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经典再现--以色列CT-CV式105毫米机动火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Oct 29 09:03:36 2006), 转信


来源:《现代兵器》

    编者按:105毫米榴弹炮自面世以来,经历了起起落落,二战期间及战后其发展达到高潮。但冷战期间其主角地位又逐渐被155毫米火炮取代。随着陆军轻型化要求的提出105毫米炮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http://www.cngc.com.cn/upload/现代兵器06.07/经典再现1.jpg

    冷战结束后,小规模、高强度的局部战争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武装冲突的主要形式,这就对传统陆上装甲车辆的外形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持火力及防护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装甲武器的轻型化并提高其机动能力已成为陆战车辆的主要发展趋势。美国国防部专门为快反部队订制的“打击者”装甲车的主炮口径达105毫米,但车身自重仅为20吨,并抛弃了传统的履带采用轮式驱动,无疑是上述思路的典型体现。以色列的CT-CV机动火炮系统也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产物,堪称新一代自行火炮的典范之作。 

  在2004年欧洲萨托利国际武器展示会上,以色列国防军首次披露了由比利时CMI防务公
司和美国特克斯特朗公司共同研制的CT-CV机动火炮系统。该系统设计新颖、火力强悍,一
经发布便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此后,CMI公司又于2005年9月在英国皇家装甲兵炮兵学校
的路尔沃斯靶场公开进行了CT-CV火炮系统的实弹射击演示。试验中选用莫瓦格公司的“皮
兰哈”III H型8×8轻型装甲车为CT-CV炮塔的运载底盘,测试包括对1500米硬目标的静态射
击试验;以35公里/时的速度、对距离1450米机动目标的动态射击试验;以及射击舰船目标
试验。试验和演示结果表明,CV-CT系统已经达到7级技术准备水平,这标志着其研制工作已
进入实战装备阶段。 

系统概况

  CT-CV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作战任务进行配置,具有直
瞄和间瞄射击能力。该系统由双人炮塔和“库克里尔”CV式105毫米线膛炮组成。车长位于
火炮左侧,炮手位于右侧。为了减轻自重,炮塔采用了最新的铝合金装甲,全重仅为4吨,
但已足以应付一般轻型火力的攻击。用户也可根据战斗需要加挂模块式复合装甲,此时炮塔
可抵御25毫米脱壳穿甲弹的袭击,但其重量也将达到5.5吨左右。炮塔的辅助武器包括1挺7
.62/12.7毫米并列机枪,1个装备7.62/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固定式遥控
武器站和一具烟幕弹发射器。 

  炮塔配有自动装弹机,能存放16发待发弹,当使用C-130运输机空运时减少为12发,弹
药补给既可在车内进行也可在车外进行。弹舱和驾驶舱之间设有隔板,弹药信息输入火控系
统后可采用人工或使用自动条形码读取器来鉴别弹药。在全自动装填模式下,可保证主炮每
分钟发射6~8发炮弹。 

http://www.cngc.com.cn/upload/现代兵器06.07/经典再现2.jpg

    CV式线膛炮全长6095毫米、重17.5吨,安装有炮口制退器、热护套和抽烟装置。为了将后坐力减小到15吨以下,平行安装了两个制退器,效率高达70 % ,最大后坐长为580毫米。该炮采用半自动立楔式炮门和电子点火装置,与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具有相同的膛线、弹道和药室容积。由于炮管采用抗拉伸屈服强度为1300兆帕的杜瓦尔钢制成(长度为52倍口径),因此可承受的最大膛压提高了20%。炮膛寿命为600发全装药当量,而带有垂直滑块的炮尾系统寿命为1200发全装药当量。该炮可发射所有北约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弹,以及未来的灵巧弹药和制导炮弹。CMI防务公司计划将南非梅卡公司生产的M1060A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作为CT-CV系统的标配弹药,该弹炮口初速为1560米/秒,据称能够穿透2000米距离处510毫米厚、倾角为60度的轧制均质装甲。该炮还能发射梅卡公司最新研制的M1060 CV式穿甲弹。M1060CV炮弹单发重量为19.1千克,使用硝化甘油SCDB推进剂,弹头重6.2公斤,内嵌一根长径比为29:1的钨合金弹芯,炮口初速可达1620米/秒。与 M1060A3相比,在相同条件下该弹可以穿透560毫米轧制均质装甲,所以105毫米CV炮的穿甲能力已足以同第一代120毫米坦克主炮相当。 

  105毫米火炮与同轴机枪的高低俯仰和炮塔旋转均由柯蒂斯?莱特电动机械公司的机电控
制系统控制,另有手动控制作为备用。在使用C-130运输机进行空运时,CV炮的俯仰角度为
-10度~+42度,如果在非空运状态下,其最大仰角可达到+55度。大仰角同时强化了系统
的对空作战能力,特别是在使用智能弹药和可编程弹药时,其对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命中率可
大大提高。所有武器的角度调整均可由炮手在驾驶舱内遥控完成,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由车组
乘员通过机械手柄人工进行。在使用榴弹时(如梅卡公司的 M393E3 HEP-),该炮的最大瞄
准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

http://www.cngc.com.cn/upload/现代兵器06.07/经典再现3.jpg

    CT-CV的火控系统由CMI公司和特克斯特朗公司共同研制,车长和炮手各有1台带昼间通道、热成像仪和人眼安全激光测距机的双轴独立稳定SAGEM瞄准系统。车长瞄准具为全景式,视野范围为俯仰-11度~+55度,左右360度,装在炮手舱室后面,空运时可以收缩到炮塔内部,以降低车辆平台的整体高度。车长和炮手各配有1台昼夜用平板彩色显示器。该显示器通过CANBUS数据总线电子链与瞄准系统相连,显示来自瞄准系统的图像。炮手还配有1个备用望远镜瞄准具。除安装在乘员舱外面用于系统侧面瞄准的潜望镜外,所有装甲防护下的瞄准均采用全电子控制。另外,炮塔的火控系统还为安装激光告警接收机和战场数据管理系统预留了程序接口,这两个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也可显示在车长和炮手的显示器上。 

优势对比

  CT-CV火炮系统在设计上有许多创新。为了更直观地对该炮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将其
与美国“斯特瑞克”机动火炮系统相对照。 

  首先,CT-CV 的炮塔同“斯特瑞克”炮塔正侧面的暴露面积虽然大致相同,但前者炮塔
的高度却要明显低于后者,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整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毋庸置疑的是,“斯
特瑞克”装甲车族作为美国陆军的主战车型,其设计者必然已经对其外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
优化。CT-CV炮塔竟能更胜其一筹,CMI防务公司的设计能力的确令人叹服。 

  其次,得益于CMI公司多年从事坦克主炮研制工作的丰富经验,CT-CV系统在确保105毫
米口径的前提下,其炮身后坐力仅有1.5吨左右,且炮管后部几乎与炮塔融为一体。这两点
对于保证炮身稳定性、提高射击精度大有裨益。而“斯特瑞克”的主炮尾部仅有两根支架用
于固定,其牢靠性能显然不及CT-CV。 

http://www.cngc.com.cn/upload/现代兵器06.07/经典再现4.jpg

    再者,CT-CV系统所有武器、瞄具及装弹器的操作均可通过电动系统遥控完成,车长和炮手所需的活动空间极小,更无须像过去坦克驾驶员那样爬上爬下。这不但有助于减小炮身的体积和重量,更为未来无人驾驶战车提供了借鉴。 

  最后,CT-CV系统自身体系完备、兼容性极佳,可以方便安装到各类运载车辆上而无需
对炮塔和搭载底盘做大的改造。在这一点上,美国“斯特瑞克”系列车族更是自叹弗如。因
为“斯特瑞克”炮塔在安装时其填弹器又和部分弹舱须嵌入运载车体之中,这必然会加大安
装和调试的工作量,甚至会导致其无法同某些运载车型配合使用。这也是“斯特瑞克”机动
火炮系统在国际军火市场的口碑不如CT-CV的一个重要原因。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