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弹亦有道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25 15:25:31 2006), 转信


来源:《兵器知识》

    弹药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敌目标实施硬毁伤的终端载荷,如我们熟悉的杀伤榴弹、破甲弹、穿甲弹、子母弹、燃烧弹等,都是确保战场毁伤优势的关键角色。不过,其短板也日渐清晰。其一,为了在防区外攻击敌方纵深目标,就必须提高弹药射程。其二,为避免被反击火力命中,必须确保弹药具有精确命中和高效毁伤能力,使部队能够“发射后不管”和“发射后转移”,提高己方的战场生存力。其三,减少毁伤目标所需弹药量,毕竟战时再补给是影响战役或战斗进程的软肋。庆幸的是,底部排气、火箭助推、低阻、滑翔等增程技术已赋予了今天的炮弹40~80千米的远射程,而得益于CPS技术的弹道修正弹亦有望突破射击精度的瓶颈。 

  弹道修正弹既不同于全程都有引导与控制的导弹,也不同于在弹道末段进行引导与控制
的制导炮弹。它是在飞行过程中接收外部或弹上部件发出的信息,能对弹丸进行局部弹道修
正的炮弹。 

http://www.cngc.com.cn/upload/兵器知识06.06/弹亦有道.jpg

    弹道修正弹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弹丸发射出去后,地面火控系统或弹载测量装置根据弹丸运动轨迹的变化向飞行中的弹丸发出指令,弹丸利用自身的控制部件修正航向,使之按要求的弹道飞行。目前已知的控制部件有两种类型,一是利用弹翼或尾翼的偏转控制弹丸飞行方向;二是改变弹体的气动外形控制弹丸飞行方向。后者是把弹丸分成两段,中间用球窝和沿周向配置的多根压电陶瓷棒相连。按照修正指令给某一部位的陶瓷棒施加一定的电压,这一部位的陶瓷棒将产生微小的伸缩,使弹体外形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飞行方向。 

  弹道修正弹药目前还处在研制阶段,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南
非等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开发工作,由美国陆军、瑞典陆军、博福斯公司等联合
研制的弹道修正弹药(TCM)的成功试验更是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研制的热情。高速照相机和
摄影机拍下了整个试验过程。发射后,TCM先后展开鸭翼和尾翼,然后通过GPS或者炮弹跟踪
系统获得自己的位置,最后通过鸭翼控制飞行。也许,单就技术而言,作为一种灵巧弹药的
弹道修正弹药不一定会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不过,弹道修正弹的高精度(圆概率偏差较普通
炮弹低30%~50 %)、低成本(比末制导炮弹低70%)、在技术上容易实现的特色已足以让我
们翘首以待。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