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badminton & swimming), 信区: Green
标 题: 化学武器(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4日08:46:3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rofIRAQ 讨论区 】
【 原文由 silent 所发表 】
化学武器
概述
神经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
全身中毒性毒剂
窒息性毒剂和刺激性
失能性毒剂
毒剂损伤的医学防护
概 论
化学武器
化学战剂
化学战剂毒害剂量
化学袭击条件下中毒伤员的救治
化学武器
一、定义
战争中使用毒物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化学
战剂或简称毒剂。装填有CWA的弹药称化学弹药。应用各种兵器,如步枪、各型火炮、火箭
或导弹发射架、飞机等将毒剂施放至空间或地面,造成一定的浓度或密度从而发挥其战斗
作用。因此,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合称为化学武器。而CWA则是构成化学武器
的基本要素。
二、历史
化学武器大规模使用始于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WWⅠ)。使用的毒剂有
氯气、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氯胂、氢氰酸、芥子气等多达40余种,毒剂用量达12
万吨,伤亡人数约130万,占战争伤亡总人数的4.6%。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时首次用空军使用芥子气和光气
,仅在1936年的1~4月间,中毒伤亡即达到1.5万人,占作战伤亡人数的1/3。
第二次世界大战(WWⅡ)期间在欧洲战场,交战双方都加强了化学战的准备,化学武
器贮备达到了很高水平。各大国除加速生产和贮备原有毒剂及其弹药外,并加强了新毒剂
的研制。其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则是神经性毒剂;在亚洲战场,日本对我国多次使用了
化学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从WWⅡ结束至今,世界上局部战争和大规模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其中被指控使用化学
武器和被证实的有美侵朝战争、美侵越战争、原苏联入侵阿富汗等。80年代初开始的两伊
战争,伊拉克在进攻失利、失去主动权的紧急时刻使用化学武器对扭转被动局面、最终实
现停火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武器虽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非常规武器。如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会议,19
25年日内瓦议定书以及前不久(1993)联大通过的全面禁止和彻底消毁化学武器公约等。
我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严格恪守《公约》,为维护世界和
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化学武器的战斗效能
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发展已趋于多样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并成
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能适用于各类战争、不同战斗的各种时机和场合,其战斗效
能与敌方使用目的和袭击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杀伤性化学袭击
企图使50%以上人员失去战斗力而进行的化学袭击。如沙林弹,在进攻、防御、退却
等各种战斗中都可用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在30秒到1分钟的袭击时间内造成半数致死以上
的浓度。此种袭击方法,可使无防护中防护条件差、训练水平低的部队,在短时间内发生
大批中毒伤员;使作战双方兵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迅速改变作战态势,影响作战进程。
(二)迟滞性化学袭击
削弱对方有生力量(能使20%人员失去战斗力)、妨碍对方机动、阻止与限制对方利
用地形、桥梁、道路和装备时采用此种袭击方式。此种袭击通常用VX、芥子气、路易氏剂
、微粉状CS及植物杀伤剂造成地面长期染毒。袭击的时间美军规定为10~15分钟,原苏军
规定为3~5分钟。首次布毒以后,常根据气象及地形条件进行补充射击,以保持既定的染
毒密度。
在现代战争中,机动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阻碍或迟滞对方机动,车站
、码头、桥梁、渡口、隘路、交通枢纽及重要干线等都可能成为敌持久性毒剂袭击的目标
。其中,化学武器对空军基地和机场地勤人员危害很大。防护状态下地勤人员易于疲劳、
工作效能下降、飞机不能准时维修和起飞,从而影响飞机出航能力。
(三)扰乱性化学袭击
为扰乱、疲惫对方常采用此种袭击方式。即在发射普通弹的同时,配合发射少量速效
性毒剂弹,迫使对方人员采取防护措施,以妨碍其正常行动,削弱战斗力。
敌人还可能乘有利风向进行毒烟攻击,迫使对方人员长时间佩戴面具,疲惫有生力量
;或使无防护人员离开隐蔽工事,扰乱战斗队形,以利于使用其它火力进行杀伤。
在扰乱性袭击情况下,人员穿着防护器材,视力、听力、耐力均受到影响,动作的准
确性和快速性下降和减退;面具的眼框使视野缩小,镜片有时模糊不清,视物变形,妨碍
观察(测);声音失真,通信效率降低,信号传递准确性受到影响,通信距离缩短2/3。穿
着皮肤防护器材时,感觉迟钝,灵敏度下降,妨碍操作。长期穿着防护器材体力消耗增加
、易于疲劳,在高温、活动量大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中暑。
化学战剂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威胁,产生精神和心理影响,增加心理恐惧、瓦解士气。
在战场上军队因遭化学武器袭击而惊慌失措、一片混乱、溃不成军的事例屡见不鲜。
四、毒剂的战斗状态及其伤害形式
(一)战斗状态
毒剂施放后发挥杀伤作用的状态,叫毒剂的战斗状态。化学弹药按其结构和使用方式
可分为毒剂弹、毒烟罐和布洒器三类,分别通过爆炸分散法、加热蒸发法和布洒法将毒剂
迅速分散成能发挥杀伤作用的蒸气(粒子直径0.001~0.01μm)、烟、雾、液滴、微粉等
五种战斗状态。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粒子直径为0.1~10μm。毒剂的不同状态决定其中
毒途径和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不过毒剂施放后的战斗状态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或
多种状态同时存在,其中常常是以某一战斗状态为主。
(二)毒剂的三种伤害形式
化学武器主要通过毒剂的初生云、再生云和液滴染毒三种形式对人员起伤害作用。
1.初生云:毒剂弹爆炸或飞机布洒后即刻形成的毒剂云团称为初生云。如中小口径的
沙林或VX气雾弹爆后1分钟内,初生云平均毒剂浓度LCt50的1~2倍,最高浓度可达10倍。
大口径弹药初生云浓度则更高,如氢氰酸火箭弹爆后1分钟内平均毒剂浓度为LCt50的5倍,
甚至20倍。根据这一特点,处于下风方向的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有将近的防护措施。最好是
在发现敌军有毒袭征候前就做好防护准备。
在袭击地域内,从袭击开始,毒剂浓度逐渐升高,到袭击结束后,浓度立即升高到最
大值。数分钟后迅速下降。因此做好袭击后最初几分钟的防护非常重要。
初生云传播一定距离,毒剂浓度下降至低于安全剂量时,即失去对无防护人员的伤害
作用。此距离称为初生云的危害纵深。部队应根据敌方袭击规模和风向、风速,及时向下
风方向的友邻部队通报初生云团可能到达的时间。
2.液滴染毒:液态毒剂可能使地面、武器、装备、水源、食物等染毒,从而直接或间
接伤害人员。地面的毒剂虽经渗透、蒸发或水解,染毒密度逐渐下降,但仍可造成较长时
间的染毒。特别是在植物覆盖的地面或使用胶粘毒剂时,染毒时间更长。
3.再生云:从染毒地面、物体蒸发形成的染毒空气谓之再生云。特点是毒剂浓度低、
持续时间长、危害纵深短、杀伤作用小。如炮兵连在有利气象条件下,以沙林弹进行1分钟
袭击后,再生云的最高浓度仅为0.5~2.0μg/L,只有初生云最高浓度的几十分到几百分之
一;其危害纵深仅及初生云的1/10。惟因持续时间较长,在一定时期内仍能影响部队的安
全和机动。
能够造成再生云危害的毒剂一般在常温下为液态,并具有适宜的挥发度。那些沸点较
高,挥发度很小的毒剂(如VX),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对人员造成吸入危害。只有地温很高
、染毒地域很大或时间暴露时才能引起人员中毒。
五、化学武器致伤特点
化学武器致伤特点是由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CWA所决定的。与常规武器比较,其
特点有:
(一)毒性作用强 化学武器主要靠CWA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
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据WWⅠ战场对比统计,化学战剂的杀伤效果为高
爆炸药的2~3倍。近代化学武器的发展,已使毒剂的毒性比WWⅠ所用毒剂的毒性高达数十
乃至数百倍,因此在化学战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
(二)中毒途径多 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
毒剂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
(三)持续时间长 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
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CWA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
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
(四)杀伤范围广 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初生云)随风传播和扩散,使
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
染毒空气能渗入要塞、堑壕、坑道、建筑物、甚至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舱内,从而发
挥其杀伤作用。换言之,对于常规武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域和目标,使用化学武器显
然更为有效。化学武器的这种扩散“搜索”能力,不需高度精确的施放手段。因此对确切
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标的袭击,使用化学武器比使用常规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六、外环境对施放毒剂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化学武器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不利的气
象条件,如无风、风速过小(<1m/s)、风向不利或不定时,使用气态毒剂就在受到很大
限制;风速过大(如超过6m/s)毒剂云团很快吹散,不易造成战斗浓度,甚至无法使用。
炎热季节,毒剂蒸发快,有效时间随之缩短;严寒季节,凝固点较高的毒剂则冻结失效。
雨、雪可以起到冲刷、水解或暂时覆盖毒剂的作用。
空气垂直稳定度对初生云的毒剂浓度影响很大。对流时,染毒空气迅速向高空扩散,
不易造成战斗浓度,有效杀伤时间和范围会明显缩小;逆温时,空气上下无流动,染毒空
气沿地面移动,并不断流向散兵坑、沟壑、山谷等低洼处,此种情况下,毒剂浓度高、有
效时间长、纵深远;等温是介于逆温和对流之间的居中条件。
地形、地物和地面植被对毒剂的使用也有一定影响。山峦或高大建筑会阻碍染毒空气
的传播,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在复杂在山区、洼地、丛林地带,毒剂滞留时间长、浓
度高、杀伤范围则相对缩小、如毒剂云团传播方向与山谷走向大致相同,危害纵深可以很
远。在平坦开阔地或海面。毒剂云随风运动,不受阻碍,并向周围扩散,形成较大的杀伤
范围,但有效时间缩短。
城市居民区因街道形状、宽窄、方向不一,建筑物高低、大小不等,风向、风速受影
响的程度会有不同,毒剂云团传播和扩散就比较复杂。如街道方向与风向一致或交角不大
于30°,风速4~8m/s,染毒空气沿街道顺利传播;风向与街道交欠30~60°,染毒空气则
部分受阻;风向与街道交角60~90°时,气流可越过低小房屋穿过街道;若是高层楼房,
则有被挡回的可能。死胡同、小巷、拐角较多的街道、庭院及其背风处染毒空气易被滞留
。
在居民区染毒空气的流动还会受空气垂直稳定度的影响。如白昼睛天,染毒空气能沿
向阳面的墙壁“上楼”。夜间,染毒空气贴近街面运动,并可进入地下建筑和工事内,楼
上则较安全。
化学袭击的效果,还取决于以方化学防护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化学武器只能对毫无
准备、缺乏训练和防护设备差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对训练有素、有着良好的防护的
部队来说,敌人就会考虑使用化学武器是否合算,并最终动摇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决心或
计划(表1)。
表1 不同防护程度对沙林杀伤率的影响*
防 护 程 度
杀伤率(%)
无防护人员
90
30s戴好面具
45
15s戴好面具
35
预服防磷片在10s内戴好面具
0
*化学袭击条件:两架轰炸机各带两枚MC-1型750磅沙林弹(100kg/弹),轰炸直径0.5k
m的目标,风速3.7m/s。
七、二元化学武器
研制二元化学弹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提出。所谓二元化学弹药是将两种无毒
或低毒的前体化合物分别装入弹体隔层内,只在弹药发射或爆炸过程中两种组分迅速作用
生成一种新的毒剂,这就是二元化学武器所使用的二元弹药。美军研制的二元化学弹药有
沙林二元弹和VX二元弹。
从军事观点看,二元化学武器系统与一元化学武器相比并无优越性。这是因为二元弹
的复杂结构会占据弹体部分空间,使毒剂的装填相应减少。另外,炮弹到达目标时毒剂的
生成率仅达70%~80%,故二元弹的有效质量低,由此产生的杀伤范围小。不过二元弹的
优点是能排除毒剂生产、弹药装填、运输及储存中的危险,且销毁方法简单(生产或销毁
一元化学弹药的工作艰巨复杂)。还有,引入二元系统后,化学武器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敌人可利用二元技术更便于掩盖自己的企图,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化学战剂
如前所述化学战剂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作为战剂,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毒
性强、作用快、毒效持久、施放后易造成杀伤浓度或战斗密度、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中毒
、不易发现、防护和救治困难、容易生产、性质稳定、便于贮存。因此,实际上作为CWA的
毒物是不多的。根据CWA的性质、作用原现及战术目的,化学战剂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如按战术用途分类可分致死性毒剂、致伤性毒剂、失能性毒剂、扰乱性毒剂和牵制性毒剂
;按作用快慢可分速效性毒剂和非速效性毒剂。以下主要介绍临床(或毒理作用)分类和
持久性分类。
一、按临床或毒现作用分类
(一)神经性毒剂 这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化学战剂。人员中毒后迅速出现一系列
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有沙林、塔崩、梭曼和VX,它们都是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
;因含磷,又称含磷毒剂。
(二)糜烂性毒剂 又称起疱剂,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等局部损伤;吸收后出现
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主要代表有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氏剂。
(三)全身中毒性毒剂 主要代表有氢氰酸、氯化氰。经呼吸道吸入后与细胞色素氧
化酶结合,破坏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
快。
(四)窒息性毒剂 又称肺刺激剂。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水肿,导
致缺氧和窒息。如光气、双光气以及氯气、氯化苦等。
(五)失能性毒剂 这类毒剂种类繁多。美军装备的主要是毕兹(BZ)。它可以引起
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力。
(六)刺激剂 这类毒剂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痛、流泪、喷嚏
和胸痛等。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CS和CR。外军常用来骚扰对方军事行动,并
用作“抗暴”剂,目前仍有装备。我军不列为化学战剂。(表2)。
表2 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
毒剂种类
主要代表
致
死
性
神 经 性
塔崩 沙林 梭曼 VX
糜 烂 性
芥子气 路易氏剂
全身中毒性
氢氰酸 氢化氰
窒 息 性
光气(双光气)
非致
死性
失 能 性
毕兹(BZ)
刺 激 剂
苯氯乙酮 亚当氏剂 CS CR
此外,美军侵越战争中曾大量使用了除莠剂毁坏农作物和森林,故又称植物杀伤剂。
使用状态为白色、橙色、蓝色粉末或油状液滴。除莠剂是清除田间杂草的药剂,但大量使
用能使植物叶子变黄、枯萎、脱落,达到暴露对方目标、限制游击队行动的目的。人员吸
入、误食或皮肤大量接触,也会引起中毒。
二、按持久性(维持有效作用时间)分类
(一)暂时性毒剂 施放后呈蒸气或气溶胶,造成空气染毒,人员接触中毒,有效杀
伤时间短(<60min)。使用的毒剂多为沸点低、易挥发的液态毒剂,如氢氰酸、光气、沙
林等;常温时为固体、施放后呈烟状的毒剂,如失能剂BZ、刺激剂CS、苯氯乙酮等亦可用
作暂时性毒剂。前者多用于迅速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而不妨碍随后占领该地区,故敌人多在
进攻时使用。后者用于扰乱或疲惫对方,降低或使对方失去战斗力。
(二)持久性毒性 施放后呈液滴状或微粉状,地面染毒,人员接触中毒,有效杀伤
时间长(>60min)。使用的毒剂多为沸点高,不易挥发的液体毒剂如芥子气、VX和以微粉
状施放的固体毒剂(刺激剂)。因其在地区造成长时间染毒,人员不宜立即进入该地区,
故敌人多在防御或退却时使用。以图阻碍、迟滞或牵制对方军事行动。
微粉状毒剂施放后沉落于地面,人员或车辆通过或风速较大时再度飞杨,故可造成较
长时期的地面和空气染毒。
(三)半持久性毒性 有效杀伤时间介于前两者之间,能保持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如
梭曼、塔崩、双光气等。外军一直很重视所谓中等挥发度毒剂(IVA)的研究,意欲使此类
毒剂能经呼吸道和皮肤双途径吸收,发挥其致伤作用。
毒剂的持久性是相对的。它与毒性的理化性质、施放方法、战斗状态、目标区的地形
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作为暂时性毒剂使用的CS,若以微粉状态布洒于地面可长期
发挥毒性作用;通常作为持久性毒剂使用的芥子气如施放呈雾状,则为暂时性毒剂。
三、发展中的学战剂
以上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其中又以神经性毒剂和芥子气为主体。为了增强毒
剂毒性和改进其使用性能,有些国家还研究了毒剂的混合使用、胶粘化和微包胶等技术。
同时,外军也并未停止新毒剂的研究,其中包括:
1.新失能剂EA3834:属取代羟乙酸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苯基异丙基羟乙酸-N-甲
基-4-哌啶酯,淡黄色粘稠液体,沸点303℃,难溶于水。与添加剂EA4923(环庚三烯类
化合物)配伍使用,可经皮肤和呼吸道双途径吸收,失能作用稍大于BZ。对人的ICt50为7
3mg·min/m3。美已进入生产与使用阶段,是否列为装备,尚待查证。
2.有机氟化物:国外透露前苏联装备了一种能穿透防毒面具的毒剂——全氟异丁烯(
PFIB),结构式为(CF3)2C=CF2,是一种伤肺性毒剂。毒性强、作用快。空气中含ppm级的
浓度,吸入后1h内即可出现头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高热。6~8小时症状加剧,8~
24小时死于肺水肿。
另一氟化物六氟二甲基二硫(CF3SSCF3),由相对无毒的硫代三氟一氯甲烷(CF3SCI
)遇活性碳后生成。与PFIB类似,也能穿透防毒面具。美、英等国家也积极从事有机氟化
物的研制工作。如美军研制的有(CF3)2C=CFCN。
3.毒素战剂和基因武器
由此可见,化学战剂不会停留在原有阶段,新的化学战剂还会不断产生。当今工艺技
术的进步与发展能提供以前办不到的大量生产毒素的方法,从而获得有军事意义的产量。
如蓖麻毒素、肉毒杆菌毒素A、葡萄球菌肠毒B 、石房蛤毒素等。一些生理性肽也有极大可
能发展成为生化战剂。至于小时肽毒素的合成也有了重大的变化,自动化的氨基酸偶合形
成的技术已被发展。此外比母体分子强千百倍的生物调节肽类似物能被制造出来,使这些
分子成为影响生命过程最强的化学物质。因此,着眼未来,建立新的医学防护体系实属必
要。
化学战剂毒害剂量
毒剂对人体的损伤作用,是毒剂与机体机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毒剂的毒效作用
或损伤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毒剂可引起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因而决定各
自的临床发展方向。不过其损伤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毒物剂量。引起人员某种程度毒
害所需的剂量统称为毒害剂量。如引起皮肤红斑的红斑剂量以及引起死亡的致死剂量等。
一、战斗密度与战斗浓度
(一)战斗密度 地面、物体或人体表面染毒程度达到伤害作用时的密度叫战斗密度
。以μg(mg)/cm2或mg(g)/m2为单位表示之。例如,芥子气的战斗密度(地面染毒)为10g
/m2,无防护人员通过此地域时可遭到芥子气的伤害。
(二)战斗浓度 单位体积染毒空气(或水)中含有的毒剂量叫染毒浓度,常用μg(
mg)/L或mg(g)/m3为单位表示之。有杀伤作用的染毒浓度叫做战斗浓度。
二、毒害剂量各项参数
(一)最低刺激浓度和不可耐受浓度
就刺激剂而言,如CS对人眼的最低刺激浓度为0.00005mg/L;暴露2分钟不可耐受的浓
度为0.001mg/L。
(二)致死剂量和半致死剂量
致死剂量(LD)乃笼统地表示一化学物对实验动物引起死亡的剂量。引起死亡的浓度
称致死浓度(LC)。此剂量或浓度的在最小致死量(MLD)或(MLC)与绝对(100%)致死
量(LD100或LC100)之间。引起起9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浓度)则用LD90(LC90)表示
之;引起群体一半死亡的剂量称半数致死量,以LD90表示之。LC50则表示半致死浓度。
(三)致死浓时积和失能浓时积
人员吸入中毒的毒害剂量以暴露时间t(min)和毒剂浓度C的乘积,即Ct值表示之。表示
毒害剂量的浓时积有致死浓时积和失能浓时积。
同理,能使90%人员死亡的浓时积以LCt90表示之。如氢氰酸呼吸道吸入1分钟的LCt9
0为1500~5000mg·min/m3。能使50%左右人员死亡的浓时积称半致死深时积(LCt50)。
如沙林呼吸道吸入1分钟的LCt90为100mg·min/m3。
与上类似,以ICt50或ICt90分别表示使50%或90%以上人员丧失战斗能力的剂量。如
毕兹经呼吸道吸入1分钟ICt50、ICt90分别为110mg·min/m3,220mg·min/m3。
致死或失能浓时积是一常数。它限决于毒剂种类、个体差异和中毒条件。然而这一常
数只适用于暴露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如HCN只规定几分钟,光气最多为1小时。在暴露时间
较长或毒剂浓度很低时,测得的致死积往往偏高。特别是那些易于排出体外或体内易于失
去毒性的毒物更是如此。
浓时积“Ct”只表示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暴露时间内人员的呼吸状况。众
所周知,人员在运动时的肺通气量比在安静时大得多。静止时一般成人平均通气量为每分
钟11L;防御战斗时为24L;进攻战斗时为77L。因此,在浓度c的染病空气中暴露时间t,活
动时吸入的毒剂量比静止时大得多。换言之,达到同一伤害程度的毒害剂量,在单位时间
内活动状态比在静止状态时小得多(表3)。
表3 不同作战条件下沙林的吸入毒性
毒性
染毒浓度(mg·min/m3)
静止状态
防御作战
进攻作战
Ict50
50
25
8
Lct50
100
50
15
Lct90
180
90
30
化学袭击条件下中毒伤员的救治
部队遭受敌化学袭击后的短时间内会发生大批中毒伤员,伤情复杂、严重、症状发展
迅速,救治不当或不及时,常能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各项准备,迅速抢救,早期正确诊
断和合理救治非常重要。
一、染毒区伤员的抢救
在统一指挥下组织抢救分队开展染毒区伤员的抢救工作。抢救分队宜在染毒区附近展
开。以便迅速对中毒伤员进行急救治或辅助急救。为了抢救及时和不遗漏伤员,应划分区
域进行。抢救时先重伤员后轻伤员;先严重染毒区,后轻染毒区。如伤员数量大、分布面
积广,应组织自救互救。抢救的内容有:戴防毒面具;防止继续中毒;尽快使用抗毒剂;
对染毒皮肤和服装进行局部消毒;对危及生命的病症进行紧急处理;用急救包包扎伤口;
将伤员撤离染毒区。
二、救护所的救护和后送
团救护所设分类硝,分出染毒伤员送洗消组。其它伤病员分紧急救护、留治或后送。
师救护所设分类组,将伤员分为需紧急救护和可延期救护者两类。
(一)需紧急救护者
1.复合伤伤员,送手术绷带组。
2.不能后送的伤员(肺水肿、虚脱、昏迷、呼吸障碍、惊厥、精神障碍)送住院组。
3.窒息性毒剂中毒肺水肿前期伤员,重度和中度神经性毒剂和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伤
员送后送组紧急处理后后送。
(二)延期救护者 轻度中毒伤员或可疑中毒者送轻伤留治组。
三、预防和救治
(一)预防
1.及时使用防护器材;2.服用预防药;3.遵守染毒区行动规则;4.及时进行洗消
。
(二)救治
1.早期诊断:早期正确的诊断是进行有针对性的争救治疗和组织医疗后送的基础。主
要根据是:
(1)中毒史:着重了解染毒区的特征、当时伤员的防护情况、有无大批同类中毒人员
出现、早期中毒症状和救治情况以及化学侦察材料等。
(2)症状特点:根据各种毒剂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这在战时更为重要。
(3)实验室检查:根据各种毒剂损伤特点,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辅助诊断。
(4)毒剂侦检:除了解防化分队侦检结果外,必要时从伤员染毒的皮肤、服装、呕吐
物、水及食物等采样进行分析。
2.救治原则:对毒剂伤员的救治,应注意正确处理中毒和其它创伤的关系。贯彻抗毒
治疗与综合治疗结合、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等原则。救治要作到及时
、准确。通常对速杀性毒剂中毒伤员的抢救,应分秒必争;对VX染毒伤员,应同时进行皮
肤消毒及注射抗毒剂;糜烂性毒剂染毒合并有危及生命的创伤时,应将创伤急救放在首位
,并尽快阻止毒剂继续吸收,及时使用抗毒剂。
在救治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呼吸和循环机能、注意安静保温、加强护理、防治感冒及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首 页 药师手册 药品手册 论文交流 购药技巧 用药指南 药膳选 药学论坛 心
理保健
性保健
电脑与健康
版主介绍
声明:本网页的部分文稿是网上收集整理的,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指出,本站将立即改
正,谢谢!
Copyright (C) [梅岭工作室](维护人:冯春雷) 11/07/2002 18:49:31
All rights reserved. Revised: 1月10日,1999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7.14]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617毫秒