体太长,不能存放在自行火炮的标准炮架上。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29/2s1904.jpg">
可以发射“红土地”的俄制2S19榴弹炮

  另外,“红土地”有专门的保护容器,导引头上设有头罩;在战场环境下可以长期存
放;运输和使用时与普通弹药相同,没有特殊的要求。而“铜斑蛇”是放在聚乙烯袋中保
存的,在战场环境下保存期不能超过75小时;运输时容易受到振动、潮湿的影响和被泥沙
污染;使用前需要检查制导装置的光学部件的入射光孔和炮弹的尾翼,以确保无损坏和无
污染。西方国家军队的火炮通常是155mm口径,以往他们在使用“红土地”152mm激光末制
导炮弹时,通常在弹体中部套上一个闭气环,它是由紫铜做成的,以弥补口径的差距。俄
罗斯现已研制成功了“红土地”的改进型--“红土地”-M激光末制导炮弹,这种炮弹对原
有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小型化加工,使炮弹的体积大大减小。它长955毫米,弹丸重43千克,
其中战斗部重20千克,射程达到17千米。与“红土地”相比,“红土地”-M既保持了“红
土地”原有的作战和杀伤能力,还具有如下优点:

  ▲ 适合于多种火炮发射。“红土地”-M除了适用于俄罗斯的152mm自行榴弹炮外,还
可配用于美国的M109式155mm自行榴弹炮、南非G6式155mm自行加榴炮等使用而不需要加套
铜箍。

  ▲ 适合于在所有152mm和155mm自行火炮系统的制式弹药架上储存。不需要将弹丸分
成两部分,从而使自行火炮系统能携带相当于“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2倍数量的弹药。

  ▲ 可使用自动装弹机自动装填。提高了火炮的射速,减少了发射准备过程中所需的
时间。

  制导炮弹虽然能实现精确制导,但它和导弹却不尽相同,它只是在普通炮弹的基础上
加装了制导系统而成。相比之下,导弹的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威力更大。它
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制导炮弹一般本身没有动力装置,只是靠火炮发射的初速度,稳
定翼和控制舵使炮弹稳定飞行,由制导装置自动导向目标。而导弹均有动力装置;在外形
上,激光末制导炮弹虽然均有弹翼,但都是用来稳定和调整方向的,不用于产生升力。

未来趋势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29/Untitled-6.jpg">

  目前世界各国的末制导炮弹已经发展多种,它们优越的性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们也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弱点。譬如:使用时保障环节多,易受破坏;在使用时需要由配
置在阵地前沿观察所、装甲车辆、直升机、攻击机、无人遥控飞行器和军舰上的目标指示
器,用激光、红外光、毫米波雷达的波束照射目标。在炮弹飞行时,目标指示器需要始终
瞄准照射目标。这一方面使目标指示器的载体和操纵人员有可能长时间暴露在敌面前,另
一方面载体和操纵人员不宜作剧烈的机动,这就容易遭到敌炮火的攻击。而且半主动寻的
制导方式难以进行多个目标的同时攻击,指挥所和炮阵地要始终保持密切不间断的联系,
技术较复杂,保障难度大,一旦受到敌人破坏,便无法发挥作用。此外,不良天候和复杂
的地形条件对末制导炮弹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未来的末制导炮弹还必须进一步实施技术改造。目前,美国已停止了对“铜斑
蛇”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再研制工作,转而研制由更为先进的毫米波和红外成像制导的武器
。而俄罗斯一直未放弃对激光制导炮弹的研制工作,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推出了“红土
地”-M、“捕鲸者”-2激光制导炮弹等系列产品,使这种在技术上并不十分先进的激光制
导炮弹仍能与采用其它先进制导方式的制导炮弹并驾齐驱。

  外刊认为中国科技研究力量相当雄厚,这些目前世界上的先进弹药发展趋势能很快被
大陆科研机构用于制导炮弹的改型试验,不久就可能出现比“红土地”炮弹性能高得多的
制导炮弹。按照解放军的作战特点,大陆生产的激光制导炮弹很可能比俄罗斯的“红土地
”射程更远,台湾能够获得的“铜斑蛇”炮弹将远远不能与装备新型炮弹的解放军炮兵对
抗。(白眼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