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英国25磅野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pr  9 09:25:02 2006), 转信


来源:《兵器》

20世纪20年代英国陆军认为现役的18磅(1磅=0.4536千克)野炮发展潜力不足,无法应对未来战争的威胁。皇家炮兵的专家们希望研制一种能发射20~25磅重的炮弹、最大射程13000米左右的野炮,以取代18磅野炮和4.5英寸的榴弹炮,作为师属炮兵的主要压制武器。 

  1933年英军试验了18磅、22磅、25磅3种火炮。同年英军总参谋部决定继续研制25磅炮。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英军又有大量库存的MK4型18磅炮的炮架.所以新25磅炮最初采用了MK4型18磅炮的炮架。1935年MK1型25磅炮研制成功,虽然火炮身管设计完全可以承受强装药,但18磅炮炮架却难以承受强装药的冲击。使用3号装药时,最大射程达不到13000米,只能打到10500米。 

http://www.cngc.com.cn/upload/兵器2004.3/英国25磅野炮1.jpg

1936年英军开始设计MK2型25磅炮,其更坚固的全新炮架使最大射程达到12250米。由于研制工作的拖延,1939年二战爆发时英军装备的还是MK1型。MK2型于1940年最先装备了挪威战场上的英军。 

  为了发射穿甲弹,MK2型于1942年安装了炮口制退器,称为MK3型。 

  为提高25磅炮的机动性,英联邦军队试验过5种底盘,包括英制瓦仑丁和美制M3、M4等3种坦克底盘,轮式底盘以及超轻型的布伦机枪运载车底盘。其中最成功的改进型是加拿大用M3、M4坦克底盘改装的“牧师”自行火炮。它与美军M7型105毫米“牧师”自行火炮结构类似。为适应英国人的习惯,驾驶员的位置在右边,火炮的位置偏左。2种炮机动性和防护水平相当,25磅炮比美制的105毫米榴弹炮威力小。 

  二战后期面对德国“虎”式坦克的威胁,英国急需威力强大的17磅反坦克炮,但17磅炮的产量又难以满足需要,所以部分17磅炮的身管被安装在25磅炮的炮架上使用。 

  25磅炮最大胆的改进是二战结束以后英国研制的加林顿火炮。这种火炮把25磅炮的炮架改成一个巨大的弧型防盾,据说是为了阻挡核武器的冲击波。当然这种异想天开的火炮从来没有装备过部队。 


口径与分类

  英国25磅野炮实际口径为87.63毫米,也有资料简称为88毫米,但英联邦的军队仍习惯用25磅野炮名称。 

  在老式的前装滑膛炮时代通常习惯用炮弹的重量命名火炮,因为早期的炮膛加工技术并不精确,前装渭膛炮主要发射球型炮弹,所以用弹重比用口径命名火炮更方便。但到了后装线膛炮时代,由于采用了圆柱型炮弹,弹重和口径之间就没有必然联系了,所以后来通常用口径表示火炮的大小。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其军队中自然保存了很多传统习惯。二战时期英国军队中仍然用磅表示中小口径火炮,大口径火炮改用英寸表示。二战结束后英国丧失了全球统治地位,武器技术也不再领先,北约军队统一采用了美军习惯的公制表示法,改用毫米表示口径。 

  野炮这个概念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了,但在二战时很多国家都装备有大量野炮。当时的炮兵主要装备山炮、骑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臼炮等多种火炮。其中山炮主要装备步兵团一级,如日军的41式75毫米山炮;骑炮主要装备骑兵团;野炮主要装备步兵师一级,如日军的75毫米38式野炮、90式野炮等。二战后由于火炮技术和摩托化水平的提高,加农榴弹炮取代了以前野炮、榴弹炮。火炮的口径、种类得到简化,野炮就从军队中淘汰了。就25磅野炮的性能而言,这是英国军队中第1种具有加农炮和榴弹炮2种弹道特点的火炮。它既可以用低初速、高弹道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也可以用高初速、低伸弹道直射目标。所以有些装备25磅炮的国家也把这种炮称为加农榴弹炮。 


结构特点

  25磅炮采用液体气压式反后坐力装置、立楔式炮闩、分装式炮弹(弹丸和发射药筒分开)。由于需要改变装药量而采用分装式炮弹,会导致该炮射速较慢,不能充分发挥立楔式炮闩的优点。但立楔式炮闩适合在空间狭窄的自行火炮上使用。该炮的液体气压式反后坐装置位于身管下方,这样不便于维修,而且抬高了火线,作反坦克用途时容易暴露,对火炮生存不利。当然该炮主要用途是作压制兵器,所以这个缺点并不明显。 


  25磅炮在结构上还有以下特点。 

  ◎圆型座盘和弓形箱式炮架 该炮不用座盘时方向角只有8°,这时射击精度很差,通常只在紧急时刻使用。圆型座盘着地是25磅炮的主要射击方式。座盘可以提提供定撑。圆型座盘和弓型箱式炮架配合可以进行360°环射,这样可以迅速对付周围的目标。这个特点在山地战中很有用,因为山地很难形成连续的战线,四面八方都可能遭到攻击,所以火力能迅速机动是很重要的。二战后期出现的支撑点式反坦克防御战术(二战中为防御集群坦克突击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战术。防线由多个纵深配置的、加强有反坦克武器的营、连级环型支撑点组成,以侧射火力和障碍物控制支撑点之间的间隙地。支撑点式防御相对于线式防御,可以节约兵力,加大防御纵深,提高防御的稳定性)也需要火炮能进行环射。弓型箱式炮架属于闭式炮架的一种(常见火炮通常采用开式炮架),其缺点是炮架限制火炮的仰角,因此25磅炮最大仰角只有40°所以二战以后设计的很多新式火炮都采用了圆型座盘,比如苏联的D74式122毫米加农炮、D20式152毫米加榴炮、D30式122毫米榴弹炮,但这些火炮通常采用开式炮架。英国后来研制了著名的L118型105毫米榴弹炮,也继承了25磅炮的圆型座盘和闭式炮架。闭式炮架的火炮不需要展开炮架,因此操作速度较快。这是25磅炮最大的优点。 

  ◎双室制退器和穿甲弹。 英军为25磅炮研制了9千克重的同口径实心穿甲弹。这种炮弹精度无法和长身管的加农炮发射的次口径穿甲弹相比,但实心弹动能很大,足以摧毁III号坦克。由于使用强装药,初速提高到609米/秒,在365米处0°着角可以穿透70毫米厚的装甲。由于后坐力增大,原有的反后坐装置难以承受,经常损坏,因此安装了双室炮口制退器。改装后该炮可以在1200米以内对坦克进行直瞄射击,威力足以对付德国III号坦克和早期的IV号坦克。诺曼底登陆后德欧洲战场上这种装制退器的25磅炮最为常见。 

  ◎火炮前车。 25磅炮主要由4吨的“贝德福德”卡车牵引。该炮采用充气橡胶轮胎,可见其最初设计主要是考虑汽车牵引的。但是该炮仍然保留了前车,也就是保留了在特殊条件下使用骡马挽曳的功能。前车是骡马挽曳火炮常见的装置。炮架和前车结合后,火炮重量由4个车轮承受,便于骤马挽曳。前车还有储备弹药和搭载炮手的功能。但是前车增加了火炮行军时的全长,不利于火炮通过弯道。这一缺点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导致很多印军25磅炮在仓皇撤退时跌入山谷。很多现代火炮都取消了前车,因为牵引车完全可以承受火炮的部分重量,弹药和炮手都可以装在车厢里。 


作战使用

  虽然25磅炮最初并不是作反坦克炮使用的,但由于英国陆军战前准备不足,在地形开阔的北非战场上,原有的13.2毫米反坦克枪和2磅反坦克炮射程威力都有限,难以对抗德国III号坦克上的50毫米长管炮。大量装备III号坦克之后,德军坦克在北非一度占有很大的优势,经常在英军反坦克炮射程外摧毁英国炮兵阵地,有时还直接进攻野战炮阵地。因此25磅炮被临时赋予了打坦克的功能,这不仅能为炮兵提供自卫手段,而且可以用于保护步兵阵地。当然,这样做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炮兵阵地的位置通常在步兵后方2000~3000米。受到坦克威胁的英国步兵需要炮兵把25磅炮推到前沿阵地,而体形较大的25磅炮在一线又很难进行伪装。这一窘况直到1942年英国的6磅炮反坦克炮装备部队才得到缓解。 

  在著名的阿拉曼战役中,25磅炮曾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次主要是作为压制兵器使用的。当时德军也使用了一些在托卡鲁克缴获的25磅炮,但缴获的炮弹只有1500发左右,这个数字对炮兵来说实在太少。英军方面则不同,英军火炮数量很多,共拥有832门25磅炮、750门6磅炮、500门2磅炮,而且25磅炮12000米的射程远远超过意大利军队中多数火炮仅6000米的射程。由于英国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炮兵的后勤补给非常充裕,所以英军炮兵占有很大优势。 

  25磅炮在这次进攻作战中首先用于打垮德军的前哨。密集的炮火摧毁了敌人的攻势和有线通信系统,掩护工兵在反坦克雷场中开辟通路。然后英军步兵和坦克突破德军阵地,25磅炮再随后跟进。当时双方防线纵深为2~4千米。和德军相比英军作战是保守的,一次进攻一般纵深为4千米,有时延伸到6千米。这个范围内的英军步兵和坦克。完全处于25磅炮火力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援。阿拉曼战役前,蒙哥马利元帅对全体军官的训令中说:“稳步前进,慢些,稳些,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敌人。袭击坦克,射击德国人。敌人不能持久地打下去,我们可以……”这就是蒙哥马利对付“沙漠之狐”的秘方。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军队也使用了25磅炮。由于是在地形复杂的高原山地作战,我国军队没有使用坦克,所以印度军队装备的很多MK3型25磅炮都拆掉了炮口制退器,这样可以减少噪音和冲击波对炮手的危害,也可以减少炮位的烟尘。从当时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炮口处安装制退器的螺纹。这些炮装备了印军步兵旅的野战炮兵团(实际相当于营,18门炮)和炮兵旅。这是印军前线部队手中威力最大的武器。由于山地地形复杂,战线长,印军的大多数25磅炮没有集中使用,而是把很多25磅炮分散给各步兵营,每个营据点里有4~6门。由于我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通常避开印军阵地正面,而且多选择视线不良的夜间或凌晨进攻,因此战斗中印军的这些火炮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纵深战斗中我军缴获和摧毁了印军大量25磅炮,还有一些印军25磅炮在撤退时翻下了山谷。最后,印军调往前线的一个装备25磅炮的炮兵旅全军覆没,旅长只身逃 

http://www.cngc.com.cn/upload/兵器2004.3/英国25磅野炮2.jpg

25磅野炮主要在英联邦国家中广泛装备,此外,一些和英国有军事同盟关系的国家也使用过这种炮,但现在已经基本退役。主要使用国家有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韩国、孟加拉、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葡萄牙。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25磅炮曾长期是印军炮兵的主要装备,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瑞典的FH77式155毫米加榴炮代替。今天,英国皇家礼炮部队仍然使用25磅野炮。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